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作为中央直辖市及西南大区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在重庆设立博物院以推动西南大区文物保护和文博事业发展,正是西南大区对中央保护古迹文物号召的具体实现。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1951年3月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召集西南大区包括云、贵、川、渝诸省(市)在内的文物保护与收藏战线上的政府官员、重要学者和社会收藏家等33人,召开了筹建西南博物院的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文教部部长楚图南在致辞中说:“保护文化古物已成为国家的政策。西南文物很多,文物工作亟待开展。……半年多以来的搜集,包括没收战犯及私人捐献的古物,约计二万余件,可说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这一工作。目前,成渝铁路施工发现的古物亦派有工作小组沿途调查。此外,在减租退押土改过程中,流散出来的文物一定很多,西南博物院筹备委员会于此时成立,尤具重要意义”。3月8日,西南博物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设秘书处,聘请著名学者徐中舒任副主任秘书,具体办理建院筹备事务。10月,以首次展览“西南区文物展览”向公众开放为标志,西南博物院正式成立,徐中舒任院长,冯汉骥、周素园、方国瑜为副院长(周、方二人未到职),隶属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领导。
从1951年西南博物院创立至今,在几代博物馆人殚精竭虑地艰苦创业和默默奉献地精心培育下,从“西南博物院”坚实起步,历经“重庆市博物馆”的艰辛探索,迎来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的跨越发展。60年的生动实践,与新中国文博事业共同发展,深刻烙印着同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60年的竭力奋进,与重庆这座城市一起成长,骄傲地成为重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一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殿堂。
值60周年华诞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馆庆系列展览: “和我们的重庆一起成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60年庆”、“景仁怀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60年捐献文物精品展”和“雪域瑰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族文物展”。2011年10月29日,三大展览齐齐亮相。
“和我们的重庆一起成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60年庆”
精心甄选出的400余幅历史图片和110余件典型实物,质朴、实在、系统地回顾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60年奋进历程中在“区域辐射”“藏品建设”“考古发掘”“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国际交流”和“社会教育”等重要方面切实探索实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工作特点、精彩亮点及其价值体现,同时亦回顾了为之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几代博物馆人的事业作为及其贡献。亦希望藉此展览让广大市民更加深入地认识身边这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及其工作规律、特点和亮点。
第一部分,『奋进历程:建设重庆的文化地标』奋进一甲子,辉煌六十年。60年的生动实践,蕴含了历代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几代博物馆人殚精竭虑、艰苦奋进的可贵精神,反映了重庆这座城市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几度迁址,从最初的市中区中华路287号临时院址迁桂花园160号、又迁枇杷山正街207号、再迁人民路236号,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座博物馆不断壮大的成长岁月。如今,这座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殊荣的博物馆,已成为重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一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殿堂。
第一部分,『区域辐射:发挥引导与带动作用』60年来,博物馆肩负重庆文博事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协助文物部门构建重庆文博体系,承担起区域、行业、专题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展品征集、展览设计、讲解培训和文物修复等多方面的业务指导工作。先后筹建衍生出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即歌乐山烈士陵园)、黄山陪都遗址陈列馆、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一批文博单位,亦先后承担起重庆湖广会馆暨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工业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筹建工作,为重庆市文博事业发展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格局的奠定作出了切实贡献,为重庆地区文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第三部15分,『藏品建设:收藏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60年来,博物馆专业人员通过考古发掘、文物征集等多种途径收集文物藏品,形成了以巴蜀文物、汉代文物、三峡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西南民族民俗文物等有鲜明特色的文物藏品系列,在书画、陶瓷、钱币、古琴、民间工艺品等方面亦蔚为大观,形成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物并重的基本格局。特别值得感佩的是,300多位各界人士如王缵绪、汪云松、申彦丞、卫聚贤、李初梨等先后向博物馆捐献了大量珍贵文物。他们的无私捐献是建国初期传世文物人藏西南博物院的最主要来源。
第四部分,『考古发掘:揭示尘封的历史遗痕』西南博物院时期的业务范围以重庆、四川为中心,辐射整个大西南,切实承担了建国之初全面推动和开展西南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在成渝铁路、宝成铁路等国家重大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取得了“资阳人”化石、羊子山墓地、昭化宝轮院船棺葬等重要考古发现。重庆市博物馆时期,1957年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1976年发现的“铜梁文化”把重庆市原始先民的活动推进到距今两万年以前。1981年开始的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发掘,在恐龙发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5年秋,“巫山人”化石的发现对东亚人类起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涪陵小田溪战国墓葬作为“文革”中首批恢复田野考古工作的遗址而备受学界关注。从1958年始先后开展了7次长江宜渝段水文题刻的调查与研究,开拓了“水文考古”这一文物考古工作的新领域。1992年以来,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全力投入到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促成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建立。从1997年至2002年,博物馆的考古队在重庆库区主持发掘了巫山大溪、万州苏和坪、丰都玉溪坪、涪陵小田溪等数十个遗址,发表相关简报、通讯一百余篇。其中,巫山大溪遗址的发掘获得了2000年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三等奖”。2008年以后,新成立的“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在重庆地区做了大量的古生物及旧石器调查,对巫山龙骨坡遗址综合研究取得新突破,开了博物馆考古事业的新篇章。
第五部分,[学术研究:解读历史文化密码] 西南博物院时期,博物馆形成了以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研究为主的学术研究传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此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根基。尤其是徐中舒发表的《巴蜀文化初论》,引发了继抗战之后的第二次巴蜀文化研究的论争和高峰,开辟了巴蜀文化研 究的新局面。重庆市博物馆时期,继往开来,提出“巴渝文化”这一引领重庆文化建设道路的文化概念;学术研究领域在三峡文物保护及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日益拓展,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时期确立了以巴蜀文化、重庆地方史、馆藏文物、革命史、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西南民族史、古人类以及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等文物保护技术为主体的学术研究框架。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平台建设,先后创办了学术刊物《巴渝文化》、《重庆历史与文化》和《长江文明》。博物馆专业人员的研究,为探索重庆及长江上游区域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嬗变,作出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第六部分,『陈列展览:展示历史文化与精神梦想的舞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基本陈列,利用丰富馆藏,展现重庆和三峡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人文精神与梦想;临时展览,共享文化资源,不断引进,努力原创,常换常新,与时俱进,充分彰显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与精神梦想展示舞台的活力。60年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坚持挖掘文物资源,推出和引进大量优秀展览,引领观众对话历史、享受艺术、启迪心灵,寓教怡情于文物瑰宝之间,可谓是精彩纷呈,难以尽数。西南博物院时期如“西南区文物展览”、“川黔革命文物调查汇报展”等;重庆市博物馆时期如“历代文物艺术品陈列”“重庆城市发展史展览”“四川恐龙化石陈列”“四川脊椎动物陈列”和“长江上游水文考古展览”、“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时期的展览更加不胜枚举,如“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等10个基本陈列和“百万移民感动中国——三峡移民精神颂展”、“长江文明展”、“重庆岁月一海峡两岸抗战文物展”等。
第七部分,『国际交流:搭建重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博物馆作为现代都市文化的窗口,在对外交流中成为重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从1959年“民主德国图片展”到今年来自日本的摄影展,28个境外引进展览构建多元文化展示舞台;从1981年馆藏剑龙化石骨架赴日展出,到1986年馆藏汉代画像砖精品赴美展出,到1993年馆藏14世纪至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赴法展出,到2002年三峡文物保护出土文物精品赴香港展出,到2011年馆藏东汉陶俑赴印度巡展,10余次展览走向境外,精彩亮相;从美国西雅图贝克博物馆到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埃及努比亚博物馆,先后与40余家境外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博物馆成为重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八部分,『社会教育:打造社会大众的博物馆』从西南博物院成立之初的群众工作部到重庆市博物馆的社教部再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开放接待中心,其主要职责是不断强化博物馆服务与教育功能。尤其是在新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时期,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更加积极地探索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在公众服务和社会教育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活动。先后招聘了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讲解员,招募和培训了数百名志愿者队伍,其中的小小志愿者们特受观众欢迎;坚持讲解培训,鼓励外出交流竞赛,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编写多套讲解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针对性讲解服务,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2008年3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后,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一年胜过一年,年均接待观众160万人次。一座名副其实的社会大众的博物馆形象,渐渐深入观众心中。
“景仁怀德——馆藏捐献文物精品展”
1951年至1954年间的西南博物院时期,由于宣传、展览扩大了文物工作的影响,引起重庆各界人士热心向西南博物院捐献文物。此期间王缵绪、卫聚贤、申彦丞、汪云松、卫韦群、邓只淳、曾禹钦、梁津、罗伯昭、王渭若、张圣奘、汪策、诸俭等捐献的大量珍贵文物奠定了西南博物院藏品的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捐献者达30余位,其中卫聚贤(1898~1989年,考古学家)捐献各类文物929种18400余件(套);申彦丞(1874~1960年,收藏家)捐献各类文物6700余件;王瓒绪(1886~1960年,起义将领)捐献历代书画300余件(套),几乎全是精品。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后,至“文革”前,陆续有热心人士捐献文物。1983年,原中联部副部长李初梨(1900~1994年)将书画、陶瓷器、铜器、紫砂、砚台等534件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他与夫人刘均前后共捐献600多件文物。李初梨是在党的三中全会后最早向国家捐献大量珍贵文物的党的高级干部,他的高风亮节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经鉴定,仅在李初梨捐献的239件书画中,就有20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72件定为二级文物。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近18万件(套)文物中,约六分之一来自捐献。此外,100余万件清代、民国和外国邮票,也主要来自捐献。进入21世纪,在文物艺术品价值持续攀升,“收藏热”风行的今天,仍不断有收藏家、艺术品捐献个人藏品和佳作。
在馆庆60周年期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景仁怀德——馆藏捐献文物精品展”,展出历年受捐文物精品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刺绣、印章、钱币、砚台、写经、近现代文物共97件(套)。“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此展正是以“景仁怀德”为名褒扬捐献人作为收藏家、艺术家珍爱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义善之举,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之心,并向60年来300多位捐赠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该展览书画部分包括宋至现代作品55件,其中王缵绪捐献的占26件,如南宋马麟、许迪等《杂景院画册》、《元佚名仙山楼阁图团扇》、卞文瑜《青峦叠嶂图轴》、蓝瑛《疏林远岫图轴》、萧云从《关山行旅图卷》、查士标《雨余新涨图轴》、罗牧《幽居卧游图轴》、罗聘等《合作研山图卷》、齐白石《四季山水图屏》(12条)等。其中罗聘等《合作研山图卷》有翁方纲小字隶书《宝晋斋研山考》、罗聘之子罗允缵绘《宝晋斋研山图》、研山拓本及罗聘、罗允缵、朱苍崖、朱本、陈嵩五人《合作研山图》。2002年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从日本拍得米芾《研山铭》,启功鉴定后说,此铭还有一件“姊妹篇”在重庆市博物馆。启功所说的“姊妹篇”,即此《合作研山图卷》,此卷也是研究米芾两件“研山”的重要文献。
此次“景仁怀德”展览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次推出的诸多捐献人所捐各类文物的展览,媒体积极报道,社会反响热烈,王缵绪、申彦丞、柯尧放后人也以缅怀先辈高尚品德的心情参观了展览,王缵绪的孙女王维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办了一件大好事,谢谢你们!” “雪域瑰宝——重庆中国
三峡博物馆藏族文物展”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自古就是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作为抗战时期的战时首都和解放初期的西南大区首府,重庆与西藏两地的交往和联系更为密切,博物馆在西南博物院时期通过各种渠道征集了大量珍贵的藏族文物。此后数十年的持续收集与典藏,使今天馆藏藏族文物数量已达数千件,构成馆藏特色之一。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60周年,在这个双重喜庆的时间里,博物馆投入巨大心力推出了“雪域瑰宝”展览。展览设计除重视文物、辅助展品的陈设外,也非常注重藏民族文化符号和崇尚色彩的表现。同时,配以藏族传统宗教仪式和民间歌舞的视频资料的演播,力求使观众在一种浓浓的藏区风情的环境里,走入藏族人民神圣虔诚的信仰世界,尽情欣赏雪域高原的优美景致和丰富独特的风土人情,进而增强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整个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博物馆珍藏多年的精品文物为主线,以藏族人民宗教信仰和社会生产、生活为主要展示内容,共展出珍贵文物388件(套),其中,15世纪西藏铸红铜嵌玉石弥勒菩萨像、长达4米的巨型法号以及2.5米高的清代阿弥陀佛净土巨幅唐卡弥足珍贵。
第一部分,『历史足迹传承有序』主要以图片为主,实物为辅,重点介绍重庆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藏区、藏文化的深厚渊源。1932年,太虚大师在北碚缙云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众多汉藏高僧在此研讨、传播汉藏佛教文化。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移驻战时首都,大批宗教人士和研究学者随之而来。在这样背景下,重庆成为藏族文物的重要聚集地。从1930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座博物馆——“峡区博物馆”,到此后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物特别是藏族文物收集和整理。建国后创建的西南博物院是博物馆藏族文物收集的集大成时期。时至今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藏族文物收藏体系。
第二部分,『藏密流传 法相庄严』重点介绍藏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宗教信仰在藏族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展出的藏族宗教文物,内容丰富、色彩绚丽,有铜像、唐卡、“擦擦”、“匝尕”(音ga)、法器等几类。这些曾经是藏(汉)民众崇奉的对象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的器具所折射出的各种信息,让人们了解到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力,以及在汉、藏宗教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这些藏传佛教文物在巴蜀地区的流传盛况。
第三部分,『雪域风情 藏地宽歌』介绍在西藏除了神秘庄重的宗教文化引人注目以外,别具特色的雪域风情同样令人神往。博物馆多年珍藏的风情画、古印章、乐舞服饰、面具等日常生活用具与陈设,从多角度、多视野展示出神奇雪域高原的万种风情。一幅幅风情画是用浓重的笔墨抒写的高原情怀,是了解青藏高原风情的窗口,是美丽旖旎的藏族风情照;苍远的意象和瑰奇的格调以及唯美的韵致,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令人感受到浓郁的高原风扑面而来!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60年历程,承载了各个时期重庆人的文化情感和时代期盼,蕴涵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几代博物馆人殚精竭虑、艰苦奋进、执著守望的可贵精神。它的冷清寂寞与鼎沸喧腾,它的苦涩艰辛与昌顺兴旺,都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熔化为重庆这座城市的文明记忆。
从1951年西南博物院创立至今,在几代博物馆人殚精竭虑地艰苦创业和默默奉献地精心培育下,从“西南博物院”坚实起步,历经“重庆市博物馆”的艰辛探索,迎来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的跨越发展。60年的生动实践,与新中国文博事业共同发展,深刻烙印着同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60年的竭力奋进,与重庆这座城市一起成长,骄傲地成为重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一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殿堂。
值60周年华诞之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馆庆系列展览: “和我们的重庆一起成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60年庆”、“景仁怀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60年捐献文物精品展”和“雪域瑰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族文物展”。2011年10月29日,三大展览齐齐亮相。
“和我们的重庆一起成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60年庆”
精心甄选出的400余幅历史图片和110余件典型实物,质朴、实在、系统地回顾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60年奋进历程中在“区域辐射”“藏品建设”“考古发掘”“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国际交流”和“社会教育”等重要方面切实探索实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工作特点、精彩亮点及其价值体现,同时亦回顾了为之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几代博物馆人的事业作为及其贡献。亦希望藉此展览让广大市民更加深入地认识身边这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及其工作规律、特点和亮点。
第一部分,『奋进历程:建设重庆的文化地标』奋进一甲子,辉煌六十年。60年的生动实践,蕴含了历代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几代博物馆人殚精竭虑、艰苦奋进的可贵精神,反映了重庆这座城市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几度迁址,从最初的市中区中华路287号临时院址迁桂花园160号、又迁枇杷山正街207号、再迁人民路236号,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座博物馆不断壮大的成长岁月。如今,这座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殊荣的博物馆,已成为重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一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殿堂。
第一部分,『区域辐射:发挥引导与带动作用』60年来,博物馆肩负重庆文博事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协助文物部门构建重庆文博体系,承担起区域、行业、专题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展品征集、展览设计、讲解培训和文物修复等多方面的业务指导工作。先后筹建衍生出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美蒋罪行展览馆(即歌乐山烈士陵园)、黄山陪都遗址陈列馆、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一批文博单位,亦先后承担起重庆湖广会馆暨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工业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筹建工作,为重庆市文博事业发展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格局的奠定作出了切实贡献,为重庆地区文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第三部15分,『藏品建设:收藏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60年来,博物馆专业人员通过考古发掘、文物征集等多种途径收集文物藏品,形成了以巴蜀文物、汉代文物、三峡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西南民族民俗文物等有鲜明特色的文物藏品系列,在书画、陶瓷、钱币、古琴、民间工艺品等方面亦蔚为大观,形成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物并重的基本格局。特别值得感佩的是,300多位各界人士如王缵绪、汪云松、申彦丞、卫聚贤、李初梨等先后向博物馆捐献了大量珍贵文物。他们的无私捐献是建国初期传世文物人藏西南博物院的最主要来源。
第四部分,『考古发掘:揭示尘封的历史遗痕』西南博物院时期的业务范围以重庆、四川为中心,辐射整个大西南,切实承担了建国之初全面推动和开展西南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在成渝铁路、宝成铁路等国家重大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取得了“资阳人”化石、羊子山墓地、昭化宝轮院船棺葬等重要考古发现。重庆市博物馆时期,1957年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1976年发现的“铜梁文化”把重庆市原始先民的活动推进到距今两万年以前。1981年开始的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发掘,在恐龙发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5年秋,“巫山人”化石的发现对东亚人类起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涪陵小田溪战国墓葬作为“文革”中首批恢复田野考古工作的遗址而备受学界关注。从1958年始先后开展了7次长江宜渝段水文题刻的调查与研究,开拓了“水文考古”这一文物考古工作的新领域。1992年以来,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全力投入到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促成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建立。从1997年至2002年,博物馆的考古队在重庆库区主持发掘了巫山大溪、万州苏和坪、丰都玉溪坪、涪陵小田溪等数十个遗址,发表相关简报、通讯一百余篇。其中,巫山大溪遗址的发掘获得了2000年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三等奖”。2008年以后,新成立的“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在重庆地区做了大量的古生物及旧石器调查,对巫山龙骨坡遗址综合研究取得新突破,开了博物馆考古事业的新篇章。
第五部分,[学术研究:解读历史文化密码] 西南博物院时期,博物馆形成了以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研究为主的学术研究传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此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根基。尤其是徐中舒发表的《巴蜀文化初论》,引发了继抗战之后的第二次巴蜀文化研究的论争和高峰,开辟了巴蜀文化研 究的新局面。重庆市博物馆时期,继往开来,提出“巴渝文化”这一引领重庆文化建设道路的文化概念;学术研究领域在三峡文物保护及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日益拓展,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时期确立了以巴蜀文化、重庆地方史、馆藏文物、革命史、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西南民族史、古人类以及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等文物保护技术为主体的学术研究框架。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平台建设,先后创办了学术刊物《巴渝文化》、《重庆历史与文化》和《长江文明》。博物馆专业人员的研究,为探索重庆及长江上游区域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嬗变,作出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第六部分,『陈列展览:展示历史文化与精神梦想的舞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基本陈列,利用丰富馆藏,展现重庆和三峡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人文精神与梦想;临时展览,共享文化资源,不断引进,努力原创,常换常新,与时俱进,充分彰显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与精神梦想展示舞台的活力。60年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坚持挖掘文物资源,推出和引进大量优秀展览,引领观众对话历史、享受艺术、启迪心灵,寓教怡情于文物瑰宝之间,可谓是精彩纷呈,难以尽数。西南博物院时期如“西南区文物展览”、“川黔革命文物调查汇报展”等;重庆市博物馆时期如“历代文物艺术品陈列”“重庆城市发展史展览”“四川恐龙化石陈列”“四川脊椎动物陈列”和“长江上游水文考古展览”、“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时期的展览更加不胜枚举,如“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等10个基本陈列和“百万移民感动中国——三峡移民精神颂展”、“长江文明展”、“重庆岁月一海峡两岸抗战文物展”等。
第七部分,『国际交流:搭建重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博物馆作为现代都市文化的窗口,在对外交流中成为重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从1959年“民主德国图片展”到今年来自日本的摄影展,28个境外引进展览构建多元文化展示舞台;从1981年馆藏剑龙化石骨架赴日展出,到1986年馆藏汉代画像砖精品赴美展出,到1993年馆藏14世纪至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赴法展出,到2002年三峡文物保护出土文物精品赴香港展出,到2011年馆藏东汉陶俑赴印度巡展,10余次展览走向境外,精彩亮相;从美国西雅图贝克博物馆到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埃及努比亚博物馆,先后与40余家境外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博物馆成为重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八部分,『社会教育:打造社会大众的博物馆』从西南博物院成立之初的群众工作部到重庆市博物馆的社教部再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开放接待中心,其主要职责是不断强化博物馆服务与教育功能。尤其是在新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时期,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更加积极地探索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在公众服务和社会教育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活动。先后招聘了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讲解员,招募和培训了数百名志愿者队伍,其中的小小志愿者们特受观众欢迎;坚持讲解培训,鼓励外出交流竞赛,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编写多套讲解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针对性讲解服务,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2008年3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后,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一年胜过一年,年均接待观众160万人次。一座名副其实的社会大众的博物馆形象,渐渐深入观众心中。
“景仁怀德——馆藏捐献文物精品展”
1951年至1954年间的西南博物院时期,由于宣传、展览扩大了文物工作的影响,引起重庆各界人士热心向西南博物院捐献文物。此期间王缵绪、卫聚贤、申彦丞、汪云松、卫韦群、邓只淳、曾禹钦、梁津、罗伯昭、王渭若、张圣奘、汪策、诸俭等捐献的大量珍贵文物奠定了西南博物院藏品的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捐献者达30余位,其中卫聚贤(1898~1989年,考古学家)捐献各类文物929种18400余件(套);申彦丞(1874~1960年,收藏家)捐献各类文物6700余件;王瓒绪(1886~1960年,起义将领)捐献历代书画300余件(套),几乎全是精品。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后,至“文革”前,陆续有热心人士捐献文物。1983年,原中联部副部长李初梨(1900~1994年)将书画、陶瓷器、铜器、紫砂、砚台等534件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他与夫人刘均前后共捐献600多件文物。李初梨是在党的三中全会后最早向国家捐献大量珍贵文物的党的高级干部,他的高风亮节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经鉴定,仅在李初梨捐献的239件书画中,就有20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72件定为二级文物。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近18万件(套)文物中,约六分之一来自捐献。此外,100余万件清代、民国和外国邮票,也主要来自捐献。进入21世纪,在文物艺术品价值持续攀升,“收藏热”风行的今天,仍不断有收藏家、艺术品捐献个人藏品和佳作。
在馆庆60周年期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景仁怀德——馆藏捐献文物精品展”,展出历年受捐文物精品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刺绣、印章、钱币、砚台、写经、近现代文物共97件(套)。“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此展正是以“景仁怀德”为名褒扬捐献人作为收藏家、艺术家珍爱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义善之举,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之心,并向60年来300多位捐赠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该展览书画部分包括宋至现代作品55件,其中王缵绪捐献的占26件,如南宋马麟、许迪等《杂景院画册》、《元佚名仙山楼阁图团扇》、卞文瑜《青峦叠嶂图轴》、蓝瑛《疏林远岫图轴》、萧云从《关山行旅图卷》、查士标《雨余新涨图轴》、罗牧《幽居卧游图轴》、罗聘等《合作研山图卷》、齐白石《四季山水图屏》(12条)等。其中罗聘等《合作研山图卷》有翁方纲小字隶书《宝晋斋研山考》、罗聘之子罗允缵绘《宝晋斋研山图》、研山拓本及罗聘、罗允缵、朱苍崖、朱本、陈嵩五人《合作研山图》。2002年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从日本拍得米芾《研山铭》,启功鉴定后说,此铭还有一件“姊妹篇”在重庆市博物馆。启功所说的“姊妹篇”,即此《合作研山图卷》,此卷也是研究米芾两件“研山”的重要文献。
此次“景仁怀德”展览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次推出的诸多捐献人所捐各类文物的展览,媒体积极报道,社会反响热烈,王缵绪、申彦丞、柯尧放后人也以缅怀先辈高尚品德的心情参观了展览,王缵绪的孙女王维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办了一件大好事,谢谢你们!” “雪域瑰宝——重庆中国
三峡博物馆藏族文物展”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自古就是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作为抗战时期的战时首都和解放初期的西南大区首府,重庆与西藏两地的交往和联系更为密切,博物馆在西南博物院时期通过各种渠道征集了大量珍贵的藏族文物。此后数十年的持续收集与典藏,使今天馆藏藏族文物数量已达数千件,构成馆藏特色之一。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60周年,在这个双重喜庆的时间里,博物馆投入巨大心力推出了“雪域瑰宝”展览。展览设计除重视文物、辅助展品的陈设外,也非常注重藏民族文化符号和崇尚色彩的表现。同时,配以藏族传统宗教仪式和民间歌舞的视频资料的演播,力求使观众在一种浓浓的藏区风情的环境里,走入藏族人民神圣虔诚的信仰世界,尽情欣赏雪域高原的优美景致和丰富独特的风土人情,进而增强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整个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博物馆珍藏多年的精品文物为主线,以藏族人民宗教信仰和社会生产、生活为主要展示内容,共展出珍贵文物388件(套),其中,15世纪西藏铸红铜嵌玉石弥勒菩萨像、长达4米的巨型法号以及2.5米高的清代阿弥陀佛净土巨幅唐卡弥足珍贵。
第一部分,『历史足迹传承有序』主要以图片为主,实物为辅,重点介绍重庆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藏区、藏文化的深厚渊源。1932年,太虚大师在北碚缙云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众多汉藏高僧在此研讨、传播汉藏佛教文化。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移驻战时首都,大批宗教人士和研究学者随之而来。在这样背景下,重庆成为藏族文物的重要聚集地。从1930年创办的重庆第一座博物馆——“峡区博物馆”,到此后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物特别是藏族文物收集和整理。建国后创建的西南博物院是博物馆藏族文物收集的集大成时期。时至今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藏族文物收藏体系。
第二部分,『藏密流传 法相庄严』重点介绍藏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宗教信仰在藏族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展出的藏族宗教文物,内容丰富、色彩绚丽,有铜像、唐卡、“擦擦”、“匝尕”(音ga)、法器等几类。这些曾经是藏(汉)民众崇奉的对象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的器具所折射出的各种信息,让人们了解到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力,以及在汉、藏宗教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这些藏传佛教文物在巴蜀地区的流传盛况。
第三部分,『雪域风情 藏地宽歌』介绍在西藏除了神秘庄重的宗教文化引人注目以外,别具特色的雪域风情同样令人神往。博物馆多年珍藏的风情画、古印章、乐舞服饰、面具等日常生活用具与陈设,从多角度、多视野展示出神奇雪域高原的万种风情。一幅幅风情画是用浓重的笔墨抒写的高原情怀,是了解青藏高原风情的窗口,是美丽旖旎的藏族风情照;苍远的意象和瑰奇的格调以及唯美的韵致,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令人感受到浓郁的高原风扑面而来!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60年历程,承载了各个时期重庆人的文化情感和时代期盼,蕴涵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几代博物馆人殚精竭虑、艰苦奋进、执著守望的可贵精神。它的冷清寂寞与鼎沸喧腾,它的苦涩艰辛与昌顺兴旺,都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熔化为重庆这座城市的文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