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读: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普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和再开发。通过“了解文本背景,做教材的知晓者;避免先入为主,做教材的理解者;挖掘文本特点,做教材的发现者”三种途径,教师对文本作精准解读,依据教学目标因时施策、“随性把玩”,课堂也因此有了灵性和厚重,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阵地。
一、了解文本背景,做教材的知晓者
每一篇入选教材的文章,都经过编者的深思熟虑。作为教师,不仅应知悉它的文本价值,更应设法了解它的入选背景、所承载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编者的用意。
以《黄山奇石》为例,这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它描写了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十分有趣。这样一篇妙趣横生的写景短文,很适合二年级小朋友学习,因此,也得到教材编者的青睐。人教版和统编版都收录了此文,但是,它所承载的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它被编排在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为“秋天的图画”,它所承载的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人教版的目标集中于语言的积累和人文主题,对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方面则鲜少涉及。
而统编版则将它编排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学习主题为“祖国山水”,承载的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统编版的教学目标除了关注语言的积累外,还聚焦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方面,不仅有理解文本词语的具体方法指导,还有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仿说、仿写训练。
同一文本在不同版本所承载的目标不同,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也不相同。对比不同版本,我们会发现使用统编版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目标指向会更清晰、更明确,难度也会稍大一些,教学时应更注重发展學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相应的语文“读写”素养的形成。当教师进行这样的梳理后,对文本所承载教学目标的认知会更清晰,解读的方向也会更明确,设计教学环节时将更有针对性。
二、避免先入为主,做教材的理解者
拿到文本时,我们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解读,但这些经验到底是有效促进还是阻碍了正确解读,我们很少去反思。下面,笔者以《黄山奇石》为例,展示文本解读如何避免“先入为主”,从一个新的方向、新的眼光去看待文本,做教材真正的理解者。
(一)潜下心阅读,正确把握文本体裁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黄山奇石》的文本内容,以及它所处的单元主题时,第一反应就会把它归为写景的散文。在网上搜集课例时,笔者发现绝大部分老师正是如此解读,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感受黄山“奇石”之“奇”;②学习比喻方法,并进行说话训练;③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本文并不是一篇写景散文。笔者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是题目。题目常常被称为“文眼”“题眼”,往往可以作为突破口对作品进行解读。本文的题目读法其实有两种:一种是“黄山奇特的石头”,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文中展现的并不是“奇特的石头”,字里行间没有写它多么奇特,相反,文中出现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所谓的“奇石”,你在别的景区,看到石头时,也会听到导游类似的描述,所以,把“黄山奇石”解读成“黄山奇特的石头”并不准确;另一种读法是“黄山的奇石”,“奇石”是一个词,把“奇”去掉,题目“黄山石”,与文本呈现的内容更匹配,文中通篇介绍的都是黄山比较有名的“石头”。这样解读下来,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介绍性文章。
二是从文本内容中找到证据。我们可以从课文最后一段话中找到依据,请看最后一段文字:“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从文意来看,作者并不是让我们感受黄山“奇石”之“奇”,而是希望读者读完作品后,走进黄山,走近奇石,发挥想象力,给它赋以神采。
当我们真正潜下心来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用心思考,就会发现《黄山奇石》并不是写景散文,而是介绍性文章。当我们细细琢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时,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样才是真正的文本解读,才能做教材的理解者。
(二)提高眼力,避免单一的认知图式
当我们明确了这篇课文的体裁,知道它写了什么后,通常会进入到备课的第二阶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黄山奇石”的?此时,我们又会不自觉地以语文老师的眼光打量这个文本,于是,会发现它多处用了比喻修辞,如“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似乎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使用比喻修辞。很多老师也据此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比喻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但是,我们要谨记这是一篇介绍性文章,而不是写景散文,那么,它的比喻,会不会与平时我们在其他类型的文章中看到的不一样呢?想到这一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不会跑偏,目标定位就会更准确,更符合文本特点,也更有利于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笔者把上文的分析简化成方框,进行对比。下图左框是网上搜索到的课例中教师的认知,下图右框是笔者备课时的认知,解读同一个文本,为何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
笔者认为,除了教师习惯于从网上搜集资料,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深入解读文本、深入思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认知图式比较单一。比如,我们一看到有景物描写的文本,就会归类为写景类的文章,脑海中就会用景物描写的认知图式去解读教材。但是,景物描写在不同的体裁里,它的作用及解读角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拿解读《桂林山水》的方法去解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因为前者是描写景物的典型文章,后者是一篇游记,虽然都写了景,但体裁不同,景物描写的角度不同,写作手法不同,我们的解读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常态备课时,需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要了解文章的多样性,丰富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正确解读文本,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专业性。
三、挖掘文本特点,做教材的发现者
理解了教材,教学时不会跑偏,可以保证我们教学方向的正确性。但是,如何才能实现文本的最大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根据学生的学情、知识本身内在的联系及发展规律,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进行提炼,做教材的发现者。
如《黄山奇石》中出现了两处类似比喻的外形描摹,我们解读文本时,会发现它不单纯是比喻,而是根据怪石的外形,借助想象来描写事物特点。
细细琢磨,你会发现这两处文字还具有独特之处:一是作者凭借自己的丰富想象力,根据怪石的模样,想象出贴切的物体。其实,想象一个事物并不难,难的是要“像”,要“传神”,别人怎么看都看不出这块石头的妙处,但一经你的描述,越看越像,越看越有滋味。这样的语言,其实很考验想象力。二是这两处文本其实传递了二年级上册“语用”训练点的标准:在进行“语用”训练时,我们不能满足于孩子们说出“那两块石头像两个仙人”这样简单的语句,因为我们的文本已经比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样的表达推进了一步。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说出具有画面感、形象感的语句:那两块石头就像两个仙人,正面对面地坐着下棋,一个伸手落子,一个低头沉思。这样的解读,才算真正挖掘了文本价值,顺应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能满足于在网上搜罗各种教学设计,而应该提升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解读文本,思考文本的独特价值,丰富自己的认知,做教材的知晓者、理解者、发现者。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实验一小)
责任编辑 胡波波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普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和再开发。通过“了解文本背景,做教材的知晓者;避免先入为主,做教材的理解者;挖掘文本特点,做教材的发现者”三种途径,教师对文本作精准解读,依据教学目标因时施策、“随性把玩”,课堂也因此有了灵性和厚重,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阵地。
一、了解文本背景,做教材的知晓者
每一篇入选教材的文章,都经过编者的深思熟虑。作为教师,不仅应知悉它的文本价值,更应设法了解它的入选背景、所承载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编者的用意。
以《黄山奇石》为例,这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它描写了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十分有趣。这样一篇妙趣横生的写景短文,很适合二年级小朋友学习,因此,也得到教材编者的青睐。人教版和统编版都收录了此文,但是,它所承载的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它被编排在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为“秋天的图画”,它所承载的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人教版的目标集中于语言的积累和人文主题,对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方面则鲜少涉及。
而统编版则将它编排在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学习主题为“祖国山水”,承载的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统编版的教学目标除了关注语言的积累外,还聚焦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方面,不仅有理解文本词语的具体方法指导,还有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仿说、仿写训练。
同一文本在不同版本所承载的目标不同,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也不相同。对比不同版本,我们会发现使用统编版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目标指向会更清晰、更明确,难度也会稍大一些,教学时应更注重发展學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相应的语文“读写”素养的形成。当教师进行这样的梳理后,对文本所承载教学目标的认知会更清晰,解读的方向也会更明确,设计教学环节时将更有针对性。
二、避免先入为主,做教材的理解者
拿到文本时,我们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解读,但这些经验到底是有效促进还是阻碍了正确解读,我们很少去反思。下面,笔者以《黄山奇石》为例,展示文本解读如何避免“先入为主”,从一个新的方向、新的眼光去看待文本,做教材真正的理解者。
(一)潜下心阅读,正确把握文本体裁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黄山奇石》的文本内容,以及它所处的单元主题时,第一反应就会把它归为写景的散文。在网上搜集课例时,笔者发现绝大部分老师正是如此解读,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感受黄山“奇石”之“奇”;②学习比喻方法,并进行说话训练;③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本文并不是一篇写景散文。笔者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是题目。题目常常被称为“文眼”“题眼”,往往可以作为突破口对作品进行解读。本文的题目读法其实有两种:一种是“黄山奇特的石头”,但从文本内容来看,文中展现的并不是“奇特的石头”,字里行间没有写它多么奇特,相反,文中出现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所谓的“奇石”,你在别的景区,看到石头时,也会听到导游类似的描述,所以,把“黄山奇石”解读成“黄山奇特的石头”并不准确;另一种读法是“黄山的奇石”,“奇石”是一个词,把“奇”去掉,题目“黄山石”,与文本呈现的内容更匹配,文中通篇介绍的都是黄山比较有名的“石头”。这样解读下来,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介绍性文章。
二是从文本内容中找到证据。我们可以从课文最后一段话中找到依据,请看最后一段文字:“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从文意来看,作者并不是让我们感受黄山“奇石”之“奇”,而是希望读者读完作品后,走进黄山,走近奇石,发挥想象力,给它赋以神采。
当我们真正潜下心来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用心思考,就会发现《黄山奇石》并不是写景散文,而是介绍性文章。当我们细细琢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时,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样才是真正的文本解读,才能做教材的理解者。
(二)提高眼力,避免单一的认知图式
当我们明确了这篇课文的体裁,知道它写了什么后,通常会进入到备课的第二阶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黄山奇石”的?此时,我们又会不自觉地以语文老师的眼光打量这个文本,于是,会发现它多处用了比喻修辞,如“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似乎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使用比喻修辞。很多老师也据此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比喻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但是,我们要谨记这是一篇介绍性文章,而不是写景散文,那么,它的比喻,会不会与平时我们在其他类型的文章中看到的不一样呢?想到这一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不会跑偏,目标定位就会更准确,更符合文本特点,也更有利于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笔者把上文的分析简化成方框,进行对比。下图左框是网上搜索到的课例中教师的认知,下图右框是笔者备课时的认知,解读同一个文本,为何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
笔者认为,除了教师习惯于从网上搜集资料,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深入解读文本、深入思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认知图式比较单一。比如,我们一看到有景物描写的文本,就会归类为写景类的文章,脑海中就会用景物描写的认知图式去解读教材。但是,景物描写在不同的体裁里,它的作用及解读角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拿解读《桂林山水》的方法去解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因为前者是描写景物的典型文章,后者是一篇游记,虽然都写了景,但体裁不同,景物描写的角度不同,写作手法不同,我们的解读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常态备课时,需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要了解文章的多样性,丰富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正确解读文本,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专业性。
三、挖掘文本特点,做教材的发现者
理解了教材,教学时不会跑偏,可以保证我们教学方向的正确性。但是,如何才能实现文本的最大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根据学生的学情、知识本身内在的联系及发展规律,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进行提炼,做教材的发现者。
如《黄山奇石》中出现了两处类似比喻的外形描摹,我们解读文本时,会发现它不单纯是比喻,而是根据怪石的外形,借助想象来描写事物特点。
细细琢磨,你会发现这两处文字还具有独特之处:一是作者凭借自己的丰富想象力,根据怪石的模样,想象出贴切的物体。其实,想象一个事物并不难,难的是要“像”,要“传神”,别人怎么看都看不出这块石头的妙处,但一经你的描述,越看越像,越看越有滋味。这样的语言,其实很考验想象力。二是这两处文本其实传递了二年级上册“语用”训练点的标准:在进行“语用”训练时,我们不能满足于孩子们说出“那两块石头像两个仙人”这样简单的语句,因为我们的文本已经比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样的表达推进了一步。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说出具有画面感、形象感的语句:那两块石头就像两个仙人,正面对面地坐着下棋,一个伸手落子,一个低头沉思。这样的解读,才算真正挖掘了文本价值,顺应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能满足于在网上搜罗各种教学设计,而应该提升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解读文本,思考文本的独特价值,丰富自己的认知,做教材的知晓者、理解者、发现者。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实验一小)
责任编辑 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