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谈到了一个问题:语文课标颁布以后,究竟怎样的课是体现新理念的实实在在的好课?他们把“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作为了第一条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聚焦教学目标。
【镜头一】
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时,教师先后提出了很多问题:
①假如你是女娲,你会怎样求雨神?
②女娲找五彩石为什么找得这么艰辛?
③女娲可能到哪些地方找纯青石?
④女娲有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
⑤女娲找到纯青石后怎么想?
⑥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很感人?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⑦你认为女娲是怎样的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镜头二】
一位特级教师教学二年级下册《词串识字8》的主要流程:
板块一:归纳识字,渗透字义蕴含的文化。
运用归纳识字、联想识字,学习第一行词串:乌鸦海鸥杜鹃
板块二:演绎识字,传承部首积淀的文化。
运用比较识字、积累识字,学习第二行词串:麻雀老雕大雁
板块三:主题识字,勾勒成语生发的文化。
运用表达训练、成语擂台,延展教材,生发文化。
【现状分析】
透过镜头一,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缺乏目标引领,问得散、想得多、讲得多,很多时间是在没有意义的问答和过多的想象中消耗的。其实,本文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并没有围绕此目标展开教学,至于感受神话故事的有趣、奇特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无从谈起。这种目标缺失的现象时有存在。
镜头二中的教师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归纳识字、联想识字、比较识字、主题识字等不同方法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有机地渗透、传承汉字所积淀的文化,有效地达成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巧妙地融合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是高效且有张力的。
以上两个案例,不仅仅反映的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问题,更反映了教师目标意识方面的差距以及把握水平的高低。谁能站在目标的高地上高屋建瓴,谁就会获得成功。
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学目标的弱化、单一化现象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形同虚设”。看教师的教案,“教学目标”都会明显地放在首位,而且目标的确定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从表面上看,教师的目标意识很强。但在课堂里,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教学与教案或有联系,或大相径庭,教学过程很少体现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跟着感觉走,想到哪说到哪:二是“浮光掠影”。教师有目标意识,一切教学活动尽可能围绕目标去组织,但因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对教材把握、新课程理念解读深度不够,对“学情”把握不准、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在向着目标教学时,诸多环节处理出现偏差或不够到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大打折扣。
【应对策略】
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教师要准确把握目标。备课时,教师要处理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和总目标的关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把握总目标、阶段目标、学期目标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组目标、课时目标。组目标、课时目标要细化、明确。朗读、练习、问题的设计,多媒体的运用,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整合等等,都要反复考虑对教学目标实施的利与弊。教师可以尝试“单元整组教学”。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世界遗产”这一专题,编排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教师要明确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包括的内容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确定以下组目标:通过这组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利用文章的构架方式和表达方式,学习写一处景点。在组目标的框架下,教师钻研每篇教材,抓住它们不同的观察顺序:《长城》为空间顺序,《颐和园》是游览顺序,《秦兵马俑》按不同方面内容的顺序介绍,确定课时目标和教学策略。
二、把握提示,落实目标
对于文本中的提示语、连接语、课后思考题等,许多教师易忽略。事实上,它们承载着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目标。教师教学一开始就应有所考虑,将文本中的提示语融于教学的活动中,不能在学完课文后把问题扔给学生回家去完成。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编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本组目标是: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连接语有两处:①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的深沉。阅读下面的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②对儿子写的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下面这篇课文里,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一个课后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体会。如: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两处连接语、课后题都蕴含着本组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就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提示语“‘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作为课文理解的突破口,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这样就有效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的目标之一——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捕捉生成,目标引领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有些教师没有站在目标的高地上,在学生众多的生成中,把握不够准确,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离开了目标轨迹,甚至是背道而驰。当然,我们并非绝对漠视生成,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要及时把握。笔者认为,对生成价值的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师要善于把握有效生成,巧妙地进行再设计,或重组,或改换,设计成有价值的问题,让它服务于目标。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学生找出了将相不和的句子,诵读后有学生质疑:“蔺相如真的靠一张嘴吗?”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言行进行阅读、感悟,学生整体感知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教师正是在本组目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引领下,把握了有效生成,进行了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切实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三个维度”的内涵和关系,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千万不要赶时髦,在东施效颦中失去自我。“会当凌绝顶”,只有站在目标的高地上,语文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
【镜头一】
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时,教师先后提出了很多问题:
①假如你是女娲,你会怎样求雨神?
②女娲找五彩石为什么找得这么艰辛?
③女娲可能到哪些地方找纯青石?
④女娲有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
⑤女娲找到纯青石后怎么想?
⑥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很感人?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⑦你认为女娲是怎样的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镜头二】
一位特级教师教学二年级下册《词串识字8》的主要流程:
板块一:归纳识字,渗透字义蕴含的文化。
运用归纳识字、联想识字,学习第一行词串:乌鸦海鸥杜鹃
板块二:演绎识字,传承部首积淀的文化。
运用比较识字、积累识字,学习第二行词串:麻雀老雕大雁
板块三:主题识字,勾勒成语生发的文化。
运用表达训练、成语擂台,延展教材,生发文化。
【现状分析】
透过镜头一,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过程缺乏目标引领,问得散、想得多、讲得多,很多时间是在没有意义的问答和过多的想象中消耗的。其实,本文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并没有围绕此目标展开教学,至于感受神话故事的有趣、奇特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无从谈起。这种目标缺失的现象时有存在。
镜头二中的教师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归纳识字、联想识字、比较识字、主题识字等不同方法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有机地渗透、传承汉字所积淀的文化,有效地达成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巧妙地融合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是高效且有张力的。
以上两个案例,不仅仅反映的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水平问题,更反映了教师目标意识方面的差距以及把握水平的高低。谁能站在目标的高地上高屋建瓴,谁就会获得成功。
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学目标的弱化、单一化现象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形同虚设”。看教师的教案,“教学目标”都会明显地放在首位,而且目标的确定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从表面上看,教师的目标意识很强。但在课堂里,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教学与教案或有联系,或大相径庭,教学过程很少体现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跟着感觉走,想到哪说到哪:二是“浮光掠影”。教师有目标意识,一切教学活动尽可能围绕目标去组织,但因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对教材把握、新课程理念解读深度不够,对“学情”把握不准、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在向着目标教学时,诸多环节处理出现偏差或不够到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大打折扣。
【应对策略】
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教师要准确把握目标。备课时,教师要处理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和总目标的关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把握总目标、阶段目标、学期目标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组目标、课时目标。组目标、课时目标要细化、明确。朗读、练习、问题的设计,多媒体的运用,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整合等等,都要反复考虑对教学目标实施的利与弊。教师可以尝试“单元整组教学”。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世界遗产”这一专题,编排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教师要明确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包括的内容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确定以下组目标:通过这组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利用文章的构架方式和表达方式,学习写一处景点。在组目标的框架下,教师钻研每篇教材,抓住它们不同的观察顺序:《长城》为空间顺序,《颐和园》是游览顺序,《秦兵马俑》按不同方面内容的顺序介绍,确定课时目标和教学策略。
二、把握提示,落实目标
对于文本中的提示语、连接语、课后思考题等,许多教师易忽略。事实上,它们承载着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目标。教师教学一开始就应有所考虑,将文本中的提示语融于教学的活动中,不能在学完课文后把问题扔给学生回家去完成。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编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本组目标是: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连接语有两处:①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的深沉。阅读下面的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②对儿子写的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下面这篇课文里,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一个课后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体会。如: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两处连接语、课后题都蕴含着本组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就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提示语“‘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作为课文理解的突破口,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这样就有效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的目标之一——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捕捉生成,目标引领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有些教师没有站在目标的高地上,在学生众多的生成中,把握不够准确,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离开了目标轨迹,甚至是背道而驰。当然,我们并非绝对漠视生成,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要及时把握。笔者认为,对生成价值的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师要善于把握有效生成,巧妙地进行再设计,或重组,或改换,设计成有价值的问题,让它服务于目标。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学生找出了将相不和的句子,诵读后有学生质疑:“蔺相如真的靠一张嘴吗?”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中蔺相如的言行进行阅读、感悟,学生整体感知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教师正是在本组目标“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引领下,把握了有效生成,进行了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切实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在课改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三个维度”的内涵和关系,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千万不要赶时髦,在东施效颦中失去自我。“会当凌绝顶”,只有站在目标的高地上,语文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