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秋冬季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尤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较为多见,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可导致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甚至脱水或酸中毒,造成严重后果。2005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09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和分组:本文109例秋季腹泻病患儿为我院住院病儿,根据发病季节、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而诊断,均符合小儿秋季腹泻诊断标准[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将所有病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其中轻度脱水33例,中度脱水17例,重度脱水3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6个月~5岁,其中6个月~1岁25例,2~3岁27例,4~5岁3例;病程<1d 16例,2d 21例,3d 18例。对照组54例,轻度脱水32例,中度脱水15例,重度脱水3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6个月~5岁,其中6个月~1岁24例,2~3岁27例,4~5岁3例;病程≤1d 17例,2d 21例,3d 16例。两组病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儿根据脱水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对轻度脱水者给予ORS液口服,中度至重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并调整饮食及相应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方剂组成:葛根10g,茯苓10g,白术10g,木香6g,藿香10g,乌梅10g,车前子10g,焦三仙各10g,山药10g,姜半夏3g,白豆蔻5g。水煎浓缩至150ml,1岁以内患儿量酌减。日内频服,不计次数,以药尽为度。疗程1~3d。
1.3疗效判定标准:参考1986年全国感染性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以及文献[2]中小儿泄泻的疗效标准。①治愈:经治疗3d,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②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③有效:大便次数减少到治疗前的1/2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④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2结果
治疗组治愈33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1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季节性强、感染率高。现代医学认为是由肠道感染病毒所致,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之一。病毒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肠绒毛破坏,钠、水吸收减少,导致腹泻。鉴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采用中医疗法常收到较好疗效。本病在祖国医学属“泻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泻泄是由于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注于肠道所致。病因以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为主,病理以脾虚湿困为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末充,脾常不足,又智识未开,不知调摄,易于感触;若喂食不慎,或保护不周,被风寒湿邪所袭,寒邪直伤脾阳则脾的运化失司,水反为湿、食反为滞发为本病。况秋令湿邪尚盛,中医认为“无湿不作泻”、“凡泻皆湿”、“泻者水湿所为也”,也是小儿秋季腹泻的一个病因。据此,笔者运用化湿健脾、升清降浊、清热解毒之法为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中葛根生津止渴,升脾胃之阳气;藿香、白豆蔻芳香化湿,升清降浊,解秽醒脾;乌梅酸涩固肠敛阴;白术健脾燥湿;木香温中理气,调中宣滞;茯苓利尿渗湿,健脾止泻;车前子利尿止泻,利水道而分清浊,小便利则泻止;淮山药补益脾阳,固肾止泻;半夏降逆和胃止呕;焦三仙消食和中。诸药相伍,共奏化湿健脾,升清降浊,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之功。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葛根、乌梅均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茯苓、白术、山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抵抗力,调节体内平衡代谢。
本文中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5.19%,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合理应用口服中药制剂,结合西医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收到很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38~12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1993.227
作者单位:711300陕西省旬邑县医院儿科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和分组:本文109例秋季腹泻病患儿为我院住院病儿,根据发病季节、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而诊断,均符合小儿秋季腹泻诊断标准[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将所有病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其中轻度脱水33例,中度脱水17例,重度脱水3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6个月~5岁,其中6个月~1岁25例,2~3岁27例,4~5岁3例;病程<1d 16例,2d 21例,3d 18例。对照组54例,轻度脱水32例,中度脱水15例,重度脱水3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6个月~5岁,其中6个月~1岁24例,2~3岁27例,4~5岁3例;病程≤1d 17例,2d 21例,3d 16例。两组病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儿根据脱水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对轻度脱水者给予ORS液口服,中度至重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并调整饮食及相应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方剂组成:葛根10g,茯苓10g,白术10g,木香6g,藿香10g,乌梅10g,车前子10g,焦三仙各10g,山药10g,姜半夏3g,白豆蔻5g。水煎浓缩至150ml,1岁以内患儿量酌减。日内频服,不计次数,以药尽为度。疗程1~3d。
1.3疗效判定标准:参考1986年全国感染性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以及文献[2]中小儿泄泻的疗效标准。①治愈:经治疗3d,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②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③有效:大便次数减少到治疗前的1/2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④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2结果
治疗组治愈33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1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季节性强、感染率高。现代医学认为是由肠道感染病毒所致,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之一。病毒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肠绒毛破坏,钠、水吸收减少,导致腹泻。鉴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采用中医疗法常收到较好疗效。本病在祖国医学属“泻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泻泄是由于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注于肠道所致。病因以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为主,病理以脾虚湿困为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末充,脾常不足,又智识未开,不知调摄,易于感触;若喂食不慎,或保护不周,被风寒湿邪所袭,寒邪直伤脾阳则脾的运化失司,水反为湿、食反为滞发为本病。况秋令湿邪尚盛,中医认为“无湿不作泻”、“凡泻皆湿”、“泻者水湿所为也”,也是小儿秋季腹泻的一个病因。据此,笔者运用化湿健脾、升清降浊、清热解毒之法为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中葛根生津止渴,升脾胃之阳气;藿香、白豆蔻芳香化湿,升清降浊,解秽醒脾;乌梅酸涩固肠敛阴;白术健脾燥湿;木香温中理气,调中宣滞;茯苓利尿渗湿,健脾止泻;车前子利尿止泻,利水道而分清浊,小便利则泻止;淮山药补益脾阳,固肾止泻;半夏降逆和胃止呕;焦三仙消食和中。诸药相伍,共奏化湿健脾,升清降浊,清热解毒,涩肠止泻之功。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葛根、乌梅均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茯苓、白术、山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抵抗力,调节体内平衡代谢。
本文中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5.19%,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合理应用口服中药制剂,结合西医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收到很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38~12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1993.227
作者单位:711300陕西省旬邑县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