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新教材高考的第一年,对于高三历史教学我们必须付出比往年要多的努力。既要不断研究各地高考试题,尤其是已经使用新教材高考地区的试题,又要不断研究教材,整合教材。不过万变不离其中,加强对学生历史“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落实,仍旧是教学中关键所在,尤其是对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一、高三历史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理由有三:
1.《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阐述: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的基本方法。可见,这既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需要,又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新教材按照学习专题的体例编写,在专题内不同的国家、不同阶段都可以进行有效地比较,并且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历史现象的发展,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科学地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从而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
3.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追求历史主观题及其回答的“大视野、大跨度”。所谓“大视野”、“大跨度”,是指试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而言,体现出比较能力的重要性。
如07年的试题:全国卷Ⅰ第38题美国中立法中禁运条款的废除,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罗斯福两次讲话中的异同;全国卷Ⅱ第38题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考查;还有四川卷第37题、海南卷的26题等都是中外关联的比较题。这些试题的设计都是以两则以上的材料呈现出来,而且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比较能力,才能更有效地解题。
二、要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比较的相关知识。
1、概念: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发展规律,揭示其本质,就是比较思维能力。
2、比较类型:
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进行分类,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有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罗斯福两次讲话的异同、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等,横向比较有全国试卷Ⅰ第37题唐朝的科举取士与英国的文官制度的比较,二战后德、日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等。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大多属于此类比较题。
从比较对象所包含的内容角度进行分类,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是站在历史的整体角度,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的比较,其目的是获得对历史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如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比较等。
从比较对象历史真实性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事实比较是对已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历史比较都应是事实比较。反事实比较是在比较命题中假设一部分与史实不符的因素,然后进行比较。常用的技巧是增加或减少某些因素,创设“虚拟前提”,目的是为了证实和衡量该因素的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从比较命题所提供条件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命题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较对象都是明确的,我们称之一般比较;只有一个比较对象的,则为特殊比较。一般比较较为普遍,而特殊比较有时会造成迷惑。如08年全国高考卷Ⅰ第37题第一问: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这类命题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粗看像分析题,其实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概括出特点。
三、高三历史复习课中,比较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历史复习课中培养比较能力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大致说来,它应包括四个步骤:确定主题、个案的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规律
现以“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认识”为例来说明。
第一步:确定主题。比较首先要有命题、有中心。本题要求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两者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形式上不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代议制的理解,提高能力。
第二步:个案的分析。比较要以分析为基础,对被比较的两个概念逐一进行分析。比较的是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两种政体。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政体的概念。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的特点包括:国家首脑的产生、国家权力中心的归属,议会的权力地位,国家元首、议会内阁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法国与德国的相关知识。
第三步:综合比较。这是实质性的一步。这一步要求能从彼此相似的比较对象中找出不同点,从彼此相异的比较对象中找出共同点。其思维过程大致是:
(1)明确比较对象;(2)确定比较项;(3)寻找异同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确定比较项:国家元首及其产生的方式;议会的权力和地位;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都有代表民意的机构等。相同点: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的原则。
不同点: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第四步:揭示规律。这一步决定比较认识的深度。比较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
从本例比较结果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政党政治的竞争,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但是我们也看到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政党也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比较能力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之后,复习其它内容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比较能力,更深更好得掌握知识。
比如复习必修Ⅱ《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二战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体会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二战后英法的经济模式为阅读课内容。本课的关键是“新经济”,新在何处?为什么会出现新经济?由此复习时以教材内容为材料,以比较型问题设计为纽带,落实基础,培养能力。
问题设计:1、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措施表现在何处?各带来怎样的结果?
2、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带来的结果有何异同?为何会有不一样之处?
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4、阅读教材139页第二、三段,比较德、日两国在恢复和重建经济的措施有何不同?
5、通过二战后美、德、日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归纳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师指导说明:
第一题要求把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容易在教材中予以落实;
第二题两小问,实际上是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和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结果的比较。根据前面掌握的比较方法,容易确定两个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和带来的结果为比较项,可以把教材当作学生阅读的材料,然后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此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问实际上也是一道比较题,是属于特殊比较,需要与9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济发展相比较。由于比较点难以确定,此题难度较大。因此,我要求学生把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影响等全部找出来: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了;失业率下降;市场繁荣,出口猛增;经济运行机制变化;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贫富分化、竞争与垄断现象仍然严重。把罗列出来的现象当作比较项,与前面的经济现象相比,确定出结果: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经济运行机制等。通过此问,还可以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认识:不管其经济发展如何之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变,垄断资本的地位没变,两极分化仍旧很严重。
第四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我之所以设计问题,主要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上是理解要求,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知识。
第五题的比较能力要求非常高,既要明白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又要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众多现象中进行归纳。此类题我校学生通常回答不完整,需要老师提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社会福利政策;产业结构等。
在平时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以及引导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对学生的“双基”培养很有帮助,也能更有效、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知识。当然,比较能力不是孤立运行的,没有分析、概括、综合等能力的配合,比较难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高三历史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理由有三:
1.《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阐述: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的基本方法。可见,这既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需要,又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新教材按照学习专题的体例编写,在专题内不同的国家、不同阶段都可以进行有效地比较,并且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历史现象的发展,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科学地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从而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
3.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追求历史主观题及其回答的“大视野、大跨度”。所谓“大视野”、“大跨度”,是指试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而言,体现出比较能力的重要性。
如07年的试题:全国卷Ⅰ第38题美国中立法中禁运条款的废除,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罗斯福两次讲话中的异同;全国卷Ⅱ第38题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考查;还有四川卷第37题、海南卷的26题等都是中外关联的比较题。这些试题的设计都是以两则以上的材料呈现出来,而且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比较能力,才能更有效地解题。
二、要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比较的相关知识。
1、概念: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发展规律,揭示其本质,就是比较思维能力。
2、比较类型:
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进行分类,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有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罗斯福两次讲话的异同、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等,横向比较有全国试卷Ⅰ第37题唐朝的科举取士与英国的文官制度的比较,二战后德、日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等。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大多属于此类比较题。
从比较对象所包含的内容角度进行分类,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是站在历史的整体角度,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的比较,其目的是获得对历史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如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比较等。
从比较对象历史真实性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事实比较是对已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历史比较都应是事实比较。反事实比较是在比较命题中假设一部分与史实不符的因素,然后进行比较。常用的技巧是增加或减少某些因素,创设“虚拟前提”,目的是为了证实和衡量该因素的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从比较命题所提供条件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命题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较对象都是明确的,我们称之一般比较;只有一个比较对象的,则为特殊比较。一般比较较为普遍,而特殊比较有时会造成迷惑。如08年全国高考卷Ⅰ第37题第一问: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这类命题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粗看像分析题,其实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概括出特点。
三、高三历史复习课中,比较能力培养的实践
在历史复习课中培养比较能力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大致说来,它应包括四个步骤:确定主题、个案的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规律
现以“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认识”为例来说明。
第一步:确定主题。比较首先要有命题、有中心。本题要求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两者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形式上不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代议制的理解,提高能力。
第二步:个案的分析。比较要以分析为基础,对被比较的两个概念逐一进行分析。比较的是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两种政体。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政体的概念。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的特点包括:国家首脑的产生、国家权力中心的归属,议会的权力地位,国家元首、议会内阁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法国与德国的相关知识。
第三步:综合比较。这是实质性的一步。这一步要求能从彼此相似的比较对象中找出不同点,从彼此相异的比较对象中找出共同点。其思维过程大致是:
(1)明确比较对象;(2)确定比较项;(3)寻找异同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确定比较项:国家元首及其产生的方式;议会的权力和地位;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都有代表民意的机构等。相同点: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的原则。
不同点: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第四步:揭示规律。这一步决定比较认识的深度。比较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
从本例比较结果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政党政治的竞争,加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但是我们也看到行政权扩张,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削弱;政党也始终代表一定集团的利益。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比较能力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之后,复习其它内容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比较能力,更深更好得掌握知识。
比如复习必修Ⅱ《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二战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体会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二战后英法的经济模式为阅读课内容。本课的关键是“新经济”,新在何处?为什么会出现新经济?由此复习时以教材内容为材料,以比较型问题设计为纽带,落实基础,培养能力。
问题设计:1、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措施表现在何处?各带来怎样的结果?
2、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带来的结果有何异同?为何会有不一样之处?
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4、阅读教材139页第二、三段,比较德、日两国在恢复和重建经济的措施有何不同?
5、通过二战后美、德、日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归纳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师指导说明:
第一题要求把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容易在教材中予以落实;
第二题两小问,实际上是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和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结果的比较。根据前面掌握的比较方法,容易确定两个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和带来的结果为比较项,可以把教材当作学生阅读的材料,然后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此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问实际上也是一道比较题,是属于特殊比较,需要与9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济发展相比较。由于比较点难以确定,此题难度较大。因此,我要求学生把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影响等全部找出来: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了;失业率下降;市场繁荣,出口猛增;经济运行机制变化;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贫富分化、竞争与垄断现象仍然严重。把罗列出来的现象当作比较项,与前面的经济现象相比,确定出结果: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经济运行机制等。通过此问,还可以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认识:不管其经济发展如何之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变,垄断资本的地位没变,两极分化仍旧很严重。
第四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我之所以设计问题,主要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上是理解要求,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知识。
第五题的比较能力要求非常高,既要明白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又要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众多现象中进行归纳。此类题我校学生通常回答不完整,需要老师提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社会福利政策;产业结构等。
在平时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以及引导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对学生的“双基”培养很有帮助,也能更有效、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知识。当然,比较能力不是孤立运行的,没有分析、概括、综合等能力的配合,比较难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