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自适应调强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或单程调强放疗两种不同体外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改变及初步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探索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合理模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间112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IIB~IVA期)病例,根据患者外照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单程放疗组,共62例患者,外照射全程未更改放疗计划;B组:自适应放疗组,共50例患者,按首程放疗计划(plan1)照射完成15次(27~30Gy)后重新制定放疗计划(plan2)并且按新计划完成后续治疗。两组患者外照射结束后均接受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后装治疗。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比较B组两程计划肿瘤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改变,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比较患者急慢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及进行生存分析。结果:B组中plan2与plan1相比,肿瘤平均体积从(107.67±32.02)cm~3,退缩到(63.21±25.78)cm~3,平均缩小(41.12±13.02)cm~3,平均退缩率为(35.48±5.16)%,P<0.05。直肠平均剂量[Dmean(34.18±0.99)Gy vs.(37.09±0.74)Gy,P=0.011]、最大剂量[Dmax(50.15±0.69)Gy vs(52.05±0.77)Gy,P=0.003]、1cm~3体积受照剂量[(D1cc 48.21±2.02)Gy vs(49.90±4.19)Gy,P=0.045];膀胱平均剂量[Dmean(34.46±0.50)Gy vs(35.36±0.54)Gy,P=0.023]、最大剂量[Dmax(52.53±1.19)Gy vs(54.88±0.89)Gy,P=0.028]、1cm~3体积受照剂量[D 1cc(50.60±3.28)Gy vs(52.61±4.64)Gy,P=0.021],以上剂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急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9%vs.30%,P=0.046),其它急性及慢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7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9%和95.2%(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3.3%(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过程中肿瘤体积可显著性缩小,采用ART技术与单程放疗相比3年OS和PFS无明显差异,但ART技术可以降低直肠、膀胱的受照剂量,降低患者治疗期间急性腹泻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