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春,我从无锡国专转到无锡国专上海分校从王蘧常、顾廷龙、童书业诸先生学,因而得识同学沈茹松(字侗廔)、谢皓东(字杲生)、范敬宜等几位学长,侗廔比我大五岁,是嘉兴人。他是1946年在上海入无锡国专分校的,我是同年春在无锡考入无锡国专本校的。1946到1947年,我因为连续参加了多次学生运动,有关组织通知我迅速离开无锡。所以我才转学到上海,与我同到上海分校的,有张仁迪、沈燮元两学兄。当时上海分校还有好多位学长,现在陕西师大的黄永年教授,就是同时在上海分校的,他比我们要高一班或两班。记得当时他在报纸上已发表了不少学术文章,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我现在还保存着那份民国三十五年十月至三十六年六月上海中央日报《文物周刊》的合订本,上面有不少我的老师童书业和杨宽、胡厚宣等先生的文章,也有同学黄永年兄的不少文章。
我在上海无锡国专分校只有半年时间,加上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不少事都忘记了,但有两件事是印象很深的,一件是谢皓东和我,可能还有沈侗廔一起去拜望陈小翠和陈小翠的哥哥陈定山先生。陈定山是名画家,画品极高,陈小翠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她就是当世的李清照。我们那次就是冲着她去的,因为当时我们正在醉心于学诗词。我们那次不仅见到了陈小翠,并且受到了她热情的接待和鼓励,还同时见到了陈定山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另一件事是我们见到了白蕉先生,并帮助他布置书画展。这次除谢皓东、沈茹松外,还有哪些人一起去已经记不起来了,但白蕉先生的书画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后来,我在校门口被汽车撞倒压伤。同学送我回无锡养伤,到伤好后再去上海,这学期已只剩几个月了,正是年光如流,当年的往事,现在在脑子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第二次见侗廔,已经是三十五年以后的1983年了。这是“文革”以后的第七年,我们都已经经历了几次的生死劫难。先是我听说谢皓东兄在运动中受到冲击并被抓入狱,后来又听说侗廔也有同样的遭遇,但都是语焉不详,都未得到详细的消息。到了1983年,听说杲生(谢皓东)已平反出狱,又听说侗廔也得到昭雪并任教于阜阳师院,而且杲生就在太和教书,离阜阳甚近,所以我决定专程去看望他们。我到阜阳已经是十一月末,与侗廔相见,真是悲喜交集,但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想起了杲生就在附近,立即坐车去看杲生,不想到了太和,他却不在,我们只得留字而回。果然,第二天杲生就赶来了,我们三人相见,真同隔世。尤其是杲生,见面就放声痛哭,他也确实是苦受多了,当时在场的记得还有牛维鼎教授,也是早先的熟人,另外记得还有两人,也都为之戚然动容,反倒是侗廔兄去劝慰他才慢慢拭泪止悲,略叙别后风雨沧桑。其实侗廔受的苦比他还重得多。后来我才知道。1953年他在华东革大时就被错审判刑三年,到1968年又被诬“以书画琴棋反党”罪判刑四年,1975年又因“和鸳鸯湖棹歌诗案”被拘8天,他当过苦工,在砖瓦厂干过活,在煤球厂当过临时工,后来在嘉兴美术工艺厂绘过佛像,直到1979年他的三次冤案才先后统统彻底平反。平反后先到安徽亳县,后又到安徽阜阳,任教于阜阳师院。粗粗一算,侗廔自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30来年,一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真正关在监狱里就有七年之久,还有被拘的日子,和多年被控管的日子,侗廔的命运,也真是够坎坷多难的了。
但我们同学都知道,侗廔是能诗善画的,侗廔还善金石书法,他的章草,曾得到王蘧常师的称赞。侗廔还有一个独特之处,是他的诗、书、画都是快手。只要一说作诗,他的诗就会倾泻而出,真是悬河泻瀑,一发而不可收。一说画画,纸刚铺好,他的笔墨早已风雨疾下了。记得那天晚上酒后挥毫,他就一连画了好几幅画,又写了好几首诗。据知他留下的诗不下万余首,而他去世时才70岁。中间有几十年是过的牢狱生活和苦工的生活,如果没有这许多灾难和折磨,则他何止万首诗,他也完全可以活得更长一点。大家知道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是写诗的快手,他也才是“六十年间万首诗”,侗廔在苦难的几十年中,竟留下了万余首诗,实在是太难得了。我还记得当天晚上酒后画余,他一挥而就的几首诗:
癸亥小雪前五日,其庸学兄远来
顾我于汝阴书院,诗以纪之
相违三十载,执手诉平生。羡尔声名溢,怜吾学未成。敢抒气梗概,翻喜梦狰狞。馀勇如堪贾,文场作老兵。
夙昔共师门。少年梦尚温。春风被顽石(君以研究《石头记》著名于世界),冷雨访诗魂(君近冒雨访得吴梅村墓于吴门)。衰鬓丝千缕,秋窗酒一樽。临歧还后约,明岁会江邨(明秋, 茹经夫子百二十岁之诞,同门将盛会于江南)。
他又为谢杲生题风竹图诗云:“风萧萧兮涡水寒,同学共会兮兴正酣。慰兹桑榆兮抒魂胆,襟怀君子兮写琅玕。”
从以上一挥而就的几首诗,也就可以领略到侗廔诗才横溢的情景了。就是这次见面,我约他为我正在编的《红楼梦大辞典》撰写《红楼梦》里有关书画的词条,他当时就欣然答应了,后来也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1988年,他告诉我要去敦煌考察,从敦煌回来,他还写了论文,他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画之我见》,他还有一部《中国美术史稿》和有关中国美术的论文,可能都没有来得及发表。他的去世是十分意外的,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因为他与我交谈和后来通信,都说到他有一系列的有关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课题和写作计划,特别是从敦煌回来后,更感到他兴致勃勃,劲头十足,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以后,癌症竟然会夺去他的生命。连他为之撰写条目的《红楼梦大辞典》的出版,他都没有来得及看见,真是令人伤痛!
侗廔的才气很大,读书也多,襟怀也很宽广洒脱,他受了这么多苦竟然没有向我倾诉,也没有终日愁眉不展,他让你感到在他的面前有着很宽广的路要走,他脑子里的诗,好像随时可以倾泻而出。可是命运太捉弄他了,一切倒霉的事都归了他,最后还要加给他一个癌症,他真是“才如江海命如丝”啊!
然而,侗廔凭他的诗集和文集、书画,他永远会赢得人们的同情,他永远会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人们总是会同情受苦者的,人们总是有一份爱才慕才的心的。这样,侗廔也可以稍慰于地下了!
2006年10月8日于瓜饭楼
我在上海无锡国专分校只有半年时间,加上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不少事都忘记了,但有两件事是印象很深的,一件是谢皓东和我,可能还有沈侗廔一起去拜望陈小翠和陈小翠的哥哥陈定山先生。陈定山是名画家,画品极高,陈小翠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她就是当世的李清照。我们那次就是冲着她去的,因为当时我们正在醉心于学诗词。我们那次不仅见到了陈小翠,并且受到了她热情的接待和鼓励,还同时见到了陈定山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另一件事是我们见到了白蕉先生,并帮助他布置书画展。这次除谢皓东、沈茹松外,还有哪些人一起去已经记不起来了,但白蕉先生的书画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后来,我在校门口被汽车撞倒压伤。同学送我回无锡养伤,到伤好后再去上海,这学期已只剩几个月了,正是年光如流,当年的往事,现在在脑子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第二次见侗廔,已经是三十五年以后的1983年了。这是“文革”以后的第七年,我们都已经经历了几次的生死劫难。先是我听说谢皓东兄在运动中受到冲击并被抓入狱,后来又听说侗廔也有同样的遭遇,但都是语焉不详,都未得到详细的消息。到了1983年,听说杲生(谢皓东)已平反出狱,又听说侗廔也得到昭雪并任教于阜阳师院,而且杲生就在太和教书,离阜阳甚近,所以我决定专程去看望他们。我到阜阳已经是十一月末,与侗廔相见,真是悲喜交集,但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想起了杲生就在附近,立即坐车去看杲生,不想到了太和,他却不在,我们只得留字而回。果然,第二天杲生就赶来了,我们三人相见,真同隔世。尤其是杲生,见面就放声痛哭,他也确实是苦受多了,当时在场的记得还有牛维鼎教授,也是早先的熟人,另外记得还有两人,也都为之戚然动容,反倒是侗廔兄去劝慰他才慢慢拭泪止悲,略叙别后风雨沧桑。其实侗廔受的苦比他还重得多。后来我才知道。1953年他在华东革大时就被错审判刑三年,到1968年又被诬“以书画琴棋反党”罪判刑四年,1975年又因“和鸳鸯湖棹歌诗案”被拘8天,他当过苦工,在砖瓦厂干过活,在煤球厂当过临时工,后来在嘉兴美术工艺厂绘过佛像,直到1979年他的三次冤案才先后统统彻底平反。平反后先到安徽亳县,后又到安徽阜阳,任教于阜阳师院。粗粗一算,侗廔自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30来年,一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真正关在监狱里就有七年之久,还有被拘的日子,和多年被控管的日子,侗廔的命运,也真是够坎坷多难的了。
但我们同学都知道,侗廔是能诗善画的,侗廔还善金石书法,他的章草,曾得到王蘧常师的称赞。侗廔还有一个独特之处,是他的诗、书、画都是快手。只要一说作诗,他的诗就会倾泻而出,真是悬河泻瀑,一发而不可收。一说画画,纸刚铺好,他的笔墨早已风雨疾下了。记得那天晚上酒后挥毫,他就一连画了好几幅画,又写了好几首诗。据知他留下的诗不下万余首,而他去世时才70岁。中间有几十年是过的牢狱生活和苦工的生活,如果没有这许多灾难和折磨,则他何止万首诗,他也完全可以活得更长一点。大家知道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是写诗的快手,他也才是“六十年间万首诗”,侗廔在苦难的几十年中,竟留下了万余首诗,实在是太难得了。我还记得当天晚上酒后画余,他一挥而就的几首诗:
癸亥小雪前五日,其庸学兄远来
顾我于汝阴书院,诗以纪之
相违三十载,执手诉平生。羡尔声名溢,怜吾学未成。敢抒气梗概,翻喜梦狰狞。馀勇如堪贾,文场作老兵。
夙昔共师门。少年梦尚温。春风被顽石(君以研究《石头记》著名于世界),冷雨访诗魂(君近冒雨访得吴梅村墓于吴门)。衰鬓丝千缕,秋窗酒一樽。临歧还后约,明岁会江邨(明秋, 茹经夫子百二十岁之诞,同门将盛会于江南)。
他又为谢杲生题风竹图诗云:“风萧萧兮涡水寒,同学共会兮兴正酣。慰兹桑榆兮抒魂胆,襟怀君子兮写琅玕。”
从以上一挥而就的几首诗,也就可以领略到侗廔诗才横溢的情景了。就是这次见面,我约他为我正在编的《红楼梦大辞典》撰写《红楼梦》里有关书画的词条,他当时就欣然答应了,后来也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1988年,他告诉我要去敦煌考察,从敦煌回来,他还写了论文,他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画之我见》,他还有一部《中国美术史稿》和有关中国美术的论文,可能都没有来得及发表。他的去世是十分意外的,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因为他与我交谈和后来通信,都说到他有一系列的有关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课题和写作计划,特别是从敦煌回来后,更感到他兴致勃勃,劲头十足,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以后,癌症竟然会夺去他的生命。连他为之撰写条目的《红楼梦大辞典》的出版,他都没有来得及看见,真是令人伤痛!
侗廔的才气很大,读书也多,襟怀也很宽广洒脱,他受了这么多苦竟然没有向我倾诉,也没有终日愁眉不展,他让你感到在他的面前有着很宽广的路要走,他脑子里的诗,好像随时可以倾泻而出。可是命运太捉弄他了,一切倒霉的事都归了他,最后还要加给他一个癌症,他真是“才如江海命如丝”啊!
然而,侗廔凭他的诗集和文集、书画,他永远会赢得人们的同情,他永远会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人们总是会同情受苦者的,人们总是有一份爱才慕才的心的。这样,侗廔也可以稍慰于地下了!
2006年10月8日于瓜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