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确诊收治的2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脑梗死以及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患者采用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分别在术后第1、3、6个月月末对患者的综合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研究开始时,观察组患者综合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月末综合功能评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脑梗死康复组与脑出血康复组患者的综合能力分别改善了41.58分和49.25分,而对照组中分别改善了25.64分与31.22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采用三级康复治疗能够大大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功能改善,效果较好。
  关键词:三级康复治疗 脑卒中 综合功能 疗效评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2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06-02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救治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患者的致残率却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研究表明,术后给予患者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综合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1]。本次研究,笔者就对我院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三级康复治疗,对治疗各阶段患者的综合功能进行评定,以探讨三级康复治疗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改善的影响。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确诊收治的2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135例,女105例,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2±4.5)岁。患者发病类型为脑梗死147例,脑出血93例。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脑梗死以及脑出血两个层次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患者采用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一级康复,训练时间为发病初至发病一个月月末。治疗主要包括抗痉挛姿势的摆放、四肢的被动训练与主动训练、卧位坐起、站起训练以及坐位平衡训练,1次/d,每次30~45min,每周训练5d,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适当教会患者家属针对患者的训练方法,以便患者能够在非治疗时间也能进行一定的训练;二级康复,训练时间为发病第二个月月初至第3个月月末。治疗主要包括站立训练、单腿站立、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2次/d,每次30~45min,每周训练5d;三级康复,训练时间为发病后第4个月月初至第6个月月末。治疗主要包括提升患者穿衣、梳洗、吃饭以及处理日常生活卫生等日常生活能力,2次/d,每次30~45min,每周训练7次。
  1.3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综合功能评定主要包括:①自理能力评定;②括约肌控制能力评定;③转移能力评定;④行走能力评定;⑤认知能力评定,5个方面共12项测试,每个项目满分10分,最低1分,共计120分。患者综合能力分级标准:正常,120分;基本正常90~120分;轻度功能障碍89~72分;中度功能障碍71~54分;中度功能障碍53~36分;重度功能障碍35~12分[2]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选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分析结果采用均数以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0.05就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就表示数据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开始时,观察组患者综合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月末综合功能评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脑梗死康复组与脑出血康复组患者的综合能力分别改善了41.58分和49.25分,而对照组中分别改善了25.64分与31.22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综合功能评分对比见下表1。
  3 讨论
  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较为常见的功能障碍,会对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何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回归自己的家庭,是目前康复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3]
  本组研究,笔者给予我院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以三级康复治疗,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第1阶段注重患者基本运动能力的训练,第2阶段注重患者的站立于平衡训练,第3阶段注重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通过有计划的训练,使得患者的综合能力有了极大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第6个月月末综合功能评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脑梗死康复组与脑出血康复组患者的综合能力分别改善了41.58分和49.25分,而对照组中分别改善了25.64分与31.22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因此,采用三级康复治疗能够大大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功能改善,效果较好,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各项能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毅,胡永善,朱玉连,等.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15—819
  [2] 朱玉连,胡永善,吴毅,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中不同时期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规律的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4):377—380,408
  [3] 孙莉敏,胡永善,吴毅,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中不同时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规律分析[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4,l(1):20—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辅助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效果。  方法:120例老年GER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抑酸治疗,服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组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8周。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8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94例患者的157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4个月~8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体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的变化。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及抗旋转扭力的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  结果:有151个种植体无松动,6个种植体脱落。  结论: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之一,成功率高
期刊
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切口妊娠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患者子宫切口妊娠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80例患者中,依据患者的症状无出血、少量出血、大量出血、流产后出血依次有20例、34例、10例、16例;依据患者的声像图有不均质肿块型和孕囊型,分别有30例和50例。其中,经超声引导,进行清宫
期刊
摘要:目的: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抽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血栓栓塞的程度,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共9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昏迷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68例昏迷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患者昏迷原因,并根据昏迷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治疗,最后总结病因和方法应用经验。  结果:68例患者经过急救有64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4.1%,抢救无效死亡4例,无效率为5.9%。昏迷患者中,急性脑血管疾病占最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对其麻醉效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麻醉诱导期平稳,无咳嗽、躁动、严重低血压等情况发生,住院时间在42.8—56.2天不等。术后经过治疗并治愈好转的患者102例,治愈率为51%,34例患者最终残疾,伤残率为17%,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18例,死亡率为9%,46例患者出现各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传统开腹治疗(对照组)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预后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6.9±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4.2±2.3)d,观察组选择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梗阻、残余脓肿、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率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时对康复训练的掌握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
期刊
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方法、以及产科结局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  结果:148例患者中,有15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10.14%;有6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5%,其高低与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量没有明显的关系。妊娠期间有12例患者有肌瘤增大现象,其中发生在怀孕
期刊
摘要:医患沟通在医院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作为医患沟通中的重要角色,加强对医患沟通的重视和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阐明了医患沟通的基本内容,然后分别对医患沟通在当前临床工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分别作了分析。  关键词:医患沟通 临床工作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