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月3日,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拿下2016年中国医药领域IPO第一单算起,今年总共有29家医药健康企业上市,其中深沪市16家,港股11家,另外有两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
IPO作为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今年医药企业的表现让这些潜伏其后的明星投资机构大鸣大放地享受艳羡目光,且回报丰厚。以A股市场新近上市的新药公司贝达药业为例,开盘顶格上涨44%之后,一连出现14个涨停板,将股价从发行的17.57元直线拉升至99.83元,涨幅高达468%,让陪跑多年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红杉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同创伟业等14位股东获得数十倍的收益。
顶“最”上市
中国医药企业自改革开放之后,一路奔跑向前,行业共识的“黄金十年”成就了一大批企业,而衡量每家企业成就的最重要标尺便是IPO上市。因此,过去两年,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医药产业还没有上市的大佬已经不多,医药领域已经没有太多可期待的上市公司。”
但是今年却呈现出了企业顶“最”上市的现象,颇有鼎沸之势。10月28日,排名第二的医药流通企业华润医药登陆港交所,募集资金约125.6亿元,拿下了今年“亚洲资本市场最大规模医疗企业IPO”的称号,也是近年来医药产业的“冻资王”;步长药业则顶着“最贵医药股”的头衔敲钟上市,而易明医药的“火速过会”令其成了A股上市速度最快的企业。
虽然今年企业上市不少,但要想在资本市场博取“最”的好彩头,不光是要靠真功夫,还得拼天时、地利、人和。
华润医药绝对是因为“人和”才成就了“冻资王”的称号。2014年,华润医药喊出“将在2014年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后,几经波折,直到今年上市的靴子才终于落地。而这期间有关融资规模的传言頗多,最初外界盛传华润医药期望募集资金15亿美元,但分析称由于股市由牛转熊,受2016年香港恒生指数处于历史较低区间的影响,在其发布招股说明书时将募集金额下调至10亿美元。
但当正式公布招股时,其却将发行价提升到了15.43港元,募资总额则提至17亿~20亿美元。有此变化的原因是华润医药上市引入的基础投资者阵容强大且豪华,中国人寿、安邦保险、富士胶片等8家机构总共认购金额已经高达9.161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招股发行价算,基础投资已经占据发行总额的50%,接近了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募集金额10亿美元的目标,由此奠定了其募集金额超百亿元的决心。
而“最贵医药股”步长制药则仰仗的是“地利”。A股市场对新股的“激情投资”由来已久,步长制药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特点,从2009年进行私募融资开始便为IPO做准备,2014年6月正式向资本市场发起了进攻,但冲刺失败。不过,步长制药并未向其他企业那般选择去国际资本市场或者借壳,而是再次申请,由于其业绩表现亮眼,且2015年因为完成对通化谷红制药和吉林步长的控股,致使其净利润水涨船高,达到35.36亿元,成为医药行业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在此种利好之下,又是A股市场,虽然发行价高达55.88元,也阻挡不了股民的火热追逐。甫一上市,步长制药股价便一路飙升,以至于很多散户认为其颇具成为中国医药市值第一股的气象。
与步长、华润医药这样的产业巨头相比,易明医药能够成为“上市速度最快的企业”,算是占据了“天时”。易明医药2016年2月申报材料,10月底便拿到首发批文,历时不到9个月,按照惯例,IPO最乐观的估计也得18个月的时间。易明医药得益于证监会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绿色通道”令其受惠。
步长制药、华润医药、易明药业可谓今年挺进资本市场的赢家,无论是市值表现还是融资额都十分抢眼。但有些企业未必如此幸运,比如华大基因,其首席科学官茅矛在今年4月公开向媒体称,华大基因上市大致时间表为“今年年底前”。但今年6月证监会启动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格”的IPO核查,以致于其因为程序原因被“中止审查”。此外,由于华大基因未能更早上市,近年来一大批基因诊断公司出现,分割其市场份额,致使其未来估值可能大打折扣。而另一家诊断公司贝瑞和康则通过借壳快速上市,如此则能够在资本市场抢得先机,狙击华大基因此后的融资规模。
因此,整体看来,由于出现各种“最”,使得2016年IPO颇为热闹,但实际上商场如战场,机会瞬息万变,合适的时机、机构支持,对IPO而言十分重要。
创新药企资本首秀
这两年独角兽公司在互联网领域很流行,指的是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按此标准,今年上市的百济神州是标准的独角兽公司,其目前在纳斯达克的市值便在10亿美元以上,且创业仅有5年时间,暂时没有任何产品上市。
在中概股美国私有化回归A股市场的大潮中,百济神州逆势而为,选择在美国上市,并且融资1.58亿美元。众所周知,像百济神州这类还处于初期“烧钱”阶段的企业,按照A股的要求,要上市根本不可能,但是在美国医药市场和资本市场却是比较熟悉的一种成长模式:初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培育”,往往只有少数项目可以带来里程碑金的收益,这些收入又往往是中长期的,主要依靠风险投资的资本推进研发进展;尽管基本没有销售收入,但是真正有研发实力的公司,在研品种一个超出预期的临床研究数据就可以促成各路投资人解开钱囊。
这种美国模式正在中国发育成熟,除了百济神州上市之外,在3月18日与其同类型的和黄医药也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这意味者中国本土医药的研发实力正在逐步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而为其背书的是他们能够与全球制药巨头签署产品许可。这种模式的打通也为接下来一批类似研发企业开启了可效仿的融资模式。当然,此前陪跑的投资机构则可能通过企业上市获得投资回报。
而贝达药业的IPO则称得上本土创新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首秀。2003年贝达药业成立,经过8年研发,1.1类新药埃克替尼获批上市之后便被行业人士称之为国内医药企业创新的典范,之后5年依托单一品种高歌猛进,发展迅猛,支撑起了近300亿元的市值。据了解,2015年其营收为9.15亿元,净利润达到3.45亿元,而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
就百济神州、和黄药业与贝达药业从创新药企投资及退出的角度相比较,前两者在模式上较贝达药业更为成熟,贴近国际化创新药企发展路径,而贝达药业虽然也经历过VC、PE等投资,但其走的则是中国式产业路线。如果分析原因,一方面贝达药业创业时间较早,彼时中国创新药投资模式并不成熟,而现在则不然,中国药企的研发实力正在上台阶,已经改变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医药企业创新的固有看法;当然这也同企业所拥有产品的创新程度相关。
整体而言,今年医药领域的IPO将会是中国进入创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另外一个主打创新药的企业甘李药业也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其将会成为继贝达药业之后又一上市的创新药企。当然,在A股市场,实打实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对医药企业的考察重点,这在恒瑞医药、康弘药业等企业市值表现方面非常突出。
IPO作为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今年医药企业的表现让这些潜伏其后的明星投资机构大鸣大放地享受艳羡目光,且回报丰厚。以A股市场新近上市的新药公司贝达药业为例,开盘顶格上涨44%之后,一连出现14个涨停板,将股价从发行的17.57元直线拉升至99.83元,涨幅高达468%,让陪跑多年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红杉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同创伟业等14位股东获得数十倍的收益。
顶“最”上市
中国医药企业自改革开放之后,一路奔跑向前,行业共识的“黄金十年”成就了一大批企业,而衡量每家企业成就的最重要标尺便是IPO上市。因此,过去两年,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医药产业还没有上市的大佬已经不多,医药领域已经没有太多可期待的上市公司。”
但是今年却呈现出了企业顶“最”上市的现象,颇有鼎沸之势。10月28日,排名第二的医药流通企业华润医药登陆港交所,募集资金约125.6亿元,拿下了今年“亚洲资本市场最大规模医疗企业IPO”的称号,也是近年来医药产业的“冻资王”;步长药业则顶着“最贵医药股”的头衔敲钟上市,而易明医药的“火速过会”令其成了A股上市速度最快的企业。
虽然今年企业上市不少,但要想在资本市场博取“最”的好彩头,不光是要靠真功夫,还得拼天时、地利、人和。
华润医药绝对是因为“人和”才成就了“冻资王”的称号。2014年,华润医药喊出“将在2014年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后,几经波折,直到今年上市的靴子才终于落地。而这期间有关融资规模的传言頗多,最初外界盛传华润医药期望募集资金15亿美元,但分析称由于股市由牛转熊,受2016年香港恒生指数处于历史较低区间的影响,在其发布招股说明书时将募集金额下调至10亿美元。
但当正式公布招股时,其却将发行价提升到了15.43港元,募资总额则提至17亿~20亿美元。有此变化的原因是华润医药上市引入的基础投资者阵容强大且豪华,中国人寿、安邦保险、富士胶片等8家机构总共认购金额已经高达9.161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招股发行价算,基础投资已经占据发行总额的50%,接近了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募集金额10亿美元的目标,由此奠定了其募集金额超百亿元的决心。
而“最贵医药股”步长制药则仰仗的是“地利”。A股市场对新股的“激情投资”由来已久,步长制药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特点,从2009年进行私募融资开始便为IPO做准备,2014年6月正式向资本市场发起了进攻,但冲刺失败。不过,步长制药并未向其他企业那般选择去国际资本市场或者借壳,而是再次申请,由于其业绩表现亮眼,且2015年因为完成对通化谷红制药和吉林步长的控股,致使其净利润水涨船高,达到35.36亿元,成为医药行业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在此种利好之下,又是A股市场,虽然发行价高达55.88元,也阻挡不了股民的火热追逐。甫一上市,步长制药股价便一路飙升,以至于很多散户认为其颇具成为中国医药市值第一股的气象。
与步长、华润医药这样的产业巨头相比,易明医药能够成为“上市速度最快的企业”,算是占据了“天时”。易明医药2016年2月申报材料,10月底便拿到首发批文,历时不到9个月,按照惯例,IPO最乐观的估计也得18个月的时间。易明医药得益于证监会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绿色通道”令其受惠。
步长制药、华润医药、易明药业可谓今年挺进资本市场的赢家,无论是市值表现还是融资额都十分抢眼。但有些企业未必如此幸运,比如华大基因,其首席科学官茅矛在今年4月公开向媒体称,华大基因上市大致时间表为“今年年底前”。但今年6月证监会启动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格”的IPO核查,以致于其因为程序原因被“中止审查”。此外,由于华大基因未能更早上市,近年来一大批基因诊断公司出现,分割其市场份额,致使其未来估值可能大打折扣。而另一家诊断公司贝瑞和康则通过借壳快速上市,如此则能够在资本市场抢得先机,狙击华大基因此后的融资规模。
因此,整体看来,由于出现各种“最”,使得2016年IPO颇为热闹,但实际上商场如战场,机会瞬息万变,合适的时机、机构支持,对IPO而言十分重要。
创新药企资本首秀
这两年独角兽公司在互联网领域很流行,指的是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按此标准,今年上市的百济神州是标准的独角兽公司,其目前在纳斯达克的市值便在10亿美元以上,且创业仅有5年时间,暂时没有任何产品上市。
在中概股美国私有化回归A股市场的大潮中,百济神州逆势而为,选择在美国上市,并且融资1.58亿美元。众所周知,像百济神州这类还处于初期“烧钱”阶段的企业,按照A股的要求,要上市根本不可能,但是在美国医药市场和资本市场却是比较熟悉的一种成长模式:初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培育”,往往只有少数项目可以带来里程碑金的收益,这些收入又往往是中长期的,主要依靠风险投资的资本推进研发进展;尽管基本没有销售收入,但是真正有研发实力的公司,在研品种一个超出预期的临床研究数据就可以促成各路投资人解开钱囊。
这种美国模式正在中国发育成熟,除了百济神州上市之外,在3月18日与其同类型的和黄医药也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这意味者中国本土医药的研发实力正在逐步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而为其背书的是他们能够与全球制药巨头签署产品许可。这种模式的打通也为接下来一批类似研发企业开启了可效仿的融资模式。当然,此前陪跑的投资机构则可能通过企业上市获得投资回报。
而贝达药业的IPO则称得上本土创新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首秀。2003年贝达药业成立,经过8年研发,1.1类新药埃克替尼获批上市之后便被行业人士称之为国内医药企业创新的典范,之后5年依托单一品种高歌猛进,发展迅猛,支撑起了近300亿元的市值。据了解,2015年其营收为9.15亿元,净利润达到3.45亿元,而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
就百济神州、和黄药业与贝达药业从创新药企投资及退出的角度相比较,前两者在模式上较贝达药业更为成熟,贴近国际化创新药企发展路径,而贝达药业虽然也经历过VC、PE等投资,但其走的则是中国式产业路线。如果分析原因,一方面贝达药业创业时间较早,彼时中国创新药投资模式并不成熟,而现在则不然,中国药企的研发实力正在上台阶,已经改变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医药企业创新的固有看法;当然这也同企业所拥有产品的创新程度相关。
整体而言,今年医药领域的IPO将会是中国进入创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另外一个主打创新药的企业甘李药业也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其将会成为继贝达药业之后又一上市的创新药企。当然,在A股市场,实打实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对医药企业的考察重点,这在恒瑞医药、康弘药业等企业市值表现方面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