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生物教学“活”起来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B)—0040—0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它以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打破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了教材,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了课堂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而多媒体正好可以通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的方式,拓展生物课本的知识体系、教学的时间空间,以及课堂学习的内涵与外延,为生物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的活力。
  
  一、模拟生命现象,优化课堂教学
  
  生物世界,既有细微、简单的个体,又有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既有瞬间的变化,又有漫长的生长发育和演化的复杂过程。这些知识仅用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是很难准确、生动、形象地加以描述的。况且,生物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繁琐抽象,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讲授内容,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可以把复杂的生命过程简单化、把内部的生命过程表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将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历史重现,既可以展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又可以再现细菌、病毒的生殖过程。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还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演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将生命现象过程准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来。如细胞分裂、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胚胎发育的过程等等。利用动画不仅可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细节,而且还可以随意调节,可快可慢,更可以再现不复存在的原始地球、恐龙世界,让学生真正地感知鲜明的生命现象,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从而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书本、挂图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但随着电脑的普及,教师完全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若能将其用于课件制作,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同时,多媒体教学在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速度和效率方面还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传统教学需要2~3个课时的内容,如果借助多媒体,往往只需1个课时,而且由于调动了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来获取信息知识,既省时又省力,大大减少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问题时耗掉的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信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这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改进教学方法,突现学生主体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学为主,再加上生物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枯燥,非常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教学把复杂抽象的生物学习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思考、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了严肃死板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起来,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通过识图、辨图、对比、讨论、总结展示等过程,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教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四、突破实验难点,增强实验效果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加实验可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这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实验能力也是初中实验课的首要任务,而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实验课堂,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理想手段。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将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现象以动画的效果展示,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微观现象的可见度,在短时间内突破重点、难点,达到指导实验、再现实验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一些实验由于受条件影响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季节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如家鸽的解剖实验、青蛙的反射实验等都与我们大力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悖,但若借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来演示,则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对他们进行环保生态教育。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生物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我们不能完全用它代替实验操作,而且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只有在亲手操作中才能得到锻炼和体现。
  综上,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直观形象性和交互性应用于中学课堂,显示出了传统语言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了学习的注意力,有效地促进了生物教学改革,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它还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关键词]生物教学;新课程;课堂;学生;生活实际;互动式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A)—0056—01    2010年秋季我省正式进入到高中新课程实施阶段,笔者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发现,要使用好这套教材,关键是要还课堂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才能把课堂归还于学生,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课堂结构;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45-01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我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有效课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在导学、学贵自主、以学定教、以练促学”的和谐课堂正在逐步形成,现将我校在新课程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重大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的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饲料的原料中,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通过谷物的生产、饲料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课程内容;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10(A)—0070—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并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变
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暑湿天气,母猪受高温天气影响,往往造成内分泌失调,引起采食量降低,再加上蚊蝇等大量孳生,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传播速度加快,易发生各种疾病,导致母猪受胎率下降。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B)-0059-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新课程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又存在一些问题。联系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笔者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看法: 
玛沁县是纯牧业区,畜牧业是主体产业,也是本县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目前每年近3万头牲畜死于各种疫病,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为了降低牲畜死亡率,提高牧民收入,
[关键词]数学教学;排列组合;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