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全局 理实结合 注重文采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8日,《河南日报》一版刊发“何平文章”《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适逢全省“两会”召开之际。文章与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的消息同时刊发,在全省上下特别是与会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
  “《河南日报》大型政论系列文章《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建议全部文章刊发完毕后印成小册子,下发各级领导学习、领会。”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说。
  省人大常委会曹维新副主任正在参加漯河代表团的讨论,他当即表示同意。当大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异常兴奋。
  站位全局,以高取胜
  我们深知,“站位全局,以高取胜”是《河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我们同时心中明白,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第七论”这一组,尽管这样的组合符合编委会“集中优势兵力”的部署,然而写作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毕竟这些部门平时所接触的都是“局部”工作,要“站位全局,以高取胜”,难度可想而知,心中十分没底气。
  朱夏炎社长曾多次强调,要写出“何平”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省委书记”,站位河南全局,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高度,来谋篇布局。于是,为了转换“角色”,我们学习了卢展工书记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了《河南日报》以前发表的“何平文章”,终于找到了一点“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的感觉。
  这种“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的感觉,体现在几易标题上。我们原来的标题是《求真务实是发展的生命线》,后来改成了《唯真动人唯实兴省》,中间还有几次反复,最后见报的标题是《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通过对比,真正体会到了这一标题就明示了此论的观点,这就是“站位全局,以高取胜”,同时朴实易懂,言简意赅。
  理实结合,以用取胜
  我们深知,政论文章不能“空对空”,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篇文章中,“理论”一旦确定了就具有唯一性,它与实际怎样结合?同时“实际”有千万种,与怎样的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在一开始写作中碰到的难题。
  领到任务后,我们这一组讨论:在现代政论文章中,主流媒体由于担负着引导舆论、跟踪决策这样的重大责任,在紧跟新闻事态发展的同时,应当在直面事实、把话说透的前提下保持“热运转”中的“冷思考”。同时,政论文章是要引导舆论的,而不是跟踪舆论的。它是表达省委的声音的,但绝不是省领导的原版话语。
  道理很清楚,但写作起来非常不容易。为了不使文章“跑偏”,我们在第一稿中手脚没有放开,使用了过去文章中领导的“声音”,甚至是领导的“原话”,总有一种没新意、人云亦云的感觉。报社领导启发我们,理实结合,应“用其意”但不“引其言”,使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度“卡壳”的写作终于又进行了下去。
  第三稿拿出来后,我们自己读着,感到虽然做到了“理实结合”,但总觉得还是有些虚、有些飘。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多次的讨论、检讨,终于明白是没有做到“以用取胜”。我们所持的观点,我们所选用的事例,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可用可不用的?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一句话顶一段话的?针对现实中的“假大空”,我们在文章中有针对性地树起了这样的“靶子”:求真、务实、重干是一面镜子,不妨用来照一照;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把尺子,不妨用来量一量;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杆秤,不妨用来称一称;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把手术刀,不妨用来剖一剖……
  文章中几处使用了类似这样有力的话语,我们初步找到了“理实结合,以用取胜”的感觉。
  注重文采,以势取胜
  有人会说,大型政论文章不过是“大评论”,有点像八股文,不外乎绪论、本论、结论“三段式”写法。在此之前,我们也有这样的看法,总觉得不好写,写不好。在与朱夏炎社长、常法武总编辑、王亚明副总编辑、王自合编委的碰稿会上,他们说,4000多字的大型政论文章,如何让读者耐着性子读下去,还要读得津津有味?那就要使读者永远有初逢的惊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在写作中我们逐渐体会到,政论文章的结构其实没有定法,它更不是八股文,文章的精彩,往往在于跌宕起伏,因此篇章结构、语言文采以及大气磅礴的气势,也是赢得受众的重要一环。
  首先是起句发意,开篇观点要明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不管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气韵充沛,有蓄千钧之力而待发之的精神。开篇即亮出观点,情文并茂,首先就在气势上抓住了读者,文章的开头有力,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要注重文采。行文要起伏,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节奏要合理。同时行文应简洁,力求做到篇中无闲句,句中无闲字。这是一个速变与速朽的时代,没有人喜欢拖泥带水的文字。
  最后是文章的气势,一种豪气、一种大气。但它不是华丽辞藻的铺排,文字本身应清芬得体,简朴合度,特别注意不应以辞害義。关键是准确、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近一个月的磨合,多少次凌晨两三点的熬夜,几乎十几次改稿的折腾,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回过头来看,又有一种凤凰涅槃的感觉:思考没有广度和高度,写作也不会有广度和深度,思考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其文也不会振奋人心。
  感谢报社编委会,使我们成为“何平”中的一员,给了我们这次“炼狱”的时机。但愿我们今后还有机会进行这样的“磨难”。
  (执笔:胡心洁)编校:赵亮
其他文献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媒体运行这一概念被许多国内外注册媒体记者广泛了解。笔者在北京奥组委与广州亚组委时都工作在媒体运行第一线,发现一些国内注册记者对媒体运行部门所提供的媒体服务并没有完全掌握,浪费了一些资源。笔者梳理出掌握大型赛事报道的三大要点,可以帮助注册记者充分熟悉各大型赛事组委会提供的专业媒体服务,保障采访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媒体运行 注
期刊
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政府基本上建立在现代都市财富和人才的基础之上,缺少中国社会草根阶层的支持,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蒋氏权力真空的沦陷区广大农村,以民族主义为号召,通过传播广泛动员各种抗日力量,建立了以国族认同、世仇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抗日共同体,并成为中共政治力量增长的基地,晋察冀根据地正是这种实践的开创者。1937年10月,平型关战役结束后,聂荣臻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留下的少量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在山西五台
期刊
2008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的中华总工会大厦礼堂里,由教育部主办的“2006~2007年度教育好新闻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我采写的通讯《一个国贫县为何热衷争创示范高中——对河南省民权县高级中学“放假事件”的调查与思考》(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8日一版倒头题)获通讯类一等奖,并且是中国教育报获得此项奖励仅有的两个作者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报驻地记者站唯一获此殊荣的记者。以下谈谈我采写这篇通讯的
期刊
近几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全国性报纸或省级都市报纸纷纷在各地市加强发行工作,开始向地市扩张,再加上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势发展、网络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这就让地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发行量上不去,广告经营收入持续下滑,其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面对这些不利形势,地市党报必须改变办报思路,整合报社资源,牢牢抓住自己的地域特色,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这
期刊
摘要:庭审直播是以“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进行主体间性的交互过程,肯定了受众作为节目主体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播出空间由演播室转移到户外,是播出方式的主体与主体的交互过程,通过庭内直播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呈现法庭现场实况,肯定了直播方式对传播效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法制节目播出方式的一次探索,也是传统媒体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进行过渡的一个典型例证。  关键词:庭审直播?摇 主体间性 河南电视台
期刊
2009年6月以来,《南阳日报》在全市新闻媒体中首先创办社区新闻版,重点报道社区居民的高兴事、烦心事、困难事、有趣事等。该版的创办,使得《南阳日报》很好地践行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了市民群众,“身入”才能将社会新闻做得更有“深度”,才能进一步增强报纸的亲和力。  “身入”“心入”“深入”:催生“巷子记者”“百姓记者”  社区新闻发生的地域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
期刊
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建构思维以及简化认知。语言的编码一旦僵化,将会湮灭于潜意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能使语篇消费者发掘语篇和权力的依存并自发地对语篇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各利益集团博弈哥本哈根。世界媒体聚焦中国,对中国毁誉参半。如2009年12月20日,《卫报》刊载Ed Miliband: China tried to hijack Copenhagen climat
期刊
安全新闻报道是报纸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企业报,可以说天天都有,好比一道天天要吃的“家常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安全新闻报道时,最容易遇到旧闻多、不活泼、形式老、深度不够等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好这道“家常菜”,并常报常新呢?《中国平煤神马报》作为中平能化集团的机关党报,不断探索安全新闻报道的模式,在“亮”、“活”、“精”、“深”上下工夫。  “亮”——会议报道抓亮点  
期刊
接到任务后,我们四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任务重、要求高自不必再说,“为民”这个老话题怎么能说出新意,“老树”如何开出新花,成为第八篇何平文章的最大难点。  这几年,《河南日报》涉及“为民”题材的社评、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很多,其中不乏精品,因此,“立意高远、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成为我们写这篇文章时孜孜以求的目标,写作期间经历的折腾和折磨基本上都源于此,尤其是交稿前那几天,真是吃饭不香、睡觉不稳,走
期刊
作为在河南日报采编一线工作了10多年的“老记者”,大活动、重头报道也参与了不知多少回。但是,当接到参加此次“何平九论”写作任务时,我们还是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激动的是:我们有幸、有机会参与这样大型政论文章的写作。忐忑的是: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  回顾创作《站位全局才能大有作为》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奋笔疾书、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重新再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