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8日,《河南日报》一版刊发“何平文章”《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适逢全省“两会”召开之际。文章与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的消息同时刊发,在全省上下特别是与会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
“《河南日报》大型政论系列文章《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建议全部文章刊发完毕后印成小册子,下发各级领导学习、领会。”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说。
省人大常委会曹维新副主任正在参加漯河代表团的讨论,他当即表示同意。当大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异常兴奋。
站位全局,以高取胜
我们深知,“站位全局,以高取胜”是《河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我们同时心中明白,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第七论”这一组,尽管这样的组合符合编委会“集中优势兵力”的部署,然而写作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毕竟这些部门平时所接触的都是“局部”工作,要“站位全局,以高取胜”,难度可想而知,心中十分没底气。
朱夏炎社长曾多次强调,要写出“何平”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省委书记”,站位河南全局,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高度,来谋篇布局。于是,为了转换“角色”,我们学习了卢展工书记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了《河南日报》以前发表的“何平文章”,终于找到了一点“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的感觉。
这种“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的感觉,体现在几易标题上。我们原来的标题是《求真务实是发展的生命线》,后来改成了《唯真动人唯实兴省》,中间还有几次反复,最后见报的标题是《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通过对比,真正体会到了这一标题就明示了此论的观点,这就是“站位全局,以高取胜”,同时朴实易懂,言简意赅。
理实结合,以用取胜
我们深知,政论文章不能“空对空”,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篇文章中,“理论”一旦确定了就具有唯一性,它与实际怎样结合?同时“实际”有千万种,与怎样的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在一开始写作中碰到的难题。
领到任务后,我们这一组讨论:在现代政论文章中,主流媒体由于担负着引导舆论、跟踪决策这样的重大责任,在紧跟新闻事态发展的同时,应当在直面事实、把话说透的前提下保持“热运转”中的“冷思考”。同时,政论文章是要引导舆论的,而不是跟踪舆论的。它是表达省委的声音的,但绝不是省领导的原版话语。
道理很清楚,但写作起来非常不容易。为了不使文章“跑偏”,我们在第一稿中手脚没有放开,使用了过去文章中领导的“声音”,甚至是领导的“原话”,总有一种没新意、人云亦云的感觉。报社领导启发我们,理实结合,应“用其意”但不“引其言”,使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度“卡壳”的写作终于又进行了下去。
第三稿拿出来后,我们自己读着,感到虽然做到了“理实结合”,但总觉得还是有些虚、有些飘。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多次的讨论、检讨,终于明白是没有做到“以用取胜”。我们所持的观点,我们所选用的事例,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可用可不用的?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一句话顶一段话的?针对现实中的“假大空”,我们在文章中有针对性地树起了这样的“靶子”:求真、务实、重干是一面镜子,不妨用来照一照;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把尺子,不妨用来量一量;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杆秤,不妨用来称一称;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把手术刀,不妨用来剖一剖……
文章中几处使用了类似这样有力的话语,我们初步找到了“理实结合,以用取胜”的感觉。
注重文采,以势取胜
有人会说,大型政论文章不过是“大评论”,有点像八股文,不外乎绪论、本论、结论“三段式”写法。在此之前,我们也有这样的看法,总觉得不好写,写不好。在与朱夏炎社长、常法武总编辑、王亚明副总编辑、王自合编委的碰稿会上,他们说,4000多字的大型政论文章,如何让读者耐着性子读下去,还要读得津津有味?那就要使读者永远有初逢的惊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在写作中我们逐渐体会到,政论文章的结构其实没有定法,它更不是八股文,文章的精彩,往往在于跌宕起伏,因此篇章结构、语言文采以及大气磅礴的气势,也是赢得受众的重要一环。
首先是起句发意,开篇观点要明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不管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气韵充沛,有蓄千钧之力而待发之的精神。开篇即亮出观点,情文并茂,首先就在气势上抓住了读者,文章的开头有力,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要注重文采。行文要起伏,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节奏要合理。同时行文应简洁,力求做到篇中无闲句,句中无闲字。这是一个速变与速朽的时代,没有人喜欢拖泥带水的文字。
最后是文章的气势,一种豪气、一种大气。但它不是华丽辞藻的铺排,文字本身应清芬得体,简朴合度,特别注意不应以辞害義。关键是准确、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近一个月的磨合,多少次凌晨两三点的熬夜,几乎十几次改稿的折腾,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回过头来看,又有一种凤凰涅槃的感觉:思考没有广度和高度,写作也不会有广度和深度,思考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其文也不会振奋人心。
感谢报社编委会,使我们成为“何平”中的一员,给了我们这次“炼狱”的时机。但愿我们今后还有机会进行这样的“磨难”。
(执笔:胡心洁)编校:赵亮
“《河南日报》大型政论系列文章《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建议全部文章刊发完毕后印成小册子,下发各级领导学习、领会。”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说。
省人大常委会曹维新副主任正在参加漯河代表团的讨论,他当即表示同意。当大家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异常兴奋。
站位全局,以高取胜
我们深知,“站位全局,以高取胜”是《河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我们同时心中明白,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第七论”这一组,尽管这样的组合符合编委会“集中优势兵力”的部署,然而写作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毕竟这些部门平时所接触的都是“局部”工作,要“站位全局,以高取胜”,难度可想而知,心中十分没底气。
朱夏炎社长曾多次强调,要写出“何平”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省委书记”,站位河南全局,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高度,来谋篇布局。于是,为了转换“角色”,我们学习了卢展工书记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学习了《河南日报》以前发表的“何平文章”,终于找到了一点“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的感觉。
这种“站位全局,以高取胜”的感觉,体现在几易标题上。我们原来的标题是《求真务实是发展的生命线》,后来改成了《唯真动人唯实兴省》,中间还有几次反复,最后见报的标题是《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通过对比,真正体会到了这一标题就明示了此论的观点,这就是“站位全局,以高取胜”,同时朴实易懂,言简意赅。
理实结合,以用取胜
我们深知,政论文章不能“空对空”,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篇文章中,“理论”一旦确定了就具有唯一性,它与实际怎样结合?同时“实际”有千万种,与怎样的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在一开始写作中碰到的难题。
领到任务后,我们这一组讨论:在现代政论文章中,主流媒体由于担负着引导舆论、跟踪决策这样的重大责任,在紧跟新闻事态发展的同时,应当在直面事实、把话说透的前提下保持“热运转”中的“冷思考”。同时,政论文章是要引导舆论的,而不是跟踪舆论的。它是表达省委的声音的,但绝不是省领导的原版话语。
道理很清楚,但写作起来非常不容易。为了不使文章“跑偏”,我们在第一稿中手脚没有放开,使用了过去文章中领导的“声音”,甚至是领导的“原话”,总有一种没新意、人云亦云的感觉。报社领导启发我们,理实结合,应“用其意”但不“引其言”,使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度“卡壳”的写作终于又进行了下去。
第三稿拿出来后,我们自己读着,感到虽然做到了“理实结合”,但总觉得还是有些虚、有些飘。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多次的讨论、检讨,终于明白是没有做到“以用取胜”。我们所持的观点,我们所选用的事例,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可用可不用的?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些是一句话顶一段话的?针对现实中的“假大空”,我们在文章中有针对性地树起了这样的“靶子”:求真、务实、重干是一面镜子,不妨用来照一照;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把尺子,不妨用来量一量;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杆秤,不妨用来称一称;求真、务实、重干是一把手术刀,不妨用来剖一剖……
文章中几处使用了类似这样有力的话语,我们初步找到了“理实结合,以用取胜”的感觉。
注重文采,以势取胜
有人会说,大型政论文章不过是“大评论”,有点像八股文,不外乎绪论、本论、结论“三段式”写法。在此之前,我们也有这样的看法,总觉得不好写,写不好。在与朱夏炎社长、常法武总编辑、王亚明副总编辑、王自合编委的碰稿会上,他们说,4000多字的大型政论文章,如何让读者耐着性子读下去,还要读得津津有味?那就要使读者永远有初逢的惊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在写作中我们逐渐体会到,政论文章的结构其实没有定法,它更不是八股文,文章的精彩,往往在于跌宕起伏,因此篇章结构、语言文采以及大气磅礴的气势,也是赢得受众的重要一环。
首先是起句发意,开篇观点要明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不管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气韵充沛,有蓄千钧之力而待发之的精神。开篇即亮出观点,情文并茂,首先就在气势上抓住了读者,文章的开头有力,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要注重文采。行文要起伏,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节奏要合理。同时行文应简洁,力求做到篇中无闲句,句中无闲字。这是一个速变与速朽的时代,没有人喜欢拖泥带水的文字。
最后是文章的气势,一种豪气、一种大气。但它不是华丽辞藻的铺排,文字本身应清芬得体,简朴合度,特别注意不应以辞害義。关键是准确、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大型政论文章,近一个月的磨合,多少次凌晨两三点的熬夜,几乎十几次改稿的折腾,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回过头来看,又有一种凤凰涅槃的感觉:思考没有广度和高度,写作也不会有广度和深度,思考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其文也不会振奋人心。
感谢报社编委会,使我们成为“何平”中的一员,给了我们这次“炼狱”的时机。但愿我们今后还有机会进行这样的“磨难”。
(执笔:胡心洁)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