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而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成为新课改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合作与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积极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已经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一个体现”“二种优化”“三个转变”。
  一、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学的动态特征是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科学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笔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头昏脑涨”的局面逐渐淡出,而“老师指导言简意赅轻松愉快,学生交流热情洋溢精彩纷呈”的场面层出不穷。学生获得了一个真正的自我,获得了一片洁净的天空。
  二、做好“两种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往的语文教学采取的是“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则是遵循“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和“后进生做得了——中等生做得好——优等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摒弃了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的观念,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得到了最充分的优化。
  三、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转变教师内涵。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以前的语文教学实际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固守着一套陈旧的观念,教师或架空分析,或照本宣科,俨然成了教材的奴隶。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学生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新课改下的教师,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马卡连柯所说的 “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转变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往的课堂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过程,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了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堂成为了学生各种观念碰撞、质疑、创新的大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 “自学式” “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转变教学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复制听课内容,而是积极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被加工对象。“授生以渔”的新构想,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采取的是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的方法;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做一个课堂教学的导演。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依靠大量的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也代替不了的,新课程下的老师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创造了更多的契机。
  作者单位:江都市仙城中学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  善待一朵花  班级里有个古里古怪的孩子,在学校的作业一般能完成,但回家作业总是会拖拉,或是少做、漏做,还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老师,与他父母的交谈中也发现,爸爸妈妈对孩子也非常关心的,在家总会催促孩子或陪着孩子做作业,但孩子就是磨洋工,半天也写不上几个字,搞得你失去耐心,而他呢,
期刊
2011年4月10日,又一届小高考成绩出来了,面对98.5%的通过率,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半点成功的喜悦,唯一可以松口气的是不会被领导责怪了,但在内心深处却隐隐作痛:98.5%的背后,我们收获的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一、“学测”命题背离“学测”目标  设计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同时在高二上学期就结束必修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分阶段”学习,减轻过重的
期刊
《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细节”: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其实,细节的背后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细节是理念的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教学由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学细节是一个包含着现实或潜在的师生互动的语言和行为的单位,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课堂因精彩的细节而生辉!  一、赏识的细节促进学生个性张扬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
期刊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想象对于孩子,比拥有万贯家产更加重要。”国外大量早期教育的经验表明:儿童今后能否成为杰出的人才是与想象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是每一个喜欢美术、学好美术的孩子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表明:通过美术教学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于是美术教
期刊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 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 科学 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在普通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亦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因此,历史教学应该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对历史课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而新课程实践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
期刊
我们作为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的传播者,教学中能否体现《标准》中所列举的10项基本理念,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判别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取教材中的精华,经过再加工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并积极地参与探索,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以下就我个人在 “导数及其应用”一章的教学践实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对人们从事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能
期刊
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到1989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保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并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是
期刊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那么我想,标点符号应该就是美术中一处艺术留白。标点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隐在细微之处,默默承载着大量的语义、情感信息,它为我们的个性阅读、发散想象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它一直是“以无形之言传无尽之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若能将眼光投向那些标点,借助标点巧妙解读文本,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笔者将在本文中谈谈自己在教以下几篇小说的时候,对人物的语言进
期刊
课堂的细节生成是不可预约的精彩呈现。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的思考,随机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探讨和辨析、提炼和总结等在教学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在课堂中善于捕捉、整合教学细节,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就会使一些不经意的、不如意的随机事件,成为可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  案例:记得一次物理课上,一道典型题讲完之后,我让学生随堂做一道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由于两道题解题思路基本一致,所以大多数同学很快便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