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作为一项重要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及早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个深层次矛盾,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北京市科委“一二三”科技发展战略的精髓,正是促进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培育大批创新意识强的本土企业。加强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由投资拉动转为科技驱动,从而推动首都经济增长。在“引擎行动”的引导和推动下,一批生物医药、电子、制造业企业逐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单纯依靠从国外引进、消化核心技术的局面已经改观。与此同时,北京郊区一些科技型农业企业,也迈出了自主创新的关键一步。房山区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众多农业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
依托一位专家,引进一个品种,推广一项技术,打开一个国外市场。
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靠种植一个新品种红小豆起家的。2000年,现任凯达公司总经理的刘长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母校——北京农学院寻求专家帮助,想引种红小豆新品种。当时,该院的金文林教授是国内有名的红小豆遗传育种专家,有很多关于红小豆的研究成果。刘长安与金教授协商,聘请他为技术指导,引进“京农5号”红小豆新品种在房山区试种植,成功后利润分成。在金教授的支持下,凯达公司投资2万元,租赁200亩地,开始种植红小豆。
“京农5号”红小豆早熟高产,平均亩产150公斤。这种红小豆不但籽粒较大,色泽鲜红艳丽,外观品质符合出口贸易标准,而且营养品质较高,粗蛋白含量达26.8%,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比普通品种高5个百分点,含钙量每千克提高了59毫克。
2001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农产品博览会上,凯达公司生产的“金北联”牌红小豆因综合品质力压群芳,一举成名。经日本权威机构检测、鉴定,84项指标全部合格,完全符合国际出口标准。一向要求严格的日本人对该产品十分满意,决定到中国房山考察红小豆种植基地。经过土壤、大气、水质等环境条件的实地检测,审查了企业的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检测规程,日本客商与凯达公司签订了10年的订购协议,并承诺:凡是凯达公司生产的符合合同条件的红小豆、大豆产品,有多少要多少。
一位专家,能给予企业一种创业的动力;一个好的品种,能把一个企业带入一个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其中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经过4年的发展,公司从1个红小豆品种、3个人、2万元、200亩地发展到10多个品种、126人、2000万元、10万亩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4年,公司带动北京周边及外省市近3万户农民种植红小豆、大豆、黑豆等多种杂豆,种植面积达10万亩,直接出口创汇650万美元。“金北联”牌豆类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种植凯达公司订单红小豆的农村地区,都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要致富,就种订单红小豆”。在第七届科博会上,王岐山市长曾评价说:“这是北京的特色产业”,牛有成副市长也称赞:“这就是北京的‘惟一性农产品’”。
从试探性地与一个专家接触,到坚定主动地和大批科研院所“联姻”。
如果说一个专家、一个品种为凯达公司开拓了一个市场,打下了创业根基。那么,与更多的科研院所、专家的密切合作,获得豆类专业技术支持,是凯达公司迅速发展并赢得更多利润空间的秘密武器。由于“京农5号”红小豆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凯达公司掌握了很多国际市场的杂豆需求信息,而国内搞豆类综合研究的机构几乎没有,不能满足公司生产需求。于是凯达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北京农学院、河北农科院、山西农科院等10多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了科研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选育开发大豆、黑豆、红小豆、豌豆等各种豆类新品种,公司独家使用这些科研机构的豆类成果,利益共享。这种技术合作模式进一步密切了公司与科研院所的关系,使公司有了强大的科研后盾,有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储备,做到市场需求什么,公司就生产什么。
公司采用“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订单”为纽带,把科研院所和农户紧密凝结在企业周围,使凯达公司的豆类产业进入了新品种研究选育、推广种植、商品销售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金北联”牌红小豆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凯达公司种植基地被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3年,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检测,该公司的产品被确定为有机食品,在当时是北京市惟一一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2005年,凯达公司的豆类开发产业被房山区政府确定为房山区20项重点工程之一。这一切的荣誉和成功都来自于企业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创新。
积极创建企业研发中心,努力掌握创新的主动权。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有不如我有”,这其中的含义正映射了今天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凯达公司几年来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讲,处于从属地位。在一次外国客商的实地考察中,日本客商发现一种红小豆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产品,而这个品种恰恰是专家认为没有价值而抛弃的,它只是公司无意中保存下来的。2004年,日本、韩国两家外商需要8吨以上的特种大黑豆,公司找遍了所有专家,却空手而归。这两件事情引发了凯达公司一个创新思维的转变:必须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紧紧围绕市场去研究新品种,才能使研发更具有目的性,研发的成果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推广性。较之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机构,自主研发中心的建立在创新的选择和成果转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004年7月,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凯达公司建立了北京豆类研究开发中心。目前,研究中心已拥有大豆、红小豆、黑豆、豌豆、青豆等500多个新、特、奇品种,建立了种质资源库,配备了完善的研究设施,拥有专业研究人员8名,正在开展国内各种奇特杂豆品种的收集与研究,已有过半数品种申报了专利。研究中心的建立,给凯达公司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今年,公司与外商签订了高蛋白大豆、青仁乌豆、白小豆、小黑绿豆等6个品种的购销合同,产品供不应求。科技的领先,使“金北联”牌豆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北京房山豆类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中国豆类科技展示中心,凝聚资源,打造知名品牌,把握未来。
当今世界,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集中体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成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自主创新往往会带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经营结构的变化和无限商机。可以说,一个企业在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上有多大作为,就能够在经济效益、规模发展上赢得多大主动。
2004年末,凯达公司提出创建中国豆类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和豆类良种繁育基地的发展战略,让中国的豆类新品种以及栽培技术在北京凯达公司集中展示,每年组织召开全国豆类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邀请国内外研究院所、种子经营单位、豆制品加工厂家来参观,使科技成果与市场紧密挂钩,通过展示宣传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豆类科技展示中心的建立有以下4个优点。一是利国:中国拥有豆类品种资源2万余种,进行资源的积聚整合和有序开发,有利于国家豆类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化建设。二是利民: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农民所种的大豆品种还是10年前的“科丰6号”,亩产仅300斤。而凯达公司所推广的新品种大豆亩产可达450~500斤。凯达公司2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向农民提供100万亩的大豆种子,农民按每亩增收200元计算,每年可让种豆农户增收2亿元。三是利科研:展示平台就像一条科技产业化的快速路,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目的地,专家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得到益处。四是利企业:科技提高了利润空间,使企业有不断进步的后劲。由此可见,科技筑就了名牌,使企业增强了核心竞争力,紧跟时代潮流,努力与国际接轨,不断创造辉煌。
到2005年底,凯达公司将建成2000亩豆类新品种展示观摩田,成为全国的豆类新、特、奇品种的展示窗口。此外,该公司还准备每年引进、试种各种杂豆新品种200余个,建设2万亩豆类新品种繁育基地。为了延长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凯达公司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成10000m2现代化豆制品加工厂,为市场提供豆腐、豆干、豆沙等10余种大豆食品,为迎接绿色奥运提供安全食品。
随着企业一天天壮大,凯达公司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他们也更加坚信这样一个道理: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调整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努力实现从以借助院所科研开发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方向转变,进一步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科学规划、积极推进,这才是广大农业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北京市科委“一二三”科技发展战略的精髓,正是促进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培育大批创新意识强的本土企业。加强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由投资拉动转为科技驱动,从而推动首都经济增长。在“引擎行动”的引导和推动下,一批生物医药、电子、制造业企业逐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单纯依靠从国外引进、消化核心技术的局面已经改观。与此同时,北京郊区一些科技型农业企业,也迈出了自主创新的关键一步。房山区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众多农业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
依托一位专家,引进一个品种,推广一项技术,打开一个国外市场。
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靠种植一个新品种红小豆起家的。2000年,现任凯达公司总经理的刘长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母校——北京农学院寻求专家帮助,想引种红小豆新品种。当时,该院的金文林教授是国内有名的红小豆遗传育种专家,有很多关于红小豆的研究成果。刘长安与金教授协商,聘请他为技术指导,引进“京农5号”红小豆新品种在房山区试种植,成功后利润分成。在金教授的支持下,凯达公司投资2万元,租赁200亩地,开始种植红小豆。
“京农5号”红小豆早熟高产,平均亩产150公斤。这种红小豆不但籽粒较大,色泽鲜红艳丽,外观品质符合出口贸易标准,而且营养品质较高,粗蛋白含量达26.8%,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比普通品种高5个百分点,含钙量每千克提高了59毫克。
2001年,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农产品博览会上,凯达公司生产的“金北联”牌红小豆因综合品质力压群芳,一举成名。经日本权威机构检测、鉴定,84项指标全部合格,完全符合国际出口标准。一向要求严格的日本人对该产品十分满意,决定到中国房山考察红小豆种植基地。经过土壤、大气、水质等环境条件的实地检测,审查了企业的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检测规程,日本客商与凯达公司签订了10年的订购协议,并承诺:凡是凯达公司生产的符合合同条件的红小豆、大豆产品,有多少要多少。
一位专家,能给予企业一种创业的动力;一个好的品种,能把一个企业带入一个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其中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经过4年的发展,公司从1个红小豆品种、3个人、2万元、200亩地发展到10多个品种、126人、2000万元、10万亩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4年,公司带动北京周边及外省市近3万户农民种植红小豆、大豆、黑豆等多种杂豆,种植面积达10万亩,直接出口创汇650万美元。“金北联”牌豆类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种植凯达公司订单红小豆的农村地区,都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要致富,就种订单红小豆”。在第七届科博会上,王岐山市长曾评价说:“这是北京的特色产业”,牛有成副市长也称赞:“这就是北京的‘惟一性农产品’”。
从试探性地与一个专家接触,到坚定主动地和大批科研院所“联姻”。
如果说一个专家、一个品种为凯达公司开拓了一个市场,打下了创业根基。那么,与更多的科研院所、专家的密切合作,获得豆类专业技术支持,是凯达公司迅速发展并赢得更多利润空间的秘密武器。由于“京农5号”红小豆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凯达公司掌握了很多国际市场的杂豆需求信息,而国内搞豆类综合研究的机构几乎没有,不能满足公司生产需求。于是凯达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北京农学院、河北农科院、山西农科院等10多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了科研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选育开发大豆、黑豆、红小豆、豌豆等各种豆类新品种,公司独家使用这些科研机构的豆类成果,利益共享。这种技术合作模式进一步密切了公司与科研院所的关系,使公司有了强大的科研后盾,有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储备,做到市场需求什么,公司就生产什么。
公司采用“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订单”为纽带,把科研院所和农户紧密凝结在企业周围,使凯达公司的豆类产业进入了新品种研究选育、推广种植、商品销售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金北联”牌红小豆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凯达公司种植基地被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3年,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检测,该公司的产品被确定为有机食品,在当时是北京市惟一一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2005年,凯达公司的豆类开发产业被房山区政府确定为房山区20项重点工程之一。这一切的荣誉和成功都来自于企业孜孜不倦地追求技术创新。
积极创建企业研发中心,努力掌握创新的主动权。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有不如我有”,这其中的含义正映射了今天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凯达公司几年来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讲,处于从属地位。在一次外国客商的实地考察中,日本客商发现一种红小豆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产品,而这个品种恰恰是专家认为没有价值而抛弃的,它只是公司无意中保存下来的。2004年,日本、韩国两家外商需要8吨以上的特种大黑豆,公司找遍了所有专家,却空手而归。这两件事情引发了凯达公司一个创新思维的转变:必须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紧紧围绕市场去研究新品种,才能使研发更具有目的性,研发的成果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推广性。较之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机构,自主研发中心的建立在创新的选择和成果转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004年7月,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凯达公司建立了北京豆类研究开发中心。目前,研究中心已拥有大豆、红小豆、黑豆、豌豆、青豆等500多个新、特、奇品种,建立了种质资源库,配备了完善的研究设施,拥有专业研究人员8名,正在开展国内各种奇特杂豆品种的收集与研究,已有过半数品种申报了专利。研究中心的建立,给凯达公司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今年,公司与外商签订了高蛋白大豆、青仁乌豆、白小豆、小黑绿豆等6个品种的购销合同,产品供不应求。科技的领先,使“金北联”牌豆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北京房山豆类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中国豆类科技展示中心,凝聚资源,打造知名品牌,把握未来。
当今世界,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集中体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成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自主创新往往会带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经营结构的变化和无限商机。可以说,一个企业在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上有多大作为,就能够在经济效益、规模发展上赢得多大主动。
2004年末,凯达公司提出创建中国豆类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和豆类良种繁育基地的发展战略,让中国的豆类新品种以及栽培技术在北京凯达公司集中展示,每年组织召开全国豆类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邀请国内外研究院所、种子经营单位、豆制品加工厂家来参观,使科技成果与市场紧密挂钩,通过展示宣传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豆类科技展示中心的建立有以下4个优点。一是利国:中国拥有豆类品种资源2万余种,进行资源的积聚整合和有序开发,有利于国家豆类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化建设。二是利民: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农民所种的大豆品种还是10年前的“科丰6号”,亩产仅300斤。而凯达公司所推广的新品种大豆亩产可达450~500斤。凯达公司2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向农民提供100万亩的大豆种子,农民按每亩增收200元计算,每年可让种豆农户增收2亿元。三是利科研:展示平台就像一条科技产业化的快速路,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目的地,专家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得到益处。四是利企业:科技提高了利润空间,使企业有不断进步的后劲。由此可见,科技筑就了名牌,使企业增强了核心竞争力,紧跟时代潮流,努力与国际接轨,不断创造辉煌。
到2005年底,凯达公司将建成2000亩豆类新品种展示观摩田,成为全国的豆类新、特、奇品种的展示窗口。此外,该公司还准备每年引进、试种各种杂豆新品种200余个,建设2万亩豆类新品种繁育基地。为了延长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凯达公司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成10000m2现代化豆制品加工厂,为市场提供豆腐、豆干、豆沙等10余种大豆食品,为迎接绿色奥运提供安全食品。
随着企业一天天壮大,凯达公司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他们也更加坚信这样一个道理: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调整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努力实现从以借助院所科研开发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方向转变,进一步把自主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科学规划、积极推进,这才是广大农业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