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目的,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决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足的历史专业知识储备。为此,老师必须做到“四多”。即多学习,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多观察,观察在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和学生的闪光点;多思考,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多总结,总结自己教学思想和行为。其次,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要求历史教师应该真正具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至上”的意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更要考虑学生从事学习时的能力,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实际水平,带领学生去突破一个个路障,完成学习任务。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需要精心组织,积极引导
历史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自主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有关的历史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到课堂上来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也不是课堂上学生发言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问题关键是教师的心里首先必须对这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情况要设计好详尽的教学方案,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对学生思维不完整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对学生有创意的观点要加以表扬、精彩的发言应该表示肯定。在学生课内讨论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应该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讨论与自己的教学计划保持一致,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既不能包办,也不能放手不管,否则学生是不会有收获的。自主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不是放任自流。有的老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自我表现,教室乱做一团,没有心思真正探究,更不注意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基本的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3让学生摆脱教材和老师的束缚,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使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状态,而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去选择、去发现、去探究、去辨析。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选择权利。如让学生充分自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课文,预习新课,上网查阅资料等,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历史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使学生初步掌握新课的历史知识结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说。例如:在学习“岳飞抗金”这一内容时,先播放岳飞《满江红》渲染气氛,激起同学们对岳飞的敬仰之情,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听过这首词后的感受和“你知道的岳飞”。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岳母刺字,有的说岳家军,有的说岳飞的铁塔兵,有的说西子湖畔的岳飞墓和秦桧跪像,……。同学们讲得生龙活虎,我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之中,以平等对话交流方式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空间。使同学们的身心动起来了,使同学们的思维活起来了。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循序渐进
学生只有对本科知识产生了兴趣,他们才能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而激起这种兴趣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内容,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我运用了大屏幕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并借助日军侵占东北的视频材料,辅以下段开场白:中国人历来把中华民族的安危看作最重要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体现了这种认识。1931年9月18日,中国又一次来到民族危亡的关头,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东北,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这就给每个阶层的中国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办?请同学们结合这个问题自学本课内容。
教师应当做学生探求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度”,结合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归纳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发生的经过和产生的影响,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共性和特性,让他们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规律,形成学习的方法,逐渐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包括“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问题”等步骤,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了本课的大致内容,记下自己存疑的问题,把自己不懂的,有疑问的内容标记下来,之后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的适度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张学良、杨虎城是蒋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对西安事变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形势,讨论对蒋介石如何处置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杀蒋、放蒋、囚蒋三种观点的争论分析,教师巧以点拨,从有利形势发展的角度,引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突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光辉形象。
对问题的提出乃至探究解决,学生自我收集资料很重要,学生的资料来源可以有三种:教科书、课外书和互联网。但传统的做法是教师事先把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现成的资料去思考分析。这种做法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我把收集资料的过程留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阅读书籍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学生在收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在深化,对问题的解答在形成。如我在讲《元朝的统一》这一节时,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内容,要求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在我布置预习的当天晚上,学生们搜集了大量有关成吉思汗、蒙古族西征、元朝统一的资料图片,在课堂上他们结合材料大胆发言,展示自我,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只要真正还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潜能会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展示自我的能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发言,主动说出问题的答案,小组成员协商讨论,确定标准答案。如何使学生敢讲、愿讲,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呢?教师应尽量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心、勇气,使学生感觉到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学生讲的时候,教师做画龙点睛地指导。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对精读提出要求并对学法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展开精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为教材中的难点。同时,学生的精读也应集中在重点内容。
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起来。学生乐于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爱上历史课、觉得上历史课是一种享受。
当然自主学习应该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指导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跟老师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及统筹全局,驾驭课堂全过程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特别表现在时间上的合理分配,重难点的讲述,学生讲练结合,板书的精心设计及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等方面。
6教师的反馈
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反馈非常重要。它可以说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步骤,而是贯穿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且方式方法不一而足。如课堂开始情境和悬念的设置;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见解;设计好各种形式的练习;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必要的小结等等,其目的就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过程中,我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学教材,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究问题,最后完成问题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期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目的,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决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足的历史专业知识储备。为此,老师必须做到“四多”。即多学习,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多观察,观察在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和学生的闪光点;多思考,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多总结,总结自己教学思想和行为。其次,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要求历史教师应该真正具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至上”的意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更要考虑学生从事学习时的能力,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实际水平,带领学生去突破一个个路障,完成学习任务。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需要精心组织,积极引导
历史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自主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有关的历史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到课堂上来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也不是课堂上学生发言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问题关键是教师的心里首先必须对这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学生的情况要设计好详尽的教学方案,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对学生思维不完整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对学生有创意的观点要加以表扬、精彩的发言应该表示肯定。在学生课内讨论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应该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讨论与自己的教学计划保持一致,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既不能包办,也不能放手不管,否则学生是不会有收获的。自主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不是放任自流。有的老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自我表现,教室乱做一团,没有心思真正探究,更不注意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基本的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3让学生摆脱教材和老师的束缚,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使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状态,而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去选择、去发现、去探究、去辨析。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选择权利。如让学生充分自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课文,预习新课,上网查阅资料等,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历史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使学生初步掌握新课的历史知识结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说。例如:在学习“岳飞抗金”这一内容时,先播放岳飞《满江红》渲染气氛,激起同学们对岳飞的敬仰之情,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听过这首词后的感受和“你知道的岳飞”。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岳母刺字,有的说岳家军,有的说岳飞的铁塔兵,有的说西子湖畔的岳飞墓和秦桧跪像,……。同学们讲得生龙活虎,我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之中,以平等对话交流方式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空间。使同学们的身心动起来了,使同学们的思维活起来了。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循序渐进
学生只有对本科知识产生了兴趣,他们才能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而激起这种兴趣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内容,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我运用了大屏幕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并借助日军侵占东北的视频材料,辅以下段开场白:中国人历来把中华民族的安危看作最重要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体现了这种认识。1931年9月18日,中国又一次来到民族危亡的关头,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东北,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这就给每个阶层的中国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办?请同学们结合这个问题自学本课内容。
教师应当做学生探求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度”,结合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归纳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发生的经过和产生的影响,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共性和特性,让他们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规律,形成学习的方法,逐渐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包括“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问题”等步骤,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了本课的大致内容,记下自己存疑的问题,把自己不懂的,有疑问的内容标记下来,之后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的适度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张学良、杨虎城是蒋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对西安事变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形势,讨论对蒋介石如何处置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杀蒋、放蒋、囚蒋三种观点的争论分析,教师巧以点拨,从有利形势发展的角度,引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突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光辉形象。
对问题的提出乃至探究解决,学生自我收集资料很重要,学生的资料来源可以有三种:教科书、课外书和互联网。但传统的做法是教师事先把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现成的资料去思考分析。这种做法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我把收集资料的过程留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阅读书籍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学生在收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在深化,对问题的解答在形成。如我在讲《元朝的统一》这一节时,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内容,要求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在我布置预习的当天晚上,学生们搜集了大量有关成吉思汗、蒙古族西征、元朝统一的资料图片,在课堂上他们结合材料大胆发言,展示自我,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只要真正还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潜能会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展示自我的能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发言,主动说出问题的答案,小组成员协商讨论,确定标准答案。如何使学生敢讲、愿讲,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呢?教师应尽量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心、勇气,使学生感觉到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学生讲的时候,教师做画龙点睛地指导。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对精读提出要求并对学法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展开精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为教材中的难点。同时,学生的精读也应集中在重点内容。
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起来。学生乐于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爱上历史课、觉得上历史课是一种享受。
当然自主学习应该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指导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跟老师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及统筹全局,驾驭课堂全过程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特别表现在时间上的合理分配,重难点的讲述,学生讲练结合,板书的精心设计及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等方面。
6教师的反馈
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反馈非常重要。它可以说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步骤,而是贯穿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且方式方法不一而足。如课堂开始情境和悬念的设置;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见解;设计好各种形式的练习;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必要的小结等等,其目的就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过程中,我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学教材,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究问题,最后完成问题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期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