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e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小组奖励、个体责任和成功的均等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建设,在这方面,学校作了大量努力。
  一、合理分组
  在教学班内将学生分成6—8个学习小组,将学生按照学力水平和学习成绩分为A(学困)、B(中等)、C(学优)三个层次后,进行平行的“异质分组”,各小组的成员构成要均衡。一般为C层学生1—2名,A和B层学生共3—5名。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我校学习小组构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年龄、性别、个性等方面应该具有差异性;而各个小组之间应该大体均衡。
  二、分工明确
  小组的分工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设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小组长由小组民主选举和班主任授权,需要一定的权威,并有较强责任心,在小组内有较好人缘,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小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监督员负责维持纪律等。第一发言人汇报完后,第二、第三发言人可进行补充。记录员、监督员、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由小组其他成员轮流担任,一般一个月轮换一次。
  学校有些班级在小组成员分工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如有的小组以学科划分,设置学科组长,负责收发作业、督促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帮助教师检查任务等;有的小组按照功能划分,专门设置纪律委员、清洁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各司其职。
  小组组建后要能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默契和较强的认同感,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三、制订小组规范
  小组合作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怎样才能使课堂活而不乱,动而不散,这就需要制订有效的小组规范。
  1.参考了杭州市某实验学校的小组讨论规则,具体如下:
  ①每位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该控制好时间,做到言简意赅,不啰嗦;
  ②当小组某一成员发言时,其他组员应该认真聆听,不插嘴,等到他人发言完毕,才能进行补充、评价;
  ③每位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做到既能让小组内其他成员听到,又不影响到其他小组的讨论;
  ④未经允许,不得发言;
  ⑤不讨论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最容易受影响和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小组规范的形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时非常有耐心,不打断发言,那么学生就会无形中形成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习惯,而在小组中那些不尊重他人的态度就会受到来自组内其他成员的批评。
  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1.制订合理的小组目标
  合作学习的小组目标既要使学生在认知上有所发展,即合作学习的学术性目标;也要保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即合作学习的合作性目标。因此,在制订小组目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组的目标分为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两个部分,例如,教师可以将集体目标定为小组内合作氛围的形成、小组在班上的排名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具体的考虑,考察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发展、人际关系情况等。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辅相成,小组的凝聚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2.学习小组绝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团队意识深入人心。
  ①组建小组后,进行小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根据本组情况,依据学生意愿,确定小组名称,还可以设计小组口号、LOGO等。
  ②在班级事务管理中采取小组形式,如值日、做卫生、办班级板报等,都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换,让学生在日常班级事务中增进了解。
  ③在校级事务中,尽可能采取小组形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一日志愿者、校运动会、元旦汇演、诗歌朗诵、户外远足等各项活动。
  ④有意识地安排组织一些拓展活动。例如学校2013级高二(6)班的班主任每月会安排一至两节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拓展活动,“水果蹲”、“松鼠大树”等轻松活泼的小游戏不仅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业之余得到了放松,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小组成员间相互关爱的真挚感情。
  五、关注全体,评价多样
  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共同发展。
  学校制订了学习小组成员课堂学习评价表和学习小组课堂学习评价表,据此可将我校小组评价体系用下图进行示意: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目标,我们要坚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小组合作宗旨指导课程改革,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适合校情的学习小组的建设,以期发挥其最大功效。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从理论与现实的维度,科学发展观对偏重理论与偏重现实进行了调整、并对领导指导和群众首创的结合有所自觉;从物质与精神的维度,科学发展观对努力结合二者有更加自觉的认识;从方法
11月8日,武汉市新洲区新洲思源实验学校组织召开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问题与改进研究》开题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武
任何真正的哲学家都把哲学观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以自己的哲学观去创建自己的哲学理论。历史上的哲学观是多样性的统一,哲学家秉承“爱智慧”的意旨演绎出许多不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阶段;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到2003年
爸爸老了,他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人沉默了许多.每到周末,儿女、孙辈、曾孙回家与他团聚,他也话不多了,大事小事只听我们议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但惟独一件事不变,那就是他始终
期刊
11月9日上午,监利县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暨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讨会在监利县容城镇三闾学校隆重举行。《湖北教育》编辑部副主任姜楚华,监利县教体局局长朱明波、
植树问题是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类问题变化多样,学生容易混淆。如何能帮助学生把这类问题理解清楚呢?笔者认为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源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