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荷兰医生 Kiemenij首次报道了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1]。此后,随着此项技术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更新,并且以其对穿刺部位损伤小、不必强制绝对卧床、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在全国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诊疗中。但由于桡动脉路径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局限性,穿刺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切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下面简单讲述一下穿刺并发症及一般常规的处理办法:
1、桡动脉痉挛
国内报道男性桡动脉平均直径为(3.1±0.6)mm,女性为(2.8±0.6)mm,完全可以通过6F(约折合直径为 2.0mm)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但由于桡动脉血管壁薄、直径相对细小,对血中儿茶酚胺极度敏感。因此,在术中穿刺针或导丝直接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时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女性桡动脉较男性更细小,手术操作程中更易发生痉挛[2]。并且,有些患者血管变异、术者动作不熟练等因素也会诱发桡动脉痉挛。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剧烈,同时术者导丝导管操作不畅,如应用造影剂造影可发现桡动脉细小。针对性处理措施: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术者动作熟练,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桡动脉的刺激;也可鞘管内给予解痉、扩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等。以上各种措施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不可强行拔管,以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可暂时终止此穿刺点的操作,保留导管,选用其他穿刺途径,如肱动脉或股动脉。。
2、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是穿刺动脉血管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穿刺压力较大的大动脉。相对股动脉而言,穿刺桡动脉,因其表浅,易于按压,故发生假性动脉瘤较少见,但由于术中、术后大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提前松解加压包扎,可能会增加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预防及处理假性动脉瘤的方法:①酌情增加穿刺点压迫时间。经桡动脉路径行 PCI治疗的患者,若无明显肢体肿胀及疼痛,可延长压迫时间12h。② 对于老年、消瘦、手腕部细小的患者,可行交叉米字型绷带加压包扎[3],避免压迫纱条的移位,同时尽量避免手腕部位的过早活动。③ 在加压包扎后24~36h发现的假性动脉瘤,可以在无创超声定位下进行局部压迫,绝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若患者能忍受肿胀或疼痛,可持续压迫48h。④对于压迫无效病例,可以考虑在超声指引下,动脉瘤内局部注入凝血酶100~500IU,致使瘤体内血栓形成,达到治愈 ⑤如以上处理效果不佳,则可采用外科手术行动脉修补治疗。
3、前臂血肿
血肿是经桡动脉路径介入诊疗最常见的出血并发症,严重时可表现为臂、前臂肿胀、局部皮肤青紫、皮温升高、张力性水泡、疼痛,甚至发展成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措施:① 尽量减少对桡动脉的多次穿刺,穿刺点压迫时力度适中,并适时轻微松解绷带,本研究中采用纱布条对穿刺点绷带加压包扎,压力松解时不便,故建议使用动脉压迫器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可以明显减少因压力过高而导致血肿的发[4]。②导管及导丝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肘部平放,操作动作轻柔,若前行遇阻力,切忌强行进入。应及时透视,必要时造影剂稀释后造影,观察桡动脉走形,若遇血管严重畸形,应及时更换路径,切勿强行进入。③ 若出现前臂肿胀明显,可给予肿胀部位适当加压及硫酸镁冷敷。
4、桡动脉闭塞
桡动脉闭塞也较为常见,发生率在6%~10%,表现为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常见原因与桡动脉细小有关,此外与长时间强压迫止血及延迟拔鞘管血栓形成有关。术后桡动脉闭塞无有效治疗方法,在早期发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时可反复压迫同侧尺动脉,以增加桡动脉血流,而减少闭塞可能[5]。为了防止术后桡动脉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可能,术前必须常规行 Allen’s 试验,确保同侧尺动脉通畅。
参考文献:
[1]kiemeneij F,Laa m aa G J . Percutaneoustansradia l arteryapproach for coron ary stent im plantatio n [ J ] .C a t hetCardzo vasc Diagn,1993,30(4):358.
[2]戴军,姚民,乔树宾,等.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3005例—操作失败及并发症原因分析[J]. 中 国 循 环 杂 志,206,19(3):17 5 - 177.
[3]林中华,王作和,朱秀若等 .改良米字弹力绷带包扎对桡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5-7.
[4]周莲,赵兰,傅梅,等.动脉压迫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 .局部手术学杂志,2011,20(2):207.
[5]洪衡,王明生,李明昌等.經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并发症[J] .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1):57-59
1、桡动脉痉挛
国内报道男性桡动脉平均直径为(3.1±0.6)mm,女性为(2.8±0.6)mm,完全可以通过6F(约折合直径为 2.0mm)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但由于桡动脉血管壁薄、直径相对细小,对血中儿茶酚胺极度敏感。因此,在术中穿刺针或导丝直接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时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女性桡动脉较男性更细小,手术操作程中更易发生痉挛[2]。并且,有些患者血管变异、术者动作不熟练等因素也会诱发桡动脉痉挛。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剧烈,同时术者导丝导管操作不畅,如应用造影剂造影可发现桡动脉细小。针对性处理措施: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术者动作熟练,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桡动脉的刺激;也可鞘管内给予解痉、扩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等。以上各种措施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不可强行拔管,以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可暂时终止此穿刺点的操作,保留导管,选用其他穿刺途径,如肱动脉或股动脉。。
2、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是穿刺动脉血管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穿刺压力较大的大动脉。相对股动脉而言,穿刺桡动脉,因其表浅,易于按压,故发生假性动脉瘤较少见,但由于术中、术后大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提前松解加压包扎,可能会增加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预防及处理假性动脉瘤的方法:①酌情增加穿刺点压迫时间。经桡动脉路径行 PCI治疗的患者,若无明显肢体肿胀及疼痛,可延长压迫时间12h。② 对于老年、消瘦、手腕部细小的患者,可行交叉米字型绷带加压包扎[3],避免压迫纱条的移位,同时尽量避免手腕部位的过早活动。③ 在加压包扎后24~36h发现的假性动脉瘤,可以在无创超声定位下进行局部压迫,绝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若患者能忍受肿胀或疼痛,可持续压迫48h。④对于压迫无效病例,可以考虑在超声指引下,动脉瘤内局部注入凝血酶100~500IU,致使瘤体内血栓形成,达到治愈 ⑤如以上处理效果不佳,则可采用外科手术行动脉修补治疗。
3、前臂血肿
血肿是经桡动脉路径介入诊疗最常见的出血并发症,严重时可表现为臂、前臂肿胀、局部皮肤青紫、皮温升高、张力性水泡、疼痛,甚至发展成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措施:① 尽量减少对桡动脉的多次穿刺,穿刺点压迫时力度适中,并适时轻微松解绷带,本研究中采用纱布条对穿刺点绷带加压包扎,压力松解时不便,故建议使用动脉压迫器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可以明显减少因压力过高而导致血肿的发[4]。②导管及导丝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肘部平放,操作动作轻柔,若前行遇阻力,切忌强行进入。应及时透视,必要时造影剂稀释后造影,观察桡动脉走形,若遇血管严重畸形,应及时更换路径,切勿强行进入。③ 若出现前臂肿胀明显,可给予肿胀部位适当加压及硫酸镁冷敷。
4、桡动脉闭塞
桡动脉闭塞也较为常见,发生率在6%~10%,表现为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常见原因与桡动脉细小有关,此外与长时间强压迫止血及延迟拔鞘管血栓形成有关。术后桡动脉闭塞无有效治疗方法,在早期发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时可反复压迫同侧尺动脉,以增加桡动脉血流,而减少闭塞可能[5]。为了防止术后桡动脉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可能,术前必须常规行 Allen’s 试验,确保同侧尺动脉通畅。
参考文献:
[1]kiemeneij F,Laa m aa G J . Percutaneoustansradia l arteryapproach for coron ary stent im plantatio n [ J ] .C a t hetCardzo vasc Diagn,1993,30(4):358.
[2]戴军,姚民,乔树宾,等.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3005例—操作失败及并发症原因分析[J]. 中 国 循 环 杂 志,206,19(3):17 5 - 177.
[3]林中华,王作和,朱秀若等 .改良米字弹力绷带包扎对桡动脉穿刺点止血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5-7.
[4]周莲,赵兰,傅梅,等.动脉压迫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 .局部手术学杂志,2011,20(2):207.
[5]洪衡,王明生,李明昌等.經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并发症[J] .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