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从机关办公自动化和行业信息化入手的,先进的办公设备走进了传统办公室,传统的手工办公被现代化办公所取代,办公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政务机关办公网络的开通和使用,使政务信息在采集、传递和使用等方面更加及时有效。
【关键词】
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管理
1 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事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的一种工作方式,是电子政府的物化形式。
2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2.1 引发政府管理观念的变革
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将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像所有的改革一样,电子政务要求改变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部门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
2.2 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重塑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2.3 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2.4 重构政府的组织结构
将政府组织看成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是当代政府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融合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官僚制政府,而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形态应该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务将使得政府纵向结构趋于扁平化而横向结构趋于整合化。
3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國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
4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4.2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e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4.3 部门协作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
4.4 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5 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5.1 全面把握办公自动化的内涵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把基于不同技术的各种先进办公设备有机地组合起来,具有高效综合处理各种办公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质量及决策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电子政务建设中提到的办公自动化,是政务主体在提供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中的自动化,凡是常规事务均由计算机事务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办公设备在政务部门内部、部门之广泛使用,与公众的交流更加顺畅便捷。
5.2 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技术在政务部门的应用,主要依靠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通过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来提高政务主体和各相关单位、个体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包和符合政务办公流程的专用软件两大类。通用办公软件包是解决诸如与文字、表格、数据等信息处理有关的通用办公问题的软件,软件包中的软件模块具有相似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初学者只要系统学会其中的一个模块,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其它模块的使用方法。
6 结语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需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规范要求,对现行的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和组织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透明、高效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祝江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7,(01).
【作者简介】
刘天慧(1988—),女,吉林长春市人,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从机关办公自动化和行业信息化入手的,先进的办公设备走进了传统办公室,传统的手工办公被现代化办公所取代,办公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政务机关办公网络的开通和使用,使政务信息在采集、传递和使用等方面更加及时有效。
【关键词】
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管理
1 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事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的一种工作方式,是电子政府的物化形式。
2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2.1 引发政府管理观念的变革
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将使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像所有的改革一样,电子政务要求改变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部门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
2.2 重塑政府的业务流程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和重塑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2.3 全面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从政府业务角度上讲,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2.4 重构政府的组织结构
将政府组织看成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是当代政府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融合型政府,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是官僚制政府,而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形态应该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务将使得政府纵向结构趋于扁平化而横向结构趋于整合化。
3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國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
4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4.2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e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4.3 部门协作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
4.4 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5 政府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5.1 全面把握办公自动化的内涵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把基于不同技术的各种先进办公设备有机地组合起来,具有高效综合处理各种办公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质量及决策水平的综合性技术。电子政务建设中提到的办公自动化,是政务主体在提供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中的自动化,凡是常规事务均由计算机事务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办公设备在政务部门内部、部门之广泛使用,与公众的交流更加顺畅便捷。
5.2 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技术在政务部门的应用,主要依靠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通过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来提高政务主体和各相关单位、个体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包和符合政务办公流程的专用软件两大类。通用办公软件包是解决诸如与文字、表格、数据等信息处理有关的通用办公问题的软件,软件包中的软件模块具有相似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初学者只要系统学会其中的一个模块,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其它模块的使用方法。
6 结语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需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规范要求,对现行的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和组织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透明、高效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祝江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7,(01).
【作者简介】
刘天慧(1988—),女,吉林长春市人,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