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控烃差异——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和东北缘为例

来源 :断块油气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露头剖面的精细观测,文中开展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和东北缘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控烃差异的研究.结果 表明:黑色岩系的沉积环境差异整体反映在岩性、沉积相、厚度等方面.西北缘发育潮坪、陆棚等海相烃源岩,岩性以薄层泥页岩和薄层碳酸盐岩互层为主,厚度普遍在15~25 m,经历造陆运动,黑色岩系连片分布;东北缘发育欠补偿盆地烃源岩,岩性以硅质岩和泥岩为主,较西北缘厚,经历强烈的造山运动,黑色岩系不及东北缘发育.沉积环境差异影响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热液作用有利于激发海洋底栖藻的大量繁盛,缺氧的水体环境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上升洋流虽然是形成缺氧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强烈的岩浆活动破坏了东北缘的有机质保存环境,使西北缘黑色岩系中烃源岩的品质优于东北缘.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现象及洪(冲)积扇形成”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难.本研究为突破该教学难点,自主设计并制作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有效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3D演示动画能够从多个空间角度展示地理过程与地理现象,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相关内容.本文结合Mozaik3D软件的功能特点,以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开发信息化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资源.
川东北元坝地区陆相储层中发育多类天然裂缝且主控因素复杂.文中利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天然裂缝成因类型及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总结出研究区陆相储层天然裂缝分布模式.元坝地区陆相储层主要发育构造缝,具有多期发育的特征,且不同层段裂缝发育特征差异较大,主要受岩性、层厚及构造应力等因素控制.该区裂缝的主要形成时期为燕山中晚期和喜山晚期,先后在NW,NE这2个方向的应力影响下相互切穿、限制,最终形成复杂的裂缝系统,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提升气井产能.
信息技术为自然地理教学难点提供了新颖、直观的解决方案.目前少有专门针对中学地理课堂开发的教学软件,教师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成本较大.本文搜集了50款软件,挖掘其在自然地理教学难点中的作用,以简明、系统的方式介绍各类软件的教学功能及其操作过程,为落实新技术、新方法与地理课堂教学融合提供参考.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广泛发育微生物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文中对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组微生物岩储层类型和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肖尔布拉克组微生物岩主要包括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石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和层纹石白云岩;储集空间包括晶间(溶)孔、溶蚀孔洞、窗格孔和微生物格架孔;不同微生物岩岩石类型的储集空间类型和物性不同,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石白云岩物性最好,叠层石白云岩、层纹石白云岩次之;微生物岩的岩石类型和物性特征主要受沉积和成岩共同作用,沉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