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话题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大选:“悲怆”的合影
  11月9日,随着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胜出,旷日持久的大选长剧落下帷幕。当日,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白宫发表演说时,白宫幕僚集体拍下了一张表情凝重的合影。这张包括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Susan Rice)在内的合影中,几十名白宫幕僚表情或沮丧,或冷漠,或凝重。或许他们的心情源于一个事实: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已正式加入了落选者沙龙。
  于是,此前曾广为传播的一张希拉里看似受了委屈的照片,如今再看则颇具“悲情”的预言意味。乍一看照片,这位风云人物被栏杆之外举着手机专注于拍摄照片画面之外某个焦点的人群所忽略,无助地舞动着手臂寻求关注;实则不然,我们从这幅图像上看到的是对当下自拍文化的映射:它戏剧性,但异常现实。
  希拉里在奥兰多的竞选拉票现场导演了一场集体自拍秀,许多围观希拉里演讲的人(其中多为年轻人)以她为背景抬起手机自拍着,而照片中的一位白须老者则面对着希拉里淡定地以她为主体按下手机的拍摄健。这张照片由希拉里竞选团队的摄影师巴巴拉·肯尼(Barbara Kinney)拍摄,后被团队设计首席维克多·吴(Victor Ng)发表在Twitter上,转发量甚巨。
  几年之前,粉丝或者围观者在接触名人时,握手和要签名是不多的可行选项,而与之合影则更是一件幸运而庄重的仪式。挂在餐馆墙壁上老板与名人合照中,店主的面容恭谦与欣喜夹杂,而孩童与体育或者音乐明星在合影时手指比出的“V”等姿势套路亦能在那一瞬间让自己摆脱紧张和尴尬。那些年,照相机在别人手里,名人的气场和相机的凝视同时对留念者施以压力,此所谓“亲近”名人的代价。而今,手机自拍让人们拥有了被摄者和操作者双重身份,新的拍摄套路(举起手机上方45°对准面庞,而自拍杆的适时出现保证了更多的景深)成为我们自身控制自己影像的保障。
  竞选期间希拉里的这场自拍秀,某种程度上确认了公民自身或多或少的主体地位,哪怕这种主体地位还是镜头中权力控制者临时授予的。而当总统归属尘埃落定,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希拉里再次被纳入镜头时,与那张集体自拍相比,至少新拍的合影中“秀”的意味会淡去很多吧。
其他文献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人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摄影产业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摄影人权益的保护与尊重是摄影产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全国文艺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之际,2016年12月9日至10日,来自全国摄影界的专业人士汇聚到成都,参加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和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和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
期刊
《中国摄影》记者:您的作品大致有几个部分,拍了一辈子的“黄河人”,“上世纪80年代北京”,“改革开放初期的珠三角”,还有早期在“文革”期间拍摄的很多作品,基本上是这么四大块。近些年,您宝刀不老,依旧以极大地热情把创作投入到生活当中,贴近百姓,了解百姓,扎根百姓。纵观您的作品,不管是什么主题,也不论哪个时期,四五十年的拍摄都是跟着社会进程的脚步,所表现的也几乎都是平民百姓最鲜活的生活和他们内心的最真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2000年之后,摄影或与摄影相关的专业在国内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因为青年人才与学术力量的富集,高校成为中国摄影生态中最活跃的一股力量。  多年来,《中国摄影》杂志一直持续关注高校摄影教育。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刊登大量高校师生作品,以及研究高校摄影教育的文章,而最近两年这种关注度更加密集。2016年《中国摄影》杂志社先后举办了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
期刊
2004年出版的《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 又译《这就是当代摄影》(大家出版社,2011年))一书作者夏洛特·科顿(Charlotte Cotton)一反传统摄影样式的分类方法,按照摄影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将当代艺术摄影分门别类,精辟地梳理了当代艺术摄影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将摄影作为当代艺术媒介加以分析,引起国际摄影界的高度瞩目。  
期刊
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高校普遍增加招生量,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在各个综合类大学不断成长扩大;2000年之后,作为艺术类专业的摄影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高校应运而生,西安理工大学摄影专业的开办也始于此。  西安理工大学摄影专业隶属于学校的艺术与设计学院,该学院是合并了成立于1999年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以及成立于2004年的摄影专业,于2006年成立起来的。同多数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一样,
期刊
我觉得自己有些强迫倾向,还谈不上是强迫症。  比如:我喜欢洗衣服或是等车的时候数数;还有,如果心里想的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做,不然心里会很难受。一些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身边有强迫症的朋友,跟他们交流后才明白, “强迫”状态普遍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日常之中,总会有一些念头持续闯入大脑,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反抗,然而最后依然被强迫执行。虽然,我们意识到这种强迫的观念和行为是没有必要的,但总是不能加以控制。最
期刊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摄影经历了巨大演变。期间,作为中国极具地理和文化重要性的地域之一,河南在当代摄影的发展与探索也令人瞩目,其类型的多样、个案的丰富使得河南摄影就是成为当代中国摄影发展的重要样本。  2017年11月29日-12月1日,近30位河南籍摄影研究者从北京,浙江,河南焦作、开封、洛阳、平頂山、周口、信阳等地汇聚郑州,参加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和河南省当代摄影艺术研究
期刊
近几年关于国内高等院校摄影教学的讨论如火如荼,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对高校摄影专业的期望与关注。各种摄影方面的展览、奖项设置,众多媒体在各个领域的推广,也都面向高校学生展开,让学生得到更多可以崭露头角的机会。获奖、推新虽然只体现出对一小部分人的肯定,但从目前发展的数量和广度上看也是整个社会土壤、气候条件综合表现。高校摄影专业教学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审视,每每进行教学讨论的时候基本都会触及问题的
期刊
在图像爆炸、“作品”遍地、摄影奖项和比赛扎堆的今天,一个意图建立起影响力的摄影展有责任提醒并且引导观看者:不要再理所当然地将“看照片”视为对重复经验的确认(主要表现为“能不能看懂”)。所谓重复的经验,一方面包括宏观上被普遍认可的知识性经验和我们业已习惯的日常生活模式,另一方面则包含对于“摄影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存在的刻板印象以及评判其“好坏”的标准。依赖这些经验,观展者得以判定自己是否看懂了摄影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