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思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发挥其进行有效资金配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资金的外流、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寻找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金融功能关 金融体系新农村
  
  一 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的现状
  1.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异化的现实问题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目前的功能状况,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所应该具有的功能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极不相称,出现了“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支持农业发展”的现象。这是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最大的缺陷。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筹资功能弱化,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来源过度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贷款,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特别是无法获得发放农业生产方面的中长期资金,不适应农业政策性金融长期发展的需要。
  2.商业性金融功能异化的现实问题
  第一,商业银行方面。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业务稀少单一,成本高收益低,各商业银行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不愿在农村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的“倒吸”,使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
  第二,邮政储蓄方面。国家《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及邮政储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的开展之前,邮储是“只存不贷”,使得大量农村存余资金大量集中于政府手中被用于其他行业而非农业。
  第三,民间金融方面。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使得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又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大都追求资金的高时间价值,容易引发“高利贷”的出现,使得农村的融资成本高,农民承担不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得民间金融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3.合作性金融功能异化的现实问题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合作性金融已经失去了其合作的性质。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型为农村银行,实行商业化管理,致使大量资金外流,由于非农化倾向不断加强,农户间互助合作的性质不断减弱。
  民间资金互助合作社受参与人员的资金、信誉等方面的限制,成员规模及适用范围局限性很大,实际运行中由于资金互助社的业务定位有问题,一些互助社也面临着吸存难、内部管理混乱、合作性减弱、内部人控制初露苗头以及外部环境制约发展等问题。
  二 基于功能论的金融体系重构相关政策建议
  1.创新“银银”合作方式加强金融机构间功能整合
  第一,创新贷款方式。根据农业政策性金融生产扶持功能的内在要求,借鉴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先进经验,考虑逐步实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银行联合贷款的办法,即政策性银行通过对投资项目发放基础性贷款,使之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诱导商业性金融的进入。
  第二,创新担保机制。通过为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从而以少量的资金动员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业和农村。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立风险基金,鼓励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创新贴现和转贴现业务模式。一是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业企业所持有的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扶持对象相关的短票据进行贴现。二是对商业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上述票据进行转贴现。三是商业银行因向农业生产领域发放符合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政策和条件的贷款而持有的票据进行贴现。
  2.创新“银企”合作方式促进金融体系功能实现
  第一,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其他职能机构+农信社”合作模式的发展。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支持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第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部分金融业务通过外包形式给非金融企业,如将信贷营销职能转包给信贷经纪公司等,探索“银企”间的金融合作方式。
  3.创新“银政”合作方式保障金融体系功能运行
  第一,利用地方政府拥有信息网络等资源优势,建立农村村民信用体系与信用评估,以期降低农村贷款风险。加强法律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力加强信用教育,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完善诚信体系构建,促进农村金融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二,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商业银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半对数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老龄化与医疗保险需求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老龄人口与参保人数之间的缺口,得到了医疗保险需求与老龄化比重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老龄化与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了公平的享有医疗保险权利、转变老龄化观念是提高现有医疗保险满足程度的有效途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困境与机遇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两者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判断与感受,因不同主体及主体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相异,受主体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影响,困境包含机遇。笔者主要通过两个典型的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墨西哥为例,描述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与机遇:经济领域内的机遇—困境—机遇模式;经济利益与政治自主相矛盾的困境与机遇;国家安全的困境与机遇。  【关键词】经
期刊
【摘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地学工作者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地关系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试图寻找出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演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应用国际贸易领域中通行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RCA指数,计算我国商用车与乘用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的计算结果显示,我国的商用车行业特别是客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有着较强的竞争能力,拥有非常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而相对的乘用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非常低,所有的指标都显示了我国乘用车行业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劣势。本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商用车行业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乘用
期刊
【摘要】作为内蒙古最发达的地区,呼包鄂的发展以能源为引擎,正在向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经济发展聚势转型阶段迈进。在会展业这一新兴产业上加强区域合作将有利于呼包鄂地区整合资源、把新兴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转型。  【关键词】会展业区域合作呼包鄂地区     会展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朝阳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服务行业,可以带动房地产、宾馆、餐饮、交通、商业、旅游、广告、印刷等相关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族企业作为中国社会民营企业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在本世纪将进入权杖交接的重要阶段,家族企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生命周期,其中代际传承是这一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顺利完成交接,实现代际传承成为管理学界理论及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突破以往对传承过程的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以期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家族企
期刊
【摘要】本文以当前我国政策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宪法——《反垄断法》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宪法保护企业具体制度的域外经验分析、我国经济宪法对企业发展的保护分析以我国经济宪法对企业发展保护的立法完善分析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经济宪法对企业发展的保护职能这一中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实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统一,乃至进一步扩展企业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所起
期刊
【摘要】随着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工资问题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中国农民工工资近十年没有上涨,而同时经济却保持着10%的增速,对此经济学者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因为有一个经济理论比较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但这种解释本身却存在着一个现实的矛盾: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将经历如刘易斯所说的第一阶段,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的现象呢?这种矛盾预示着这个特殊现象的背后有着其他原因,也表明
期刊
【摘要】中国地大物博,风力资源以西北为最丰富的地区。而在内蒙古尤为突出,内蒙古的风电产业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但是在迅速发展为风电设备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的同时,也出现了送电难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有序发展,要将大风车发展为欣欣向荣的产业。  【关键词】风力发电可再生能源电网  目前风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的位置。但是,风电输出难、消纳难等形成的市场问题困扰着内蒙古风电行
期刊
【摘要】×村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之上,可以代表西北农耕区农村的一般情况。此文以一种在×村出现的特殊的现象——目前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老年人和妇女,大量年轻劳动力都在外务工为研究的缘起。展开探讨了西北农耕区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原因,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现代化进程以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不利影响,最后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