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高中美术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审美能力这一概念出发,结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并提出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美术鉴赏课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审美能力是个人长期在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训练的结果,是一种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所培养的审美能力包括形象记忆、色彩鉴别、视觉想象等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便形成了固定的心理形态,对于学生终身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为学生对美术鉴赏课不太重视,要么在鉴赏课上做其他事情,要么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审美主体性的发挥情况堪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急于在课上给学生灌输美术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审美体验,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审美兴趣,违背了审美能力培养原则。基于此,本文从培养审美动机、传递鉴赏方法、创造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审美动机
学生要培养审美能力,首先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无法采用一种审美的态度,不能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么审美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审美的态度包括对于审美价值的认可、对于审美过程的享受以及一定的审美方法。而在当前学生升学压力大、美术被定义为“副科”等情况下,学生正是缺少这种审美态度,没有动机和动力去进行审美。因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理清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观念,端正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进而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美术鉴赏课,培养审美动机。
一定的课堂氛围对于审美动机的塑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中国美术鉴赏”单元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纳入了包括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塑、建筑艺术、传统工艺、民间艺术、近现代美术等丰富繁多的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培养学生审美动机的目标下,教师可以利用中国艺术本身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民族个性作为出发点,分析强调主客观和谐交融、侧重和谐温良的民族心理特征,讲述作者进行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时的闲闻逸事,从事情进入情境,再从情境进入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分析,逐步推进,引导学生形成审美动机。
二、丰富教学手段,传递鉴赏方法
不同的审美内容呼唤不同的鉴赏方法,相同的审美内容也需要学生结合不同的背景文化、创作手法、表达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中国传统山水画鉴赏以对于山水意境的欣赏为主,讲究从情感到气韵的欣赏和体验;而文艺复兴美术鉴赏则要着重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与人文追求的激烈交荡,从主题上理清美术作品对于当时封建制度的反抗和对于人的价值的追求,从艺术技法上了解当时美术作品注重协调、自然、美感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时,针对不同的鉴赏对象,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渗透不同的鉴赏方法。
以“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这一课教学为例,首先明确这一时期美术产生的背景,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形式,将20世纪西方美术按照二战前和二战后的时间点分类,比如现代主义属于二战前主流,其下又包括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等属于二战后流派。将流派大致分类后,教师再结合叙述、影视频资料呈现流派形成背景,让学生明确不同流派对于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潮、个体心理和生活状态等的意义。之后,教师再选取代表作,从作者个人经历、形式技巧方面深入分析作品,形成时代背景和个人独特经历在美术作品中相互碰撞、产生火花的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传递鉴赏方法。
三、开展体验教学,练就敏锐审美
鉴赏美术作品不仅关乎审美动机和鉴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体直观判断力的直接体现。这种直观判断力伴随着观看和鉴赏同时发生,是个体对于美的内在本能感受。在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时,不能一味地只强调美术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更要关注美术作品直观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要采用讲解和体验结合的方式,将一部分课堂时间让渡出来,让学生观看和体验,以美术作品色彩、线条、构图等语言上的美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以“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这一课教学为例,教师介绍了中国园林的鉴赏方法之后,就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园林的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画册,从多角度、多方位切入园林各个角落,展现园林全方位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同属于东方园林体系的日本园林,让学生利用直观审美感受两者的相似之處,寻找两者不同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审美敏锐度。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美术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美术鉴赏课价值。
参考文献:
[1]安静.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陆焱.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56.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审美能力是个人长期在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训练的结果,是一种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所培养的审美能力包括形象记忆、色彩鉴别、视觉想象等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便形成了固定的心理形态,对于学生终身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为学生对美术鉴赏课不太重视,要么在鉴赏课上做其他事情,要么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审美主体性的发挥情况堪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急于在课上给学生灌输美术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审美体验,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审美兴趣,违背了审美能力培养原则。基于此,本文从培养审美动机、传递鉴赏方法、创造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审美动机
学生要培养审美能力,首先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无法采用一种审美的态度,不能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么审美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审美的态度包括对于审美价值的认可、对于审美过程的享受以及一定的审美方法。而在当前学生升学压力大、美术被定义为“副科”等情况下,学生正是缺少这种审美态度,没有动机和动力去进行审美。因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理清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观念,端正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进而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美术鉴赏课,培养审美动机。
一定的课堂氛围对于审美动机的塑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中国美术鉴赏”单元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纳入了包括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塑、建筑艺术、传统工艺、民间艺术、近现代美术等丰富繁多的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培养学生审美动机的目标下,教师可以利用中国艺术本身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民族个性作为出发点,分析强调主客观和谐交融、侧重和谐温良的民族心理特征,讲述作者进行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时的闲闻逸事,从事情进入情境,再从情境进入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分析,逐步推进,引导学生形成审美动机。
二、丰富教学手段,传递鉴赏方法
不同的审美内容呼唤不同的鉴赏方法,相同的审美内容也需要学生结合不同的背景文化、创作手法、表达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中国传统山水画鉴赏以对于山水意境的欣赏为主,讲究从情感到气韵的欣赏和体验;而文艺复兴美术鉴赏则要着重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与人文追求的激烈交荡,从主题上理清美术作品对于当时封建制度的反抗和对于人的价值的追求,从艺术技法上了解当时美术作品注重协调、自然、美感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时,针对不同的鉴赏对象,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渗透不同的鉴赏方法。
以“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这一课教学为例,首先明确这一时期美术产生的背景,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形式,将20世纪西方美术按照二战前和二战后的时间点分类,比如现代主义属于二战前主流,其下又包括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等属于二战后流派。将流派大致分类后,教师再结合叙述、影视频资料呈现流派形成背景,让学生明确不同流派对于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潮、个体心理和生活状态等的意义。之后,教师再选取代表作,从作者个人经历、形式技巧方面深入分析作品,形成时代背景和个人独特经历在美术作品中相互碰撞、产生火花的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传递鉴赏方法。
三、开展体验教学,练就敏锐审美
鉴赏美术作品不仅关乎审美动机和鉴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体直观判断力的直接体现。这种直观判断力伴随着观看和鉴赏同时发生,是个体对于美的内在本能感受。在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时,不能一味地只强调美术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意义,更要关注美术作品直观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要采用讲解和体验结合的方式,将一部分课堂时间让渡出来,让学生观看和体验,以美术作品色彩、线条、构图等语言上的美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以“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这一课教学为例,教师介绍了中国园林的鉴赏方法之后,就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园林的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画册,从多角度、多方位切入园林各个角落,展现园林全方位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同属于东方园林体系的日本园林,让学生利用直观审美感受两者的相似之處,寻找两者不同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寻找相同与不同的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审美敏锐度。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美术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美术鉴赏课价值。
参考文献:
[1]安静.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陆焱.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