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篇的衔接理论是语篇研究的核心理论,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匆匆》及张培基的英译为例,对汉英语篇衔接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语篇 衔接 《匆匆》
一、引言
语篇是自然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互不相关的句子的简单堆积并不能形成语篇,而是用一些意义相关联的句子来达到一定的而交际目的且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
衔接或词语连接,是指一段话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两方面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衔接可分为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Halliday 和 Hason将其中前四类划分为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类属于词汇衔接手段。
二、英汉衔接手段对比
1、照应
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通过照应的词项来说明信息(程丽娟,2011)。下面以《匆匆》中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张译: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At the thought of this, 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ickle down my cheeks.
例句中汉语原文的两个句子之间没有任何显性的连接词,而在张译中却加上了"At the thought of this"的小句,意为"作者一想到这个,就会满头大汗和泪流满面了",这里用this来指代前面一句话的整个内容,运用了指示照应。
2、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的形式去替代上文出现的词语,其语义要从它所替代的成分中去找。替代的作用是为了避免重复,也是为了连接上下文。英语中用"one""ones""so""do""the same"等词,而中文中用"者""这样""来""这么""是"等词来表替代。
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What traces have I left behind? No, nothing, not even gossamer-like traces.
例句中用名词词组"去的""来的""去来的"来替代"日子",是属于名词性替代的情况;而再另一例子英文译文中用"nothing""not"来替代前面的小句,属于英文语篇中的小句性替代。
3、省略
省略是指篇章或句子中的某个词语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能找回的语言形象。省略分为三类: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小句性省略指的是整个小句或小句的一部分被省略的现象(蓝希君,2008)。
例: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在汉语原文中,日子作为主语,三个小句子形成排比。其中前两句重复主语两次,最后一个小句省略了。英译文中把第二个小句的主语也省略,使那个句子的动词排列整齐,共有一个主语。
4、连接
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的种种逻辑关系的手段。Halliday和Hasan(1976)讲英语的连接分为增补(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原因(causal)和时间(temporal)四种。
例: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例:Perhaps they have been stolen by someone. But who could it been and who would be hide them? Perhaps they have just run away by themselves. But where could they be at present moment?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文中没有使用一个显性的连接词,而在英语译文中张先生却添加了两个"but",使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英语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
5、词汇衔接
除了通过以上的语义衔接来达到语篇紧凑的效果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词汇来体现语篇词义的联系。
例: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年的匆匆里,除了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
就"匆匆"这个中心词来讲,朱自清的原文中出现了五次,着属于原词复现的现象。而在英译文中"匆匆"分别用了"transient days""fleeting presence""live a transient life""fleeting days""transition"来表示。这属于词汇衔接的近义词复现的现象。
三、小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语法衔接方面,汉英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汉语的衔接趋于隐性,而英语的衔接则具有显性的特征。汉语少用甚至不用形式手段,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吸纳衔接。而英语的显性衔接主要借助于形态变化和形式变化,明显地标明词语间或小句间的语法关系。汉语和英语在词汇衔接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汉语倾向于原词重复手段达到语义的连贯,而英语更倾向于近义词和同义词复现的方式来避免原词的重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关键词 语篇 衔接 《匆匆》
一、引言
语篇是自然语义上的一个统一体,是"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94)。互不相关的句子的简单堆积并不能形成语篇,而是用一些意义相关联的句子来达到一定的而交际目的且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
衔接或词语连接,是指一段话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两方面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衔接可分为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Halliday 和 Hason将其中前四类划分为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类属于词汇衔接手段。
二、英汉衔接手段对比
1、照应
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通过照应的词项来说明信息(程丽娟,2011)。下面以《匆匆》中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张译: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At the thought of this, 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ickle down my cheeks.
例句中汉语原文的两个句子之间没有任何显性的连接词,而在张译中却加上了"At the thought of this"的小句,意为"作者一想到这个,就会满头大汗和泪流满面了",这里用this来指代前面一句话的整个内容,运用了指示照应。
2、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的形式去替代上文出现的词语,其语义要从它所替代的成分中去找。替代的作用是为了避免重复,也是为了连接上下文。英语中用"one""ones""so""do""the same"等词,而中文中用"者""这样""来""这么""是"等词来表替代。
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What traces have I left behind? No, nothing, not even gossamer-like traces.
例句中用名词词组"去的""来的""去来的"来替代"日子",是属于名词性替代的情况;而再另一例子英文译文中用"nothing""not"来替代前面的小句,属于英文语篇中的小句性替代。
3、省略
省略是指篇章或句子中的某个词语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能找回的语言形象。省略分为三类: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小句性省略指的是整个小句或小句的一部分被省略的现象(蓝希君,2008)。
例: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在汉语原文中,日子作为主语,三个小句子形成排比。其中前两句重复主语两次,最后一个小句省略了。英译文中把第二个小句的主语也省略,使那个句子的动词排列整齐,共有一个主语。
4、连接
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的种种逻辑关系的手段。Halliday和Hasan(1976)讲英语的连接分为增补(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原因(causal)和时间(temporal)四种。
例: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例:Perhaps they have been stolen by someone. But who could it been and who would be hide them? Perhaps they have just run away by themselves. But where could they be at present moment?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文中没有使用一个显性的连接词,而在英语译文中张先生却添加了两个"but",使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英语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
5、词汇衔接
除了通过以上的语义衔接来达到语篇紧凑的效果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词汇来体现语篇词义的联系。
例: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年的匆匆里,除了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
就"匆匆"这个中心词来讲,朱自清的原文中出现了五次,着属于原词复现的现象。而在英译文中"匆匆"分别用了"transient days""fleeting presence""live a transient life""fleeting days""transition"来表示。这属于词汇衔接的近义词复现的现象。
三、小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语法衔接方面,汉英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汉语的衔接趋于隐性,而英语的衔接则具有显性的特征。汉语少用甚至不用形式手段,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吸纳衔接。而英语的显性衔接主要借助于形态变化和形式变化,明显地标明词语间或小句间的语法关系。汉语和英语在词汇衔接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汉语倾向于原词重复手段达到语义的连贯,而英语更倾向于近义词和同义词复现的方式来避免原词的重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