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册(必修)的第四专题为“慢慢走,欣赏啊”,将一些不好归类的经典美文编入其中,鲁迅的名作《祝福》也被编选进来。这是一篇极其传统的篇目,可资利用的材料不胜枚举,还有网上的课件、教案、学案、教参、名家上课实录、教学资料,皆唾手可得。但资料过多,名家演绎了很多回,也会对初教者造成心理压力,会让人在众说纷纭中迷失自我,无所适从。
面对这一传统篇目,我首先想到教材编选者的整体构思以及想借此达到的目的:课本上明确表达为“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于是尽管字字珠玑,也得有所取舍。我选择鉴赏情节为第一目标,用一个课时完成。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基本要素自然不可偏废,因此第二目标就是解读人物,第三目标是分析环境的作用,这两个目标再用一个课时完成。至于人物语言,只在处理前三个问题时带到,不单独处理;其他细枝末节诸如“理学”“监生”“四书”“福礼”“老了”“童养媳”,则一概不作处理,课后有学生问就回答。
上课的大致过程是:我以“祝福”二字的“示”字旁解说开始,将《说文解字》相关知识简要告之,并与“衣”字旁形成区别概念。再将“祝福”的今义与文中义进行区别,板书课题。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完成第一个任务———鉴赏小说的情节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空行将课文自然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概括每部分大意:一、在祝福的背景下“我”回到鲁镇(序幕),祥林嫂问“我”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然后死去(结局);二、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开端),被婆婆劫回逼嫁贺老六(发展);三、逼嫁情形及嫁后生活(可归并到上一部分);四、丧夫失子后被迫再到鲁镇帮佣(再发展),遭尽欺凌折磨而行乞(高潮);五、“我”的感受。然后我提问,事件发展的本来顺序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如何叙述?目的是突出本文情节营构的两大特点:一是结局前置,好处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二是通过卫老婆子之口侧面介绍祥林嫂逼嫁贺老六之后的情形,好处是符合“我”是线索人物的特征,因为“我”没去过贺家。
解决完情节这个要素后,结合课后问题一,我问:“祥林嫂不到四十岁就离开人世,是正常死亡吗?”学生答:“不是。”“那么,谁是凶手?”学生纷纷答: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家、贺家大伯、鲁镇人、“我”……于是我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后思考题:讨论各位被告凶手的罪行大小。
第二课时,学生模拟法官的口吻陈述讨论结果:判定鲁四老爷(四婶)为首犯,是封建势力(政权)的总代表,他要求祥林嫂从一而终地守节,又认为她的婆婆把她抢走卖给贺老六是天经地义的;当祥林嫂对鲁家彻底无用时,这位“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监生一脚把她踢出了门,断了她的生计。婆婆家(夫权)罪当第二,虐待祥林嫂使之饱尝劳苦,面色青黄,这还只是小事;为了给小儿子娶妻,婆婆竟要卖掉祥林嫂,纵然祥林嫂逃到鲁家也无济于事,难逃噩运。贺家大伯(族权)罪当第三,妻以夫贵,母以子荣,丧夫失子后,祥林嫂被大伯赶出,再也无法在贺家呆下去。柳妈(神权)告知祥林嫂那个迷信的“锯尸”之说,使祥林嫂除了背负着沉重的思亲之痛外,又背上更为沉重的恐惧枷锁;当捐门槛被告知无效后,封建迷信最终成为杀死祥林嫂的最有力武器。鲁镇人(包括长工)是一群冷漠、麻木的人,喜欢“鉴赏”他人的伤口,再往上面撒盐。这群人像极了《藤野先生》里的看客,还像《孔乙己》中的那群短衣帮,至今中国仍不乏这样的需要拯救的愚弱国民。
人很难对自己开刀,于是“我”放到最后才审判。其实还因为“我”跟以上那些人都不同,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得出“我”的阶级归属———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鲁四老爷不是一路人;“我”同情祥林嫂,从前两个回答里可以看出;但由于“我”的软弱、不敢担当,最终将祥林嫂最后一丝希望打破,加速了祥林嫂走上不归路。辛亥革命的失败也体现了这一点。
传原告祥林嫂: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时着重用了哪些手法?
生答:三次白描式的肖像描写(重点分析),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吞噬了,无怪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说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以上环节解决了人物分析的问题。
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目的?
生答:“祝福”的情节在文中反复出现,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热闹的场面与祥林嫂的凄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渲染了悲剧气氛;通过贫富对比,可知“祝福”跟穷人是没关系的。
以上步骤解决了环境这个要素。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学习鲁迅画眼睛,写一个肖像描写的片段。
教后感想:我自认为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具备对教材大胆取舍的勇气和艺术,还应积极探索新的课堂结构模式,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比如作者简介就完全没有必要,学生以前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也有了较为完整的了解。通过重新洗牌,我完成了教材编写者的起码目标,完成了小说三要素的常规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应语境的能力和模仿写作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还使每堂课具备相对的完整性,而不是把一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当然这种处理方式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否则学生的思路就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匆忙到书中找对应文字,自然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面对这一传统篇目,我首先想到教材编选者的整体构思以及想借此达到的目的:课本上明确表达为“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于是尽管字字珠玑,也得有所取舍。我选择鉴赏情节为第一目标,用一个课时完成。这是一篇小说,小说的基本要素自然不可偏废,因此第二目标就是解读人物,第三目标是分析环境的作用,这两个目标再用一个课时完成。至于人物语言,只在处理前三个问题时带到,不单独处理;其他细枝末节诸如“理学”“监生”“四书”“福礼”“老了”“童养媳”,则一概不作处理,课后有学生问就回答。
上课的大致过程是:我以“祝福”二字的“示”字旁解说开始,将《说文解字》相关知识简要告之,并与“衣”字旁形成区别概念。再将“祝福”的今义与文中义进行区别,板书课题。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完成第一个任务———鉴赏小说的情节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空行将课文自然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概括每部分大意:一、在祝福的背景下“我”回到鲁镇(序幕),祥林嫂问“我”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然后死去(结局);二、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开端),被婆婆劫回逼嫁贺老六(发展);三、逼嫁情形及嫁后生活(可归并到上一部分);四、丧夫失子后被迫再到鲁镇帮佣(再发展),遭尽欺凌折磨而行乞(高潮);五、“我”的感受。然后我提问,事件发展的本来顺序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如何叙述?目的是突出本文情节营构的两大特点:一是结局前置,好处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二是通过卫老婆子之口侧面介绍祥林嫂逼嫁贺老六之后的情形,好处是符合“我”是线索人物的特征,因为“我”没去过贺家。
解决完情节这个要素后,结合课后问题一,我问:“祥林嫂不到四十岁就离开人世,是正常死亡吗?”学生答:“不是。”“那么,谁是凶手?”学生纷纷答: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家、贺家大伯、鲁镇人、“我”……于是我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后思考题:讨论各位被告凶手的罪行大小。
第二课时,学生模拟法官的口吻陈述讨论结果:判定鲁四老爷(四婶)为首犯,是封建势力(政权)的总代表,他要求祥林嫂从一而终地守节,又认为她的婆婆把她抢走卖给贺老六是天经地义的;当祥林嫂对鲁家彻底无用时,这位“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监生一脚把她踢出了门,断了她的生计。婆婆家(夫权)罪当第二,虐待祥林嫂使之饱尝劳苦,面色青黄,这还只是小事;为了给小儿子娶妻,婆婆竟要卖掉祥林嫂,纵然祥林嫂逃到鲁家也无济于事,难逃噩运。贺家大伯(族权)罪当第三,妻以夫贵,母以子荣,丧夫失子后,祥林嫂被大伯赶出,再也无法在贺家呆下去。柳妈(神权)告知祥林嫂那个迷信的“锯尸”之说,使祥林嫂除了背负着沉重的思亲之痛外,又背上更为沉重的恐惧枷锁;当捐门槛被告知无效后,封建迷信最终成为杀死祥林嫂的最有力武器。鲁镇人(包括长工)是一群冷漠、麻木的人,喜欢“鉴赏”他人的伤口,再往上面撒盐。这群人像极了《藤野先生》里的看客,还像《孔乙己》中的那群短衣帮,至今中国仍不乏这样的需要拯救的愚弱国民。
人很难对自己开刀,于是“我”放到最后才审判。其实还因为“我”跟以上那些人都不同,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得出“我”的阶级归属———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鲁四老爷不是一路人;“我”同情祥林嫂,从前两个回答里可以看出;但由于“我”的软弱、不敢担当,最终将祥林嫂最后一丝希望打破,加速了祥林嫂走上不归路。辛亥革命的失败也体现了这一点。
传原告祥林嫂: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时着重用了哪些手法?
生答:三次白描式的肖像描写(重点分析),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吞噬了,无怪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说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以上环节解决了人物分析的问题。
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目的?
生答:“祝福”的情节在文中反复出现,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热闹的场面与祥林嫂的凄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渲染了悲剧气氛;通过贫富对比,可知“祝福”跟穷人是没关系的。
以上步骤解决了环境这个要素。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学习鲁迅画眼睛,写一个肖像描写的片段。
教后感想:我自认为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具备对教材大胆取舍的勇气和艺术,还应积极探索新的课堂结构模式,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比如作者简介就完全没有必要,学生以前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也有了较为完整的了解。通过重新洗牌,我完成了教材编写者的起码目标,完成了小说三要素的常规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应语境的能力和模仿写作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还使每堂课具备相对的完整性,而不是把一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当然这种处理方式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否则学生的思路就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匆忙到书中找对应文字,自然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效果自然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