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正向着一个有效稳定的阶段逐渐过渡,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素质教育推行的重要性则更为显而易见。本文主要阐述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的内容、作用以及应用和策略,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1.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目标及作用
1.1根本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以最优的状态,扎实地接受和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逐步形成自我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的教育是一种全民的基础化教育方式,小学的素质教育就是对整个民族素质进行提升的一个关键,因此必当被重视。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素质教育则更应当被推行和推广。
1.2作用定位
传统的教育工作是一种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去了解学生的感受,也不进行个人思考能力等方面的改善,使学生对公式等运用足够熟练,面对新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数学基础的知识内容涵盖了从概念、理论到解决方法、思维方法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合理的开放性思维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养成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素质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
2.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及策略
2.1知识学习流程中的应用及策略
课堂讲授仍然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数学的理论性内容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学工作都集中在课堂上,课堂就成为数学教育授业解惑的一个核心场所。但是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按照既定的大纲来执行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很少会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接受能力,这样就出现了课堂结束后学生听到的多,而理解的少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厌恶、反感的心理,对科目的学习兴趣大幅降低,在往后的听课中更不容易集中精力,对自身的评价逐步降低,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也就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散授课的流程,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空间扩大,具体的做法是有效地分布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时间。在课前预习上,首先授课老师需要根据授课目标来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相关概念的关联提醒、思维方式的点播等,之后提出一个有引导性的自学建议,让学生的课前预习的目的性更强。另外还可以针对一些关键性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提醒或提问,以此来进行相关的内容和方法的引导。从课后的巩固来说,传统的课后巩固方式往往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并且是大量重复的作业,这不但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解决的方式就在于合理性的课后巩固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课后的巩固练习内容,布置少量的必要作业和一定量的非硬性思考题,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行进行思考,并在下节课上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阐述,教师再进一步评价、纠正等。这样既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也会促进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防止部分学生厌学思想的产生。
2.2授课方式中的应用及策略
传统的数学课堂授课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演讲秀,很少会有让学生参与授课过程的机会,更缺乏思维引导和知识贯穿。素质教育则注重引导性的授课方式,注重重点知识的启发、思维方式的教育以及主动参与性的培养。笔者对此的具体建议是让教师合理地对知识重点进行划分,将讲授的时间大幅缩短,注重重点内容和方法的讲解,在讲述上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进行阐述,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及教师点评与引导。在课堂的开始,要对概念和定理的成因进行分析,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堂最后,对计算能力和技巧介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述,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变通。在具体的应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来确定是否提示,从而让学生逐渐地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渐形成自我探索的动力和兴趣。长期的引导性教学能让学生逐步地尝试和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还能让学生对学者发现理论定理时的喜悦感同身受,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课堂总结和学习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及策略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总结和效果评价往往是由老师一人来进行,大量重复的工作会导致教师的处理过程缓慢,为了加快速度教师可能会错过一些问题,从而致使某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一直存在误区。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堂最后的点评总结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言,阐述自己的理解,阐述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指正,最后教师点评。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还能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在授课效果评价上可以让学生互相审阅授课作业,也可以由小组内的多人互相检查和审阅,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养成借鉴和自我反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郁佩华.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9(9).
[2]高晓音.数学文化观与数学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2).[3]黄毅英,张奠宙.关于东西方数学教育观念的碰撞[J].数学教学,2009(1).
1.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目标及作用
1.1根本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以最优的状态,扎实地接受和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逐步形成自我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的教育是一种全民的基础化教育方式,小学的素质教育就是对整个民族素质进行提升的一个关键,因此必当被重视。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素质教育则更应当被推行和推广。
1.2作用定位
传统的教育工作是一种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去了解学生的感受,也不进行个人思考能力等方面的改善,使学生对公式等运用足够熟练,面对新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数学基础的知识内容涵盖了从概念、理论到解决方法、思维方法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合理的开放性思维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养成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素质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
2.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及策略
2.1知识学习流程中的应用及策略
课堂讲授仍然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数学的理论性内容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学工作都集中在课堂上,课堂就成为数学教育授业解惑的一个核心场所。但是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按照既定的大纲来执行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很少会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接受能力,这样就出现了课堂结束后学生听到的多,而理解的少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厌恶、反感的心理,对科目的学习兴趣大幅降低,在往后的听课中更不容易集中精力,对自身的评价逐步降低,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也就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散授课的流程,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空间扩大,具体的做法是有效地分布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时间。在课前预习上,首先授课老师需要根据授课目标来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相关概念的关联提醒、思维方式的点播等,之后提出一个有引导性的自学建议,让学生的课前预习的目的性更强。另外还可以针对一些关键性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提醒或提问,以此来进行相关的内容和方法的引导。从课后的巩固来说,传统的课后巩固方式往往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并且是大量重复的作业,这不但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解决的方式就在于合理性的课后巩固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课后的巩固练习内容,布置少量的必要作业和一定量的非硬性思考题,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行进行思考,并在下节课上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阐述,教师再进一步评价、纠正等。这样既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也会促进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防止部分学生厌学思想的产生。
2.2授课方式中的应用及策略
传统的数学课堂授课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演讲秀,很少会有让学生参与授课过程的机会,更缺乏思维引导和知识贯穿。素质教育则注重引导性的授课方式,注重重点知识的启发、思维方式的教育以及主动参与性的培养。笔者对此的具体建议是让教师合理地对知识重点进行划分,将讲授的时间大幅缩短,注重重点内容和方法的讲解,在讲述上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进行阐述,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及教师点评与引导。在课堂的开始,要对概念和定理的成因进行分析,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堂最后,对计算能力和技巧介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述,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变通。在具体的应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来确定是否提示,从而让学生逐渐地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渐形成自我探索的动力和兴趣。长期的引导性教学能让学生逐步地尝试和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还能让学生对学者发现理论定理时的喜悦感同身受,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课堂总结和学习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及策略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总结和效果评价往往是由老师一人来进行,大量重复的工作会导致教师的处理过程缓慢,为了加快速度教师可能会错过一些问题,从而致使某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一直存在误区。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堂最后的点评总结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言,阐述自己的理解,阐述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指正,最后教师点评。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还能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在授课效果评价上可以让学生互相审阅授课作业,也可以由小组内的多人互相检查和审阅,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养成借鉴和自我反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郁佩华.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09(9).
[2]高晓音.数学文化观与数学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2).[3]黄毅英,张奠宙.关于东西方数学教育观念的碰撞[J].数学教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