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走出政治新课改的三个误区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无论从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讲,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或对新课改理解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走进了一些误区。下面就我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误区一:强调感性分析,忽视理论深化
  仔细分析一下新教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教材中的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的文字被删减,代之以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或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根据学生以往的直接经验能感知的,新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这里要提出的是,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即只对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是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而对抽象理论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歪曲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分析的层次,而忽视理论的深化。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这一课内容,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通过一些数据来认证这个结论。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多,如果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非公有制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否非公有制就冲淡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教师没有解开这个疑团。很显然,教师只停留在感性分析层面,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因此本节课结束以后,学生对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上越来越少,却仍然起着主体作用,没有办法理解。如果教师再作深入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控制力上,那么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误区二: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成自由放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的学习,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执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因为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我们学校有老师搞过一节活动课“上网的利与弊”,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首先把辩题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两组,辩论过程中教师站在一边,时不时地说:“好,不错,继续”,不做任何总结、引导,任由学生发挥。教师这样做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但结果往往导致“放羊式”课堂。
  也有一些老师做得更是离谱,一上课就是“今天请同学们自学,可以自由讨论”。诸如此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无计划、无目的、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还美其名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是搞自由放任。
  误区三:“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教师也主动参与新课改,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不敢真正迈开课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议论、练习,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搞课改,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我们把他们的做法叫做“穿新鞋走老路”。
  在听一位老师的课改课时,不能说这位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他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设计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在课堂上,他紧紧围绕着这个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名义上是“新”,但本质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学,弊端不少。一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以问答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记住教师得出的结论,结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性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更新旧的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先阅读课本内容去分析、归纳、推理、总结,就毫不费力得到现成的答案,就会失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失去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
  真正的课改是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走进新课改的大课堂中。总之,我们在政治新课改中,只有做到既不枉过正,又不徘徊不前,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误区。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术等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可以进行美育。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  【关键词】数学 教学 美育    当今,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
期刊
摘要:只有创新的热情而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多元解读就难以起到培育创新人才的作用。教学情境中的多元解读,不应是无根据的随意解读,而应是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的创造性解读。而辩证思维,不仅能促成创造性阅读更具科学性,而且也是将创造性阅读引向深入的“助推器”。  关键词:创造性解读 辩证性思维 辩证性问题 有效设计 有效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
期刊
身处教育前沿,诸多教师都对现今的教育现状发出感慨,对教育前景堪忧,替年轻学子叹息:一班学生人数有好几十,真正学习的数不上三分之一!  除却班主任及少数严厉的教师,多数教师的课堂更象或热闹或冷清的“集市”:东张西望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飞鸽传书者有之,甚至隔“山”传话,隔“海”传物,随意窜桌更是习以为常。更有的,课程进行间,慢条斯理的踱至教师跟前打个招呼,或是招呼都不打,需教师主动问询,就径直行出
期刊
我们一行四人,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这个地域偏僻,名不经传的小镇。却因其新颖的教学模式而闻名遐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师前来“取经”,这点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带着这个愿望,想亲眼目睹,亲耳聆听那精彩的课堂教学,想与各位名师交流,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通过两天的看、听、问、感,说不上把全部教学经验的精髓铭刻于心,至少把框架模式收入囊中,各位老师一致
期刊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另一种形式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運用事物运动变化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观点,把未知变为已知,把难变易,把复杂变为简单的思维方法。它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的思想方法,它在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一条无形的线索,贯穿全套教材的始终。而利用转化思想也有利于学生解题。
期刊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通过参加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
期刊
内容摘要: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更新观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接受新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才观,尝试新教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帮助学生自己自学提问,探索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并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探究方法,适合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注意学生主动探究能
期刊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青少年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
期刊
在初中阶段,随着英语课程内容的不断加深,部分学生英语成绩呈下降趋势,他们在小学时初学英语的那种热情已不见踪影。上课不听、抄袭作业现象普遍存在。老师布置要背诵的单词、词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长期下去,这些学生只会对英语逐渐丧失信心,最终导致放弃英语。这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重新燃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中学
期刊
[摘要]:泰兴市始终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围绕德育的特色化、序列化和创新性开展工作,着重从队伍建设、法制教育、“一校一品”、德育科研等方面,进了德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德育特色“一校一品”德育科研    近年来,泰兴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围绕德育的特色化、序列化和开展工作,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跃上了新台阶。2008年,泰兴市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