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无论从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讲,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或对新课改理解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走进了一些误区。下面就我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误区一:强调感性分析,忽视理论深化
仔细分析一下新教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教材中的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的文字被删减,代之以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或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根据学生以往的直接经验能感知的,新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这里要提出的是,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即只对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是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而对抽象理论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歪曲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分析的层次,而忽视理论的深化。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这一课内容,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通过一些数据来认证这个结论。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多,如果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非公有制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否非公有制就冲淡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教师没有解开这个疑团。很显然,教师只停留在感性分析层面,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因此本节课结束以后,学生对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上越来越少,却仍然起着主体作用,没有办法理解。如果教师再作深入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控制力上,那么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误区二: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成自由放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的学习,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执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因为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我们学校有老师搞过一节活动课“上网的利与弊”,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首先把辩题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两组,辩论过程中教师站在一边,时不时地说:“好,不错,继续”,不做任何总结、引导,任由学生发挥。教师这样做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但结果往往导致“放羊式”课堂。
也有一些老师做得更是离谱,一上课就是“今天请同学们自学,可以自由讨论”。诸如此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无计划、无目的、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还美其名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是搞自由放任。
误区三:“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教师也主动参与新课改,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不敢真正迈开课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议论、练习,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搞课改,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我们把他们的做法叫做“穿新鞋走老路”。
在听一位老师的课改课时,不能说这位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他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设计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在课堂上,他紧紧围绕着这个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名义上是“新”,但本质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学,弊端不少。一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以问答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记住教师得出的结论,结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性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更新旧的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先阅读课本内容去分析、归纳、推理、总结,就毫不费力得到现成的答案,就会失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失去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
真正的课改是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走进新课改的大课堂中。总之,我们在政治新课改中,只有做到既不枉过正,又不徘徊不前,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误区。
误区一:强调感性分析,忽视理论深化
仔细分析一下新教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教材中的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的文字被删减,代之以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或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根据学生以往的直接经验能感知的,新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这里要提出的是,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即只对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是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而对抽象理论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歪曲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分析的层次,而忽视理论的深化。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这一课内容,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通过一些数据来认证这个结论。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多,如果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非公有制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否非公有制就冲淡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教师没有解开这个疑团。很显然,教师只停留在感性分析层面,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因此本节课结束以后,学生对公有制经济的数量上越来越少,却仍然起着主体作用,没有办法理解。如果教师再作深入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控制力上,那么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误区二: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成自由放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的学习,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执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因为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我们学校有老师搞过一节活动课“上网的利与弊”,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首先把辩题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两组,辩论过程中教师站在一边,时不时地说:“好,不错,继续”,不做任何总结、引导,任由学生发挥。教师这样做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但结果往往导致“放羊式”课堂。
也有一些老师做得更是离谱,一上课就是“今天请同学们自学,可以自由讨论”。诸如此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无计划、无目的、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还美其名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是搞自由放任。
误区三:“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教师也主动参与新课改,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不敢真正迈开课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议论、练习,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搞课改,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我们把他们的做法叫做“穿新鞋走老路”。
在听一位老师的课改课时,不能说这位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他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设计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在课堂上,他紧紧围绕着这个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名义上是“新”,但本质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学,弊端不少。一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以问答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记住教师得出的结论,结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性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更新旧的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先阅读课本内容去分析、归纳、推理、总结,就毫不费力得到现成的答案,就会失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失去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
真正的课改是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走进新课改的大课堂中。总之,我们在政治新课改中,只有做到既不枉过正,又不徘徊不前,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