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试题特点评析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新课标卷,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设计理念。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点。
(一)稳
1. 体现在数学基础的考查稳定。第一,注重课本内容,很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第二,紧扣考纲。高考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试卷中所有考题无一超纲;第三,注重运算。每年的试题都有:集合的运算、向量的运算、复数的运算、三角运算等基本的运算题;第四,注重用图。每年的试题基本上都有:三视图、函数图、程序框图、可行域图等作图、识图题目。
2. 体现在思想方法的考查稳定。新课标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对通性、通法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2010年理科第10、12、20、24题,文科第5、11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理科第17、20题,文科第17、21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体现在数学能力的考查稳定。考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反应在考生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能客观、具体地反应出考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因此,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
4.体现在主干知识的考查稳定。(1)三角函数题。三角函数解答题每年都在变,但是以三角形为载体的特点没变,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是三角函数考题的“常青藤”。(2)数列题。数列试题的主旋律始终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数列的求和问题。(3)概率题。新课标高考中的概率题更注重统计分析的背景设计,一般使用统计(抽样、频率分布表、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数据和信息,将频率视为概率,进而研究分布及数字特征计算。(4)立体几何题。新课标卷设计的立体几何试题,基本上以三棱柱、三棱椎、四棱锥等多面体为载体,研究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解法上,采用同一个题目,既可用传统立体几何知识作答,又可用向量法求解。(5)导数应用题。导数应用题中,多含有参量且以有理函数与超越(指数、对数)函数的复合形式为载体,以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方程根的分布、不等式的证明为形式,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6)圆锥曲线。圆锥曲线是历年新课标高考的压轴题之一,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考点。新课标卷解析几何的一般命题模式是,先根据已知的关系确定一个曲线方程,然后再结合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等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化归为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函数问题来解决。其中的热点问题有:参数范围问题、最值、定值问题等。与平面几何的结合,与向量知识的综合,与方程、不等式、函数的融合是这类题的显著特点。
(二)活
1.知识的组合方式灵活。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函数的各种性质的综合考查,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融合设计,向量与三角函数,向量与解析几何等的交汇,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等。2.跨学科的综合。数学与物理、生物的融合等。如,(2012年理科第15题)某个部件由三个电子元件按下图方式连接而成,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且元件3正常工作,则部件正常工作,设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部件能否正常相互独立,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
2.命题的载体选择灵活。选择填空题以式、图为载体,具体选择灵活多变。解答题中的三角函数题或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三角变换的化简求值;或以实际应用中的测量问题为载体,考查解三角形的方法技巧。灵活多样,新颖独特。正、余弦定理是基础,边角互化是关键;概率题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以统计分析为基点,考查概率计算与概率分布。内容丰富,或保险问题,或老年人的服务问题,或销售问题,或产品质量检测问题;立体几何题以多面体为载体,或棱柱,或棱锥。平行垂直是基础,几何方法与向量方法相结合;解析几何题,以圆锥曲线为载体,或椭圆,或抛物线,或双曲线。方程思想是基础,运算化简是关键;导数应用题,以函数为载体,或三次函数,或对数型函数,或指数型函数。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含参讨论是常态;数列综合题,以递推关系为载体,或求通项,或求和,或证明不等式。方法灵活,归纳猜想是通法,构造转化是捷径。
3.问题的求解策略灵活。新高考的试题,体现以能力为立意的精神,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所以,对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选择填空题中的后几道题的解答,要会观察问题的特殊性,如数字的特殊性、结构的特殊性、图形的特殊性、关系的特殊性、联系的特殊性。
如,(2012年理科第12题)设点P在曲线 y=ex上,点Q在曲线y=ln(2x)上,则|PQ|的最小值为( )
A.1-ln2 B. (1-ln2)
C.1+ln2 D. (1+ln2)
求解的切入点是:观察到y=ex与y=ln(2x)互为反函数的关系,根据图形的对称性,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新课标卷中解答题的压轴题,有较强的综合性。求解的关键是:要会分解,化大为小,要会分离,化繁为简,要会分割,化整为零,要会分类,化难为易。
如,(2011年理科第22题)已知函数f(x) =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Ⅰ)求a、b的值;(Ⅱ)如果当x>0,且x≠1时, f(x)>+,求k的范围。
分析:这道题的第一问,容易解得a=1,b=1。难点是第二问的解答:由(Ⅰ)知f(x)=+,f(x)-(+)=[2lnx+]。
策略1:要会分离,观察x≠1的条件,把2lnx+从中分离出来,独立考查,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单。考虑函数h(x)=2lnx+(x>0),则h′(x)=。
策略2:要会分类,根据k的不同取值,根据x的范围,分类讨论恒成立的条件: (i)当k≤0,由h′(x)=知,当x≠1时,h′(x)<0,h(1)=0。故当x∈(0,1)时,h(x)>0,h(x)>0; 当x∈(1,+∞)时,h(x)<0,可得h(x)>0。当x>0,且x≠1时, f(x)-(+)>0,即f(x)>+。
(ii)当00,h′(x)>0,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0,与题设矛盾。
(iii)当k≥1,此时h′(x)>0,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0,与题设矛盾。
(三)新
1.新考点。试题体现新课改理念,对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全面,且难易适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与时俱进,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对算法、三视图、抽样方法与独立性检验、几何概率与定积分概念均考查到位。
如,(2012年理科第6题)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市属a1,a2,……,aN,输出A,B,则( )
A.A+B为a1,a2,……,aN的和
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
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2.新结构
新课标卷,相对于大纲卷有新变化。
变化1:三角函数题淡化求值、化简、证明的考查,侧重于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的考查。
变化2:概率题,变大纲卷纯概率问题为统计背景下的概率问题。
变化3:解答题中的第一题,数列、三角轮换“坐庄”。若解答题的第一题是数列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必是解三角形的题,其难度与解答题相当,反之亦然。
变化4:最后一题为选答题,选考部分由选修4系列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一题,学生任选一题作答。
3.新背景。新课标卷凸显数学的应用,关注试题背景的创新,尤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概率统计题、三角函数题为主。如,解三角形的题加入了考查实践能力的立意,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2010年陕西理科卷)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D点需要多长时间?
4.新信息。信息给予题,是考查学生学习潜能的创新题。新课标卷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解答的关键是阅读理解,定义新函数,定义新运算,使这类题别具特色。所以高考复习须关注这类题型的训练。如,(2011年理科第12题)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x)=min{2x,x+2,10-x} (x≥0),则f(x)的最大值为( )
A.4 B.5 C.6 D.7
二、复习方法漫谈
高考命题虽说千变万化,但只要认真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找出相应的一些规律,就可以提高我们复习备考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1.复习要求——四化
(1)知识理解,要“深化”。一是要知识序化。高考复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成条理,归纳成系统,构建成网络,整合成结构。让学生建构起自己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二是理解内化。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
(2)问题归纳,要“类化”。高考题的许多题型,课本中没有。高考题的许多解法,总复习前很难全部涉及到。所以,高考的复习,就要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题型要归类,解题方法要总结。
(3)通性通法,要“强化”。高考题的解答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如,数列中的“基本量方法”、“数列的性质法”、立体几何中的“几何方法”、“向量方法”等。这些通性、通法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强化,要变成熟练的技巧。
(4)解题思维,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因此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一题多变”找最佳点,“一失多思”找“防滑链”,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
2.复习内容——四查
(1)查考纲,把握方向。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要查大纲,对新课程高考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 查考题,明确考法。高考试题,有效地反映了新课程数学怎样考、考什么的问题。研究试题就是要明确主干知识以怎样的命题体现,数学能力以怎样的方式表达,数学的思想方法以怎样的活动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怎样的背景展示。
(3)查课本,回归基础。查课本,就是要看考题与课本的关系,要看考点与课本的关系,要看方法技巧与课本的关系。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
(4)查学情,对症下药。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要诊断学生的数学基础。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3.复习要求——四通
(1)心有灵犀一点通。高考复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点。概念理解的深度需要教师点,公式定理的应用需要教师点,典型问题的思路也需要教师点。
(2)融会贯通。高考题与平时课本作业题最大的差别是综合性较强,即便是一道选择填空题也会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所以,高考的复习就要突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分章化节学习的内容,建立起“勾心斗角”的联系;不同章节的例题习题,建立起“犬牙交错”的关系。在“联系”与“关系”的掌握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3)触类旁通。高考复习,摆脱题海的关键是,让学生解一题,会一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习题,建立起相关问题之间的关系,挖掘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开发问题源,形成问题链。
(4)无师自通。高考复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没有教师的指点,也能顺利完成任务。
?? 编辑:谢颖丽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新课标卷,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设计理念。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点。
(一)稳
1. 体现在数学基础的考查稳定。第一,注重课本内容,很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第二,紧扣考纲。高考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试卷中所有考题无一超纲;第三,注重运算。每年的试题都有:集合的运算、向量的运算、复数的运算、三角运算等基本的运算题;第四,注重用图。每年的试题基本上都有:三视图、函数图、程序框图、可行域图等作图、识图题目。
2. 体现在思想方法的考查稳定。新课标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对通性、通法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2010年理科第10、12、20、24题,文科第5、11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理科第17、20题,文科第17、21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体现在数学能力的考查稳定。考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反应在考生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能客观、具体地反应出考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因此,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
4.体现在主干知识的考查稳定。(1)三角函数题。三角函数解答题每年都在变,但是以三角形为载体的特点没变,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是三角函数考题的“常青藤”。(2)数列题。数列试题的主旋律始终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数列的求和问题。(3)概率题。新课标高考中的概率题更注重统计分析的背景设计,一般使用统计(抽样、频率分布表、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数据和信息,将频率视为概率,进而研究分布及数字特征计算。(4)立体几何题。新课标卷设计的立体几何试题,基本上以三棱柱、三棱椎、四棱锥等多面体为载体,研究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解法上,采用同一个题目,既可用传统立体几何知识作答,又可用向量法求解。(5)导数应用题。导数应用题中,多含有参量且以有理函数与超越(指数、对数)函数的复合形式为载体,以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方程根的分布、不等式的证明为形式,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6)圆锥曲线。圆锥曲线是历年新课标高考的压轴题之一,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考点。新课标卷解析几何的一般命题模式是,先根据已知的关系确定一个曲线方程,然后再结合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等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化归为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函数问题来解决。其中的热点问题有:参数范围问题、最值、定值问题等。与平面几何的结合,与向量知识的综合,与方程、不等式、函数的融合是这类题的显著特点。
(二)活
1.知识的组合方式灵活。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函数的各种性质的综合考查,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融合设计,向量与三角函数,向量与解析几何等的交汇,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等。2.跨学科的综合。数学与物理、生物的融合等。如,(2012年理科第15题)某个部件由三个电子元件按下图方式连接而成,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且元件3正常工作,则部件正常工作,设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部件能否正常相互独立,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
2.命题的载体选择灵活。选择填空题以式、图为载体,具体选择灵活多变。解答题中的三角函数题或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三角变换的化简求值;或以实际应用中的测量问题为载体,考查解三角形的方法技巧。灵活多样,新颖独特。正、余弦定理是基础,边角互化是关键;概率题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以统计分析为基点,考查概率计算与概率分布。内容丰富,或保险问题,或老年人的服务问题,或销售问题,或产品质量检测问题;立体几何题以多面体为载体,或棱柱,或棱锥。平行垂直是基础,几何方法与向量方法相结合;解析几何题,以圆锥曲线为载体,或椭圆,或抛物线,或双曲线。方程思想是基础,运算化简是关键;导数应用题,以函数为载体,或三次函数,或对数型函数,或指数型函数。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含参讨论是常态;数列综合题,以递推关系为载体,或求通项,或求和,或证明不等式。方法灵活,归纳猜想是通法,构造转化是捷径。
3.问题的求解策略灵活。新高考的试题,体现以能力为立意的精神,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所以,对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选择填空题中的后几道题的解答,要会观察问题的特殊性,如数字的特殊性、结构的特殊性、图形的特殊性、关系的特殊性、联系的特殊性。
如,(2012年理科第12题)设点P在曲线 y=ex上,点Q在曲线y=ln(2x)上,则|PQ|的最小值为( )
A.1-ln2 B. (1-ln2)
C.1+ln2 D. (1+ln2)
求解的切入点是:观察到y=ex与y=ln(2x)互为反函数的关系,根据图形的对称性,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新课标卷中解答题的压轴题,有较强的综合性。求解的关键是:要会分解,化大为小,要会分离,化繁为简,要会分割,化整为零,要会分类,化难为易。
如,(2011年理科第22题)已知函数f(x) =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Ⅰ)求a、b的值;(Ⅱ)如果当x>0,且x≠1时, f(x)>+,求k的范围。
分析:这道题的第一问,容易解得a=1,b=1。难点是第二问的解答:由(Ⅰ)知f(x)=+,f(x)-(+)=[2lnx+]。
策略1:要会分离,观察x≠1的条件,把2lnx+从中分离出来,独立考查,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单。考虑函数h(x)=2lnx+(x>0),则h′(x)=。
策略2:要会分类,根据k的不同取值,根据x的范围,分类讨论恒成立的条件: (i)当k≤0,由h′(x)=知,当x≠1时,h′(x)<0,h(1)=0。故当x∈(0,1)时,h(x)>0,h(x)>0; 当x∈(1,+∞)时,h(x)<0,可得h(x)>0。当x>0,且x≠1时, f(x)-(+)>0,即f(x)>+。
(ii)当0
(iii)当k≥1,此时h′(x)>0,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0,与题设矛盾。
(三)新
1.新考点。试题体现新课改理念,对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全面,且难易适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与时俱进,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对算法、三视图、抽样方法与独立性检验、几何概率与定积分概念均考查到位。
如,(2012年理科第6题)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市属a1,a2,……,aN,输出A,B,则( )
A.A+B为a1,a2,……,aN的和
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
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2.新结构
新课标卷,相对于大纲卷有新变化。
变化1:三角函数题淡化求值、化简、证明的考查,侧重于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的考查。
变化2:概率题,变大纲卷纯概率问题为统计背景下的概率问题。
变化3:解答题中的第一题,数列、三角轮换“坐庄”。若解答题的第一题是数列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必是解三角形的题,其难度与解答题相当,反之亦然。
变化4:最后一题为选答题,选考部分由选修4系列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一题,学生任选一题作答。
3.新背景。新课标卷凸显数学的应用,关注试题背景的创新,尤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概率统计题、三角函数题为主。如,解三角形的题加入了考查实践能力的立意,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2010年陕西理科卷)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D点需要多长时间?
4.新信息。信息给予题,是考查学生学习潜能的创新题。新课标卷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解答的关键是阅读理解,定义新函数,定义新运算,使这类题别具特色。所以高考复习须关注这类题型的训练。如,(2011年理科第12题)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x)=min{2x,x+2,10-x} (x≥0),则f(x)的最大值为( )
A.4 B.5 C.6 D.7
二、复习方法漫谈
高考命题虽说千变万化,但只要认真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找出相应的一些规律,就可以提高我们复习备考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1.复习要求——四化
(1)知识理解,要“深化”。一是要知识序化。高考复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成条理,归纳成系统,构建成网络,整合成结构。让学生建构起自己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二是理解内化。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
(2)问题归纳,要“类化”。高考题的许多题型,课本中没有。高考题的许多解法,总复习前很难全部涉及到。所以,高考的复习,就要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题型要归类,解题方法要总结。
(3)通性通法,要“强化”。高考题的解答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如,数列中的“基本量方法”、“数列的性质法”、立体几何中的“几何方法”、“向量方法”等。这些通性、通法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强化,要变成熟练的技巧。
(4)解题思维,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因此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一题多变”找最佳点,“一失多思”找“防滑链”,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
2.复习内容——四查
(1)查考纲,把握方向。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要查大纲,对新课程高考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 查考题,明确考法。高考试题,有效地反映了新课程数学怎样考、考什么的问题。研究试题就是要明确主干知识以怎样的命题体现,数学能力以怎样的方式表达,数学的思想方法以怎样的活动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怎样的背景展示。
(3)查课本,回归基础。查课本,就是要看考题与课本的关系,要看考点与课本的关系,要看方法技巧与课本的关系。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
(4)查学情,对症下药。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要诊断学生的数学基础。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3.复习要求——四通
(1)心有灵犀一点通。高考复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点。概念理解的深度需要教师点,公式定理的应用需要教师点,典型问题的思路也需要教师点。
(2)融会贯通。高考题与平时课本作业题最大的差别是综合性较强,即便是一道选择填空题也会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所以,高考的复习就要突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分章化节学习的内容,建立起“勾心斗角”的联系;不同章节的例题习题,建立起“犬牙交错”的关系。在“联系”与“关系”的掌握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3)触类旁通。高考复习,摆脱题海的关键是,让学生解一题,会一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习题,建立起相关问题之间的关系,挖掘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开发问题源,形成问题链。
(4)无师自通。高考复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没有教师的指点,也能顺利完成任务。
??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