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传承和新意,以及新丝绸之路的特点与性质也加以阐述。此外主要针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结”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合作 结
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传承和新意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重塑丝绸之路的辉煌。中央先后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丝绸之路复兴的前景日渐明晰。2005年,“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召开,两年一度的国际论坛成为我国推进丝绸之路复兴的重要多边舞台。2007年,我国与中亚七国计划共同投入192亿美元建设“现代丝绸之路”。2008年,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中亚四国联合发起丝绸之路区域项目,共有19个国家响应,各国在日内瓦签署意向书,决定再为复兴丝绸之路投入430亿美元。2010年至2012年,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完整阐述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既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又散发了新时代的气息。相较于古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在何处?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范围更广,路线更多,效率更高。具体来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分为三条路线,分别为北线、中线和南线。北线从中国出发,经哈萨克斯坦,穿过俄罗斯南部,再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最后经波兰等东欧国家,到达德国,与西欧相连。中线从中国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土库曼斯坦后,沿着里海南岸,经土耳其,抵达欧洲。南线从中国出发,穿过阿富汗、巴基斯坦,经伊朗进入阿拉伯半岛,然后经埃及进入北非。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网,公路相互连通,航空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管道不断丰富,管道运输能力不断加强。总体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已形成全方位、立体的交通网络。这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贸易额,而且更大程度上增进了欧亚人民之间的交流。
2、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结”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欧亚,沿线国家发展水平、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宗教和民族冲突不断。同时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重大的战略意义,自古以来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竞争环境激烈。这些都或多或少制约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带建设的有序进行,我们有必要认清当前国内外形势,认清经济带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只有这样才能稳步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伟大设想,更早地让区域内人民享受到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巨大红利。
2.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着美国、俄罗斯、日韩等国家的强有力竞争和冲击
由于新丝绸之路,特别是中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纷纷针对该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2.1.1、1997年.日本桥本龙太郎内阁开始重视与中亚及其周边国家的交往。把中亚及南高加索8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提出了“丝绸之路外交战略”。2004年,日本推动设立了“中亚+日本”外长定期会晤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日本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了该区域的快速发展。
2.1.2、长久以来,俄罗斯视中亚地区是自己的后花园,为了保持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一直做着各种努力和尝试。2011年,俄罗斯总理普京提议在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基础上进行更紧密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协调,创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联盟。2014年5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更大程度上深化了地区之间的合作。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俄罗斯加强本国在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中的地位,提升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随着俄罗斯有关战略的落实,必将对经济带造成一定冲击,增加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难度。
2.1.3、俄罗斯和中国作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弱化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主导该区发展,保持并强化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宣布采纳“新丝绸之路”计划。在2011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期间,希拉里向国际社会进一步描述了“新丝绸之路”计划,声称该计划的实施将使整个地区经济走向繁荣,中亚、南亚地区也趋向稳定。美国希望通过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在中国边境筑建一条由美国主导的经济与能源通道,连接中亚和南亚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进而强化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特别削弱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对中南亚的影响力。
2.2、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领域较窄,贸易结构单一,集中在能源领域
以中亚地区为例,中国对中亚的投资大多数集中在能源、矿产采掘等少数几个领域,制造业比重偏低,并且集中与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2012年,我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贸易总额达到5495亿美元,仅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4.2%。其中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为459.48亿美元,还未达到我国外贸总额的1%,且大部分贸易额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规模仍处于起步水平。并且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为256.82亿美元,约占到中亚五国贸易总额的60%,而与其余四国的贸易规模较小。中亚五国对中国出口以能源为主,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鞋服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很低,并且缺乏自主品牌。总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贸易层次低,规模小,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2.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着安全挑战。
经济带覆盖的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宗教和民族关系复杂,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比较活跃,地区冲突不断。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东局势依然动荡不定,北约撤离阿富汗后中亚安全形势也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恐怖活动与毒品走私问题将变得更加猖獗,由此对该区域内开展经贸合作构成巨大挑战。中亚五国关系并不和谐。由于边界问题,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时常发生冲突;在水资源分配上,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经常相互采取制约与饭制约措施。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安全因素,需要通过经济、外交等手段综合评价风险程度,才能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稳步中推进。
参考文献:
[1]高飞.中国的“西进”战略与中美俄中亚博弈[J].外交评论,2013(5):39-50.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合作 结
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传承和新意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重塑丝绸之路的辉煌。中央先后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西部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丝绸之路复兴的前景日渐明晰。2005年,“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召开,两年一度的国际论坛成为我国推进丝绸之路复兴的重要多边舞台。2007年,我国与中亚七国计划共同投入192亿美元建设“现代丝绸之路”。2008年,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中亚四国联合发起丝绸之路区域项目,共有19个国家响应,各国在日内瓦签署意向书,决定再为复兴丝绸之路投入430亿美元。2010年至2012年,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完整阐述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既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又散发了新时代的气息。相较于古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在何处?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范围更广,路线更多,效率更高。具体来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分为三条路线,分别为北线、中线和南线。北线从中国出发,经哈萨克斯坦,穿过俄罗斯南部,再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最后经波兰等东欧国家,到达德国,与西欧相连。中线从中国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到土库曼斯坦后,沿着里海南岸,经土耳其,抵达欧洲。南线从中国出发,穿过阿富汗、巴基斯坦,经伊朗进入阿拉伯半岛,然后经埃及进入北非。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铁路网,公路相互连通,航空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管道不断丰富,管道运输能力不断加强。总体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已形成全方位、立体的交通网络。这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贸易额,而且更大程度上增进了欧亚人民之间的交流。
2、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结”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欧亚,沿线国家发展水平、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宗教和民族冲突不断。同时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重大的战略意义,自古以来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竞争环境激烈。这些都或多或少制约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带建设的有序进行,我们有必要认清当前国内外形势,认清经济带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只有这样才能稳步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伟大设想,更早地让区域内人民享受到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巨大红利。
2.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着美国、俄罗斯、日韩等国家的强有力竞争和冲击
由于新丝绸之路,特别是中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纷纷针对该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2.1.1、1997年.日本桥本龙太郎内阁开始重视与中亚及其周边国家的交往。把中亚及南高加索8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提出了“丝绸之路外交战略”。2004年,日本推动设立了“中亚+日本”外长定期会晤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日本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了该区域的快速发展。
2.1.2、长久以来,俄罗斯视中亚地区是自己的后花园,为了保持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一直做着各种努力和尝试。2011年,俄罗斯总理普京提议在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基础上进行更紧密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协调,创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联盟。2014年5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更大程度上深化了地区之间的合作。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俄罗斯加强本国在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中的地位,提升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随着俄罗斯有关战略的落实,必将对经济带造成一定冲击,增加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难度。
2.1.3、俄罗斯和中国作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弱化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主导该区发展,保持并强化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宣布采纳“新丝绸之路”计划。在2011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期间,希拉里向国际社会进一步描述了“新丝绸之路”计划,声称该计划的实施将使整个地区经济走向繁荣,中亚、南亚地区也趋向稳定。美国希望通过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在中国边境筑建一条由美国主导的经济与能源通道,连接中亚和南亚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进而强化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特别削弱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对中南亚的影响力。
2.2、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领域较窄,贸易结构单一,集中在能源领域
以中亚地区为例,中国对中亚的投资大多数集中在能源、矿产采掘等少数几个领域,制造业比重偏低,并且集中与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2012年,我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贸易总额达到5495亿美元,仅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4.2%。其中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为459.48亿美元,还未达到我国外贸总额的1%,且大部分贸易额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规模仍处于起步水平。并且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为256.82亿美元,约占到中亚五国贸易总额的60%,而与其余四国的贸易规模较小。中亚五国对中国出口以能源为主,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鞋服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很低,并且缺乏自主品牌。总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贸易层次低,规模小,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2.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着安全挑战。
经济带覆盖的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宗教和民族关系复杂,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比较活跃,地区冲突不断。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东局势依然动荡不定,北约撤离阿富汗后中亚安全形势也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恐怖活动与毒品走私问题将变得更加猖獗,由此对该区域内开展经贸合作构成巨大挑战。中亚五国关系并不和谐。由于边界问题,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时常发生冲突;在水资源分配上,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经常相互采取制约与饭制约措施。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安全因素,需要通过经济、外交等手段综合评价风险程度,才能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稳步中推进。
参考文献:
[1]高飞.中国的“西进”战略与中美俄中亚博弈[J].外交评论,2013(5):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