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的视角,看亲子关系(下)谁来教我们如何与父母相处?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不理解你,可能是因为他们也不曾被理解
  我们依然从小z的来信说起。小z在信中多次问到:“为什么他们(父母)不能理解我?”。我感受到她的这句话更多的不是在寻求答案,而是一种倾诉,一种抱怨。但是,包括小z在内的孩子们,是否真正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呢?为什么很多父母做不到理解自己的孩子呢?是他们不愿意?碍于面子?还是,他们也许根本不具备理解别人的能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试过去真正地理解一个人?理解一个人,需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然后感同身受,也就是心理学讲的“共情”。但是共情能力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甚至有很多人从小就缺乏。当然,这种能力也可以在后天发展起来,但是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如果一个人的感受和情绪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曾经被允许充分地表达,那这个人长大后就更容易接纳别人的感受和情绪,也就是更能理解别人;反之,如果他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忽视、被禁止表达和展示,那这个人就会形成回避感受和情绪的习惯,长大后也无法做到感知和接受别人的感受和情绪,也就是我们说的不能理解他人。
  或许,孩子们可以去观察一下父母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父母的父母、原生家庭是否给予了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的“土壤”。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让父母成为了现在他们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样子?所以,也许很多人的父母根本不曾体验过被理解,被滋养,一直以来,他们并没能获得“理解他人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们性格上的缺憾。而现在他们教养孩子的方式,也许大部分沿习了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一定也在原生家庭的基础上,更进步了一些,不知道孩子们是否去观察过,对比过。无论如何,父母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给了孩子们“最好”的家庭,笨拙、别扭、矛盾,但很努力。
  当我与小z讨论这一点时,她突然想起母亲小时候的遭遇,那还是舅舅告诉她的。“我妈妈小学的时候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门门功课几乎都是100分。但是,因为外婆重男轻女,只让舅舅上学,所以,我妈妈在五年级的时候,被迫辍学,去田里干活,忙一家人的家务了……”。小z突然间对妈妈萌生了些“心疼、怜爱”的感受,多少开始理解妈妈对待自己的那些不合理的方式。也许父母们并不会很愿意将自己小时候不愉快、感到受伤的成长经历告诉孩子,也并不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怜”自己。但无论如何,理解总是从了解开始的。也更希望父母们能看到这一点,然后去尝试跟孩子聊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自己无论是好是坏的感受,让孩子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同时,也让亲子间的交流、沟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逐渐让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
  刚刚我们谈论的内容,或许会让很多青少年感到有些失望、有些沮丧、有些悲伤。为什么恰恰是我的父母不可以给我更和谐的原生家庭呢?为什么我明明是孩子,却要比父母更坚强,更懂事呢?
  我了解大家的感受,我知道,去接受父母不够好,接受他们其实在很努力地给你“最好”,但却又会给你造成一些“痛苦”和“伤害”,这很难,也将是一个漫长而纠结的过程。但也许,大家可以先试着去释怀,选择不再受这些情绪和情结所牵绊,不再依托父母的教养方式,然后,逐渐让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
  比起父母那一辈的成长环境,现在的青少年们已不必再为生存和安全担忧,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成长自己,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可以从很多其他方面得到教导和滋养,比如同伴,比如老师,比如网络,比如随处可见的碎片信息。青少年们大可充分地去利用好这些资源,主动地学习和寻求帮助,比如小z给心理老师写信,这就是很好的方式。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也许可以不再局限于原生家庭,每个人都足以成为父母的榜样,去向父母示范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用温和的方式爱家人,也许一个家庭,会因为孩子的自我成长而更和谐和开放。
  无论如何,
  和父母好好“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群居动物,从生下来就有寻求人际联结的需求,害怕孤独,渴望陪伴。而漫漫的人生旅途上,父母是我们最早也是最容易去产生联结,从而降低孤独感的对象。所以,与父母好好相处,其实最终还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在这个世上,与其多一个陌生人,不如多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不是吗?
  当然,与父母建立和谐的联结,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但是,从以上我的论述来看,青少年完全可以在这件事上体现自己的价值,用他们的方式去推动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青少年,可以就从现在开始,学会去认识自我、接纳父母,成长自我、影响父母。未来总有一天,你们会让父母重新认识你们,就像久别重逢,然后刮目相看的朋友那样。
  如果你是焦慮、抑郁的求助者
  如果你正面临学习、职业、婚恋、育儿等方面的困惑
  如果你自己或身边有精神障碍的病人
  本刊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名录
  订阅《心理与健康》杂志可以获得实用的
  【疾病知识】 【自助方法】 【用药指导】
  2021年《心理与健康》100页,全彩色铜版纸印刷,月刊,全年定价264元。
其他文献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认知:对于失去至亲的人,安慰是很苍白的。  在网络上这样的感觉更明显。与丧亲者素不相识,更隔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们很想表达支持和鼓励,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将自己的伤痛揭开,也不确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种多余的打扰,我们更不知道怎样的关怀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是合适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敞开心扉的原因,体会他们分享的内
期刊
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流行词“扶弟魔”,它是指一味牺牲自己,永远帮衬弟弟,不计成本愿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献一生的好姐姐。  “扶弟魔”姐姐们究竟值不值得同情?  许多读者朋友通过《心理与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与邮件互动方式给我们留言,说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我思故我在  “扶弟魔”姐姐是不值得同情的,表面她会很值得同情;但是这种没界限的生活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在其中她也享受了被看见、被崇拜、被称赞。也找到
期刊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偏远地区的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根据民政部2018年的调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687万。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小小年纪便和父母分离,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和父母团聚,平时由祖辈或者亲戚帮忙照顾。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调研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继而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
期刊
老师,我想转学,我讨厌这所学校,我不要继续待在这里了!”学生小A被班主任带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就开始哭诉。  待小A冷静下来后,通过交谈,我得知她毕业于市重点初中,是班长,级部前10名的优等生,同学羡慕的对象,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带着一堆光环来到了高一,来到了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在这里,她只是4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切显得平平无奇。对比之下,失落感倍增。  小A的父母一向十
期刊
晓东走进我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班里一个跟他关系还不错的男同学搞起了对象,这个男同学经常给他看那个女生给他写的小纸条,还怂恿他也搞对象,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心里既轻松又不轻松,轻松在于晓东还算个明白人。他说看到同学在搞对象,自己心里也有些想法,也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想去那么做。  我问:“那你为什么又纠结呢?”  他说:“一是这是学校的红线不能碰。二是他觉得也挺麻烦,学业
期刊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讲述了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扑朔迷离的案情将几个家庭裹挟其中,带向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故事。这三个孩子尤其是朱朝阳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带来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觉察与思考。家庭教育的根本在于对孩子价值信念的正确引导  当观众看着朱朝阳这个乖巧学霸走向罪恶,不禁可惜又困惑。一个看似谦逊有礼又能力过人的孩子为何会一步步黑化,最终走上邪恶?记得家长会后,老师与朱
期刊
21世纪应用心理学关注全人健康,关切人类知善不行、晓恶偏作的认知、情绪、意志三重困境,根据科学心理学研究证据提出并大力推广存在主义心理学乃至积极心理学,一系列新概念、理论与技术成为新知、前沿,广受欢迎。比如生命叙事、生命意义,再比如心流、兴盛。这种回归人性的趋势让我们想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维护与促进全人健康的实践与传承,值得关联梳理向读者朋友介绍。兴盛是什么?  兴盛(flourishing)
期刊
一场疫情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轨迹,原本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被强制按下了“慢放”键。疫情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有目共睹,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疫情的发生也帶来了一些积极方面的影响。从个人层面来说,生活被“慢放”后,一些每天忙于工作、学习或忘我娱乐,迷失自我的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层面,思考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或怎样才能活得更有价值。  在本期策划栏目中,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谈一谈,在当下后疫情时
期刊
站在时光的码头,回望2020年,这一年是很特别的一年。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也没有预见过这样的未来。各种焦虑、迷茫、烦闷、疲惫、痛苦、无聊等在心里起起伏伏。当我们终于有时间来关照自己,来审视自己的这些情绪,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又如何在新的挑战里寻找生机呢?  “稳下来” —练习注意控制,让自己稳下来  在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春夏两季,不确定性造成的焦虑时刻影响着人们。“什么时候开学?”“什么时候可以不
期刊
我们有时会感到无法拒绝他人—明明不是自己想要的、想做的,但却无法拒绝他人的请求。同事来寻求帮忙,尽管不是很方便心里不太愿意,想着“不,不,不,我的工作还没做完”,但脱口而出“好啊,没问题”。打车遇到了绕路的司机,本想询问原因,但话到了嘴边却又觉得算了吧,没法掉头了说了也白说,只好支付额外的金额。  在处理社交冲突时全部接受或全部反对,都并非是适应性的应对策略,这不仅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