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到来使人们进入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交汇发展的全新时代,而新媒体技术则是依托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借助智能机等终端设备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针对红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和探究其发展现状机遇和挑战,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红色产业;红色文化;新媒体
1.新媒体时代与红色文化产业
1.1新时代对新媒体的新要求
新媒体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数字通信等传播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传播形态呈现以数字化载体、移动互联網载体为主,包含了数字报纸刊物、数字广播、社交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数字影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用户接收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新媒体有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海量性、多媒体、个性化等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既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是媒体行业的革命性发展,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并没有代表传统媒体走向消失,只是说明传统媒体还没有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重新崛起还需要认清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完成优势互补,促使媒体融合成为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进而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新旧媒体对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差异性
传统媒体传承红色文化,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手段。虽然传统媒体传承红色文化具有权威性与专业性的优势。但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报纸能使用的纸张篇幅较少、出版时间受限,传承红色文化只能对红色资料进行精选、提炼,不能将红色文化全面的、即时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广播则是以声音的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用户在接受传承时无法将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缺乏直观性。电视虽然能够通过声音、画面结合的形式传承红色文化。但是其时间受到严格把控,传承红色文化时内容经常转瞬即逝,用户容易错过,缺乏即时性。电影则是因为其时间长度受到严格的把控,没有办法将红色文化全面展现出来,只能通过对某一个事件、某一个时间段进行演绎,缺乏全面性。
应用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应用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社会上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我国政府单位建设的主流媒体响应国家规定进行组织机构重组、合并等工作的同时,也有做过相应的尝试,并且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3新媒体与红色文化产业的联系
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之下,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应的赋予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应用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是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丰富红色文化产业的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红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是相互作用的。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又反向刺激了新媒体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当今使用的新媒体是以网络通信平台为支撑,合理借助现代化新型信息技术及无线传送技术实现对信息的传播,传播方式多样,可以同时完成一对一单向传播及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复合传播。与其他媒体类型相比,新媒体具有很强的高效便捷特点,并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2.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1多元文化思维冲击,产业竞争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步进入,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红色文化被淡化,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发掘,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以西方快餐文化、消费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思维,倡导的是与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截 然相反的享乐主义、个人为上、金钱万能等精神理念,冲击了红色文化的社会认同,削弱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2.2产业创新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当前,一些地区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同时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人为地割裂开来; 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替代了红色文化传播知识、传递理想、传承文明的时代内涵。其次,由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内涵,在获得国际认同、品牌推广方面存在着现实的困境。
3.红色文化产业面临的新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大量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上出现的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种类增长幅度大、更新迭代速度快的发展模式。新媒体时代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新媒体平台,找准红色文化传承的突破口,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这个宣传主阵地。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够运营新媒体账号,对其进行传播,甚至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根据红色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所存在的问题,遇到的新机遇提出以下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革命历史名人珍贵史料和文献等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和保护手段。
二是创新红色文化品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如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半景全景式技术,展示红色革命的峥嵘岁月和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名人。科学整合点状分布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散于不同地域的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文化时代意蕴与历史价值的弘扬实现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融合,通过文化集群的综合效应,推创地域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品牌集群效应建设,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区域组合,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要素调整要发挥最大品牌效应,将新时代革命精神作为核心要素,梳理省内红色旅游精品线,将历史与当下相结合,通过消解疏离感与陌生感,形成时间跨度与地域板块跨度的双向链接。
三是充分利用网页、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增强红色文化辐射范围和教育效果。广泛的运用这些新媒体载体,推动VR技术与红色文化的互动融合,让更多的民众直接通过VR技术实现浸入式的感官体验,增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实效。红色文化大数据网络平台建立,开设专门宣传学习红色文化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热门软件,通过推送红色文化的文章,拍摄红色旅游产业的短视频,有效利用节点日期等不定期向用户推送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利用好特殊革命纪念日的情感共鸣结合网络宣传来增加大众的认同感。加大对红色文化宣传的监督力度及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面对现代新媒体技术所培育的多元文化思维和文化产品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必须认识现状,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宣传平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挖掘产业资源,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实现我国红色文化产业的强力崛起。
通讯作者:宋帆
参考文献
[1]范中健.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商,2013,(10):213.
[2]刘浩. 新媒体时代桑植红色文化传承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9.
[3]滕慧君.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 人民论坛,2020,(22):138-139.
[4] 周斐.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J].《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2019 (01)
[5] 任文举.四川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革命历史名人品牌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0)
[6]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 滕慧君.人民论坛,2020(22)
【关键词】红色产业;红色文化;新媒体
1.新媒体时代与红色文化产业
1.1新时代对新媒体的新要求
新媒体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数字通信等传播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传播形态呈现以数字化载体、移动互联網载体为主,包含了数字报纸刊物、数字广播、社交媒体、移动电视、网络、数字影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用户接收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新媒体有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海量性、多媒体、个性化等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既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是媒体行业的革命性发展,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并没有代表传统媒体走向消失,只是说明传统媒体还没有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重新崛起还需要认清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完成优势互补,促使媒体融合成为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进而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新旧媒体对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差异性
传统媒体传承红色文化,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手段。虽然传统媒体传承红色文化具有权威性与专业性的优势。但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报纸能使用的纸张篇幅较少、出版时间受限,传承红色文化只能对红色资料进行精选、提炼,不能将红色文化全面的、即时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广播则是以声音的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用户在接受传承时无法将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缺乏直观性。电视虽然能够通过声音、画面结合的形式传承红色文化。但是其时间受到严格把控,传承红色文化时内容经常转瞬即逝,用户容易错过,缺乏即时性。电影则是因为其时间长度受到严格的把控,没有办法将红色文化全面展现出来,只能通过对某一个事件、某一个时间段进行演绎,缺乏全面性。
应用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应用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社会上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我国政府单位建设的主流媒体响应国家规定进行组织机构重组、合并等工作的同时,也有做过相应的尝试,并且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3新媒体与红色文化产业的联系
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之下,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应的赋予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应用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是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丰富红色文化产业的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红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是相互作用的。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又反向刺激了新媒体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当今使用的新媒体是以网络通信平台为支撑,合理借助现代化新型信息技术及无线传送技术实现对信息的传播,传播方式多样,可以同时完成一对一单向传播及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复合传播。与其他媒体类型相比,新媒体具有很强的高效便捷特点,并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2.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1多元文化思维冲击,产业竞争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步进入,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红色文化被淡化,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发掘,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以西方快餐文化、消费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思维,倡导的是与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截 然相反的享乐主义、个人为上、金钱万能等精神理念,冲击了红色文化的社会认同,削弱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2.2产业创新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当前,一些地区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同时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人为地割裂开来; 以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替代了红色文化传播知识、传递理想、传承文明的时代内涵。其次,由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内涵,在获得国际认同、品牌推广方面存在着现实的困境。
3.红色文化产业面临的新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大量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上出现的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种类增长幅度大、更新迭代速度快的发展模式。新媒体时代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新媒体平台,找准红色文化传承的突破口,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这个宣传主阵地。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够运营新媒体账号,对其进行传播,甚至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根据红色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所存在的问题,遇到的新机遇提出以下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革命历史名人珍贵史料和文献等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和保护手段。
二是创新红色文化品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如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半景全景式技术,展示红色革命的峥嵘岁月和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名人。科学整合点状分布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散于不同地域的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文化时代意蕴与历史价值的弘扬实现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融合,通过文化集群的综合效应,推创地域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品牌集群效应建设,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区域组合,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要素调整要发挥最大品牌效应,将新时代革命精神作为核心要素,梳理省内红色旅游精品线,将历史与当下相结合,通过消解疏离感与陌生感,形成时间跨度与地域板块跨度的双向链接。
三是充分利用网页、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增强红色文化辐射范围和教育效果。广泛的运用这些新媒体载体,推动VR技术与红色文化的互动融合,让更多的民众直接通过VR技术实现浸入式的感官体验,增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实效。红色文化大数据网络平台建立,开设专门宣传学习红色文化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热门软件,通过推送红色文化的文章,拍摄红色旅游产业的短视频,有效利用节点日期等不定期向用户推送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利用好特殊革命纪念日的情感共鸣结合网络宣传来增加大众的认同感。加大对红色文化宣传的监督力度及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面对现代新媒体技术所培育的多元文化思维和文化产品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必须认识现状,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宣传平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挖掘产业资源,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实现我国红色文化产业的强力崛起。
通讯作者:宋帆
参考文献
[1]范中健.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商,2013,(10):213.
[2]刘浩. 新媒体时代桑植红色文化传承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9.
[3]滕慧君.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 人民论坛,2020,(22):138-139.
[4] 周斐.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J].《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2019 (01)
[5] 任文举.四川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革命历史名人品牌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0)
[6]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 滕慧君.人民论坛,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