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报得三春晖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春节前夕,我有幸得到了一本朋友的赠书——《根脉——三义泉文苑散文集》。这是一本培育自"三义泉文苑"微信群(由康福、张秀娥、冀运希等发起建立),由三义泉赤子抒写其“乡愁”和“乡情”,又引发读者共鸣的乡土散文集。該书2020年12月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丰建国主编,李慧、郭莲萍副主编。《根脉》共分四辑,收入散文62篇。这四辑辑名都以“一”字打头,“一绣文彩”“一去经年”“一方水土”“一往情深”,用朴实生动的笔触,从各个角度彰显了三义泉这一内蒙古丰镇市知名乡镇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向读者展示了三义泉这方热土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民风乡俗和游子亲情。为什么《根脉》这本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就是因为,在我们大众的人文社会知识结构和文化滋养养成中,除了受到中外优秀文化的影响外,还有那些属于民间文化、乡土知识的东西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而且后者对我们的成长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经常体现在润物无声地转化为溶入我们血液的乡土情感之中,并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而愈加强烈。
  一、赤子笔下的“乡愁”
  一个人无论出生自什么样的家庭,称得上能够维系他们生命之根的魂只有一个,那就是家乡。好一个“因根而聚、因脉而通”(《根脉·序一》),品读了《根脉》一书,读者一定会深深地感受到,没有比《根脉》更合适的书名了。“根脉”所系在于家乡,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儿女则是它枝繁叶茂的累累硕果。2020年春季,《根脉》作者之一的丰建国回三义泉镇参加“三义泉文苑座谈会,商谈如何出版三义泉人写三义泉事的散文集,正是缘于“由文友冀运希兄拉入‘三义泉文苑群’,仿佛有‘回家’的感觉”。在这个“家”里,作者“认识了不少文朋诗友”。“然仅凭这初见,我以为他们可是三义泉这片土地值得为之庆幸的一帮有胸襟有担当有激情的赤子。”(《根脉·印象》)。自此,三义泉这些“一去经年”的赤子们则一发不可收,在《根脉》中大秀文采,写出了激情洋溢的思乡美文。阅读《根脉》进而纵观一个人的人生数十年可知,“一切都变了,唯不变的是村名,还有就是生命里不可遗忘的人”(丰建国:《生命里总有些人不可遗忘》。家乡的地名和“不可遗忘的人”构成了三义泉文苑作者群抒写“乡愁”的核心。而贯穿《根脉》一书的,正是恒久不变的“乡愁”。所谓“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去想念这个地方”(《根脉·后记·乡愁在根脉里流淌》)。就是不论你走多远,现居何地,“乡愁”总会勾起你的离愁别绪。可以说,通览全书,《根脉》一书将三义泉赤子们对家乡的“乡愁”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包括该书精心安排设计置入的封底摄影作品(张秀娥摄),以及每辑前的照片均是如此。如第一辑辑前照片《十里库连春色》(王忠摄),第二辑辑前照片《五间夭夏日风光》(张秀娥摄),第三辑辑前照片《醉美金秋四道咀》(王忠摄),第四辑辑前照片《山岔河冬韵》(王忠摄),用四幅自然风光的彩照,形象地展示了最有优表性,最美的三义泉的春夏秋冬的韵致,将三义泉赤子们的“乡愁”之情推送到了心灵的巅峰,沁入骨髓。如此这般,《根脉》实实在在地把读者的“乡愁”也“勾引”了出来,且欲罢不能。如果说贺敬之的“几回回梦中回延安双手楼定宝塔山”(《延安颂》),抒发的是先辈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赤子之情,那么《根脉》一书倾情表达的则是对家乡三义泉的一片赤子亲情。《根脉》的四辑文章紧扣“乡愁”这一“主题”,写出了赤子们对三义泉的挚爱之情、眷恋之感,写出了赤子们“遥望远方的诗意”,这从第一辑冀运希的《此去经年榆树情》《土炕——远去的乡愁》,到第四辑冀涛的《故乡的品质》等篇,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乡愁”的脉动,以至于不能一一尽述。
  二、全景式展现家乡
  《根脉》一书对家乡三义泉的审美把握和艺术呈现是全方位的。通览全书,可以说该书全景式地反映了三文泉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和教育状况,内容既有全景式的描述,又有对一地一事一人的“白描化”的抒写,集中凸显了三义泉人的奋斗足迹,而尤以反映三义泉中小学(重点是三义泉中学)、老师、同学的生活场景,师生友谊、同学友情最为引人入胜,其中许多前辈、乡领导、历届校长、班主任、生产队长乃至父母兄弟姊妹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脉》一书写出了一个乡镇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史、教育发展史和人才生长史,对于认识以三义泉为典型代表的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的乡村面貌和学校教育的变迁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该书第一辑郭莲萍的《留在大山深处的老妗》,描述了“老妗”与别的农村妇女的不一样,正是这种不一样的感觉,使读者总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非得一口气读完方才“解渴”。因而在我们阅读此文后生发出“在我们丰镇还产生过这样的故事”的感慨,就不足为奇了。无论“老妗”还是“隐莲法师”(李慧:《菩萨颇似寻常人》),他们都是乡间罕见的人物,文章写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因而产生很大的艺术魅力,也为三义泉乡村谱系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康福的《好人朱万来》则塑造了一个可亲可佩的基层领导干部朱万来的形象,一个“小人物的典范”。文中有一个情节说,身患重疾在外地治病的他,“自觉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便决定要从出租屋搬出去,回老家居住。同学问他原因,他说:万一自己在出租屋内离开人世,这屋子再出租就有点难了。”我相信没有一个读者在读到此处时,不眼含热泪的。朱万来的节操让人肃然起敬。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好人”朱万来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身边好干部、好人的概念,“好人”朱万来的高尚品行树立了基层好干部的榜样,特别是当前反腐形势仍很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的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运用好朱万来这样的我们身边的“好人”“好干部”的榜样典型,从学习身边的“好人”、好干部做起,努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人民公仆,我们的干部政治生态一定会风清气正,从而引导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因此,“好人”朱万来及其生动事例应在《根脉》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而使更多的读者受到教益。
  评价一位三一泉人对家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还可以从冀运希的《此去经年榆树情》、李利芳的《长长的童年》两篇散文中找到答案。前者在文章中说:“我心中的老榆时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是我的朋友,我的图腾。”“触景生情,我不由地感叹……随冬去春来,看云卷云舒。”在李利芳的心灵深处,家乡的印象则深深地融入了她对童年的情思,“童年真的是人生的富矿,里面深埋着数不清的财富宝藏。在童年时想着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就能得到更多成人才能得到的东西,但殊不知,长大了的成人却又每每想着童年的美好。”在作者的心目中,创造这个童年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家乡三义泉,在她童年时代,家乡的一切都成了挥之不去的醇厚的爱恋。杜国旺的《黑尔》则与众不同。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只爱家护院的忠义之犬——黑尔。故事围绕黑尔与主人的关系展开,唤起的是人们对家乡的另一种乡愁。冀涛的《我的记忆》作为第一辑的收尾之作,则写出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纷纷扰扰的人生中,我最忘不了的就是你,我的故乡。”   在《根脉》一书中,很多作者都写了自己在三义泉中学(该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丰镇县重点建设的四所地区中学之一)的求学生涯,如郭润和的《自信的转折点》一文写道,“此生对我影响深刻的,莫过于三义泉中学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刘秀芳的《求學路上的甘与苦》则为我们诠释了“那种纯真的友谊是我们这一代人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而杜平的《忆恩师赵守智老师》一文则将三义泉中学誉为“求学圣地”,可见该中学在三义泉学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作为乡村中学的师生,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耕读相伴的教学生活,张吉华的《难忘那耕读持校的岁月》则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了“耕读持家的观念既是读书人深入骨髓的田园理想,也是办学条件所限的不二选择。”此文告诉我们,即使在那样办学条件简陋的乡村,也照样能培育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刘玉文的《我的求学路》则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诠释。通过三义泉中学的培育和以后多次的军内外深造培训,刘玉文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解放军师级干部,他的成长,为家乡三义泉赢得了荣誉。《我的求学路》一文告诉我们,“环境可以改造一个人,一点也不假。而不断地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当你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的良好心态时,就可以从自身上挖掘出无限的潜能。‘本本分分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这应该是一个人永远恪守的基本原则。”能在三义泉中学教书育人、刻苦耕读成才,那是一种至今仍被三义泉人广泛赞誉的荣耀。有那么多的作者能在《根脉》中聚焦母校三义泉中学、追忆那时的师生情谊,就是因为自己的青青留在了母校,那是另外一种浓酽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根脉》第二辑的十四篇散文集中回应了此书的思乡主题。如马根明的《我对三义泉中学的记忆》、李克民的《我在三义泉中学十四年的教学生涯》、张吉华的《难忘那耕读持校的岁月》、康福的《我与三义泉中学》、宋振儒的《三义泉中学情素》、张秀娥的《我的物理启蒙教育》、冀运希的《我的高中生活》、刘秀芳的《求学路上的甘与苦》、段书平的《我的中小学老师们》、李慧的《乡村学堂》等佳作,以及第一辑、第四辑中忆母亲恩师的诸篇文章,虽然在书的编排上选文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将三义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诉诸笔端,娓娓道来,描绘了三义泉最大的希望在教育这一崇高主题,而这一切都构成了反映家乡情愫的生动资源。
  《根脉》一书的第三辑“一方水土”则描述了三义泉地名的变迁史,其中包括历史传说、生态变化、农村风俗等等的篇什,读来使我们感受到了三义泉这一方水土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精神的影响力,也将会弥补读者中不少人农村社会知识的欠缺,这一辑可谓这方面知识的集中呈现。从段晋晓的《四县六乡的三义泉》《三义泉镇村名来源浅谈》、白双娃的《海流素太的古来传说》、郭海亮的《魂牵梦萦麻迷图》、温国胜的《老榆树的生态演绎》、杨玉英的《记忆深处的南河沟》等到杜易泽的《故乡记忆》,为我们了解三义泉的历史与地名文化以及乡风民俗打开了多扇窗户。完全可以相信,随着《根脉》一书的出版,三义泉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
  评说《根脉》一书所反映的家乡情结,一个十分重要的题材则是书中不少作者对父母亲及亲友的怀念。在第四辑中,多篇文章表达了对师恩、恩人的“一往情深”,如麻喜维的《欧沛音,我的老师》、杜平的《师恩难忘,深情永驻》、冀运希的《好友福贵》、李慧的《政治队长——李昌胜》等佳作,这正反映了三义泉人深深懂得恩情难得、不忘报恩的朴素的感恩思想,读了这样的篇章,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第四辑中怀思父母亲等亲人的文章占据了大半篇幅,如赵雅琼的《文亲赵耀》、弓春花的《我为父亲而自豪》、张秀娥的《我的母亲》、冀运希的《母亲这辈子》、张迷如的《村头的小黑点》、刘凤英的《母亲最后的日子》,杜平的《追忆岳父马玉荣》、辛一科的《追思爷爷辛乐》等无不是思忆亲人的佳作。温永清的《舍与得》是描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篇佳作,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军医妻子工作的需要,“舍”的是家庭的团聚,得到的是“岁月感悟”,“春去春回,那是别致的风景。”该书第四辑冀涛的《故乡的品质》则为思乡的主题也为全书的主题展开作了总结,将三义泉游子的思乡之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为读者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使《根脉》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将游子的思乡之情传承下去,象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地漫延开来,这就是《根脉》一书给我们的感悟。
  三、《根脉》的艺术特色
  《根脉》作为多人合集的三义泉文苑散文集,不仅在内容上异彩纷呈,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众多人物形象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鲜活的印记,而且在艺术特色上也是多重呈现,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较完美的统一,在艺术表现力上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同样很值得加以总结,从中获得艺术营养。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根脉》中,纪实性散文的艺术张力在叙事中得以充分体现,并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根脉》一书除了段晋晓撰写的作为“四乡六县”的三义泉及三义泉镇村名来源两篇考证性散文,以及其他关于海流素太的古时传说等篇散文之外,无论是抒写“乡愁”之情,还是描述三义泉中学的师生情谊,求学的艰辛,以及其他题材各异的分布在各辑中的多篇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作者十分巧妙地将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恋情思,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精彩的叙事当中,几乎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使这本纪实性散文集的艺术张力依托生动的地域叙事,完成了其在《根脉》中的创作使命。
  在《根脉》中,弥足珍贵的民俗事象叙说为这本纪实性散文集的审美艺术把握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读《根脉》最让人感知芬芳的是郭莲萍的《过年眊媳妇儿》和《吃糕》两篇。诚然,远在城市生活的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十分了解乡村的婚俗,可以说《过年眊媳妇儿》为读者提供了三义泉一带农村婚俗的活的标本,对于读者了解农村居民的婚恋及其样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吃糕》的含义则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人们参加婚礼的一种通俗说法。因为用黄米面粉制作的炸糕,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婚礼待客佳肴而闻名数省(自治区),所以“吃糕”自然就成了参加婚宴的代名词。《吃糕》一文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相当可观,只有读了这篇作品的人,才会为作者的精妙描写而击案叫绝。
  在《根脉》中,幽默生动的生活语言(包括方言),经过文学加工而成为《根脉》体现地域特点的一个标志性元素。当然,在我国北方尤以晋冀蒙为中心区域以外的地区,要读懂《根脉》中的方言,可能较为困难,但对内蒙古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读者来说,读之即如身临其境。读这些浸润着三义泉泥土芳香的作品,无不使人感受到三义泉这方热土的温度,例如把哥称作“冈”;形容胞弟用“亲蛋蛋的弟弟”等,在别的地方就很少见,都是十分有趣的语言现象,恰当使用确实为这本散文集增添了不少趣味,但不足之处是书中未将此类词语标注简要的注释,难免影响作品的远距离辐射。总之,《根脉》是一本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散文集,她的意义在于,用散文的形式去积极表达我们的“乡愁”,同时也是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献上自己的一瓣馨香。
其他文献
春天悄然而至,大地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欣欣然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在春雨的滋润下,麦苗返青,树木生发出鲜嫩的细芽,田野里的野菜和小草也争相探出脑袋,为大地涂上绿色,目之所及,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时候,每年春节过后,我家都会买回两头刚断奶的小猪仔,我对小猪仔发自内心的喜爱,每到这时,母亲就会趁热打铁地激励我说:“你喜欢它,就每天剜野菜喂它,它很快就能长大。”我对母亲分配的任务自然很高兴,一改
期刊
何谓爬格子?就是在稿纸上抄写文字,写作的人习惯叫爬格子。格子,四四方方,宛如一座“围城”,它是稿纸中的一种类型。爬,对人来说,是一件很累的事。写文章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有人形容写文章就是爬格子。这个比喻实在生动形象。一个爬字,就把写文章的艰辛勾勒出来。  时光荏苒,自去年五月发表个人首篇散文处女作以来,已一年有余。提笔构思时,我总是试图打捞记忆河床里那些流年的碎影,以记录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相遇。 
期刊
我一向找不到路,包括回家的路。  那天,老家的侄儿结婚,我便早早地赶了回去,之前是很少参加的,不知何时起,内心开始有一本清晰的日历,翻到类似这样的页码,就会赶回去,回那个生我的地方。  那里虽然不是很熟悉,甚至经常到村口了还会走错路,或者看到熟悉的人迎面走来,心中总要不停地盘算,该叫什么呢?该叫什么呢?直到把脸憋得通红,默默地垂下脑袋,旋一朵微笑的花拧在脸上,就这样直直地撞上去,直到对方走近:“小
期刊
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底藴深厚的名山,被称为“人为名山”,其中麓山寺、岳麓书院和黄兴、蔡锷烈士墓早就闻名遐迩,倍受后人仰慕。  阳春三月,我和家人一起游览了岳麓山。  那天我们原本打算步行上山,但当我们刚到岳麓山脚下的时候,天空下起了丝丝疏雨,我们只好改为坐缆车上山,因是周末,游客又多,每次的缆车皆是满满当当,我们好不容易才搭上一辆缆车,随着盘山路绕到了山顶。说来也巧,到了山顶,天空晴朗起来,整个山林像
期刊
春到仁贡村  天蓝得深沉,云白得鲜嫩,寒气里凝结着一股潮潮的暖意。  太阳把一抹光懒懒地洒向村野,一团一团的地气便在阳坡上缓缓升起,顺着山窝子缭来绕去一阵后,随着戈壁上刮来的风钻进了沟渠。山头的雪白得发青,边缘处露出一坨一坨深褐色的水印,太阳的反光刺得人眼睛难睁。  阳坡上的草芽刚冒出头,近看如针尖,远看似绒毯,把一抹浅浅的绿向远方伸展。一只红肚膛黑脑袋的小鸟像是被潮气打湿了羽毛,单腿独立,翅膀抖
期刊
一连几个下午,我都在菜市场见到她。  她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齐肩的头发已经花白,参差不齐地垂下来,看上去平时不怎么打理。也许是长期在田地里日晒雨淋,她脸上和手上起了很深的褶皱,像褐色的树皮。此时,她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整理跟前用蛇皮袋垫着的几把空心菜和几根黄瓜。六月的下午,外面像蒸笼一样。她虽然戴了草帽,脸上还是流了很多汗。她拿起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瓶子,轻轻地捏一下瓶身,水就从穿了孔的瓶盖喷了出来
期刊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映照小城时,我和所有下班的人们一起涌入匆匆的人流,在耀眼的霞光下,渐渐地消失在熟悉的回家的路上。偶尔碰到几个同事或朋友相邀,一起去喝酒吃饭,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我想一个人回家,顺便在门口的小吃店买份盒饭,捎瓶喜欢的啤酒。回到家,我一个人慢慢地品尝,静静享受生活。  人生路有千万条,一个人的路时常会有的,也最能考验我们的意志和耐力。一个人独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的是城市的喧
期刊
一  应该是我懂事的年龄,这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时候的夜晚特别黑,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木头的房子,并不宽敞的巷弄,一有风吹草动,这个漆黑的夜晚,就会在寂静中多了几分纷扰。脚步在石板路上,来来回回地响着,好比木棰敲打着木鱼,拽出一串空旷。  醒来的左邻右舍,有好事者,披衣趿鞋开门探个究竟,吱扭的门声响成一片。慵懒者,躺在床上陪同样醒来的娃们,竖着耳朵听门外的动静。我也是醒来的娃们中的一位。  巷弄里
期刊
一  每年除夕,我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在寂寞无人的夜晚独自坐上一会儿,用来回忆一年来的往事,反思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的所做所为,所得到的忧愁和欢乐。也只有在除夕的夜晚我才会用一种极其平静的心情如阅读书本一样把自己重新审视一遍,不为什么,只为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明智,把工作,生活变得更完美。  除夕之夜除了爆竹声声外,可以说是极其平静的夜了。从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从每天工作的应对里,这个时候没有了往日的电话
期刊
令我感动的医生叫何楠,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血管科主治医师。事情得从妻子治腿痛病说起。  妻子的腿痛病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为了给妻子看病,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找了多少个大夫看都无济于事。去年,妻子的腿痛病更加严重了,走三四百米远的路就得歇一歇。有一次到市场去买菜,没走多远,突然一条腿麻木失去了知觉,一下子摔倒了。我领着妻子到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对身体做了全面检查,又做了腿部血管造影,结果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