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猪当然是为了赚钱,但是现在我们村很多人都不养了。”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泉街道办事处傅家碾村的邓大嫂说,“往年我养了七八十头猪,但亏得—塌糊涂,所以2007年我没有再养了。”
傅家碾村原是成都市郊区标准的“养猪村”,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家都靠养猪为生,“但是现在只有几家人在养了,多数人家的猪圈都空空如也,有些甚至已被拆除”。养猪户朱兵说:“2007年虽然生猪价涨了不少,但是猪崽和饲料也在涨价,让我们的养猪成本越来越高;而更让我们害怕的是近几年来猪经常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没病的要预防,有病的要打针,而且往往一死就是一大片,大家都死怕了,亏怕了。”
“涨价”已经成为2007年的热门词语,“猪肉涨价”更是屡屡被率先提及。生猪出栏数全国第一的四川,猪肉价格的表现就更令人关注,而且,四川还是全国重要的饲料生产基地。
多头拉高猪肉价格
2006年,四川省已拥有饲料企业1600家,年产量达700万吨,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130家,工业饲料总产量420Z吨,产值108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饲料工业形成了刘永好领衔的“新希望”、刘汉元执掌的“通威”以及“泰国正大”等如林的强手;美国、韩国等国际著名饲料公司也纷纷“抢滩”四川,原因很简单:四川的生猪出栏数为中国第一。
2007年7月末,四川省仔猪每公斤飙升到22元(5月份时只有12元,去年则不超过6元),优质外血缘仔猪的价格还要高。成都市场上的猪肉,5月无骨猪后腿肉每公斤15~16元,8月达到了每公斤26元,涨幅高达60%。
在养猪生产的直接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以上;而饲料成本中,玉米成本占40~50%,豆粕、棉粕和菜粕占30%左右,合计占饲料成本的70~80%左右。2007年5月,四川省的玉米价格为1650元/吨,同比上涨21.3%,小麦麸为1650元/吨,同比上涨10.9%,进口渔粉为8240元/吨,同比上涨34.2%;明,玉米价格更涨为1660~1700元/吨。
四川省一名饲料企业人员表示,饲料企业生产的浓缩饲料不是直接饲养猪的,农民要自己买玉米和麦麸来混合,所以猪肉涨价的“责任”更多还在后者。
生猪饲养重地的四川省内江市,其商务局在2007年明中公布的《关于生猪供销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四川省内极具代表性:
内江市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2005年以来生猪价格跌入谷底,养殖场(户)每养殖一头生猪亏损80~100元,严重挫伤了养猪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大量宰杀母猪现象;二是2006年上半年价格回暖时,内江市又遭遇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很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青饲料严重短缺,无法扩大养殖规模;三是2005年内江市猪链球菌疫病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2006年4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又爆发生猪蓝耳病等疫病。我省虽未发生重大疫病,但农民尤其是养殖大户的养猪信心不足。
此外,在猪源紧张的情况下,外省纷纷入川调购生猪和猪肉,直接拉动四川猪价上涨;而玉米价格上涨导致每出栏一头仅饲料一项就要增加成本40元左右;内江市虽是养殖大市,但生猪养殖量的80%以上是靠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饲养实现的。即使按当前价格测算,农民养殖一头生猪能赚200元左右,这10年难遇的“黄金行情”也只相当于农民外出务工一周的收入。
《报告》指出:“低下的养猪效益,对于青壮年农民尤其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吸引力;由于农民养猪的比较效益太低,养殖积极性严重下降。”
四川省彭州市养猪大户王万成认为:猪肉价格上涨,说到底还是猪源不够。成都市郊区傅家碾村的养猪户朱兵则强调:“相比较来说,让我们遭遇更大损失的是猪病,而政府和有关科技部门在这方面总是说得很少,做得更少。”
从1997年以来,10年间四川省的猪肉出现过4次大的涨跌。2006年4、5月肉价跌至最低时,毛猪最低卖到4.8元/公斤,而按养殖成本计算,毛猪卖7元/公斤才不至于亏本,即2006年初,养殖户卖一头100公斤左右的肥猪,就要亏200元。
2006年下半年,四川省生猪追肥阶段的全价料从1900元/吨涨到了2700元/吨,喂仔猪的全价料价格更高。“原料涨了,饲料不得不涨;买不起饲料,养猪的人也在减少。”其后果是饲料销量下滑,四川省五友农牧公司董事长贺明平在2007年7月表示,其公司在全国有3000多个直销网点,2007年除四川资阳地区,其他地方销量下滑了70%。
与此同时,由于价格过高,四川各地的猪肉销量也明显下滑,利润大减,成都一家屠场主表示,原来平均每天销售1350公斤左右猪货,利润在1200~1600元之间,现在每天只能销售500公斤左右,利润明显少了;市场上的猪肉摊贩更是销量减半“喊亏连天”。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副处长富刚则表示,所谓猪肉涨价其实是在回归其正常价格,四川猪肉的大量外销,对农民的增收很有好处。
转变养殖方式的契机?
受猪肉、牛肉价格的拉动,2007年7月,四川的禽类价格同比上涨21.4%,鲜蛋价格同比上涨31.9%,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3.7%。四川省餐馆食品的售价也随之上涨,不但以猪肉作为原材料的菜品提价了,一些不含猪肉的菜品也跟着涨价。
除去食品类价格外,2007年7月成都市各类商品价格与2006年同月相比,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已渗透百姓生活的更多领域。成都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消费价格处张辉东指出,受物价涨价影响,成都市盲人按摩收费也由每小时15元涨至每小时20元。
有专家称,此轮猪肉价格猛跌猛涨,正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从散养走向集约化养殖的契机。有意见认为,真正引发问题的是传统、落后的生猪生产模式,并呼吁尽快改变,给养猪农户提供一个更可靠更长远的-保障。
四川的猪肉产业链包括了“饲料供应一良种供应一生猪养殖一生猪屠宰一猪肉分销一猪肉深加工”等环节,延续着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传统。即一头生猪从饲养到上市,要经过农户散养、市场收购、屠宰厂加工和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这样的流程却把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养猪农户与市场割裂开来。现在,四川省已经有不少企业和农户开始新的探索,这对养猪农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四川省彭州市漾阳镇党委书记罗贤良认为:“—方面,受猪瘟影响,农民养猪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养猪。”
他建议一是鼓励发展大型养猪场,走规模化道路;二是建立养猪专业协会,加大对农民养猪和生产销售的培训;三是采用 “公司 养殖小区 农户”养殖模式,提高农户养猪抗风险能力,并希望上级政府能建立风险基金,帮助养猪大户抵抗风险。
在四川省资中县,已经出现了一种“寄养模式”试验。养猪户吴秀华的仔猪、饲料、保险等全部由资中县最大的肉联厂福元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猪养大后由福元公司收回,吴秀华的所得是每头猪大约50~60元的寄养费。目前这种模式受到了当地广大饲养户的欢迎,“主要是饲养户没有风险,只赚不亏”。
成都市将在全市生猪产业牵头县市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力争通过5年时间,在生猪产业发展区建设生猪养殖小区、养殖场1000个,把规模养殖比例提高到60%左右。
粮猪安天下
2005年,四川发生的猪链球菌感染,使206人染病,最终导致38人死亡。这使这个猪肉外调大省的养猪业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8月24日,农业部公布我国共有26个省份爆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共有病猪25.7万头,病死6.8万头,扑杀17.5万头。除了各种疫情,瘦肉精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使我国的饲料、食品行业受到—定的影响。
现在,“粮猪安天下”这句老话在四川省的畜牧系统不断被人提起。尽管目前四川猪肉价格非常可观,但是农民们并没有积极增加养猪存栏量,在资阳和简阳等地区,“仔猪价格高”、“饲料价格高”和“养殖风险大”等因素仍然让农民们担忧不已。
“政府应该帮助我们研究一下,为什么以前肉价低伤农,现在肉价高同样也伤农,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成都市郊区傅家碾村的养猪户朱兵说。
为此,四川省物价局于2007年8月宣布取消在生猪饲养、屠宰和销售环节收取的技术监督管理费、商业定点屠宰管理费、动物防疫耳标费、治安管理费、生猪生产技术改进费、产地出境检疫费、产地出境消毒费、重大疫病防治劳务费等9种收费项目,停止对农民在生猪(活猪)交易市场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及四川省18个市(州)和1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各级财政将筹集4.5亿余元,对四川省水稻、玉米、生猪三个品种的保费进行补贴。其中,生猪承保总量为1685万余头,占全省出栏数的18.13%。该保费补贴将由中央财政及试点地各级财政共同承担70%,农民或龙头企业承担30%。其中70%的保费补贴资金中,中央承担25%,省级承担25%,市县承担20%。按照上述分担原则,中央将下达四川省补贴资金1.6亿余元,四川省各级将筹集资金2.9亿余元。四川媒体称:此项政策实施后,试点品种一旦受灾,保险公司将对农户的损失进行全额赔付。
另外,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能繁母猪保险也将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实施,做到100%应保尽保。中央财政及四川各级财政将共同承担保费的80%,农民或龙头企业承担20%。在中央出台补贴政策之前,成都市农委已颁布了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每头猪补贴125元。
四川省商务厅于2007年8月1日至7日对全省部分猪肉屠宰企业和农贸市场进行了监测,市场运行处处长计小帅分析说,随着11月份生猪出栏高峰期的到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不会出现,预计猪肉和生猪价格近期内仍将保持高价位运行,由于生猪养殖成本的增加,猪肉价格即使有所回落,也不会恢复到5月以前的水平。
傅家碾村原是成都市郊区标准的“养猪村”,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家都靠养猪为生,“但是现在只有几家人在养了,多数人家的猪圈都空空如也,有些甚至已被拆除”。养猪户朱兵说:“2007年虽然生猪价涨了不少,但是猪崽和饲料也在涨价,让我们的养猪成本越来越高;而更让我们害怕的是近几年来猪经常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没病的要预防,有病的要打针,而且往往一死就是一大片,大家都死怕了,亏怕了。”
“涨价”已经成为2007年的热门词语,“猪肉涨价”更是屡屡被率先提及。生猪出栏数全国第一的四川,猪肉价格的表现就更令人关注,而且,四川还是全国重要的饲料生产基地。
多头拉高猪肉价格
2006年,四川省已拥有饲料企业1600家,年产量达700万吨,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130家,工业饲料总产量420Z吨,产值108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饲料工业形成了刘永好领衔的“新希望”、刘汉元执掌的“通威”以及“泰国正大”等如林的强手;美国、韩国等国际著名饲料公司也纷纷“抢滩”四川,原因很简单:四川的生猪出栏数为中国第一。
2007年7月末,四川省仔猪每公斤飙升到22元(5月份时只有12元,去年则不超过6元),优质外血缘仔猪的价格还要高。成都市场上的猪肉,5月无骨猪后腿肉每公斤15~16元,8月达到了每公斤26元,涨幅高达60%。
在养猪生产的直接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以上;而饲料成本中,玉米成本占40~50%,豆粕、棉粕和菜粕占30%左右,合计占饲料成本的70~80%左右。2007年5月,四川省的玉米价格为1650元/吨,同比上涨21.3%,小麦麸为1650元/吨,同比上涨10.9%,进口渔粉为8240元/吨,同比上涨34.2%;明,玉米价格更涨为1660~1700元/吨。
四川省一名饲料企业人员表示,饲料企业生产的浓缩饲料不是直接饲养猪的,农民要自己买玉米和麦麸来混合,所以猪肉涨价的“责任”更多还在后者。
生猪饲养重地的四川省内江市,其商务局在2007年明中公布的《关于生猪供销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四川省内极具代表性:
内江市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2005年以来生猪价格跌入谷底,养殖场(户)每养殖一头生猪亏损80~100元,严重挫伤了养猪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大量宰杀母猪现象;二是2006年上半年价格回暖时,内江市又遭遇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很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青饲料严重短缺,无法扩大养殖规模;三是2005年内江市猪链球菌疫病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2006年4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又爆发生猪蓝耳病等疫病。我省虽未发生重大疫病,但农民尤其是养殖大户的养猪信心不足。
此外,在猪源紧张的情况下,外省纷纷入川调购生猪和猪肉,直接拉动四川猪价上涨;而玉米价格上涨导致每出栏一头仅饲料一项就要增加成本40元左右;内江市虽是养殖大市,但生猪养殖量的80%以上是靠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饲养实现的。即使按当前价格测算,农民养殖一头生猪能赚200元左右,这10年难遇的“黄金行情”也只相当于农民外出务工一周的收入。
《报告》指出:“低下的养猪效益,对于青壮年农民尤其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吸引力;由于农民养猪的比较效益太低,养殖积极性严重下降。”
四川省彭州市养猪大户王万成认为:猪肉价格上涨,说到底还是猪源不够。成都市郊区傅家碾村的养猪户朱兵则强调:“相比较来说,让我们遭遇更大损失的是猪病,而政府和有关科技部门在这方面总是说得很少,做得更少。”
从1997年以来,10年间四川省的猪肉出现过4次大的涨跌。2006年4、5月肉价跌至最低时,毛猪最低卖到4.8元/公斤,而按养殖成本计算,毛猪卖7元/公斤才不至于亏本,即2006年初,养殖户卖一头100公斤左右的肥猪,就要亏200元。
2006年下半年,四川省生猪追肥阶段的全价料从1900元/吨涨到了2700元/吨,喂仔猪的全价料价格更高。“原料涨了,饲料不得不涨;买不起饲料,养猪的人也在减少。”其后果是饲料销量下滑,四川省五友农牧公司董事长贺明平在2007年7月表示,其公司在全国有3000多个直销网点,2007年除四川资阳地区,其他地方销量下滑了70%。
与此同时,由于价格过高,四川各地的猪肉销量也明显下滑,利润大减,成都一家屠场主表示,原来平均每天销售1350公斤左右猪货,利润在1200~1600元之间,现在每天只能销售500公斤左右,利润明显少了;市场上的猪肉摊贩更是销量减半“喊亏连天”。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副处长富刚则表示,所谓猪肉涨价其实是在回归其正常价格,四川猪肉的大量外销,对农民的增收很有好处。
转变养殖方式的契机?
受猪肉、牛肉价格的拉动,2007年7月,四川的禽类价格同比上涨21.4%,鲜蛋价格同比上涨31.9%,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3.7%。四川省餐馆食品的售价也随之上涨,不但以猪肉作为原材料的菜品提价了,一些不含猪肉的菜品也跟着涨价。
除去食品类价格外,2007年7月成都市各类商品价格与2006年同月相比,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物价上涨压力已渗透百姓生活的更多领域。成都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消费价格处张辉东指出,受物价涨价影响,成都市盲人按摩收费也由每小时15元涨至每小时20元。
有专家称,此轮猪肉价格猛跌猛涨,正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从散养走向集约化养殖的契机。有意见认为,真正引发问题的是传统、落后的生猪生产模式,并呼吁尽快改变,给养猪农户提供一个更可靠更长远的-保障。
四川的猪肉产业链包括了“饲料供应一良种供应一生猪养殖一生猪屠宰一猪肉分销一猪肉深加工”等环节,延续着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传统。即一头生猪从饲养到上市,要经过农户散养、市场收购、屠宰厂加工和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这样的流程却把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养猪农户与市场割裂开来。现在,四川省已经有不少企业和农户开始新的探索,这对养猪农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四川省彭州市漾阳镇党委书记罗贤良认为:“—方面,受猪瘟影响,农民养猪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养猪。”
他建议一是鼓励发展大型养猪场,走规模化道路;二是建立养猪专业协会,加大对农民养猪和生产销售的培训;三是采用 “公司 养殖小区 农户”养殖模式,提高农户养猪抗风险能力,并希望上级政府能建立风险基金,帮助养猪大户抵抗风险。
在四川省资中县,已经出现了一种“寄养模式”试验。养猪户吴秀华的仔猪、饲料、保险等全部由资中县最大的肉联厂福元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猪养大后由福元公司收回,吴秀华的所得是每头猪大约50~60元的寄养费。目前这种模式受到了当地广大饲养户的欢迎,“主要是饲养户没有风险,只赚不亏”。
成都市将在全市生猪产业牵头县市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力争通过5年时间,在生猪产业发展区建设生猪养殖小区、养殖场1000个,把规模养殖比例提高到60%左右。
粮猪安天下
2005年,四川发生的猪链球菌感染,使206人染病,最终导致38人死亡。这使这个猪肉外调大省的养猪业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8月24日,农业部公布我国共有26个省份爆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共有病猪25.7万头,病死6.8万头,扑杀17.5万头。除了各种疫情,瘦肉精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使我国的饲料、食品行业受到—定的影响。
现在,“粮猪安天下”这句老话在四川省的畜牧系统不断被人提起。尽管目前四川猪肉价格非常可观,但是农民们并没有积极增加养猪存栏量,在资阳和简阳等地区,“仔猪价格高”、“饲料价格高”和“养殖风险大”等因素仍然让农民们担忧不已。
“政府应该帮助我们研究一下,为什么以前肉价低伤农,现在肉价高同样也伤农,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成都市郊区傅家碾村的养猪户朱兵说。
为此,四川省物价局于2007年8月宣布取消在生猪饲养、屠宰和销售环节收取的技术监督管理费、商业定点屠宰管理费、动物防疫耳标费、治安管理费、生猪生产技术改进费、产地出境检疫费、产地出境消毒费、重大疫病防治劳务费等9种收费项目,停止对农民在生猪(活猪)交易市场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及四川省18个市(州)和1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各级财政将筹集4.5亿余元,对四川省水稻、玉米、生猪三个品种的保费进行补贴。其中,生猪承保总量为1685万余头,占全省出栏数的18.13%。该保费补贴将由中央财政及试点地各级财政共同承担70%,农民或龙头企业承担30%。其中70%的保费补贴资金中,中央承担25%,省级承担25%,市县承担20%。按照上述分担原则,中央将下达四川省补贴资金1.6亿余元,四川省各级将筹集资金2.9亿余元。四川媒体称:此项政策实施后,试点品种一旦受灾,保险公司将对农户的损失进行全额赔付。
另外,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能繁母猪保险也将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实施,做到100%应保尽保。中央财政及四川各级财政将共同承担保费的80%,农民或龙头企业承担20%。在中央出台补贴政策之前,成都市农委已颁布了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每头猪补贴125元。
四川省商务厅于2007年8月1日至7日对全省部分猪肉屠宰企业和农贸市场进行了监测,市场运行处处长计小帅分析说,随着11月份生猪出栏高峰期的到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不会出现,预计猪肉和生猪价格近期内仍将保持高价位运行,由于生猪养殖成本的增加,猪肉价格即使有所回落,也不会恢复到5月以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