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园林作为两邻国的文化有着相同与差异。本文从两国各自园林的发展入手,挖掘中国园林的元素假山流水与日本庭院的典型枯山水,从两者的发展和对比中探索两国园林文化及审美观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园林;假山流水;枯山水;审美差异
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最早可追溯到殷末商初时期“囿”与“台”的结合,也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我们从小就受到古诗意境的熏陶,其实在唐诗中我们就可以大概领略到当时人们对山水之情的热衷。王维作为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常借景抒情,留下千古佳作,这些诗歌就体现了他对于山水园林的审美情趣。“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这首辋川别业描写的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他在山水之景的自然景物之上添加建筑成分并悉心经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充分发挥自身对自然美的理解,利用弃地斩除荆丛种植树木临江配置亭堂。这些园林通过造景、借景的手法力争达到自然的境界。恰恰反映出唐代当时的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的景象,后人也对这种思想极为推崇。
清明时期的造园活动丰富,可谓是达到了中国园林发展的高潮时期。这样的趋势,则会造就造园在技术和理论方面相当的进步,更是人才辈出,出现了一批巧夺天工的匠师和至今受用的著作。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也可看出“山”在中国人审美观占领着重要地位,假山则作为造园重要要素之一,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同发展。从秦朝假山的出现到明清时期假山文化的繁荣,假山的苍劲有力与磅礴浑厚一直是造园中的一大亮点,假山与流水也被视为天作之合,两者一静一动、动静结合,在拙政园、留园、圆明园等园林中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假山文化的韵味。
就影响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的发展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造园手法和园林风格也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喜爱,广受推崇和模仿,其追求自然的精神和“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天人合一”的情趣,都深深着透露着其中的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吸引人的魅力。以至于在18世纪下半叶,一股强烈的“中国园林热”席卷了整个欧洲,自然式的“英中式庭园”成为当时欧洲设计师笔下的新宠儿。其中英国的邱园最为著名,我们可从高高耸立的中国塔中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曾在这片土地上掀起的狂流。
二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中国文化自然也就深刻地影响着日本,这种影响从汉代便开始了。而到了奈良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中国的盛唐文化被日本大量吸收,对日本的社会进行不断的刺激与冲击,当然也包括园林方面,因此日本的园林风格可以说是深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其中作用最为明显的是唐宋山水园。虽然日本与中国同样是保持着自然式的风格,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自然后来也就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独特风格的山水体系。此时的日本庭园虽面积较大但不乏精巧细致,但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其优越的自然风景,即“池泉筑山庭”。
到十三世纪,在日本山水庭优美景致的背后,则蕴含着日本造园所追求的诗意与禅意。佛教禅宗在日本的流行,使得修行者需要一个可以养心凝神的空间以追求其平易、简朴和谦虚的至美精神境界,于是“池泉筑山庭”不再是主流,造园者开始使用一些常绿树、苔藓、砂砾以及造型优美的石头来营造山水庭园。“一沙一世界”,他们在修行者眼里往往有更深层的寓意和象征,白砂则代表水,岩石代表山、岛屿、船只,白砂则代表水和云雾,植物则是自然。这种禅宗哲学使日本园林向着高度概括的方向发展,于是造就了极端“写意”的艺术风格,这种趋向也是日本园林最为突出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此进一步发展形成的“枯山水”,这种形式被沿用至今。
三
中国古典大多园林规模宏大,气势浩荡,细节秀丽;日本山水以小见大,至美婉约,蕴含深意。下面以上文所提到的中国假山流水与日本枯山水做些比较,两者虽然都以自然“山水”为源,却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境。
“动观流水静观山”,我们不难从古诗与国画中体会到高山流水的诗情画意,中国人自古对这样的的画面有着独特的喜爱,其中也包涵了对动静结合审美观的追求,因此在中国园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假山与流水的结合。这里的假山虽然形态各异,但往往造型集中,在形态上讲究“以假乱真”,直接将自然中的真山的形态转化为假山石加以布置,这也是中国造园遵循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精神。也就是说,中国的假山的布置虽出自人手,却讲究不露痕迹。虽假尤真,耐人寻味。
相比之下,日本枯山水却仿佛在刻意的体现人工雕琢的痕迹:静心挑选并布置的石块、耙梳砂砾形成的各式紋路、经过修剪的植物,这些元素无一不体现着其中抽象、概括却不同于自然意味。与动静结合的观念不同,日本造园者意于打造极致的静谧,以冥想、修行,从山石砂砾之间体会“佛理”的存在。
两者虽都为石,但其形式及意境却大不相同,从中也映射出了两国造园文化之间的不同。
四
在中国园林中植物配置不可或缺,湖光山色旁永远少不了大量植物的点缀,水木清华、镜花水月、柳暗花明,没有了植物带来的生机勃勃,园林则易索然无味。因此植物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从树种的选择到之间的搭配,从树冠的形态到花木的颜色,从空间的排列到四季的变换,中国园林似乎都在追求可人的画面,都透露的生命的繁华与的生机的美感。
与之不同的是日本文化却追求“死若秋叶之哀伤”。“枯山水”中的“枯”字不仅是中国字面意思的“干枯”,在日本实际寓意死亡。走向生死寓意两端的文化必然是不同的,在日本比起桃红柳绿、繁花似锦,樱花花瓣缓缓凋零盘旋落地的意境更符合审美。这种审美差异导致日本景观中少见开阔的树冠和斑斓的花卉,只种植低调的苔藓和蕨类。白净的砂、精致的石、朴素的绿,这些庭院里的元素经过四季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枯淡却永恒,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日本禅意的静谧与幽寂。
总的来说,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國人对动静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崇尚,以及“天人合一”的精神;而在日本庭园中存在更多的则是对朴素枯淡的向往与敬畏自然的精神,以及对禅意的追求。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园中山水意境的不同,感受两国审美观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郭凤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3]王蔚.外国古代园林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高静怡(1995.09—),女,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现有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景观建筑。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园林;假山流水;枯山水;审美差异
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最早可追溯到殷末商初时期“囿”与“台”的结合,也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我们从小就受到古诗意境的熏陶,其实在唐诗中我们就可以大概领略到当时人们对山水之情的热衷。王维作为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常借景抒情,留下千古佳作,这些诗歌就体现了他对于山水园林的审美情趣。“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这首辋川别业描写的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他在山水之景的自然景物之上添加建筑成分并悉心经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充分发挥自身对自然美的理解,利用弃地斩除荆丛种植树木临江配置亭堂。这些园林通过造景、借景的手法力争达到自然的境界。恰恰反映出唐代当时的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的景象,后人也对这种思想极为推崇。
清明时期的造园活动丰富,可谓是达到了中国园林发展的高潮时期。这样的趋势,则会造就造园在技术和理论方面相当的进步,更是人才辈出,出现了一批巧夺天工的匠师和至今受用的著作。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从上面的例子也可看出“山”在中国人审美观占领着重要地位,假山则作为造园重要要素之一,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同发展。从秦朝假山的出现到明清时期假山文化的繁荣,假山的苍劲有力与磅礴浑厚一直是造园中的一大亮点,假山与流水也被视为天作之合,两者一静一动、动静结合,在拙政园、留园、圆明园等园林中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假山文化的韵味。
就影响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的发展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造园手法和园林风格也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喜爱,广受推崇和模仿,其追求自然的精神和“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天人合一”的情趣,都深深着透露着其中的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吸引人的魅力。以至于在18世纪下半叶,一股强烈的“中国园林热”席卷了整个欧洲,自然式的“英中式庭园”成为当时欧洲设计师笔下的新宠儿。其中英国的邱园最为著名,我们可从高高耸立的中国塔中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曾在这片土地上掀起的狂流。
二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中国文化自然也就深刻地影响着日本,这种影响从汉代便开始了。而到了奈良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中国的盛唐文化被日本大量吸收,对日本的社会进行不断的刺激与冲击,当然也包括园林方面,因此日本的园林风格可以说是深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其中作用最为明显的是唐宋山水园。虽然日本与中国同样是保持着自然式的风格,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自然后来也就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独特风格的山水体系。此时的日本庭园虽面积较大但不乏精巧细致,但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其优越的自然风景,即“池泉筑山庭”。
到十三世纪,在日本山水庭优美景致的背后,则蕴含着日本造园所追求的诗意与禅意。佛教禅宗在日本的流行,使得修行者需要一个可以养心凝神的空间以追求其平易、简朴和谦虚的至美精神境界,于是“池泉筑山庭”不再是主流,造园者开始使用一些常绿树、苔藓、砂砾以及造型优美的石头来营造山水庭园。“一沙一世界”,他们在修行者眼里往往有更深层的寓意和象征,白砂则代表水,岩石代表山、岛屿、船只,白砂则代表水和云雾,植物则是自然。这种禅宗哲学使日本园林向着高度概括的方向发展,于是造就了极端“写意”的艺术风格,这种趋向也是日本园林最为突出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此进一步发展形成的“枯山水”,这种形式被沿用至今。
三
中国古典大多园林规模宏大,气势浩荡,细节秀丽;日本山水以小见大,至美婉约,蕴含深意。下面以上文所提到的中国假山流水与日本枯山水做些比较,两者虽然都以自然“山水”为源,却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境。
“动观流水静观山”,我们不难从古诗与国画中体会到高山流水的诗情画意,中国人自古对这样的的画面有着独特的喜爱,其中也包涵了对动静结合审美观的追求,因此在中国园林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假山与流水的结合。这里的假山虽然形态各异,但往往造型集中,在形态上讲究“以假乱真”,直接将自然中的真山的形态转化为假山石加以布置,这也是中国造园遵循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精神。也就是说,中国的假山的布置虽出自人手,却讲究不露痕迹。虽假尤真,耐人寻味。
相比之下,日本枯山水却仿佛在刻意的体现人工雕琢的痕迹:静心挑选并布置的石块、耙梳砂砾形成的各式紋路、经过修剪的植物,这些元素无一不体现着其中抽象、概括却不同于自然意味。与动静结合的观念不同,日本造园者意于打造极致的静谧,以冥想、修行,从山石砂砾之间体会“佛理”的存在。
两者虽都为石,但其形式及意境却大不相同,从中也映射出了两国造园文化之间的不同。
四
在中国园林中植物配置不可或缺,湖光山色旁永远少不了大量植物的点缀,水木清华、镜花水月、柳暗花明,没有了植物带来的生机勃勃,园林则易索然无味。因此植物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从树种的选择到之间的搭配,从树冠的形态到花木的颜色,从空间的排列到四季的变换,中国园林似乎都在追求可人的画面,都透露的生命的繁华与的生机的美感。
与之不同的是日本文化却追求“死若秋叶之哀伤”。“枯山水”中的“枯”字不仅是中国字面意思的“干枯”,在日本实际寓意死亡。走向生死寓意两端的文化必然是不同的,在日本比起桃红柳绿、繁花似锦,樱花花瓣缓缓凋零盘旋落地的意境更符合审美。这种审美差异导致日本景观中少见开阔的树冠和斑斓的花卉,只种植低调的苔藓和蕨类。白净的砂、精致的石、朴素的绿,这些庭院里的元素经过四季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枯淡却永恒,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日本禅意的静谧与幽寂。
总的来说,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國人对动静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崇尚,以及“天人合一”的精神;而在日本庭园中存在更多的则是对朴素枯淡的向往与敬畏自然的精神,以及对禅意的追求。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园中山水意境的不同,感受两国审美观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郭凤平,方建斌.中外园林史[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3]王蔚.外国古代园林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高静怡(1995.09—),女,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现有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景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