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窗前往外看着,眼前一会儿是六条铁道,一会儿是两条铁道。六条铁道是真实的,两条铁道时而真实,时而又是那么虚幻。他分不清那六条铁道当中哪两条是50年前的铁道。
这里是他原来居住的地方,他刚搬回来看到窗外的风景时,免不了吃了一惊,嗬,火车道居然变那么多了!钢轨一排排并列,锃光瓦亮,一数整整12条,上面跑的火车明显增多,几乎一两分钟一趟,三五分钟就有两列火车相向而行,跟马路上的汽车一样你来我往。
那一列列货车,拉着各种物资呼啸疾驰,好像在用沉甸甸的事实告诉人们,现在的中国东西多了,火车也是多拉快跑呢。
那旅客列车有单层的,有双层的,更多的是白色动车和高铁,一会儿一趟,一会儿一趟,它们就像在跑道上高速滑行就要起飞的飞机一样,在他眼前疾驰而过,或要进站,或到远方。
他眼前出现了一个少年,那少年也曾经常在这里向窗外张望,只是所处的高度不同。那时的少年住的是“筒子楼”,只有两层,而现在他住的是新房,在26层。虽然当时那少年住在二楼,但由于远远近近几乎没有什么高楼遮挡,也能望出去很远,近处的平房和远处的浑河都尽收眼底,不过少年最爱看的是百米外的火车道。
四条钢轨由南向北延伸,差不多每隔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开过来或开过去,看到绿色的客车开过,少年趴在窗前猜牌子上的字,但怎么抻脖子瞪眼睛也看不清那车是从哪儿到哪儿。车牌是白底黑字或红字,有的写着省内小站的名字,感觉非常遥远,少年心中会泛起莫名的忧伤。有时少年就在心里确定车次,这趟是开往北京的,那趟是开往上海的。少年能肯定的是,列车尾部的最后一节车厢是邮车。
那个少年,是小时候的他自己。那时,“筒子楼”里没有厕所,大家去的是街上的公共厕所。“筒子楼”里也没有厨房,做饭都在走廊里,谁家做点儿啥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那时基本上谁家也没啥特别的好东西吃,蒸个“全面”馒头,炖个白菜豆腐,就相当不错了。要是谁家夫妻闹了矛盾,都不用听争吵声,就听那锅铲与锅碰撞的动静就知道一二了。
他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婚后花十块钱租个小平房,做饭睡觉都在一个屋子里,贴着墙缝往外看能看到一大片天空。最大的裂缝在山墙,一到冬天用報纸和棉花堵上屋子还是冷如冰窖,碗都冻在一起,每次吃饭用碗都得一个个轻敲开才能用。现在看,那日子真叫苦,但当时一点儿都不觉得,只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那个青年,是年轻时的他自己。后来他和妻子回到“筒子楼”父母家,“筒子楼”改造了,能在楼里上厕所了,家家可以关上门做饭了。各家各户还发挥聪明才智,有的搞了折叠床,有的搞了双层床,有的人家还做了壁床。壁床最省地方也最漂亮,放下是床,收起来是壁画,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都有自力更生的努力方向。
后来,“筒子楼”扒掉了,原址建起了36层的高楼,楼里一家家比着劲儿装修。楼外小区里更是百花争艳、绿树成行,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木质结构的长廊有葡萄藤缠绕,大人孩子待在这里悠闲地乘凉。
他过去梦想能在阳光房里看看书、喝喝茶、聊聊天、眯起眼睛畅想。现在,他正天天享受着这一切。他经常一边享受着一边看窗外的风景,看河对岸那边的原野变成了一派大都市景象,看那一排排铁道和上面的列车来来往往。
爷爷,你看啥呢?一个稚嫩的声音。
看历史。他说。
历史在哪儿啊?小孩儿挤过来也往窗外看。
看见铁道了吗?那就是。
(常朔摘自《辽宁日报》2019年2月27日 图/潆夏)
这里是他原来居住的地方,他刚搬回来看到窗外的风景时,免不了吃了一惊,嗬,火车道居然变那么多了!钢轨一排排并列,锃光瓦亮,一数整整12条,上面跑的火车明显增多,几乎一两分钟一趟,三五分钟就有两列火车相向而行,跟马路上的汽车一样你来我往。
那一列列货车,拉着各种物资呼啸疾驰,好像在用沉甸甸的事实告诉人们,现在的中国东西多了,火车也是多拉快跑呢。
那旅客列车有单层的,有双层的,更多的是白色动车和高铁,一会儿一趟,一会儿一趟,它们就像在跑道上高速滑行就要起飞的飞机一样,在他眼前疾驰而过,或要进站,或到远方。
他眼前出现了一个少年,那少年也曾经常在这里向窗外张望,只是所处的高度不同。那时的少年住的是“筒子楼”,只有两层,而现在他住的是新房,在26层。虽然当时那少年住在二楼,但由于远远近近几乎没有什么高楼遮挡,也能望出去很远,近处的平房和远处的浑河都尽收眼底,不过少年最爱看的是百米外的火车道。
四条钢轨由南向北延伸,差不多每隔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开过来或开过去,看到绿色的客车开过,少年趴在窗前猜牌子上的字,但怎么抻脖子瞪眼睛也看不清那车是从哪儿到哪儿。车牌是白底黑字或红字,有的写着省内小站的名字,感觉非常遥远,少年心中会泛起莫名的忧伤。有时少年就在心里确定车次,这趟是开往北京的,那趟是开往上海的。少年能肯定的是,列车尾部的最后一节车厢是邮车。
那个少年,是小时候的他自己。那时,“筒子楼”里没有厕所,大家去的是街上的公共厕所。“筒子楼”里也没有厨房,做饭都在走廊里,谁家做点儿啥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不过那时基本上谁家也没啥特别的好东西吃,蒸个“全面”馒头,炖个白菜豆腐,就相当不错了。要是谁家夫妻闹了矛盾,都不用听争吵声,就听那锅铲与锅碰撞的动静就知道一二了。
他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婚后花十块钱租个小平房,做饭睡觉都在一个屋子里,贴着墙缝往外看能看到一大片天空。最大的裂缝在山墙,一到冬天用報纸和棉花堵上屋子还是冷如冰窖,碗都冻在一起,每次吃饭用碗都得一个个轻敲开才能用。现在看,那日子真叫苦,但当时一点儿都不觉得,只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那个青年,是年轻时的他自己。后来他和妻子回到“筒子楼”父母家,“筒子楼”改造了,能在楼里上厕所了,家家可以关上门做饭了。各家各户还发挥聪明才智,有的搞了折叠床,有的搞了双层床,有的人家还做了壁床。壁床最省地方也最漂亮,放下是床,收起来是壁画,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都有自力更生的努力方向。
后来,“筒子楼”扒掉了,原址建起了36层的高楼,楼里一家家比着劲儿装修。楼外小区里更是百花争艳、绿树成行,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木质结构的长廊有葡萄藤缠绕,大人孩子待在这里悠闲地乘凉。
他过去梦想能在阳光房里看看书、喝喝茶、聊聊天、眯起眼睛畅想。现在,他正天天享受着这一切。他经常一边享受着一边看窗外的风景,看河对岸那边的原野变成了一派大都市景象,看那一排排铁道和上面的列车来来往往。
爷爷,你看啥呢?一个稚嫩的声音。
看历史。他说。
历史在哪儿啊?小孩儿挤过来也往窗外看。
看见铁道了吗?那就是。
(常朔摘自《辽宁日报》2019年2月27日 图/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