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质量监控相关问题的思考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与教学质量评价有关问题
  
  1.为什么评价
  为什么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询问的是评价的目的问题。我国学者把教师评价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考核教师的资格和能力,为教师的聘任、晋升、加薪、解聘等提供人事决策依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一种是用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前者一般使用的评价方法是终结性评价,后者一般使用的方法是形成性评价。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对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采用的是奖惩性评价,并且将结果直接用于人事管理。然而,由于奖惩性评价侧重于外部力量的压力,经常引起教师的消极甚至对立的情绪,使得评价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大大降低,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发展性评价因为其诸多优越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并且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只承认终结性评价的考核功能,要么只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形成性功能。
  那么,这两种评价的目的能不能统一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呢?从根本目的上讲,作为奖惩性评价,目的是考核教师的教学效能,其结果是使教学效能好的教师和合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从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发展性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结果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也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应树立统一意识,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对方的合理成分,达到既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又能够调控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教学评价制度改革上,建议采取渐进式改革模式。因为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彻底否定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不现实的,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论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还是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切合实际的。要实现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就应充分利用奖惩性机制中的积极的激励因素拉动教师自身发展的热情。
  2.谁来评价
  谁来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询问的是评价的主体问题。由于对评价主体的认识不同,目前主要有三种评价方式:一是学生是唯一的评价者;二是主要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三是采取多元主体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由以下部分组成:一是专家的评价,二是同行的评价,三是学生的评价,四是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五是教师的自我评价。多元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定,这样所形成的评价结论才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可和采用。
  目前,在教学质量评价多元主体的各自权重上,基本形成一致意见,即学生评价权重最重,其他次之。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对于教师的工作热情、课堂讲授娴熟程度、能否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治学与做人是否严谨等方面,学生评价最具权威性,理应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来源。但是对于教师自身是否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大家的看法却不一致。有学者认为,教师评价本身也应是发展性的,其目的应是为了教师的发展,是面向教师的未来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从教师的发展出发,应该让教师自身参与评价,以便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评价结果应用上的管理效应和功利目标不可回避,即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在向管理部门反馈评价结果时,也完全可能给予一个并不客观的评分。本文同意“反对意见”,因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须的,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除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还有认定、甄别等目的。因此,评价主体不应包括教师自身。
  在一个评价系统中,随着评价客体的不同,学校应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增加多元评价主体的实质是强调一种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信息反馈相互沟通中,又增强了双方的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和平等的评价关系,这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与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3.什么时候评价
  什么时候进行评价?一般学校都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前大约第16周左右时间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理由有二:一是利于掌握教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状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二是避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而对教师胡乱评价的现象。但这样安排,有两个弊端:一是尽管教师因为评价结论而改进教学,但受影响的也只能是下一批学生了,对于当前的学生则为时已晚;二是容易使评价目的发生偏差,认为只是奖惩性评价,目的只是考核教师,达不到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将检查评价贯穿到平时教学过程中去,学期初组织督导员进行大面积的听课评价,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时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对学生反映问题严重的教师进行听课评价;二是切实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目的的宣传和培训,使得教师和评价者真正理解评价的目的;三是强化形成性评价的意识,使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全过程成为评价工作的全过程。这样,教学质量监控就由单纯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事中的系统监控了。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中关系处理问题
  
  1.处理好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关系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这两者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各司其职,既不相互包办,亦不能彼此错位。在一个理想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里,应该是由人文激励机制来产生教学过程所需要的人本资源,而由约束机制来监测并协调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人本资源的共振。只要管理者按照以人为本的准则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作,那么,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内在组成部分,其功能完全可以统一在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下,相得益彰地贯穿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之中。
  2.处理好监控与服务的关系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认为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者又是服务者,要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才是教学管理的实质。然而,过于强调这一点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教学主管领导常以服务来评价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教学工作人员把服务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追求,如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忙于日常琐事,作计划、提供咨询、调整学籍异动等。服务质量是提高了,监控意识却薄弱了,监控职能基本丧失。实际上,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监控机制的运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保证,这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根本性的服务。良好的监控就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保障教学质量。当然强调监控并不是不要服务,而是在优质服务基础上的监控,监控不能是缺少服务的监控。
  3.处理好规范化要求与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规范化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监控的规范化导向,才能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学工作作为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精神生产过程,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又极其复杂的活动。不同的学校在办学方略、教育模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规范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关系,真正做到强调规范但“管而不死”,尊重个性又“活而不乱”。
  4.处理好目前达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要处理好目前达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一是把评价指标与日常教学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二是把评价工作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三是把评价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扎扎实实,边评边改边建,注重评价实效,不作表面文章。
  要处理好上述几种关系问题,我们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和巩固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三是进一步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四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五是把评价指标与学科、专业发展、教师发展等结合起来,体现特色,注重长远,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Danielson & Thomas L.McGreal.教师评价.陆如萍,唐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 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陈航宇,陈素红.构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想.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4] 王琰春等.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工高教研究,2006(2).
  [5] 吴吉良.对教师评价目的的再思考.理工高教研究,2004(6).
  (责任编辑关燕云)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手段,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差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语法规则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笔者就近年来英语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而典型的问题进行归纳、剖析和总结。  一、冠词:用法相互混淆  虽说英语中只有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但其用法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即使掌握一些规律,也有不少例外。学生对用或不用冠词容易混淆。如:  Can you play the piano?你会弹钢琴吗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是当前不可抗拒的一股潮流,面对应用数学的蓬勃兴起,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数学课程整合就是新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去,其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以“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而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课程整合的关键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课程改革。现
卫生部7月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甲型HIN1流感防控措施的通知》指出,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不再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由卫生部门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对无固定居所的人员,可在住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内容和普遍法律标准,1992年月1日,该公约在我国生效。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的权利,指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及参与的权利。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1992年发布并施行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有关条款都在
多媒体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的硬件环境,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使用。多媒体教室能提供图文并茂、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授课环境,能帮助和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  利用网络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室,从一个单纯的教学资源传播的独立教学单元转变为教学资源采集、整合和传播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环境,彻底改变了传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和学业的提高。在这里,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实现教学的目标,而将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更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逐渐远离了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失去了生活底蕴,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解疑答惑,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及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对学生德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方法、新模式,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德育生活化内涵及意义    广义上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农民工不断增加,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随父母输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基本得到保障。但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从制度与政策上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体制的形成  
为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家和欧洲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和深圳中投风险投资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在欧洲风险投资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将在20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