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國之根本,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农村小学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从学生的情绪体验入手,逐步形成自发自主性,积极介入到自由表现和自由创造的各类活动中去,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但是,贫困民族地区,特别是凉山彝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学生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农业生产劳动繁重等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学生的入学率及稳定率较差。最近几年,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绝大多数孩子十五六岁即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十二三岁就辍学打工,或者父母外出打工后,家里繁重的农活都由留守孩子承担而影响了学业......种种因素致使学生的流失现象严重。确保“普九”成果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更不要说实施艺术教育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小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如何利用“普九”教育创造的有利条件,在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基础上,贫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艺术教育课程,努力提高民族素质教育,进而全面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是关乎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民族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贫困民族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
1.艺术教育被忽视。在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艺术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基础条件不具备,开展难度大。加之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升学考试中也没有艺术考试要求,因此放松和忽视了艺术教育。一些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基本是从师范院校毕业,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绝大部分属于一专多能型,一名教师既上语文课,又上数学课、体育课、艺术课的比比皆是。艺术课教师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学科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3.学生家长认识不够。在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他们往往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成绩,认为音乐、舞蹈和美术等学科,没有多大用处,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舞蹈和美术。
4.农村学校艺术教学设施简陋短缺。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也只是在各片区中心校较为完善,更多的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施简陋和短缺,甚至有些农村小学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二、关于加强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各个学校中选拔一些本地籍、本民族的,工作安心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农村小学和师资力量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体、美教育专家或彝族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音乐、舞蹈、美术、手工器材和场地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农村学校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完整。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力争各项帮扶资金。一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艺术教育相关设备;二是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把闲置房改造成舞蹈、美术教室,自制简易教学用具和器材。
3.完善艺术课程,保证艺术课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完善艺术课程,保证艺术课时。既不能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把艺术课变成“游戏课”“自习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教学形式应更灵活,更多样,更贴近生活与时代。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教学方法要改进,充分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概念,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天赋,并加以正确的指导;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音、体、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建立舞蹈室、广播室、展览室、画室、手工室、墙报拦,给学生提供学习、创作、表现的场所,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竞赛、评比、表演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自由创作的机会。
但是,贫困民族地区,特别是凉山彝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学生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农业生产劳动繁重等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学生的入学率及稳定率较差。最近几年,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绝大多数孩子十五六岁即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十二三岁就辍学打工,或者父母外出打工后,家里繁重的农活都由留守孩子承担而影响了学业......种种因素致使学生的流失现象严重。确保“普九”成果都面临严峻的考验,更不要说实施艺术教育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小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如何利用“普九”教育创造的有利条件,在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基础上,贫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艺术教育课程,努力提高民族素质教育,进而全面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是关乎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民族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贫困民族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
1.艺术教育被忽视。在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艺术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基础条件不具备,开展难度大。加之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升学考试中也没有艺术考试要求,因此放松和忽视了艺术教育。一些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基本是从师范院校毕业,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绝大部分属于一专多能型,一名教师既上语文课,又上数学课、体育课、艺术课的比比皆是。艺术课教师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学科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3.学生家长认识不够。在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他们往往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成绩,认为音乐、舞蹈和美术等学科,没有多大用处,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舞蹈和美术。
4.农村学校艺术教学设施简陋短缺。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也只是在各片区中心校较为完善,更多的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施简陋和短缺,甚至有些农村小学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二、关于加强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各个学校中选拔一些本地籍、本民族的,工作安心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农村小学和师资力量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体、美教育专家或彝族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音乐、舞蹈、美术、手工器材和场地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农村学校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完整。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力争各项帮扶资金。一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艺术教育相关设备;二是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把闲置房改造成舞蹈、美术教室,自制简易教学用具和器材。
3.完善艺术课程,保证艺术课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完善艺术课程,保证艺术课时。既不能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把艺术课变成“游戏课”“自习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教学形式应更灵活,更多样,更贴近生活与时代。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教学方法要改进,充分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概念,教与学互动,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天赋,并加以正确的指导;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音、体、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建立舞蹈室、广播室、展览室、画室、手工室、墙报拦,给学生提供学习、创作、表现的场所,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竞赛、评比、表演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自由创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