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保工作更加艰巨复杂。
1月25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京举行,出席会议的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做好2010年工作,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环保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争取更大成绩
污染减排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硬抓手。目前,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困难,各地减排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离完成减排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2010年要实现的减排目标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
在充分消化2010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减排任务,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到底才能取得完胜。“我们绝不能有一丝一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周生贤告诫说,切实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完不成任务的地区,严格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实行“区域限批”。各省(区、市)要将“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报告。
配合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国家下达的落后产能关停计划。2010年要分别淘汰炼铁、电力、水泥、焦化和造纸落后生产能力2000万吨、1000万千瓦、5000万吨、2000万吨和52万吨。“出台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的配套政策,迫使低效机组尽早退役。”周生贤说。通过结构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20万吨、二氧化硫45万吨。
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新增3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钢铁、有色及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化工、酿造及印染行业水污染物削减工作。督促电力企业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地建设脱硫设施,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督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配套到位,尽快形成处理能力。
“保运行”作为污染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狠抓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火电厂脱硫设施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大力推进脱硫石膏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通过工程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80万吨、二氧化硫100万吨以上。”周生贤说。
以环境信息统计能力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联网工作。“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验收,向社会公告治污设施投运率、运行效率及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费征收情况。”周生贤说。组织开展好污染减排核查工作,加强预警督查,公开曝光违法违规问题。落实污水处理收费、不正常运行脱硫设施的电价扣减和罚款政策,促进企业深度治理。
发挥主动有效的作用
做好企业减排的同时,必须从源头抓起,从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中央一直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把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着力点由去年的“保增长”转向2010年的“促转型”。“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主动有效的作用。”周生贤指出。
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环评指导意见,以及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规划环评规范性文件。周生贤强调,重点抓好“两高一资”行业、重点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继续推进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
坚持“疏”“堵”结合,实行分类审批,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疏”就是对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有利于保民生、保增长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进度;对已开展规划环评的项目,适当简化环评程序。“堵”就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坚决管住新上项目;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以及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凡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周生贤强调。
坚持关口前移,针对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问题,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验收的环境监管。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验收管理程序,用2~3年时间抓好“三同时”验收工作。
着力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支持的项目为重点,全面排查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及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分期分批清查“十五”以来审批的所有建设项目,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审批的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集中整改突出问题。
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着重提高标准体系的协调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努力构建新时期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污染源监控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周生贤说。引领技术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月25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京举行,出席会议的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做好2010年工作,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圆满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环保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争取更大成绩
污染减排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硬抓手。目前,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困难,各地减排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离完成减排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2010年要实现的减排目标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
在充分消化2010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减排任务,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到底才能取得完胜。“我们绝不能有一丝一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周生贤告诫说,切实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完不成任务的地区,严格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实行“区域限批”。各省(区、市)要将“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报告。
配合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国家下达的落后产能关停计划。2010年要分别淘汰炼铁、电力、水泥、焦化和造纸落后生产能力2000万吨、1000万千瓦、5000万吨、2000万吨和52万吨。“出台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的配套政策,迫使低效机组尽早退役。”周生贤说。通过结构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20万吨、二氧化硫45万吨。
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立方米以上,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新增3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钢铁、有色及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化工、酿造及印染行业水污染物削减工作。督促电力企业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地建设脱硫设施,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督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配套到位,尽快形成处理能力。
“保运行”作为污染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狠抓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火电厂脱硫设施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大力推进脱硫石膏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通过工程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80万吨、二氧化硫100万吨以上。”周生贤说。
以环境信息统计能力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联网工作。“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验收,向社会公告治污设施投运率、运行效率及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费征收情况。”周生贤说。组织开展好污染减排核查工作,加强预警督查,公开曝光违法违规问题。落实污水处理收费、不正常运行脱硫设施的电价扣减和罚款政策,促进企业深度治理。
发挥主动有效的作用
做好企业减排的同时,必须从源头抓起,从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中央一直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把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着力点由去年的“保增长”转向2010年的“促转型”。“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主动有效的作用。”周生贤指出。
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环评指导意见,以及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规划环评规范性文件。周生贤强调,重点抓好“两高一资”行业、重点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继续推进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
坚持“疏”“堵”结合,实行分类审批,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疏”就是对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有利于保民生、保增长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进度;对已开展规划环评的项目,适当简化环评程序。“堵”就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坚决管住新上项目;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以及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凡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周生贤强调。
坚持关口前移,针对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问题,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验收的环境监管。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验收管理程序,用2~3年时间抓好“三同时”验收工作。
着力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支持的项目为重点,全面排查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及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分期分批清查“十五”以来审批的所有建设项目,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审批的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集中整改突出问题。
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着重提高标准体系的协调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努力构建新时期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污染源监控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周生贤说。引领技术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