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骨”这一概念源起于先秦,发展于汉魏,南北朝时由刘勰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并发扬光大。“风骨”这一概念本身意义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当代学者对于《文心雕龙·风骨》一篇中的“风骨”的含义众说纷纭,尚未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着眼于原文并结合儒家经义对“风骨”进行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深入探讨后可以发现,廖仲安和刘国盈先生所持“情志事义”说最为合理。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
一、“风骨”的源起和各家看法
(一)“风骨”的源起
罗宗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说:“风骨论是刘勰最激动人心而又最扑朔迷离的理论命题,也是他的理论的最出色成就之一。”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风骨”这一概念就已开始萌芽,这一时期人们借助于相术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做出解释,期待通过相术获得上天的指示。春秋战国时期,相人之术兴盛,此时的人物品鉴重骨相。两汉时期以察举制选拔人才,这时的人物品鉴重骨法。汉末魏初,相人不再仅仅关注外在的皮相、骨法的构造,而更多地关注人的气质才性。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鉴重神理,即重视欣赏由内在气质而外化形成的精神风度。受此风气影响,刘勰将这种人物品鉴的方法和书画的审美要求的运用于文学批评,首次将“风骨”作为一个文学批评标准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各家看法
学者对风骨具体内涵的理解各执己见,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1.“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代表人物为黄侃。陈友琴、寇效信、尚又今、吴调公、陆侃如等基本赞同黄侃的意见又有新的补充和发展,认为“‘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一種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词语方面的一种美学要求”。
2. “风即文辞,骨即文意”。“骨”决定“风”,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决定“形式”。这是舒直在《略谈刘勰的“风骨”论》中提出的,与黄侃的意见截然相反。
3.“风骨”均指内容而言,并无文意、文辞,即内容与形式的分别,持这一意见的学者有廖仲安、刘国盈、郭晋稀、潘辰、郭预衡等。其所依据的是《文心雕龙》的《附会》篇所说的“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进而认为“风”指“情志”,“骨”指“事义”,“风骨”同属内容。
4.“风骨”是一种风格和审美风范。代表人物有詹锳、牟世金、涂光设、曹顺庆等。詹锳在其《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一书中,把风格作为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风骨”是刘勰所主张的最理想风格。涂光设在《<文心雕龙 风骨>篇简论》中认为:“‘风’是一种‘力’,‘骨’也包含着‘力’,刘勰批判的是文学创作的‘无力’,‘力沉’,强烈要求作品具有‘遒’、‘劲’、‘键’的力。一言以蔽之,《风骨》篇是一篇专论文学艺术动人之力的杰作。”
学者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当之处,“风骨”之义到底为何,尚需作新的探讨论证。
二、“风骨”之义析探
“风骨”之义,论者纷纷,有的学者是把“风”与“骨”分别作解,有的学者则是将二者合并释义,笔者则认为,应当将“风骨”之义先合并解释,然后分开释义,在此基础上再合并理解,如此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阐释,才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风骨”之义。
(一)“风骨”
刘勰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浸染,而这三家中又以儒家为甚。在《序志》篇中,刘勰阐述了他的创作《文心雕龙》的宗旨是“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他的尊经崇儒思想由此可见,并且贯穿在《文心雕龙》的始终。因而,刘勰创作《风骨》篇也是持着同样的思想,“风骨”这个文学批评标准也是符合儒家的审美标准的。
《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刘勰在《时序》篇中赞美其说“稷下扇其清风”。在《离骚》中,屈原用华美的辞采讽刺了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坚决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情志。刘勰在《辨骚》篇中这样评价《离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錙毫。”对《离骚》一文文采与气节的结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美,可知《离骚》就是刘勰所谓的具有“风骨”文章范式。而这种风骨是与儒家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傲岸不屈的精神在文学审美理想上的体现。
刘勰在《原道》篇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原道》篇是刘勰立文的理論基础,“文”与“道”的辩证关系是刘勰对文道关系的总体把握,这一理念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各篇之中。因此,“风骨”作为文章的表现出来的特征之一,属于圣人通过文章彰显的一种“道”,是一种“道”的体现。而在儒家的概念里,“道”具有感化人的能力,因此,刘勰所指的“风骨”同样应该具有感化人心的精神力量。
(二)“风”与“骨”
“风骨”原本是一个混同的审美范畴,为了对它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本文将对“风”、“骨”分别进行阐释。在上文列出的四种关于“风骨”的解释中,笔者最赞成第三种看法,即廖仲安、刘国盈等先生所持的“情志事义”说,他们认为“风”就是“情志”,“骨”就是“事义”,前者“是作者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现”,后者“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一切材料观点逻辑的内容。”“风骨”均指内容而言,并无文意、文辞,即内容与形式的分别。下面,笔者将通过文本细读法对《风骨》篇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知识廖仲安、刘国盈等先生所持的“情志事义”说进行论证。
首先,《风骨》篇开篇即言:“《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既阐明了“风”的来源,又是对“风”的解释。《毛诗序》中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里是把“风”当作动词来解释的。而《风骨》篇中的“风”显然是名词,即便是名词,其含义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文辞、文意或者风格等内容或者可以增加文章的华彩,或者可以加深文章的意蕴,或者可以体现作者个性,但是明显不能承担发挥“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的功能。而能够充分做到这一点的唯有“情志”,“情志”发乎内心,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走进人的内心,触动人的心灵,从而够达到触动之感化之的效果。由此看来,将“风”释为“情志”确是较为合理的。 接下来是“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抒发心中的感情,先要从“风”的教化、感染作用开始;在写作中酝酿、推敲文辞,没有比突出其“骨”更重要的了。“风”对于感情抒发有积极意义,“骨”有利于突出文辞,但是“风”不仅仅是感情,“骨”也不仅仅是“文辞”。接着他又写到:“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辞”是有“骨”的,“情”是含“风”的,又一次证明了“骨”与“辞”、“情”与“风”是不能等同的。下面一句是:“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如果把“骨”单单理解为“文辞”,整句话的意思就会显得片面和单薄。
第二段中写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显然,“练骨”是“辞精”的必要前提,“辞精”是需要呈现的最终结果,而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练骨”。如何使一篇文章的文辞精要,这就需要考虑这篇文章的结构布局、所用素材、观点、逻辑等方面的内容,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便是做到了“练于骨”,而一旦“练于骨”,则“析辞必精”。对于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情志的作家来说,他所抒发的情思必然是鲜明的。如果把“风”仅仅理解为“文意”,显然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立刻便会变得狭隘,内容也更加淡薄。下面还有一句说:“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倘若如黄侃先生所说,把“骨”理解为文辞的话,在这里显然是说不通的。故“骨”不单单是一种承载文意的载体,它应该还蕴含着一种意蕴,一种可以统贯全文的义理。而“义理”这一解,又只能是“骨”的其中一种含义,并不能用来替换“骨”。一个生了病的孩子,身体虚弱,疲懒无力,痴痴呆呆,忽然之间好像变得没那么可爱喜人了,那种因生命力而衍化而来的好奇、贪玩和调皮,缺少了生命之气,也缺少了从心灵里透露出来的灵动之气。文章亦同此理,一篇文章即使结构完备,文辞华丽,但若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东西,即缺少“风”,那这篇文章就缺乏兴发感动的力量。
紧接着,刘勰举了潘勖《锡魏》和相如赋《仙》的例子,潘勖因“思摹经典”而事义精要,骨力挺拔,相如因“气号凌云”而情志充沛,风力遒劲。最后一句说到:“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有风又有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里的“风”“骨”显然不仅仅指文辞文意。
再次,试析第三段中的内容。第三段后面说到:“夫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風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此处刘勰是将“风”与“骨”合起来与“采”对举的,由此可知,“风骨”与“采”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故“风骨”中没有任何一者属于“采”。“风骨”合起来是指一种内在之力,有“风骨”的文章里像是有一股气力,可将整个文章凝聚起来,而没有“风骨”的文章则犹如一盘散沙。若只有“风骨”,或“风骨”太盛而没有“文采”的话,便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硬的气力,可以冲击到人,或者可以威慑人,却不能触及到人内心的柔软的那一部分。在本段的开头他说到,“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刘勰在此把“风骨”与“气”联系在一起,从“气”衍化出来“风”与“骨”,“气”有“清浊”,分別代表个性的阳刚和阴柔。结合前面的论述可以推知,“风”与“骨”分别代表“气”的“清”与“浊”即阴柔与阳刚。而“风骨”合起来,则是一个偏义副词,主要指阳刚美或韧性的阴柔美。细细说来,风负责触动人内心的柔软的部分,骨负责震慑人,唤起人理性的那一部分,“风”与“骨”的结合就是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从这个层面来解释“风”、“骨”,虽显偏隘,却可以证明 “风”与“骨”应是属于同一范畴的两个方面,而不能将他们对举。同时也可以说明,“风”是偏于感情、温和,而“骨”则偏向于理性、刚健。
第四段说到:“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刘勰在著述《文心雕龙》中,所使用的是骈文,骈文中经常会出现互文的现象,这里就有一例。“骨采未圆,风辞未练”实际是指骨采、风辞未圆未练,这里将“骨”与“采”对举,“风”与“辞”对举,进一步说明了“风”与“骨”当是一个范畴的两个方面。最后他又说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这里用“清”来形容“风”,用“峻”来形容“骨”,显然在刘勰的观念里,“风”是一种流动的、情感性的东西,故而用“清”来形容它带给人的美好的感受最为恰当,而“骨”相对于“风”来说,则更为的具体和实际,因而,便用“峻”来刻画。由此可知刘勰在用词上的精准,以及刘勰本人对“风”与“骨”具体内涵的倾向性。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到:“情与气谐,辞共体并。”即情思与志气相伴,言辞与骨力并存。这里情思与志气当是指“风”,言辞与骨力当是指“骨”。下面还说:“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意即要强化文章的感染力量,树立文章的骨鲠。作者的才气锋颖俊俏出众,文章的华采始能辉耀彪炳。”由此看出,刘勰用“风”“骨”来统摄文章,足见“风骨”的重要性,同时也可知道“风骨”所含内容的广泛性。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风”“骨”的解释,廖仲安和刘国盈先生所持“情志事义”说最为合理,即把“风”释为“情志”,“骨”释为“事义”,前者“是作者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现。”后者“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一切材料观点逻辑的内容。”如果把“风”比作宋代的词,要眇宜修,长于言情,“骨”则像宋代的义理诗,长于言里,义理精深。
三、结 语
“风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较为核心的概念,历来研究者甚多,也因此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和释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对自己所赞同的观点进行了实文论证,亦只是一家之言,尚需考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代文论中国的许多概念如同庄子学说中的“混沌”,强为之凿或者只能是对这一概念的机械肢解,反而偏离概念本义,然而,这又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也是“入乎其内”的必然手段。“入乎其内”之后,尚需“出乎其外”,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或者能更好的把握“风骨”这一“混沌”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胡秀.简析“风骨”内涵[J].文化视野,2016(4).
[2]姚爱斌.生命之“骨”的特殊位置与刘勰“风骨”论的特殊内涵[J].文艺理论研究,2016(1).
[3]成讯.“风骨”三义[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焦俞萍.养吾浩然之气——《文心雕龙》的“风骨”美[J].文学评论,2015(9).
[5]袁亚铮.经学素养对刘桢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2015(6).
[6]臧博.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中的气韵风骨与用笔关系研究[J].艺术研究,2016(4).
作者简介:贺娇娇,女,1993.10,汉族,文艺学,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
【关键词】:文心雕龙;风骨
一、“风骨”的源起和各家看法
(一)“风骨”的源起
罗宗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说:“风骨论是刘勰最激动人心而又最扑朔迷离的理论命题,也是他的理论的最出色成就之一。”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风骨”这一概念就已开始萌芽,这一时期人们借助于相术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做出解释,期待通过相术获得上天的指示。春秋战国时期,相人之术兴盛,此时的人物品鉴重骨相。两汉时期以察举制选拔人才,这时的人物品鉴重骨法。汉末魏初,相人不再仅仅关注外在的皮相、骨法的构造,而更多地关注人的气质才性。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鉴重神理,即重视欣赏由内在气质而外化形成的精神风度。受此风气影响,刘勰将这种人物品鉴的方法和书画的审美要求的运用于文学批评,首次将“风骨”作为一个文学批评标准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各家看法
学者对风骨具体内涵的理解各执己见,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1.“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代表人物为黄侃。陈友琴、寇效信、尚又今、吴调公、陆侃如等基本赞同黄侃的意见又有新的补充和发展,认为“‘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一種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词语方面的一种美学要求”。
2. “风即文辞,骨即文意”。“骨”决定“风”,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决定“形式”。这是舒直在《略谈刘勰的“风骨”论》中提出的,与黄侃的意见截然相反。
3.“风骨”均指内容而言,并无文意、文辞,即内容与形式的分别,持这一意见的学者有廖仲安、刘国盈、郭晋稀、潘辰、郭预衡等。其所依据的是《文心雕龙》的《附会》篇所说的“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进而认为“风”指“情志”,“骨”指“事义”,“风骨”同属内容。
4.“风骨”是一种风格和审美风范。代表人物有詹锳、牟世金、涂光设、曹顺庆等。詹锳在其《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一书中,把风格作为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风骨”是刘勰所主张的最理想风格。涂光设在《<文心雕龙 风骨>篇简论》中认为:“‘风’是一种‘力’,‘骨’也包含着‘力’,刘勰批判的是文学创作的‘无力’,‘力沉’,强烈要求作品具有‘遒’、‘劲’、‘键’的力。一言以蔽之,《风骨》篇是一篇专论文学艺术动人之力的杰作。”
学者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当之处,“风骨”之义到底为何,尚需作新的探讨论证。
二、“风骨”之义析探
“风骨”之义,论者纷纷,有的学者是把“风”与“骨”分别作解,有的学者则是将二者合并释义,笔者则认为,应当将“风骨”之义先合并解释,然后分开释义,在此基础上再合并理解,如此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阐释,才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风骨”之义。
(一)“风骨”
刘勰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浸染,而这三家中又以儒家为甚。在《序志》篇中,刘勰阐述了他的创作《文心雕龙》的宗旨是“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他的尊经崇儒思想由此可见,并且贯穿在《文心雕龙》的始终。因而,刘勰创作《风骨》篇也是持着同样的思想,“风骨”这个文学批评标准也是符合儒家的审美标准的。
《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刘勰在《时序》篇中赞美其说“稷下扇其清风”。在《离骚》中,屈原用华美的辞采讽刺了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坚决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情志。刘勰在《辨骚》篇中这样评价《离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錙毫。”对《离骚》一文文采与气节的结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美,可知《离骚》就是刘勰所谓的具有“风骨”文章范式。而这种风骨是与儒家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傲岸不屈的精神在文学审美理想上的体现。
刘勰在《原道》篇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原道》篇是刘勰立文的理論基础,“文”与“道”的辩证关系是刘勰对文道关系的总体把握,这一理念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各篇之中。因此,“风骨”作为文章的表现出来的特征之一,属于圣人通过文章彰显的一种“道”,是一种“道”的体现。而在儒家的概念里,“道”具有感化人的能力,因此,刘勰所指的“风骨”同样应该具有感化人心的精神力量。
(二)“风”与“骨”
“风骨”原本是一个混同的审美范畴,为了对它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本文将对“风”、“骨”分别进行阐释。在上文列出的四种关于“风骨”的解释中,笔者最赞成第三种看法,即廖仲安、刘国盈等先生所持的“情志事义”说,他们认为“风”就是“情志”,“骨”就是“事义”,前者“是作者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现”,后者“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一切材料观点逻辑的内容。”“风骨”均指内容而言,并无文意、文辞,即内容与形式的分别。下面,笔者将通过文本细读法对《风骨》篇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知识廖仲安、刘国盈等先生所持的“情志事义”说进行论证。
首先,《风骨》篇开篇即言:“《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既阐明了“风”的来源,又是对“风”的解释。《毛诗序》中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里是把“风”当作动词来解释的。而《风骨》篇中的“风”显然是名词,即便是名词,其含义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文辞、文意或者风格等内容或者可以增加文章的华彩,或者可以加深文章的意蕴,或者可以体现作者个性,但是明显不能承担发挥“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的功能。而能够充分做到这一点的唯有“情志”,“情志”发乎内心,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走进人的内心,触动人的心灵,从而够达到触动之感化之的效果。由此看来,将“风”释为“情志”确是较为合理的。 接下来是“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抒发心中的感情,先要从“风”的教化、感染作用开始;在写作中酝酿、推敲文辞,没有比突出其“骨”更重要的了。“风”对于感情抒发有积极意义,“骨”有利于突出文辞,但是“风”不仅仅是感情,“骨”也不仅仅是“文辞”。接着他又写到:“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辞”是有“骨”的,“情”是含“风”的,又一次证明了“骨”与“辞”、“情”与“风”是不能等同的。下面一句是:“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如果把“骨”单单理解为“文辞”,整句话的意思就会显得片面和单薄。
第二段中写到:“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显然,“练骨”是“辞精”的必要前提,“辞精”是需要呈现的最终结果,而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练骨”。如何使一篇文章的文辞精要,这就需要考虑这篇文章的结构布局、所用素材、观点、逻辑等方面的内容,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便是做到了“练于骨”,而一旦“练于骨”,则“析辞必精”。对于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情志的作家来说,他所抒发的情思必然是鲜明的。如果把“风”仅仅理解为“文意”,显然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立刻便会变得狭隘,内容也更加淡薄。下面还有一句说:“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倘若如黄侃先生所说,把“骨”理解为文辞的话,在这里显然是说不通的。故“骨”不单单是一种承载文意的载体,它应该还蕴含着一种意蕴,一种可以统贯全文的义理。而“义理”这一解,又只能是“骨”的其中一种含义,并不能用来替换“骨”。一个生了病的孩子,身体虚弱,疲懒无力,痴痴呆呆,忽然之间好像变得没那么可爱喜人了,那种因生命力而衍化而来的好奇、贪玩和调皮,缺少了生命之气,也缺少了从心灵里透露出来的灵动之气。文章亦同此理,一篇文章即使结构完备,文辞华丽,但若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东西,即缺少“风”,那这篇文章就缺乏兴发感动的力量。
紧接着,刘勰举了潘勖《锡魏》和相如赋《仙》的例子,潘勖因“思摹经典”而事义精要,骨力挺拔,相如因“气号凌云”而情志充沛,风力遒劲。最后一句说到:“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有风又有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里的“风”“骨”显然不仅仅指文辞文意。
再次,试析第三段中的内容。第三段后面说到:“夫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風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此处刘勰是将“风”与“骨”合起来与“采”对举的,由此可知,“风骨”与“采”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故“风骨”中没有任何一者属于“采”。“风骨”合起来是指一种内在之力,有“风骨”的文章里像是有一股气力,可将整个文章凝聚起来,而没有“风骨”的文章则犹如一盘散沙。若只有“风骨”,或“风骨”太盛而没有“文采”的话,便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硬的气力,可以冲击到人,或者可以威慑人,却不能触及到人内心的柔软的那一部分。在本段的开头他说到,“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刘勰在此把“风骨”与“气”联系在一起,从“气”衍化出来“风”与“骨”,“气”有“清浊”,分別代表个性的阳刚和阴柔。结合前面的论述可以推知,“风”与“骨”分别代表“气”的“清”与“浊”即阴柔与阳刚。而“风骨”合起来,则是一个偏义副词,主要指阳刚美或韧性的阴柔美。细细说来,风负责触动人内心的柔软的部分,骨负责震慑人,唤起人理性的那一部分,“风”与“骨”的结合就是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从这个层面来解释“风”、“骨”,虽显偏隘,却可以证明 “风”与“骨”应是属于同一范畴的两个方面,而不能将他们对举。同时也可以说明,“风”是偏于感情、温和,而“骨”则偏向于理性、刚健。
第四段说到:“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刘勰在著述《文心雕龙》中,所使用的是骈文,骈文中经常会出现互文的现象,这里就有一例。“骨采未圆,风辞未练”实际是指骨采、风辞未圆未练,这里将“骨”与“采”对举,“风”与“辞”对举,进一步说明了“风”与“骨”当是一个范畴的两个方面。最后他又说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这里用“清”来形容“风”,用“峻”来形容“骨”,显然在刘勰的观念里,“风”是一种流动的、情感性的东西,故而用“清”来形容它带给人的美好的感受最为恰当,而“骨”相对于“风”来说,则更为的具体和实际,因而,便用“峻”来刻画。由此可知刘勰在用词上的精准,以及刘勰本人对“风”与“骨”具体内涵的倾向性。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到:“情与气谐,辞共体并。”即情思与志气相伴,言辞与骨力并存。这里情思与志气当是指“风”,言辞与骨力当是指“骨”。下面还说:“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意即要强化文章的感染力量,树立文章的骨鲠。作者的才气锋颖俊俏出众,文章的华采始能辉耀彪炳。”由此看出,刘勰用“风”“骨”来统摄文章,足见“风骨”的重要性,同时也可知道“风骨”所含内容的广泛性。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风”“骨”的解释,廖仲安和刘国盈先生所持“情志事义”说最为合理,即把“风”释为“情志”,“骨”释为“事义”,前者“是作者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表现。”后者“就是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一切材料观点逻辑的内容。”如果把“风”比作宋代的词,要眇宜修,长于言情,“骨”则像宋代的义理诗,长于言里,义理精深。
三、结 语
“风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较为核心的概念,历来研究者甚多,也因此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和释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对自己所赞同的观点进行了实文论证,亦只是一家之言,尚需考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代文论中国的许多概念如同庄子学说中的“混沌”,强为之凿或者只能是对这一概念的机械肢解,反而偏离概念本义,然而,这又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也是“入乎其内”的必然手段。“入乎其内”之后,尚需“出乎其外”,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或者能更好的把握“风骨”这一“混沌”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胡秀.简析“风骨”内涵[J].文化视野,2016(4).
[2]姚爱斌.生命之“骨”的特殊位置与刘勰“风骨”论的特殊内涵[J].文艺理论研究,2016(1).
[3]成讯.“风骨”三义[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焦俞萍.养吾浩然之气——《文心雕龙》的“风骨”美[J].文学评论,2015(9).
[5]袁亚铮.经学素养对刘桢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2015(6).
[6]臧博.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中的气韵风骨与用笔关系研究[J].艺术研究,2016(4).
作者简介:贺娇娇,女,1993.10,汉族,文艺学,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