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拉·迪普伦斯:从战争孤儿到芭蕾舞明星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克拉档案
  1995年:生于塞拉里昂。
  1999年:被美国家庭收养,约5岁时在费城摇滚舞学校学习。
  2011年:成为芭蕾舞电视纪录片《起点》的主角,并在《与星共舞》电视选秀节目上一展舞姿。
  2012年:毕业于纽约美国芭蕾舞剧院的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学校,加入哈莱姆舞剧院。
  2012年7月19日:在南非第一次登台正式演出,在《海盗》一剧里扮演Gulnare一角。
  塞拉里昂三姐妹
  1号姑娘玛利尔、26号姑娘米娅、27号麦克拉,她们三人被来自新泽西州的伊莱恩·迪普伦斯收养。
  她们还有6个兄弟姐妹,其中4个也是收养的。
  米娅现在18岁,她的目标是成为音乐家,目前她已经学会5种乐器。
  玛利尔比麦克拉小一点,她自称是一个乐于助人和快乐的人。
  黑人进入芭蕾舞领域有一道看不见的种族壁垒。但是17岁的麦克拉·迪普伦斯,这名来自塞拉里昂的战争孤儿,而且患有白癜风的黑人姑娘,在美国养父母的培育下,凭借自己的爱好和努力,最终冲破束缚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日前英国媒体报道了她这一感人的成长故事。
  不招人待见的孩子
  对芭蕾舞女演员而言,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演出是一件大事,不过对麦克拉·迪普伦斯来说,早前在南非的演出还多一层特别的意义:她是来自塞拉里昂的战争孤儿,这也是她首次回到非洲演出。
  “我来自一个可怕的地方。”迪普伦斯说,“我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现在我每天都生活在梦里。”
  1995年,迪普伦斯出生于塞拉里昂。她的父母给她取名麦冰蒂,但在双亲丧生内战之后,她被送到一家孤儿院,在那里又被人用数字改名。
  “他们把我们从1到27号命名。”她回忆说,“1号是孤儿院内最讨人喜欢的孩子,27号就是最不招人待见的那个。”
  迪普伦斯正是叫27号的那位,因为她患有白癜风,这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在管理孤儿院的“阿姨”看来,这正是一个3岁儿童身体内有恶魔的证据。至今在迪普伦斯的记忆里,还有与她激烈冲突的画面。
  “他们把我看作恶魔的孩子。他们每天都对我说,没有人愿意收养我,因为没人会要恶魔的孩子。”她说。
  目击三叛兵施暴行
  尽管孤儿院其他的孩子不被鼓励与她一起玩耍,但是迪普伦斯还是与26号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巧的是她原名也叫麦冰蒂,因为是左撇子同样不讨阿姨喜欢。
  这一对孩子同睡在一张席子上。晚上,当迪普伦斯发噩梦的时候,她的“席友”就会讲各种好话和故事安抚她。
  有一位女老师对迪普伦斯很关心,而且课后经常辅导她完成学校作业。每晚,她们俩会一起走到孤儿院的门口道别,但是就在某晚俩人准备分手时,三名叛军士兵刚好经过孤儿院的大门。
  “其中两人喝醉了,另外一个还是孩子。”迪普伦斯回忆说,“我的老师在门外,我还在门内。两个老兵走过来,发现了她怀着孩子。”
  塞拉里昂内战持续10多年,因为对平民的大屠杀而臭名昭著。不幸的是,孕妇也成为其中一种特别罪行的牺牲品——士兵竟然剖开妇女的肚皮看胎儿的性别。
  “如果他们发现是男孩的话,就会放过她,或者杀害孕妇,留下孩子。”迪普伦斯说,“但是如果发现是女孩的话,我的老师肚子被剖开后就是,他们就将她的手和脚砍掉。”
  迪普伦斯说,那个小男孩也许是想在老兵面前表现,也拿了一把砍刀切她的肚子。老师晕死过去了,但是在她的“席友”报警后老师幸运获救,捡回一条命。
  与芭蕾舞很早结缘
  迪普伦斯童年时的记忆都是零散的,现在刻骨铭心的记忆已经按时间顺序重新厘清。她相信就在目击老师被残害之后不久,偶然发现了一本丢弃的杂志,正是其中的发现,对她形成今天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
  “上面有一女人,脚尖点地,穿着漂亮的粉红短裙。我从未见识过这个——服装发光,太漂亮了。我只能欣赏那人的美丽,然后是希望,接着是热爱,所有这一切都是我没有的。”
  “我只是想:‘哇!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迪普伦斯把照片从杂志上撕下来,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保存,就将它当宝贝似的藏在自己的内衣里。
  有一天,孤儿院得到警报将会遭到炮击,于是孩子们长途跋涉,撤离到很远的难民营。在那里,迪普伦斯的“席友”被领养人看中。
  看到一名叫伊莱恩·迪普伦斯的美国妇女,在难民营收养了26号并改名米娅,麦克拉感到心烦意乱、失望之极,因为她相信所有其他的孩子都被人收养之后,也没有人会要她。
  但是,情况突然有了变化。当阿姨告诉伊莱恩·迪普伦斯,27号麦克拉看来不会有家庭愿意接收时,极富同情心的她决定同时也收养麦克拉。
  这对麦克拉太过突然,一时间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不过,尽管这名金发美国恩人让她兴奋不已,她也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
  “我注视着人们的脚,我想:‘因为这些人来自美国,每个人都会有芭蕾舞鞋。’”
  不仅伊莱恩没有穿芭蕾舞鞋,麦克拉在她的行李箱里找不到,提包里也没有。
  她的新妈妈很快注意到了麦克拉对芭蕾舞的痴迷。
  盼有机会演白天鹅
  “妈妈找到了一个《胡桃夹子》的视频,我看了150多次。”麦克拉说。
  当她们首次去看现场演出时,麦克拉就能够向养母指出舞者在动作上的失误。
  伊莱恩给5岁的麦克拉在费城摇滚舞学校报了名,每天从新泽西开车45分钟送她到那里上课。
  但是,迪普伦斯一直是个害羞的姑娘,因为自己患有白癜风痛苦不已。“这就是我在舞台上最大的顾虑,我不敢注视镜子里的自己。”她说。
  为了忘记不愉快,她以华丽的短裙和紧身衣为荣耀,把注意力放在芭蕾舞上,只要有可能她就会把自己用高领连衫裤遮起来。
  有一天,迪普伦斯惴惴不安地问其中一名芭蕾舞老师,她的身体状况会不会影响到她的爱好。老师反问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她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迪普伦斯皮肤上的白色斑块,只是一直观察她的脚部动作。这对她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但是,她说,即使在美国,当一名黑人芭蕾舞演员也很困难。她认为,问题在于不是独舞的话,在团体舞中演员们都应该是相同肤色的。
  “这是一种挑战。”她说,“你在欣赏芭蕾群舞时确实不会看到任何黑人姑娘。你也许会看到混血姑娘,但在全美国只有一个患有白癜风的黑人。”
  17岁的迪普伦斯今年7月与哈莱姆舞剧院的演员们完成了在南非的巡演,这也是她首次正式登台职业演出,另外的同台舞者很多都是非裔美国人或混血儿。
  “我以前很害羞,我现在变得自信了。”她说,“我长大了,转变到现在这种方式生活我感到很幸福。”
  最后,迪普伦斯说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在《天鹅湖》中扮演白天鹅,期盼着人们看到芭蕾舞种族成见成为过去。
  (张金平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都在广泛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其实,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的境况也同样令人担忧。他们与子女或他人缺乏直接交流和面对面的沟通,在钢筋水泥浇灌的城市里寂寞地生活,成为繁华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  牛郎织女,不再美丽的神话  “老伴老伴,老来伴!”这是夫妻间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愿望,可现实却使他们成了老“牛郎织女”。  “我老伴到成都去照顾孙子了,我一个人在家真孤单啊!”记者在兰州市七里河
期刊
我读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到学校上课,晚上到一家酒吧做服务生。  第一天到酒吧工作,我就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晚上8点,一个穿着普通的老人走进酒吧,他看上去有60多岁。我迎上去问他想喝点什么。他笑着向我摆摆手,说不是来喝酒的,然后便向那些正在喝酒的人走去,逐一地问是否需要代驾。多数人都不耐烦地向他摆摆手。酒吧老板让我赶紧把那个老人“请”出去。我只好去劝说老人不要影响影响酒吧做生意。老人很
期刊
第一个发现王总工程师去世的是他的邻居老赵。自打退休,俩人常常搭伴去打门球。这几天,王总没有出门,老赵还以为他又去了远在外地的儿子家,就没在意。可这几日,老赵总觉得蹊跷:没听他叨叨,怎么就不见人了?老赵心里想着,忍不住敲敲王总的门,忽然闻着一股异常的味儿。老赵慌了,急忙向外跑。待老赵带人撬开王总的家门时,发现老人家已经死在家里好几天了。法医鉴定:突发性心肌梗死。  王总的儿子得知消息,后悔得直跺脚:
期刊
在斯德哥尔摩东城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活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推荐我去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不久的一个早晨,我匆匆赶去上班,果真在那街角看到了他,只是又多了一项内容: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内,他忽然向右侧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似在做“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刷地甩过头,保持垂手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
期刊
痛悔:父亲走丢在她的城市  李婷婷和丈夫柴海华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于2006年7月,在上海环城路的郎俊春天小区按揭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成为新上海人。正当她们庆祝的时候,李婷婷接到哥哥的电话,说68岁的父亲有些轻微的老年痴呆症,她心急如焚。其实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就发现父亲的头发更白、背更驼、精神已大不如从前了,自己远在上海,对河南老家的父亲她只能每月寄些钱,这一次,她请了年休假,急忙带着女
期刊
从北京市区向东驱车40分钟,就能到达燕郊。在这片毗邻河北省的北京郊区,一座大型养老院正在这绿色的田野上拔地而起。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是中国未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而兴建养老院,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  到2015年,“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将会拥有12000张床位,它还配备了一所设施先进的附属医院,医院里设有3000张床位。养护中心和附属医院都是“燕达国际健康城”项目的一部分。  对中国来
期刊
饶平如与妻子毛美棠从相识相爱至生离死别,历经整整一甲子。5年前,妻子去世。在两人共同生活的60年里,妻子的照片时有遗落,生活的点滴也无法保留。于是他把对她的思念画成一幅幅图画,写成一个个故事。“那些画面其实一直在脑海里,把它们画出来,怕的是有一天老了会忘记。”饶平如说,“再老我也不许自己忘记她。”于是,他买来丰子恺、叶浅予和华君武的画集开始临摹、创作,一张画他总要细细画上三四天才能完成。  5年里
期刊
爸爸得了重病,急性肝炎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因为照顾爸爸,我也传染了肝炎,一时病情比爸爸还重,自己也要住医院了。  在我住院期间,传来了周恩来去世的消息,上海的当权者禁止民间悼念周恩来。我一听,立即拉着一起住院的静安区副区长赵纪锁先生,在虹桥医院第六病区组织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所有的病人都参加了。追悼会过后,我又把会场布置成一个灵堂,再将自己的床搬到隔壁守护。这是当时全上海唯一的民间悼念仪式,我知道
期刊
目前,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因。  遗憾的是,他们跌倒时往往无人敢扶。偶有雷锋传人试图冒险施救,不是被讹诈就是被法官庄严地依据常识判处巨额赔款,以至于跌倒受伤老人延误治疗魂归九泉的人间惨剧时有发生。有专家感慨:十三亿中国人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  这样的道德境界显然与大国公民的素质相去甚远,为了激励更多人战胜内心恐惧,去扶危济困,社会各方人士群策群力,积极寻求保护这些敢逆潮流而动的救
期刊
我住的大院,一共就十几户人家,晚上大门一关其实就是一家,小门关了各回各家。院子里上年纪的老人居多,不算老人们的子女,我就是最小的了。老人们都是战功赫赫的功臣,人人都有军功章的,现在他们都儿孙绕膝,快乐地颐养天年。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院里年纪最大的老奶奶,这几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大伙跟着我笑一笑。  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我问:“你妈妈怎么不出来呢?”我说:“她腿不好不愿意走动。”奶奶居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