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贴近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学科,近年来我校以“发现趣味,引领生活”为原则落实化学教育创新方案,以生活化视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应用化学,不仅有效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效率,还提升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达成学以致用的根本目标。因此本文着重介绍生活化的化学教育策略运用,希望能对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教学;生活化教学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化学一直都是初中生感到头疼甚至恐惧的学科,究其原因在于枯燥的化学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的化学公式和抽象的化学实验,这些都增添了学习的难度。而我校针对以往化学教学效率低下现象,创新性地引入生活化的化学教育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体验,丰富化学教育素材的来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化学运用能力,也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体现新形势下的教育价值。有关生活化教育策略的具体运用,现分析如下:
一、 生活化的导入,增添教学趣味
为了消除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恐惧感,我们在新课导入环节要開动脑筋,通过生活化的导入策略,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灵活运用生成性资源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趣味所在。例如在一节化学课前,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神奇的魔壶”实验,我拿出一个看似普通的茶壶,然后向大家提问:“同学们,今天想喝点什么?”学生哄堂大笑,然后有人答道:“老师,我想喝牛奶。”于是我拿出一个装有无色液体的玻璃杯,再从茶壶里倒出液体,杯子里的液体变成了奶白色;我又继续提问:“还想喝什么?”同学答道“雪碧汽水”,我又拿出一个装有无色液体的玻璃杯,从茶壶里倒出无色液体混合之后,玻璃杯中神奇地出现了气泡。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整个班级的气氛活跃,我又趁机引导大家:想知道为什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魔壶吗?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学好化学知识才是关键。这样的新课导入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获得满意的效果。
二、 生活化的实验,强化理解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呈现生活中化学元素的重要载体。我们在设计实验案例时,同样要选取生活化的视角,结合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以及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优化改革实验方案,让学生成为实验操作的主体,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生活认知。首先,锻炼学生的创新实验思维,应用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开展趣味实验,例如用纱布当滤纸;用注射器当滴管,用医用输液管当导管等等,这些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变为有趣的实验仪器,不仅降低实验成本,增添实验趣味,还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身边的化学知识。其次,除了生活化的实验器材,还要应用生活化的实验药品。例如在开展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时,我拿出一块装修用的大理石残块和一瓶食醋,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设计实验,观察二者发生的反应,收集气体,即制成二氧化碳。再如制取氧气时,用生活中常见的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混合发生反应,收集气体。这些简单的生活化实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设计家庭小实验,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 生活化的问题,鼓励自主探究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例如研究“铁丝为什么会生锈?”就具有生活化的意义。首先,大家一起讨论什么情况下铁丝容易生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抢着回答问题,有人说潮湿的天气容易生锈,有人说露天的环境容易生锈。然后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开展化学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解释铁丝生锈的原理,探讨防止生锈的方法,这就是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再如学习“化学肥料”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各小组到农贸市场开展调查活动,了解钾肥、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化学成分,走访周边农户,记录使用化肥情况,分析是否存在过度应用化肥现象,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结构,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建议。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仅增强化学探究能力,而且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四、 生活化的作业,促进知识迁移
课后作业是学生独立探究与学习的环节,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将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课堂外,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价值所在。例如学完“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预留课后作业:将家中常用的食物分类,分析营养成分,根据每个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如果家中有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有哪些注意?如果家中有肥胖者,饮食要有哪些注意?再有,化学的生活化应用还有很多方面,如鉴别衣服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揭露“真假金银”的骗局;不同材料家具的保养方法等等,当学生感到化学知识能切实帮助家人更好地生活,他们自然也能重视化学学科。
综上所述,新课标改革促进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重新定位化学教学目标,整合多样化、丰富性的化学教育资源,从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探究兴致为切入点,广泛汲取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提高化学学科素养,体现新形势下化学教育价值,实现核心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初中化学教育要大众化、生活化、现代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4):26-27.
[2]杨重阳.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外交流,2018(24):207-208.
作者简介:
刘文静,河北省邢台市,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教学;生活化教学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化学一直都是初中生感到头疼甚至恐惧的学科,究其原因在于枯燥的化学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的化学公式和抽象的化学实验,这些都增添了学习的难度。而我校针对以往化学教学效率低下现象,创新性地引入生活化的化学教育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体验,丰富化学教育素材的来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化学运用能力,也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体现新形势下的教育价值。有关生活化教育策略的具体运用,现分析如下:
一、 生活化的导入,增添教学趣味
为了消除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恐惧感,我们在新课导入环节要開动脑筋,通过生活化的导入策略,活跃学生的化学思维,灵活运用生成性资源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趣味所在。例如在一节化学课前,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神奇的魔壶”实验,我拿出一个看似普通的茶壶,然后向大家提问:“同学们,今天想喝点什么?”学生哄堂大笑,然后有人答道:“老师,我想喝牛奶。”于是我拿出一个装有无色液体的玻璃杯,再从茶壶里倒出液体,杯子里的液体变成了奶白色;我又继续提问:“还想喝什么?”同学答道“雪碧汽水”,我又拿出一个装有无色液体的玻璃杯,从茶壶里倒出无色液体混合之后,玻璃杯中神奇地出现了气泡。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整个班级的气氛活跃,我又趁机引导大家:想知道为什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魔壶吗?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学好化学知识才是关键。这样的新课导入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获得满意的效果。
二、 生活化的实验,强化理解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呈现生活中化学元素的重要载体。我们在设计实验案例时,同样要选取生活化的视角,结合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以及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优化改革实验方案,让学生成为实验操作的主体,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生活认知。首先,锻炼学生的创新实验思维,应用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开展趣味实验,例如用纱布当滤纸;用注射器当滴管,用医用输液管当导管等等,这些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变为有趣的实验仪器,不仅降低实验成本,增添实验趣味,还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身边的化学知识。其次,除了生活化的实验器材,还要应用生活化的实验药品。例如在开展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时,我拿出一块装修用的大理石残块和一瓶食醋,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设计实验,观察二者发生的反应,收集气体,即制成二氧化碳。再如制取氧气时,用生活中常见的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混合发生反应,收集气体。这些简单的生活化实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设计家庭小实验,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 生活化的问题,鼓励自主探究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例如研究“铁丝为什么会生锈?”就具有生活化的意义。首先,大家一起讨论什么情况下铁丝容易生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抢着回答问题,有人说潮湿的天气容易生锈,有人说露天的环境容易生锈。然后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开展化学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解释铁丝生锈的原理,探讨防止生锈的方法,这就是化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再如学习“化学肥料”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各小组到农贸市场开展调查活动,了解钾肥、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化学成分,走访周边农户,记录使用化肥情况,分析是否存在过度应用化肥现象,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结构,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建议。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仅增强化学探究能力,而且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四、 生活化的作业,促进知识迁移
课后作业是学生独立探究与学习的环节,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将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到课堂外,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价值所在。例如学完“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预留课后作业:将家中常用的食物分类,分析营养成分,根据每个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如果家中有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有哪些注意?如果家中有肥胖者,饮食要有哪些注意?再有,化学的生活化应用还有很多方面,如鉴别衣服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揭露“真假金银”的骗局;不同材料家具的保养方法等等,当学生感到化学知识能切实帮助家人更好地生活,他们自然也能重视化学学科。
综上所述,新课标改革促进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重新定位化学教学目标,整合多样化、丰富性的化学教育资源,从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探究兴致为切入点,广泛汲取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提高化学学科素养,体现新形势下化学教育价值,实现核心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初中化学教育要大众化、生活化、现代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4):26-27.
[2]杨重阳.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外交流,2018(24):207-208.
作者简介:
刘文静,河北省邢台市,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