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林平之的设定与游坦之颇为相似。《天龙》对游坦之的描述旁白如下:
“他幼年时好嬉不学,本质虽不纯良,终究是个质朴少年。他父亲死后,浪迹江湖,大受欺压屈辱,从无一个聪明正直之士好好对他教诲指点,近年来和阿紫日夕相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何况他一心一意的崇敬阿紫,一脉相承,是非善恶之际的分别,学到的都是星宿派那一套。星宿派武功没一件不是以阴狠毒辣取胜,再加上全冠清用心深刻,助他夺到丐帮帮主之位,教他所使的也尽是伤人不留余地的手段,日积月累的浸润下来,竟将一个系出中土侠士名门的弟子,变成了善恶不分、唯力是视的暴汉。”
简言之,就是本性质朴的少年,在外部环境的折磨下,扭曲成了一个是非不分的人。
也许有人认为,林平之比起游坦之,本心更正直纯良,实则无质的区别,林同样是纨绔子弟飞鹰走狗:
王夫人见了不禁好笑,说道:“咱们是逃难,可不是搬家,带这许多劳甚子干么?”
林震南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心想:“我们虽是武学世家,但儿子自小养尊处优,除了学过一些武功之外,跟寻常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也没甚么分别,今日猝逢大难,仓皇应变,却也难怪得他。”不由得爱怜之心,油然而生,说道:“你外公家里甚么东西都有,不必携带太多物件。咱们只须多带些黄金银两,值钱的珠宝也带一些。此去到江西、湖南、湖北都有分局,还怕路上讨饭么?包裹越轻越好,身上轻一两,动手时便灵便一分。”
林平之无奈,只得将包裹放下。
此后历经磨难,林早已非复吴下阿蒙,但回到王家,仍难掩富贵子弟之气,足见其本相:
林平之一到外公家,便即换上蜀锦长袍,他本来相貌十分俊美,这一穿戴,越发显得富贵都雅,丰神如玉。
林平之最先出头是因为逞强好胜。
他骂:“甚么东西,两个不带眼的狗崽子,却到我们福州府来撒野!”“听这汉子叫他兔儿爷,哪里还忍耐得住”,便提前酒壶摔将过去。
虽然不失为见义勇为,终究只是诱因。
何况,金庸对自不量力本就颇有批评,林震南夫妇训斥时说的就是:
林平之道:“孩儿还是想出北门,这狗贼害死了咱们这许多人,不跟他拚个你死我活,这口恶气如何咽得下去?”
王夫人道:“这番大仇,自然是要报的,但凭你这点儿本领,抵挡得了人家的摧心掌么?”
林平之气忿忿的道:“最多也不过像霍镖头那样,给他一掌碎了心脏,也就是啦。”
林震南脸色铁青,道:“我林家三代,倘若都似你这般逞那匹夫之勇,福威镖局不用等人来挑,早就自己垮啦。”
而回雁楼头泰山派的鲁莽妄动与令狐冲的隐忍沉着,形成了鲜明对比:
“邻桌上有个青年男子突然拔出长剑,抢到田伯光面前,喝道:‘你……你就是田伯光吗?’田伯光道:‘怎样?’那年轻人道:‘杀了你这淫贼!武林中人人都要杀你而甘心,你却在这里大言不惭,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挺剑向田伯光刺去。看他剑招,是泰山派的剑法,就是这一位师兄。”说着手指躺在门板上的那具尸身。天门道人点头道:“迟百城这孩子,很好,很好!”
可见金庸赞成的是待机而动、以智补力,不知厉害的轻浮冒进是不足取的。
至于幼禀庭训的叙述,不宜过度解读。诚然,比起游坦之,林更明是非之际:
林平之道:“咱们一走,丢下镖局中这许多人没人理会,那可如何是好?”
特别是过血线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要把闯下弥天大祸后对责任的承担说成顶天立地的少年英侠,未免夸大,正如林平之的自白:
“都为了我一时忍不住气,杀了一人,以致这许多人为我而死。我若再贪生怕死,何以为人?”
而流亡途中“大盗小贼”的心理斗争,比之令狐冲救援龙泉、劫富济贫的潇洒自如,透出一种迂腐不化轻重失衡的味道,所谓大义不拘小节,此时林平之正襟危坐满口仁义的言行,是不是跟岳不群有某种相似?
难怪岳灵珊岳夫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君子剑的影子,而相继机谋隐忍、自宫复仇的人生历程,或许也源于两人的人格共性。虽然压力动机都不同,但说林平之是岳不群的翻版并不为过。
行文至此,各位是否也想到如下问题:作者是否在暗示,在《笑傲》这种权力纷争的世界,方正君子不能生存,必被扭曲成内心险刻的伪道学?
或者说,小事糊涂大节坚守,豁达不羁、外圆内方的性格,才符合乱世藏拙的阴阳学?
抑或更进一步,本书意在描述马基雅维利式的权力政治,通过否定侠义在力量角逐中的意义,揭露道德无用暴力至上的残酷现实?
我以为都不是。
本文的观点是,笑傲并未塑造一个足以毁灭人性和道德的黑暗世界:林平之的蜕变不在于没有向善的选择空间,而是内心原本就缺乏信念的坚持——他自始没有令狐冲的侠义胸怀,也不及虚竹段誉的善良质朴,于是仇恨和念念不忘的镖局招牌摧毁了他原本脆弱的底线,余沧海、岳不群的巧取豪夺激发起他的自私阴暗,终使其疯狂地效仿原来最痛恨的仇敌行径。
相比之下,令狐冲受尽陷害,不忍对岳不群反戈相向,岳灵珊离弃被杀,死前终无怨怼,可见并非人性和道义不能抵挡政治的扭曲,毋宁是内心潜藏的恶念在机缘下的爆发和异化,正是性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就像岳不群夫妇面对嵩山吞并的不同反应,岳夫人说:
“师哥,我华山一派的剑术,自有独到的造诣,紫霞神功的气功更是不凡,以此与人争雄,自亦足以树名声于江湖,原不必再去另学别派剑术。只是近来左冷禅野心大炽,图并四派。华山一派在你手中,说甚么也不能沦亡于他手中。咱们联络泰山、恒山、衡山三派,到时以四派斗他一派,我看还是占了六成赢面。就算真的不胜,大伙儿轰轰烈烈的剧斗一场,将性命送在嵩山,也就是了,到了九泉之下,也不致愧对华山派的列祖列宗。”
岳不群却是: “你这话当真是妇人之见。逞这等匹夫之勇,徒然送了性命,华山派还是给左冷禅吞了,死了之后,未必就有脸面去见华山派列祖列宗。”
相同的环境压力,岳夫人选择坚守道义死而后已,岳不群却迅速扭曲不择手段,可见行为的决定因素还是性格,道德和自由的意义不会消失,在于坚持的可贵和实现的智慧。
那么林平之走上邪路的性格原因在哪里?
显然,和岳不群自始处心积虑的算计不同,他的深沉隐忍源于恶毒迫害,家破人亡投得名师,不想恩人却谋“谱”害命,心底的恐惧和报仇的无望导致了异化,这些都是值得同情的地方,故囚禁地牢的结局未免缺了点人性的关怀和悲悯。
但反过来也说明,作者对林平之本身责任的肯定,出于对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认可。
因为林平之和岳不群一样,有着出人头地光大门楣的执著:名望权力在前方诱惑,权力角逐在外部挤压,内心的标准稍一放松,就会在弱肉强食的纷乱无序下迷失。
何况林平之的教育本就缺乏道义的确信,可见于其父母的言行:
王夫人自幼是一股霹雳火爆的脾气,做闺女之时,动不动便拔刀伤人,她洛阳金刀门艺高势大,谁都瞧在她父亲金刀无敌王元霸的脸上让她三分。
而镖局行饭“第一须得人头熟,手面宽,这交情二字,倒比真刀真枪的功夫还要紧些”。人情先于道义,脸面至为重要,以至于王夫人在性命交关的当口还皱眉道:
“这么事急求救,江湖上传了开去,实是大大堕了福威镖局的名头。”
……
林震南摇头道:“你几时老了?头上白发也还没一根。我说给你做生日,那么请些至亲好友,谁也不会起疑。等到客人来了,咱们只拣相好的暗中一说,那便跟镖局子的名头无损。”
恐怕名望招牌才是林家祖训的第一要义,结合开头的纨绔鲁莽不自量力,林平之的形象限于朴实有格的普通青年,侠义英气尚嫌不足,至于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更难成为他真心追求的目标。
由此得出本文的结论,林平之和岳不群的异化虽则受迫于外,根源本于内心信念的偏差,而后者崇尚暴力不择手段的性格,或许发端于同门相残的亲身经历。
讽刺的是,令狐冲幼受师训却养成了真正的侠义信念,加上他无欲无求的性格,无论如何蒙冤陷害,终究不会走上复仇和自我毁灭的道路(参考西湖牢底、华山洞中脱困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道义和选择的力量在乱世纷争中的意义。
相反,岳不群、林平之自食其果的下场也不能得到方正君子不宜乱世的启示,不如说是坚守正道才是应对万变的要义,这样最坏的结果也会死得其所留住尊严。
最后附带提一下林平之最痛恨令狐冲的原因。我以为认知错位的解释并不妥当。
且不说本无崇高积极的理想、观念,即使目标和现实差异巨大,通常是导致抑郁等内向的消极情绪,难以化为外向攻击性的原因。
我的猜测是,通过大车对话林平之对岳灵珊的误会消除、愧疚渐生,但为了取信左冷禅,更带着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绝望,杀死了岳灵珊,由此造成了良心上的折磨,此时心理就会产生防御或拒绝机制来舒解不安,有意识、无意识地忘却或在记忆中篡改事实、颠倒因果。
林平之在岳不群杀人未遂从而发现谋夺剑谱的自始布局后,就开始怀疑岳灵珊对他的感情,直到嵩山并派终于爆发了那声冷笑。虽然经过岳灵珊一番的表白,林平之“语气转为柔和,显然对岳灵珊的一片真情,心中也颇为感动”,但为了减轻自己的愧疚,他会在记忆里拒绝接受自己辜负岳灵珊的事实,反而保留她心向令狐冲的幻象,这样杀死岳灵珊就不是自己的过错,责任的源头就追溯到令狐冲头上。
换言之,在林的脑海里应该是令狐冲引诱人妇,才是杀死岳灵珊的罪魁祸首,这是拒绝机制的运作过程。
(编辑 凤池)
“他幼年时好嬉不学,本质虽不纯良,终究是个质朴少年。他父亲死后,浪迹江湖,大受欺压屈辱,从无一个聪明正直之士好好对他教诲指点,近年来和阿紫日夕相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何况他一心一意的崇敬阿紫,一脉相承,是非善恶之际的分别,学到的都是星宿派那一套。星宿派武功没一件不是以阴狠毒辣取胜,再加上全冠清用心深刻,助他夺到丐帮帮主之位,教他所使的也尽是伤人不留余地的手段,日积月累的浸润下来,竟将一个系出中土侠士名门的弟子,变成了善恶不分、唯力是视的暴汉。”
简言之,就是本性质朴的少年,在外部环境的折磨下,扭曲成了一个是非不分的人。
也许有人认为,林平之比起游坦之,本心更正直纯良,实则无质的区别,林同样是纨绔子弟飞鹰走狗:
王夫人见了不禁好笑,说道:“咱们是逃难,可不是搬家,带这许多劳甚子干么?”
林震南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心想:“我们虽是武学世家,但儿子自小养尊处优,除了学过一些武功之外,跟寻常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也没甚么分别,今日猝逢大难,仓皇应变,却也难怪得他。”不由得爱怜之心,油然而生,说道:“你外公家里甚么东西都有,不必携带太多物件。咱们只须多带些黄金银两,值钱的珠宝也带一些。此去到江西、湖南、湖北都有分局,还怕路上讨饭么?包裹越轻越好,身上轻一两,动手时便灵便一分。”
林平之无奈,只得将包裹放下。
此后历经磨难,林早已非复吴下阿蒙,但回到王家,仍难掩富贵子弟之气,足见其本相:
林平之一到外公家,便即换上蜀锦长袍,他本来相貌十分俊美,这一穿戴,越发显得富贵都雅,丰神如玉。
林平之最先出头是因为逞强好胜。
他骂:“甚么东西,两个不带眼的狗崽子,却到我们福州府来撒野!”“听这汉子叫他兔儿爷,哪里还忍耐得住”,便提前酒壶摔将过去。
虽然不失为见义勇为,终究只是诱因。
何况,金庸对自不量力本就颇有批评,林震南夫妇训斥时说的就是:
林平之道:“孩儿还是想出北门,这狗贼害死了咱们这许多人,不跟他拚个你死我活,这口恶气如何咽得下去?”
王夫人道:“这番大仇,自然是要报的,但凭你这点儿本领,抵挡得了人家的摧心掌么?”
林平之气忿忿的道:“最多也不过像霍镖头那样,给他一掌碎了心脏,也就是啦。”
林震南脸色铁青,道:“我林家三代,倘若都似你这般逞那匹夫之勇,福威镖局不用等人来挑,早就自己垮啦。”
而回雁楼头泰山派的鲁莽妄动与令狐冲的隐忍沉着,形成了鲜明对比:
“邻桌上有个青年男子突然拔出长剑,抢到田伯光面前,喝道:‘你……你就是田伯光吗?’田伯光道:‘怎样?’那年轻人道:‘杀了你这淫贼!武林中人人都要杀你而甘心,你却在这里大言不惭,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挺剑向田伯光刺去。看他剑招,是泰山派的剑法,就是这一位师兄。”说着手指躺在门板上的那具尸身。天门道人点头道:“迟百城这孩子,很好,很好!”
可见金庸赞成的是待机而动、以智补力,不知厉害的轻浮冒进是不足取的。
至于幼禀庭训的叙述,不宜过度解读。诚然,比起游坦之,林更明是非之际:
林平之道:“咱们一走,丢下镖局中这许多人没人理会,那可如何是好?”
特别是过血线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要把闯下弥天大祸后对责任的承担说成顶天立地的少年英侠,未免夸大,正如林平之的自白:
“都为了我一时忍不住气,杀了一人,以致这许多人为我而死。我若再贪生怕死,何以为人?”
而流亡途中“大盗小贼”的心理斗争,比之令狐冲救援龙泉、劫富济贫的潇洒自如,透出一种迂腐不化轻重失衡的味道,所谓大义不拘小节,此时林平之正襟危坐满口仁义的言行,是不是跟岳不群有某种相似?
难怪岳灵珊岳夫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君子剑的影子,而相继机谋隐忍、自宫复仇的人生历程,或许也源于两人的人格共性。虽然压力动机都不同,但说林平之是岳不群的翻版并不为过。
行文至此,各位是否也想到如下问题:作者是否在暗示,在《笑傲》这种权力纷争的世界,方正君子不能生存,必被扭曲成内心险刻的伪道学?
或者说,小事糊涂大节坚守,豁达不羁、外圆内方的性格,才符合乱世藏拙的阴阳学?
抑或更进一步,本书意在描述马基雅维利式的权力政治,通过否定侠义在力量角逐中的意义,揭露道德无用暴力至上的残酷现实?
我以为都不是。
本文的观点是,笑傲并未塑造一个足以毁灭人性和道德的黑暗世界:林平之的蜕变不在于没有向善的选择空间,而是内心原本就缺乏信念的坚持——他自始没有令狐冲的侠义胸怀,也不及虚竹段誉的善良质朴,于是仇恨和念念不忘的镖局招牌摧毁了他原本脆弱的底线,余沧海、岳不群的巧取豪夺激发起他的自私阴暗,终使其疯狂地效仿原来最痛恨的仇敌行径。
相比之下,令狐冲受尽陷害,不忍对岳不群反戈相向,岳灵珊离弃被杀,死前终无怨怼,可见并非人性和道义不能抵挡政治的扭曲,毋宁是内心潜藏的恶念在机缘下的爆发和异化,正是性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就像岳不群夫妇面对嵩山吞并的不同反应,岳夫人说:
“师哥,我华山一派的剑术,自有独到的造诣,紫霞神功的气功更是不凡,以此与人争雄,自亦足以树名声于江湖,原不必再去另学别派剑术。只是近来左冷禅野心大炽,图并四派。华山一派在你手中,说甚么也不能沦亡于他手中。咱们联络泰山、恒山、衡山三派,到时以四派斗他一派,我看还是占了六成赢面。就算真的不胜,大伙儿轰轰烈烈的剧斗一场,将性命送在嵩山,也就是了,到了九泉之下,也不致愧对华山派的列祖列宗。”
岳不群却是: “你这话当真是妇人之见。逞这等匹夫之勇,徒然送了性命,华山派还是给左冷禅吞了,死了之后,未必就有脸面去见华山派列祖列宗。”
相同的环境压力,岳夫人选择坚守道义死而后已,岳不群却迅速扭曲不择手段,可见行为的决定因素还是性格,道德和自由的意义不会消失,在于坚持的可贵和实现的智慧。
那么林平之走上邪路的性格原因在哪里?
显然,和岳不群自始处心积虑的算计不同,他的深沉隐忍源于恶毒迫害,家破人亡投得名师,不想恩人却谋“谱”害命,心底的恐惧和报仇的无望导致了异化,这些都是值得同情的地方,故囚禁地牢的结局未免缺了点人性的关怀和悲悯。
但反过来也说明,作者对林平之本身责任的肯定,出于对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认可。
因为林平之和岳不群一样,有着出人头地光大门楣的执著:名望权力在前方诱惑,权力角逐在外部挤压,内心的标准稍一放松,就会在弱肉强食的纷乱无序下迷失。
何况林平之的教育本就缺乏道义的确信,可见于其父母的言行:
王夫人自幼是一股霹雳火爆的脾气,做闺女之时,动不动便拔刀伤人,她洛阳金刀门艺高势大,谁都瞧在她父亲金刀无敌王元霸的脸上让她三分。
而镖局行饭“第一须得人头熟,手面宽,这交情二字,倒比真刀真枪的功夫还要紧些”。人情先于道义,脸面至为重要,以至于王夫人在性命交关的当口还皱眉道:
“这么事急求救,江湖上传了开去,实是大大堕了福威镖局的名头。”
……
林震南摇头道:“你几时老了?头上白发也还没一根。我说给你做生日,那么请些至亲好友,谁也不会起疑。等到客人来了,咱们只拣相好的暗中一说,那便跟镖局子的名头无损。”
恐怕名望招牌才是林家祖训的第一要义,结合开头的纨绔鲁莽不自量力,林平之的形象限于朴实有格的普通青年,侠义英气尚嫌不足,至于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更难成为他真心追求的目标。
由此得出本文的结论,林平之和岳不群的异化虽则受迫于外,根源本于内心信念的偏差,而后者崇尚暴力不择手段的性格,或许发端于同门相残的亲身经历。
讽刺的是,令狐冲幼受师训却养成了真正的侠义信念,加上他无欲无求的性格,无论如何蒙冤陷害,终究不会走上复仇和自我毁灭的道路(参考西湖牢底、华山洞中脱困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道义和选择的力量在乱世纷争中的意义。
相反,岳不群、林平之自食其果的下场也不能得到方正君子不宜乱世的启示,不如说是坚守正道才是应对万变的要义,这样最坏的结果也会死得其所留住尊严。
最后附带提一下林平之最痛恨令狐冲的原因。我以为认知错位的解释并不妥当。
且不说本无崇高积极的理想、观念,即使目标和现实差异巨大,通常是导致抑郁等内向的消极情绪,难以化为外向攻击性的原因。
我的猜测是,通过大车对话林平之对岳灵珊的误会消除、愧疚渐生,但为了取信左冷禅,更带着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绝望,杀死了岳灵珊,由此造成了良心上的折磨,此时心理就会产生防御或拒绝机制来舒解不安,有意识、无意识地忘却或在记忆中篡改事实、颠倒因果。
林平之在岳不群杀人未遂从而发现谋夺剑谱的自始布局后,就开始怀疑岳灵珊对他的感情,直到嵩山并派终于爆发了那声冷笑。虽然经过岳灵珊一番的表白,林平之“语气转为柔和,显然对岳灵珊的一片真情,心中也颇为感动”,但为了减轻自己的愧疚,他会在记忆里拒绝接受自己辜负岳灵珊的事实,反而保留她心向令狐冲的幻象,这样杀死岳灵珊就不是自己的过错,责任的源头就追溯到令狐冲头上。
换言之,在林的脑海里应该是令狐冲引诱人妇,才是杀死岳灵珊的罪魁祸首,这是拒绝机制的运作过程。
(编辑 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