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青海省海东市农业区特色农业种植的实际出发,在对本辖区内特色农作物分布和种植情况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了气象条件对特色农作物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油菜、玉米、马铃薯、紫皮大蒜、大红番茄及冬小麦等作物全生育期的气象服务指标,对进一步提升海东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规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东市 特色农作物 气象服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P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46-02
农业生产各个阶段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象为农服务就是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下,对有利气候资源和气象条件进行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不利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提升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海东市属青海东部农业大区,近些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加强了农业气象服务探索,建立起具有东部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取得效果较为显著。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青海东部地区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做好海东市农业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1、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思路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脚步逐渐加快,海东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特色作物种植也呈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在特色农业种植中作用也日益突出,我们在气象服务工作过程中发现农作物从播种育苗、关键农事季节、储存和运输等环节,都离不开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对措施等气象服务产品。农业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牧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灾害十分敏感,农民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只要掌握好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关防御措施,就能最大限度趋利避害减少损失,提升农牧民经济收入。此外,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气象灾害敏感程度也不同,需要结合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来制定专业气象服务方案,提供不同气象服务信息和应对防御措施,推动青海东部农业区特色气象服务工作朝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开展蔬菜、水果、畜禽、花卉等的特色气象服务的过程中,也必须制定不同专业气象服务方案,不同项目特色气象服务方案都大同小异。研究农业区特色气象服务指标,可以收到最佳气象服务效果,产生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2、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2.1 油菜
油菜属于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比较适宜种植在冷凉或温暖区域,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用和蜜源作物之一,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对于春性油菜来说,在日平均气温≥3℃后,种子开始萌芽,出苗期适宜温度5~8℃;若日平均气温>8℃,油菜出苗时间大幅缩短;当日平均气温10~15℃有利于油菜抽薹、发芽和养分积累;油菜开花期适温为14~18℃,角果发育成熟期适宜温度在18~20℃,日平均气温>25℃或<5℃,对于油菜生育和籽粒产量都极为不利,当气温<-1℃时,油菜出现落花、落角,产量降低;油菜成熟期适温为15~20℃。油菜从播种到收获需水量300~500mm,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耐旱能力较强。油菜水分需水临界期主要在蕾薹期内,空气湿度应在70%~85%,水分条件对油菜产量有明显制约作用。因此,气象部门应做好油菜各生育期高温天气服务及蕾薹期干旱灾害等气象服务。
2.2 玉米
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内对温度要求较高。日平均气温6~7℃时,玉米种子发芽,发芽速度缓慢,且易感染病虫害而霉烂。玉米发芽适宜温度10~12℃,日平均气温在15~18℃时有利于出苗。玉米从出苗到抽穗,平均气温在15~18℃作为适宜,抽雄和开花适宜温度在20~22℃,抽雄到乳熟期日平均气温<15℃,将会对淀粉酶活动产生影响。玉米是高杆作物,再加上生长阶段恰好是高温期,对水分需求量相对较高,整个生育期内要求300~500mm降水量。在玉米生育期内,气象部门应做好高温天气服务,预防高温、干旱、大风、病虫害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3 马铃薯
当日平均气温≥5℃时,马铃薯播种;日平均气温在4℃左右时,马铃薯开始萌动,日平均气温在8~10℃时,马铃薯正常发芽生长,马铃薯出苗适温在10~12℃。马铃薯从出苗到茎叶生长期旬平均气温以18~21℃最宜。块茎形成到膨大期旬平均气温在16~18℃,当温度在20℃时块茎生长速度减缓,当温度>25℃块茎膨大会停止。马铃薯全生育期内需水量在300~450mm,在块茎形成和膨大期内对水分需求量最大。每年6月上旬和7月上旬,青海东部易出现阶段性干旱,很难满足马铃薯对水分需求。7月中旬到8月降水天气较多,基本可以满足马铃薯对水分需求,一旦降水量过多,易引起湿腐病,影响马铃薯产量。块茎形成期是决定马铃薯产量关键期,此时应预防干旱、湿腐病对马铃薯影响。
2.4 紫皮大蒜
乐都区是青海有名大蒜之乡,乐都大蒜因品质好,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蒜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大蒜生长适宜温度为12.0~25.0℃,蒜瓣在3.0~5.0℃温度下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期-3.0~-5.0℃低温,大蒜叶面部分生長最佳温度为12.0~16.0℃。温度过高,品质下降,鳞茎形成很快转入休眠状态,植株在经过30~40天0.0~4.0℃低温后,在13小时以上长日照条件下抽苔,否则就会形成蒜苗。短日照和低温条件能使新叶不断形成,使植株只长蒜苗,不长蒜头。大蒜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大蒜种植过程中易受叶枯病影响,气象条件变化引发大蒜叶枯病。该病发生适温15~20℃,在多雨、高温条件下感染迅速,发病猛,传播速度较快。大蒜叶枯病在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出现频率较高。因此,气象部门应做好大蒜生長过程中高温、高湿天气服务。 2.5 大红番茄
青海东部地区种植的大都是大红番茄,做好番茄生育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播种育苗期(10月中下旬):番茄在播种育苗期要求白天温度在25℃左右。②假植蹲苗期(11月上、中旬):大红番茄在这个时期内的温度应在25~30℃最为适宜。為了提升地面温度,应提前上棚。同时还要时刻关注重要天气对其产生的影响,大棚内的温度也能够不超过35℃,还要时刻通风。③移栽期(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在将大红番茄幼苗移栽之后的3~4d,白天的温度应维持在30℃,夜间温度在16℃左右,地温在18~20℃之间最为适宜。绶苗后应将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之间,相对湿度在60%~70%。④开花坐果期(12月下旬):大红番茄在开花坐果期这段时间内棚内的温度应不高于40℃,最适宜温度在25~30℃之间即可。同时应做好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高温高湿等天气的防御。
2.6 冬小麦
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期为每年9月到次年6月,在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降水量及光照条件要求不同。①播种期(10月上旬至11月):气象服务重点是根据地温、气温情况和气候预测工作开展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气象服务,重点做好低温连阴雨、强降温预报预警服务,应提供一周天气预报、强降温预报。②分蘖—越冬(12月至次年3月):当小麦进入到越冬期,有较强抗寒能力,一旦气温回升,幼苗生长速度会降低,小麦抗寒能力下降,这时若出现低温,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气象服务重点是时刻关注温度变化,做好降雪、强降温预报预警服务,提供重要天气报,及时发布降雪、强降温预报。③返青-拔节(2月中旬至4月):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陆续返青,4月上旬进入拔节阶段。气象服务需要关注温度和降水量变化,重点做好低温气象服务,提供重要天气报,及时发布冻害、干旱气象预报。④抽穗-扬花(5月初到中旬):气象服务需要关注温度、降水、光照时数变化,若温度和光照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小麦就不能正常发育,对抽穗产生影响,提供重要天气预报,当出现大风天气时应及时发布信息,及时发布阶段性低温气象预报。⑤灌浆-乳熟(5月下旬至6月)如果天气严重干旱和高温,则会造成小麦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不完善粒增加;如果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则容易形成倒伏现象,降低小麦产量;如果在收获前或中,遭受大范围降雨天气,则小麦容易生芽。气象服务需要关注气温日较差大小、光照条件和降水条件的影响。重点做好干旱、高温、强降雨、大风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突发性灾害天气预报。
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重要举措
3.1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为了将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气象部门应和农业局加强建立起联动机制,始终遵循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原则,气象部门应当根据实时天气、气候条件及时发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产品,为特色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确保特色农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3.2 为农服务专家团队建设
聘请优秀的涉农部门专家,通过组成一支现代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建立海东市现代化农业特色的专家信息库。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为主的信息交换平台,将专业人士与每位专家的联系方式等都在信息平台中输入,形成专家信息数据库。农业气象人员借助该平台发布相关的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由农业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和意见来指导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此外,还要定期组织专家成员进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3.3 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应借助于文献、书籍、专家咨询、调查问卷等不同方式,根据不同农作物在不容生育内对各个气象要素的需求,制定出适合特色农作物的气象指标。加强与农业局、林业局、农科院和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农业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从而做好建立起一系列包含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病虫害高发期、气象服务要点、适宜农作物气象指标等内容的特色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与农业气象服务相结合,发布农作物关键时期的气象服务专报,提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意见。
4、结论
总而言之,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农事活动期和作物生长关键期内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质量,在提高关键性、災害性、突发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的同时,加强天气预报对农业的指导作用,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对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笑娟,扈成省,蔡守新.邯郸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研究和应用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2)6.
[2] 蒋运志,唐熠,黄东林,等.桂林开展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农技服务,2009, 26(8).
[3] 林明丽,刘灏,彭辉志,等.湘潭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
作者简介
黄斌明(1982-),男,汉,青海湟中人,本科,工程师, 从事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保障等工作。
[关键词]海东市 特色农作物 气象服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P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46-02
农业生产各个阶段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象为农服务就是要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下,对有利气候资源和气象条件进行利用,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不利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提升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海东市属青海东部农业大区,近些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加强了农业气象服务探索,建立起具有东部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取得效果较为显著。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青海东部地区特色农业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做好海东市农业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1、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思路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脚步逐渐加快,海东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特色作物种植也呈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在特色农业种植中作用也日益突出,我们在气象服务工作过程中发现农作物从播种育苗、关键农事季节、储存和运输等环节,都离不开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对措施等气象服务产品。农业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牧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灾害十分敏感,农民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只要掌握好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关防御措施,就能最大限度趋利避害减少损失,提升农牧民经济收入。此外,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气象灾害敏感程度也不同,需要结合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来制定专业气象服务方案,提供不同气象服务信息和应对防御措施,推动青海东部农业区特色气象服务工作朝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开展蔬菜、水果、畜禽、花卉等的特色气象服务的过程中,也必须制定不同专业气象服务方案,不同项目特色气象服务方案都大同小异。研究农业区特色气象服务指标,可以收到最佳气象服务效果,产生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2、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2.1 油菜
油菜属于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比较适宜种植在冷凉或温暖区域,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用和蜜源作物之一,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对于春性油菜来说,在日平均气温≥3℃后,种子开始萌芽,出苗期适宜温度5~8℃;若日平均气温>8℃,油菜出苗时间大幅缩短;当日平均气温10~15℃有利于油菜抽薹、发芽和养分积累;油菜开花期适温为14~18℃,角果发育成熟期适宜温度在18~20℃,日平均气温>25℃或<5℃,对于油菜生育和籽粒产量都极为不利,当气温<-1℃时,油菜出现落花、落角,产量降低;油菜成熟期适温为15~20℃。油菜从播种到收获需水量300~500mm,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耐旱能力较强。油菜水分需水临界期主要在蕾薹期内,空气湿度应在70%~85%,水分条件对油菜产量有明显制约作用。因此,气象部门应做好油菜各生育期高温天气服务及蕾薹期干旱灾害等气象服务。
2.2 玉米
玉米在生长发育期内对温度要求较高。日平均气温6~7℃时,玉米种子发芽,发芽速度缓慢,且易感染病虫害而霉烂。玉米发芽适宜温度10~12℃,日平均气温在15~18℃时有利于出苗。玉米从出苗到抽穗,平均气温在15~18℃作为适宜,抽雄和开花适宜温度在20~22℃,抽雄到乳熟期日平均气温<15℃,将会对淀粉酶活动产生影响。玉米是高杆作物,再加上生长阶段恰好是高温期,对水分需求量相对较高,整个生育期内要求300~500mm降水量。在玉米生育期内,气象部门应做好高温天气服务,预防高温、干旱、大风、病虫害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3 马铃薯
当日平均气温≥5℃时,马铃薯播种;日平均气温在4℃左右时,马铃薯开始萌动,日平均气温在8~10℃时,马铃薯正常发芽生长,马铃薯出苗适温在10~12℃。马铃薯从出苗到茎叶生长期旬平均气温以18~21℃最宜。块茎形成到膨大期旬平均气温在16~18℃,当温度在20℃时块茎生长速度减缓,当温度>25℃块茎膨大会停止。马铃薯全生育期内需水量在300~450mm,在块茎形成和膨大期内对水分需求量最大。每年6月上旬和7月上旬,青海东部易出现阶段性干旱,很难满足马铃薯对水分需求。7月中旬到8月降水天气较多,基本可以满足马铃薯对水分需求,一旦降水量过多,易引起湿腐病,影响马铃薯产量。块茎形成期是决定马铃薯产量关键期,此时应预防干旱、湿腐病对马铃薯影响。
2.4 紫皮大蒜
乐都区是青海有名大蒜之乡,乐都大蒜因品质好,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蒜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大蒜生长适宜温度为12.0~25.0℃,蒜瓣在3.0~5.0℃温度下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期-3.0~-5.0℃低温,大蒜叶面部分生長最佳温度为12.0~16.0℃。温度过高,品质下降,鳞茎形成很快转入休眠状态,植株在经过30~40天0.0~4.0℃低温后,在13小时以上长日照条件下抽苔,否则就会形成蒜苗。短日照和低温条件能使新叶不断形成,使植株只长蒜苗,不长蒜头。大蒜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大蒜种植过程中易受叶枯病影响,气象条件变化引发大蒜叶枯病。该病发生适温15~20℃,在多雨、高温条件下感染迅速,发病猛,传播速度较快。大蒜叶枯病在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出现频率较高。因此,气象部门应做好大蒜生長过程中高温、高湿天气服务。 2.5 大红番茄
青海东部地区种植的大都是大红番茄,做好番茄生育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播种育苗期(10月中下旬):番茄在播种育苗期要求白天温度在25℃左右。②假植蹲苗期(11月上、中旬):大红番茄在这个时期内的温度应在25~30℃最为适宜。為了提升地面温度,应提前上棚。同时还要时刻关注重要天气对其产生的影响,大棚内的温度也能够不超过35℃,还要时刻通风。③移栽期(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在将大红番茄幼苗移栽之后的3~4d,白天的温度应维持在30℃,夜间温度在16℃左右,地温在18~20℃之间最为适宜。绶苗后应将大棚内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之间,相对湿度在60%~70%。④开花坐果期(12月下旬):大红番茄在开花坐果期这段时间内棚内的温度应不高于40℃,最适宜温度在25~30℃之间即可。同时应做好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高温高湿等天气的防御。
2.6 冬小麦
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期为每年9月到次年6月,在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降水量及光照条件要求不同。①播种期(10月上旬至11月):气象服务重点是根据地温、气温情况和气候预测工作开展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气象服务,重点做好低温连阴雨、强降温预报预警服务,应提供一周天气预报、强降温预报。②分蘖—越冬(12月至次年3月):当小麦进入到越冬期,有较强抗寒能力,一旦气温回升,幼苗生长速度会降低,小麦抗寒能力下降,这时若出现低温,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气象服务重点是时刻关注温度变化,做好降雪、强降温预报预警服务,提供重要天气报,及时发布降雪、强降温预报。③返青-拔节(2月中旬至4月):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陆续返青,4月上旬进入拔节阶段。气象服务需要关注温度和降水量变化,重点做好低温气象服务,提供重要天气报,及时发布冻害、干旱气象预报。④抽穗-扬花(5月初到中旬):气象服务需要关注温度、降水、光照时数变化,若温度和光照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小麦就不能正常发育,对抽穗产生影响,提供重要天气预报,当出现大风天气时应及时发布信息,及时发布阶段性低温气象预报。⑤灌浆-乳熟(5月下旬至6月)如果天气严重干旱和高温,则会造成小麦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不完善粒增加;如果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则容易形成倒伏现象,降低小麦产量;如果在收获前或中,遭受大范围降雨天气,则小麦容易生芽。气象服务需要关注气温日较差大小、光照条件和降水条件的影响。重点做好干旱、高温、强降雨、大风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突发性灾害天气预报。
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重要举措
3.1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为了将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气象部门应和农业局加强建立起联动机制,始终遵循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原则,气象部门应当根据实时天气、气候条件及时发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产品,为特色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确保特色农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3.2 为农服务专家团队建设
聘请优秀的涉农部门专家,通过组成一支现代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建立海东市现代化农业特色的专家信息库。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为主的信息交换平台,将专业人士与每位专家的联系方式等都在信息平台中输入,形成专家信息数据库。农业气象人员借助该平台发布相关的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由农业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和意见来指导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此外,还要定期组织专家成员进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3.3 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应借助于文献、书籍、专家咨询、调查问卷等不同方式,根据不同农作物在不容生育内对各个气象要素的需求,制定出适合特色农作物的气象指标。加强与农业局、林业局、农科院和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农业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从而做好建立起一系列包含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病虫害高发期、气象服务要点、适宜农作物气象指标等内容的特色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与农业气象服务相结合,发布农作物关键时期的气象服务专报,提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意见。
4、结论
总而言之,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农事活动期和作物生长关键期内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质量,在提高关键性、災害性、突发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的同时,加强天气预报对农业的指导作用,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对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笑娟,扈成省,蔡守新.邯郸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研究和应用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2)6.
[2] 蒋运志,唐熠,黄东林,等.桂林开展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J].农技服务,2009, 26(8).
[3] 林明丽,刘灏,彭辉志,等.湘潭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
作者简介
黄斌明(1982-),男,汉,青海湟中人,本科,工程师, 从事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