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课程教学特点,对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有效情境创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旨在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课程作为较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以及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发生影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上有效情境创设的价值,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构建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情境的参与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并更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中,从而达到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对于好的问题情境而言,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与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的能力、身心得到综合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随意性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特点,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问题情境设计的重要性,设计了问题情境环节,但是问题情境存在着随意性的特点,学生在这种探究环境下不能主动参与其中,而且教师也只是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导致问题情境的创设无法达到最终目的。也有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更好地吸引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活动的有效性[1]
  (二)问题情境的封闭性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由于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课堂缺少互动性,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解,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很多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影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了提问的教学方法,但方法相对封闭,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影响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以便更好地提升问题情境课堂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构建彰显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情景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为了实现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基本需求,进行問题情境的创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率”的课程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老师上周出去买衣服,发现想买的上衣价格是80元,裤子是60元,但是我想买5件,可是不知道应该用多少钱。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会纷纷讨论起来,讨论结束之后一些学生得到(80+60)

5的算法,也有一些学生得到80

5+50

5的算法,学生在得到不同算法之后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两种算法的结果,学生在计算完成之后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乘法分配率的计算方法。通过这种自主性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2]
  (二)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中,为了实现有效性问题活动构建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求知欲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将学生引入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之内,以实现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加与减”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超市中的顾客以及收银员,通过计算总价的情境演示,帮助学生熟悉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在这种情境参与中,可以体会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状态,从而激发探究性趣,以更好地掌握“加与减”的知识内容,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需求[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创新中,应该将有效问题情境的构建作为核心,针对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探究性特点,进行情境教学环境的构建,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创新需求。而且,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也应该从多角度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的分析、比较以及学习等,掌握全新的知识结构,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曲凤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57.
  [2] 王慧娜.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2018,463(10):112-116.
  [3] 李永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5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不断的创新和挑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大力推广以及应用,笔者在本文中以小学数学为例,对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实事求是来讲,我国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整体状况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们学习数
期刊
摘 要:数学化,即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现实世界,并分析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并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通过数学化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与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起模型思想。实际上,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化;“小数”;概念教学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抽象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辩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与全面落实,使得小学数学教学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同时教学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调整,角色扮演成为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广泛应用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学生通过对各不相同角色的有效扮演,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角色表演,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做出归纳整理与综合评价,使学生体会并感受数学学习的独特魅力所在。  关键词:角色扮演;低年级
期刊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教学模式要格外重视,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借助相应的方式来加強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促使其在作文学习中能够丰富阅历,积累素材,提高学生作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价值和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体验式教学;运用分析  引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参与度较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的情况发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不高,学生对于数学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参与课堂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下面就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参与
期刊
摘 要:提问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对提问教学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提问艺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现高效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提问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摘 要:语法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听说读写、遣词造句、阅读写作,都离不开语法知识。  关键词:语法;灵魂;地位;魅力;方法  美味的灵魂是食盐,衣服的灵魂是质感,房屋的灵魂是阳光,行走的灵魂是洒脱。这些灵魂的存在,撑起了我们的生活,让单调的人生能坚持前行。在语文学习中,我把语法比作灵魂之力,听说读写、遣词造句、阅读写作,离不开语法知识。  语文理论上语法地位似乎很尴尬。《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纲》以
期刊
摘 要:高年级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应用题部分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应用题中会存在较多的重点与难点,而且应用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必须对相关知识点了解透彻,同时还具有明确的解析思路才能对习题进行解析。本文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数学教学  引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比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则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和乐趣,明确自己的地位,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
期刊
【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等  【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互文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了解内容,粗知寓意;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