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已实施了多年,教育教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师做些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着重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师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了多年,教育教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新标下,高中数学教师做些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具体谈一谈。
1.新课标下教师的组织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材料是新教材。新课程要求是以教材为基础,教材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
首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一些自然现象,从数学性质角度去理解这些现象,并用数学思想去解决其中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经常组织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例如在“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就是数学实践的最好的应用。在“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天内家庭经济支出,这就是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统计一天内一个家庭的经济支出,来统计整个班级所有家庭的经济支出来看全校所有家庭的经济支出数据,以致看全国所有家庭一天内经济支出的数据,从局部看整体,在统计经济支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抽取样本,学生感受到样本的代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
2.在新课标下教师的引导才能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所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习活动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学习过程,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数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复制和迁移,而是学生自我建构。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对这种自我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研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数学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数学,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极其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涉及的每一步都是学生能够达到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教练员和引路人。
3.在新课标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行为完全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去主导学生。而是要以教师行为方式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具有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风格。教师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控教学程序,关注到每一个角落,挖掘他们的心灵“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状态,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多边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通过交流和学生一起分享劳动过程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因为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学生们的喜怒哀乐,欣赏学生们的“闪光”点,从学生们的成果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欢乐,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与沟通、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在“函数图象的平移”中,如果师生共同画出函数的图象,在画的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对画的结果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的一句“我们不谋而合”充分的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合作教学,师生在互动中把规律寻找出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标,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对等学生要学会关爱、理解、宽容、给予、分享、选择、激励、合作、创新。在新课标下我们要不断努力进取,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力求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者。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师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了多年,教育教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新标下,高中数学教师做些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具体谈一谈。
1.新课标下教师的组织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材料是新教材。新课程要求是以教材为基础,教材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
首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一些自然现象,从数学性质角度去理解这些现象,并用数学思想去解决其中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经常组织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例如在“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就是数学实践的最好的应用。在“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一天内家庭经济支出,这就是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统计一天内一个家庭的经济支出,来统计整个班级所有家庭的经济支出来看全校所有家庭的经济支出数据,以致看全国所有家庭一天内经济支出的数据,从局部看整体,在统计经济支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抽取样本,学生感受到样本的代表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世界。
2.在新课标下教师的引导才能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所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习活动就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学习过程,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数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复制和迁移,而是学生自我建构。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对这种自我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研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数学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数学,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极其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涉及的每一步都是学生能够达到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教练员和引路人。
3.在新课标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行为完全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去主导学生。而是要以教师行为方式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具有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风格。教师要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控教学程序,关注到每一个角落,挖掘他们的心灵“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状态,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多边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通过交流和学生一起分享劳动过程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因为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学会从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学生们的喜怒哀乐,欣赏学生们的“闪光”点,从学生们的成果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欢乐,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与沟通、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在“函数图象的平移”中,如果师生共同画出函数的图象,在画的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对画的结果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的一句“我们不谋而合”充分的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合作教学,师生在互动中把规律寻找出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标,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对等学生要学会关爱、理解、宽容、给予、分享、选择、激励、合作、创新。在新课标下我们要不断努力进取,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力求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