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历史课等现象并不少见。因此,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语文活动课程。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开展语文活动课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弥补了学生语文素养缺憾。下面就从“活动课程”的理论背景、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开展语文活动课程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程;内涵;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就成了探索的必要。
一、“活动课程”的理论背景
(一)“活动课程”的理论来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活动课程”理论,有的来源于“自然教育”和“实用主义”思想,有的则来源于“活动主义”思潮。而无论哪种“活动课程”都体现出同一种教学思想,即“活动教学”的思想,活动教学的思想最早萌芽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活动教学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强制性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儿童的个性,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活动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
到了近代,活动教学的思想在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得到迅速发展。卢梭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保持儿童的自然本性,他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他不仅要求从现实中去找真理,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教条主义而着重行以求知,他说:“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你都要从做中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
学。”\+①他的后继者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福禄倍尔则主张“自我活动”。这些思想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欧美各国新教育运动的开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这种哲学认识和“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和不断改组”、“从做中学”、“儿童中心”等观点,杜威认为教育“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课程理论即后人通常所说的“活动课程”理论,且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关于活动教学所具有的人文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活动的本质所做的明确规定也可以作为佐证,他把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为本质活动,他既不同意费尔巴哈的纯客体理解,也不同意黑格尔的纯主体的认识,而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活动课程”来源于什么,其要义都只有一个,即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基础,围绕儿童的活动来设计课程,重视儿童的本性与自由,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精神。
随着1896年~1903年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展,这种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的活动课程,在美国历时五十多年,影响深远。我国于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中就有关于活动课程的规定,日本1947年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日本初中开展“特别活动”,这些举措显然都受到了杜威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理论的影响。
(二)新型活动课程界定
我国新型活动课程是对杜威“活动课程”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杜威主张为了学习,必须动手做些事。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④叶圣陶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⑤新型活动课程吸收借鉴前人的理论精华,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的课程形态。
我们把“活动”定义为一切内隐和外显的精神和肌体动作,是“外在的物质活动与内在的观念活动”的统一。\+⑥新型活动课程同学科课程相比,从内容上看,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从师生关系来看,活动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独立自主活动,教师则起辅导作用;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活动课程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活动课程表现为学生的亲自实,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活动课程可以开展群众性活动、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尽管在课程计划中,学科课程是主要部分,活动课程是辅助部分,但活动课程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诸多不足,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直接经验为辅,学科课程可以满足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需要,却不能满足学生掌握直接经验的需要,而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必须通过活动来帮助理解,从而形成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又相互联系。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掌握学科课程难以包容的最新信息,同时使学科课程知识融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变成学生的有机知识构成;育人功能上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实现特色发展。
二、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
要充分说明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应当从什么是“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始。课程论专家钟启泉老先生在《课程设计原则》一书中论述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科、学生和社会为理论基础,由此就构成现代课程的三个板块,即:理科课程、实用性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而语文活动课程便是以学生因素和社会因素设计为主的,是一门实用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常被人们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目前学术界对于活课程的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对活动课程内涵的论述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
三、语文活动课程的作用
语文活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
(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决不是简单的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才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⑦而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实现,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具有开放性,决不是仅限于语文科内。
(二)语文活动课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和系统化。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完成。语文活动课决不是教师的讲解课,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操作。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课内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活动课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要经过形象生动的感知性活动上升到理性活动,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完整化。
(三)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比如在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开展配乐的朗诵比赛。
(四)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而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学生可能在 “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通过教师的诱导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五)语文活动课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语文活动课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参观人文景观、检查城镇标牌规范用字情况、了解民风习俗等等。而活动课程的这种与生活贴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语文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长期以来比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自我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在现代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就非常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语文活动课中不但要求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中完成任务,而且特别强调满足学生个性心理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培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注释]
①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页
②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③选集编委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卷第18页.第2卷第118一119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17页
⑥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5页
⑦陈钟墚·中学语文教育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4年第8-9期16页8
[参考文献]
[1]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陈钟墚·中学语文教育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4年第8-9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程;内涵;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实践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就成了探索的必要。
一、“活动课程”的理论背景
(一)“活动课程”的理论来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活动课程”理论,有的来源于“自然教育”和“实用主义”思想,有的则来源于“活动主义”思潮。而无论哪种“活动课程”都体现出同一种教学思想,即“活动教学”的思想,活动教学的思想最早萌芽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活动教学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强制性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儿童的个性,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活动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
到了近代,活动教学的思想在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得到迅速发展。卢梭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保持儿童的自然本性,他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他不仅要求从现实中去找真理,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教条主义而着重行以求知,他说:“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你都要从做中来教学,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没有问题时,才进行文字教
学。”\+①他的后继者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福禄倍尔则主张“自我活动”。这些思想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欧美各国新教育运动的开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这种哲学认识和“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和不断改组”、“从做中学”、“儿童中心”等观点,杜威认为教育“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是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课程理论即后人通常所说的“活动课程”理论,且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关于活动教学所具有的人文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活动的本质所做的明确规定也可以作为佐证,他把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为本质活动,他既不同意费尔巴哈的纯客体理解,也不同意黑格尔的纯主体的认识,而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活动课程”来源于什么,其要义都只有一个,即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基础,围绕儿童的活动来设计课程,重视儿童的本性与自由,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精神。
随着1896年~1903年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展,这种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的活动课程,在美国历时五十多年,影响深远。我国于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中就有关于活动课程的规定,日本1947年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日本初中开展“特别活动”,这些举措显然都受到了杜威实用主义活动课程理论的影响。
(二)新型活动课程界定
我国新型活动课程是对杜威“活动课程”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杜威主张为了学习,必须动手做些事。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④叶圣陶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⑤新型活动课程吸收借鉴前人的理论精华,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的课程形态。
我们把“活动”定义为一切内隐和外显的精神和肌体动作,是“外在的物质活动与内在的观念活动”的统一。\+⑥新型活动课程同学科课程相比,从内容上看,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从师生关系来看,活动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独立自主活动,教师则起辅导作用;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活动课程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活动课程表现为学生的亲自实,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活动课程可以开展群众性活动、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尽管在课程计划中,学科课程是主要部分,活动课程是辅助部分,但活动课程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诸多不足,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直接经验为辅,学科课程可以满足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需要,却不能满足学生掌握直接经验的需要,而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必须通过活动来帮助理解,从而形成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又相互联系。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掌握学科课程难以包容的最新信息,同时使学科课程知识融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之中,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变成学生的有机知识构成;育人功能上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能实现特色发展。
二、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
要充分说明语文活动课程的内涵,应当从什么是“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始。课程论专家钟启泉老先生在《课程设计原则》一书中论述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科、学生和社会为理论基础,由此就构成现代课程的三个板块,即:理科课程、实用性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而语文活动课程便是以学生因素和社会因素设计为主的,是一门实用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常被人们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目前学术界对于活课程的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对活动课程内涵的论述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
三、语文活动课程的作用
语文活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
(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决不是简单的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才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⑦而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实现,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具有开放性,决不是仅限于语文科内。
(二)语文活动课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和系统化。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完成。语文活动课决不是教师的讲解课,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操作。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课内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活动课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要经过形象生动的感知性活动上升到理性活动,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完整化。
(三)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比如在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开展配乐的朗诵比赛。
(四)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而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学生可能在 “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通过教师的诱导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五)语文活动课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语文活动课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参观人文景观、检查城镇标牌规范用字情况、了解民风习俗等等。而活动课程的这种与生活贴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语文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长期以来比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自我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在现代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就非常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语文活动课中不但要求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中完成任务,而且特别强调满足学生个性心理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培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注释]
①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页
②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③选集编委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卷第18页.第2卷第118一119页
④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页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17页
⑥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5页
⑦陈钟墚·中学语文教育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4年第8-9期16页8
[参考文献]
[1]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陈钟墚·中学语文教育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4年第8-9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