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必须适时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学生工作。
关键词:学生工作;思想观念;管理方式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通过教育、管理、服务等渠道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心理等非智力因素,使大学生不仅需要适应时代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从而建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1]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高校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基本素质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必须适时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学生工作。
一、 关于思想观念的转变
1.从精英教育思想向大众化教育思想转变,进而科学、合理地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随着扩招,生源情况发生变化已成为客观现实。因此,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思想来评价现在的学生,那样容易得出学生素质差的悲观结论。必须树立大众化教育思想,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不能沿袭过去,一承不变,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单一化,应该分层确立,提倡多样性。否则,对于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
2.从教育享受观念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进而使学生工作由教育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只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的特权,他们享受国家给予的培养费用。而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社会消费领域,学生的培养费用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工作者,应该从代表国家行使教育管理权的角色向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角色转变,在服务中贯彻育人思想、培养理念。
3.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使学生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推进。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坚持依法治校,对于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学生工作必然需要引入法律理念,转变以往的管理思路,用法治精神指引日常工作行为,依法治教,依法管理,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牢固树立法制思想,依法行使管理和服务职能,避免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法律纠纷。学校对学生的学籍、思想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规定,必须体现法制精神,不能与现有的法律规定冲突。学生工作者,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学生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同时要积极地履行服务的义务。
4、树立国际化教育思想,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包含现代和市场两个要点。从“现代”的角度,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注重科学化、个性化,更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从“市场”角度,强调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用和创造。因此,必须改变目前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状况。一方面以传授基础知识为立足点,强化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措施;另一方面,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奖惩措施,突出能力、素质的价值取向。把学生引导到在能够掌握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轨道上来。
二、 关于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改进
1.改进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建立职业理想教育体系。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为毕业生基本就业方式,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现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追求的基本目标。因此,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能不切实际地单纯强调思想性,忽视与个人实际问题的结合,必须以职业理想教育为核心,建立按年级、分层次、多渠道的职业理想教育体系。一年级可通过入学教育、“两课”等方式,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二、三年级主要进行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教育、专业素质和技能训练活动;四年级主要进行择业观念教育、创业精神教育和考研辅导等。这样,通过入学后的“定向”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导向”教育,毕业前的“去向”教育,培养学生乐于从业,奋发有为的思想。
2.以消费向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高等教育的消费与普通的商品消费在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目的等方面是不同的。但作为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却是相同的。因此,高校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而作为学生工作者,则应该转换角色,以消费向导的方式,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就引导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了解专业培养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适应学校的环境与各项管理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奖、贷、勤、免、补等经济扶持手段、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社会活动空间。建立信息传输、查询、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也便于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改革措施、社会需求信息等。
3.推进分级教学和宿舍融合的管理方式,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在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统一的教学要求既会造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又会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应该推行分级教学方式,目前学校推行的“试点班”教学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应该进一步扩大分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既让基础好的学生加快发展,也让基础差的同学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人的创造性来源于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目前按行政班级安排宿舍的方法不利于这种交流,应该打破传统观念,将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思想和文化传统、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到同一宿舍,促进交流与融合。这可能会在管理上带来一些不便,但通过调整辅导员和管理方式是可以克服的。
4.加强网络建设,促进教育和管理手段的更新。网络的产生和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网络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开放的自由的信息化环境,学生沉溺于以文字和符号进行人机对话的网络空幻世界中,就会淡化人际感情,容易产生冷漠、自私、孤僻、仇视等心理问题。[2]另外,现在很多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一方面,这使学生能够学习新知识,了解各种社会信息,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玩游戏、聊天、阅览不健康的内容等机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应该建立学生工作网站,将各类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通过该网站发布,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浏览兴趣,同时,通过它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发挥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作用。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另外,教师通过网上辅导答疑,有关部门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并回复,使网络真正成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工具。
三、小结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促进学生发展应是学生工作的根本使命,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情商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四者是学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发展学生的智力。[3]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一方面转变思想观念,从精英教育思想向大众化教育思想转变,进而科学、合理地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从教育享受观念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进而使学生工作由教育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使学生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推进;树立国际化教育思想,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另一方面,改进教育和管理方式,建立职业理想教育体系,以消费向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加强网络教育,推进分级教学和宿舍融合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创造型人才的的培养。
总之,面对新形势,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具有历史意义的重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应高校实际的学生工作运行模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兴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2]费文晓,蒋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
[3]储祖旺,刘金锭.论高校学生工作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数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
关键词:学生工作;思想观念;管理方式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通过教育、管理、服务等渠道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心理等非智力因素,使大学生不仅需要适应时代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从而建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1]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高校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基本素质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必须适时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学生工作。
一、 关于思想观念的转变
1.从精英教育思想向大众化教育思想转变,进而科学、合理地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随着扩招,生源情况发生变化已成为客观现实。因此,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思想来评价现在的学生,那样容易得出学生素质差的悲观结论。必须树立大众化教育思想,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不能沿袭过去,一承不变,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单一化,应该分层确立,提倡多样性。否则,对于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
2.从教育享受观念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进而使学生工作由教育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只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的特权,他们享受国家给予的培养费用。而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社会消费领域,学生的培养费用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工作者,应该从代表国家行使教育管理权的角色向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角色转变,在服务中贯彻育人思想、培养理念。
3.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使学生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推进。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坚持依法治校,对于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学生工作必然需要引入法律理念,转变以往的管理思路,用法治精神指引日常工作行为,依法治教,依法管理,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牢固树立法制思想,依法行使管理和服务职能,避免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法律纠纷。学校对学生的学籍、思想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规定,必须体现法制精神,不能与现有的法律规定冲突。学生工作者,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学生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同时要积极地履行服务的义务。
4、树立国际化教育思想,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功能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包含现代和市场两个要点。从“现代”的角度,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注重科学化、个性化,更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从“市场”角度,强调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用和创造。因此,必须改变目前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状况。一方面以传授基础知识为立足点,强化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措施;另一方面,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奖惩措施,突出能力、素质的价值取向。把学生引导到在能够掌握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轨道上来。
二、 关于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改进
1.改进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建立职业理想教育体系。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为毕业生基本就业方式,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现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追求的基本目标。因此,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能不切实际地单纯强调思想性,忽视与个人实际问题的结合,必须以职业理想教育为核心,建立按年级、分层次、多渠道的职业理想教育体系。一年级可通过入学教育、“两课”等方式,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二、三年级主要进行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教育、专业素质和技能训练活动;四年级主要进行择业观念教育、创业精神教育和考研辅导等。这样,通过入学后的“定向”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导向”教育,毕业前的“去向”教育,培养学生乐于从业,奋发有为的思想。
2.以消费向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高等教育的消费与普通的商品消费在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目的等方面是不同的。但作为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却是相同的。因此,高校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而作为学生工作者,则应该转换角色,以消费向导的方式,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就引导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了解专业培养方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适应学校的环境与各项管理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奖、贷、勤、免、补等经济扶持手段、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社会活动空间。建立信息传输、查询、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也便于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改革措施、社会需求信息等。
3.推进分级教学和宿舍融合的管理方式,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在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统一的教学要求既会造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又会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应该推行分级教学方式,目前学校推行的“试点班”教学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应该进一步扩大分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既让基础好的学生加快发展,也让基础差的同学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人的创造性来源于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目前按行政班级安排宿舍的方法不利于这种交流,应该打破传统观念,将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思想和文化传统、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到同一宿舍,促进交流与融合。这可能会在管理上带来一些不便,但通过调整辅导员和管理方式是可以克服的。
4.加强网络建设,促进教育和管理手段的更新。网络的产生和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网络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开放的自由的信息化环境,学生沉溺于以文字和符号进行人机对话的网络空幻世界中,就会淡化人际感情,容易产生冷漠、自私、孤僻、仇视等心理问题。[2]另外,现在很多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一方面,这使学生能够学习新知识,了解各种社会信息,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玩游戏、聊天、阅览不健康的内容等机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应该建立学生工作网站,将各类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通过该网站发布,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浏览兴趣,同时,通过它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发挥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作用。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另外,教师通过网上辅导答疑,有关部门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并回复,使网络真正成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工具。
三、小结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促进学生发展应是学生工作的根本使命,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情商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四者是学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发展学生的智力。[3]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一方面转变思想观念,从精英教育思想向大众化教育思想转变,进而科学、合理地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从教育享受观念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进而使学生工作由教育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使学生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轨道推进;树立国际化教育思想,强化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另一方面,改进教育和管理方式,建立职业理想教育体系,以消费向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加强网络教育,推进分级教学和宿舍融合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创造型人才的的培养。
总之,面对新形势,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具有历史意义的重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应高校实际的学生工作运行模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兴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2]费文晓,蒋平.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
[3]储祖旺,刘金锭.论高校学生工作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数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