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科学是小学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的养成有重要作用。而要想实现科学素养发展的目标,就需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同时对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1]。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均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并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产生足够浓的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索欲望,而这种欲望就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目标[2]。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树木”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树木,让学生跟树木紧密接触,并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树木,并在学生观察树木的过程中为学生解答疑问,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二、发散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思维的广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是思维广阔的一大体现,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重要作用。思维的发散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蜗牛”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认识蜗牛,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三、创设质疑情境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以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做一个指南针”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指南针的制作,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指南针有深刻的认识,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同时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3]。
四、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指导小学生进行联想,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开动脑筋,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深入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蚯蚓”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蚯蚓的外形来联想与其相似的事物。有的学生说像绳子,有的学生说像小蛇。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一个概念联想到与其类似的新的事物,联想的内容越多,思维就越活跃,也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五、以玩促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小学生普遍贪玩、好动,要想让其专注地上完一节课也不太可能,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其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满足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4]。例如,在教学“设计制作小赛车”时,讲解完基础知识后,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小赛车的游戏,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进行制作,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满足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小赛车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科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随着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强,小学科学教学也有了新的任务,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探索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瑞娣.论课外阅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报业,2021(4):90-91.
[2]彭燚蕾.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1-112.
[3]隆晴.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59-160.
[4]熊瑾.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62-163.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同时对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1]。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均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并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产生足够浓的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索欲望,而这种欲望就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目标[2]。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树木”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树木,让学生跟树木紧密接触,并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树木,并在学生观察树木的过程中为学生解答疑问,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二、发散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思维的广度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是思维广阔的一大体现,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重要作用。思维的发散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蜗牛”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认识蜗牛,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三、创设质疑情境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以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做一个指南针”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指南针的制作,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指南针有深刻的认识,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同时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3]。
四、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指导小学生进行联想,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开动脑筋,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深入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蚯蚓”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蚯蚓的外形来联想与其相似的事物。有的学生说像绳子,有的学生说像小蛇。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一个概念联想到与其类似的新的事物,联想的内容越多,思维就越活跃,也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五、以玩促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小学生普遍贪玩、好动,要想让其专注地上完一节课也不太可能,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其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满足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4]。例如,在教学“设计制作小赛车”时,讲解完基础知识后,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小赛车的游戏,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进行制作,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满足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小赛车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科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随着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强,小学科学教学也有了新的任务,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探索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瑞娣.论课外阅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报业,2021(4):90-91.
[2]彭燚蕾.趣味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1-112.
[3]隆晴.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59-160.
[4]熊瑾.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