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为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主、台作、探究的全新教学模式全面古领了教育阵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学生确实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却被搁置一边,成了配角、看客,满堂课上“棒”、“聪明”等褒扬之词不离口,几乎不点拨。不指导,好像教师一讲就成了满堂灌,注入式,就与新课傲精神相背、相离。诚然,学生的主体潜能像地下宝藏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但也需要去勘探、开发,并且开发它的“生产力”主要是教师的主导潜能。可见主导和主体是对立的统一,要主体更要主导。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去体现呢?笔者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兴趣诱发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适时科学地激趣是关键,要尽可能地调动各种媒体,采取不同的信息为之服务。目前全市开展的情景串教学法重要的一点就是凭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学生在与之相应的情景串中不断地自主吸收、获取、创造,形成知识链,这里不再赘述。除“多媒体”之外,我们可以调动的因素还有若干,像游戏、故事、笑话,典故、童话、小品,教具、学’具,乃至一条名言,一个成语,甚至是一个手势、一个暗示,都可拿来为我所用。不过,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例如,教学应用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我没有按传统的模式讲解,而是设计了一个“分火柴棒”的游戏:每8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当分工,把52根火柴分给了7名学生,其中4人每人平均分7根,剩下的平均分给其余3名学生。分完后各小组研究把分配情况用算式表示出来,先给出者为胜。为明确算理,我还随机变更条件进行横向联系。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时引导自学例题(上题)。教师并无繁讲强调,学生都竟相给出了答案,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可见,在这里师的“导”就是诱发兴趣,激活思维,形成迁移,完善能力,实现创造。
二、凭借激励探究
数学教学中可凭借的事物很多,巧妙凭借同样的拿来为我所用,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学生自己的心理因素:好胜心理、自我展示心理等;像技能技巧诸如美术、自然制作、小手工等;像知识经验诸如观察、联想、概括、总结等。譬如用联想激励探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让学生明确联想是我们熟悉的事物,写文章展开联想,文章引人入胜,而把它运用于数学教学中那一定会获得巧解。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学生因好奇而要求尝试,我出示了第一道题:简算2/13×7/9+2/9×6/13,学生乍一看题目便想到了乘法分配律,可是让他们解答时却“卡壳”了——无从下手。我再次提醒,还要再做,联想课堂霎时活跃起来,好朋友凑在一起指指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探究,并不断地发出惊呼声。看来他们发现了“新大陆”,我指名全班交流,他们是这样发现的:从运算定律人手,观察中联想,联想中变化,变化中找巧,再运用定律解答,就是把第一组因数根据乘法交换律变成7/13×2/9(仅分子交换),或者把第二组因数变成6/9×2/13,然后运用乘法分配率解答出来。
三、梳理发现规律
数学课尽管枯燥乏味,但是他们自身有联系性、趣味性,有许多问题还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他的本质,梳一梳其本质还可自现。例如,在学习了用方程解答应用题以后,学生分成了两大阵营,一部分认为方程较好,一部分则正好相反,且各有理论根据。我觉得,与其直叙其利弊,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我没有阐明观点,只是编拟了一组题目让学生在解答中去体验,(1)张明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还省多少页没有看?(2)食堂买来3筐白菜和3筐萝卜,共重881千克,萝h每筐重15千克,白菜每筐多少千克?(3)一个畜牧场卖出肉牛头数的3/8,还剩250头。原有肉牛多少头?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做完后,我进行引导比较,学生通过第一题发现算术法优于方程法,因为此题运算关系明显,用方程太牵强;通过第二题发现两种方法都可取,因为此题不但运算关系明显,还容易列出等式。通过第三题发现方程法又优于算术法,因为极容易找出等量关系,而用算术法就要费一番脑筋。至此,由批判到继承,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点”韵认识,这还不够,还要再梳理,形成一种能力。我最后引导学生对已发现的规律系统梳理,进行语言提炼,得出了结论:一般地,运算关系明显的宜于用算术法解,等量关系明显的宜于用方程解答。学生规律掌握了,方法明确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练笔内化构建
语文教学提倡练笔,通过练笔对写作知识进行内化,构建创造出新的知识,但它不是语文的专利,我把它尝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其效果非常明显,不过数学的练笔与语文不同,数学上应以童话、知识小品等为形式,以内化构建知识体系为目的,在练笔中体味数学的趣味性、联系性、深刻性以及人文性,在体会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教科书是以“点”为单位来编排内容的,它割裂了数学知识整体间的联系,割裂了数学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这是他的局限性和惰性。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知识的内化和构建。当一类知识在一定阶段相对达到一个终点时,我要么把这部分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或小品形式撰文让学生去阅读领悟、内化构建,要么和学生一起练笔,促成内化构建。如,学完了有关“数”的知识后,我撰写了《说“数”》一文,把有关小学段的“数”知识穿成了串,连成了片,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点,理出知识链。如,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也就相对结束了,我就和学生一起以《三角形自述》为题练笔,把三角形的特征、分类以及有关计算,以童话形式展示出来,再经相互交流加深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本质是“导”,学生的学则是在“导”的作用下自发地探求活动。就是说“主体”的体现只有在“主导”的作用下,才显现出它的活力,且不断得到升华。
一、兴趣诱发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适时科学地激趣是关键,要尽可能地调动各种媒体,采取不同的信息为之服务。目前全市开展的情景串教学法重要的一点就是凭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学生在与之相应的情景串中不断地自主吸收、获取、创造,形成知识链,这里不再赘述。除“多媒体”之外,我们可以调动的因素还有若干,像游戏、故事、笑话,典故、童话、小品,教具、学’具,乃至一条名言,一个成语,甚至是一个手势、一个暗示,都可拿来为我所用。不过,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例如,教学应用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我没有按传统的模式讲解,而是设计了一个“分火柴棒”的游戏:每8人一个小组,其中一人当分工,把52根火柴分给了7名学生,其中4人每人平均分7根,剩下的平均分给其余3名学生。分完后各小组研究把分配情况用算式表示出来,先给出者为胜。为明确算理,我还随机变更条件进行横向联系。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时引导自学例题(上题)。教师并无繁讲强调,学生都竟相给出了答案,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可见,在这里师的“导”就是诱发兴趣,激活思维,形成迁移,完善能力,实现创造。
二、凭借激励探究
数学教学中可凭借的事物很多,巧妙凭借同样的拿来为我所用,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学生自己的心理因素:好胜心理、自我展示心理等;像技能技巧诸如美术、自然制作、小手工等;像知识经验诸如观察、联想、概括、总结等。譬如用联想激励探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让学生明确联想是我们熟悉的事物,写文章展开联想,文章引人入胜,而把它运用于数学教学中那一定会获得巧解。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学生因好奇而要求尝试,我出示了第一道题:简算2/13×7/9+2/9×6/13,学生乍一看题目便想到了乘法分配律,可是让他们解答时却“卡壳”了——无从下手。我再次提醒,还要再做,联想课堂霎时活跃起来,好朋友凑在一起指指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探究,并不断地发出惊呼声。看来他们发现了“新大陆”,我指名全班交流,他们是这样发现的:从运算定律人手,观察中联想,联想中变化,变化中找巧,再运用定律解答,就是把第一组因数根据乘法交换律变成7/13×2/9(仅分子交换),或者把第二组因数变成6/9×2/13,然后运用乘法分配率解答出来。
三、梳理发现规律
数学课尽管枯燥乏味,但是他们自身有联系性、趣味性,有许多问题还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他的本质,梳一梳其本质还可自现。例如,在学习了用方程解答应用题以后,学生分成了两大阵营,一部分认为方程较好,一部分则正好相反,且各有理论根据。我觉得,与其直叙其利弊,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我没有阐明观点,只是编拟了一组题目让学生在解答中去体验,(1)张明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还省多少页没有看?(2)食堂买来3筐白菜和3筐萝卜,共重881千克,萝h每筐重15千克,白菜每筐多少千克?(3)一个畜牧场卖出肉牛头数的3/8,还剩250头。原有肉牛多少头?学生按自己的认识做完后,我进行引导比较,学生通过第一题发现算术法优于方程法,因为此题运算关系明显,用方程太牵强;通过第二题发现两种方法都可取,因为此题不但运算关系明显,还容易列出等式。通过第三题发现方程法又优于算术法,因为极容易找出等量关系,而用算术法就要费一番脑筋。至此,由批判到继承,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点”韵认识,这还不够,还要再梳理,形成一种能力。我最后引导学生对已发现的规律系统梳理,进行语言提炼,得出了结论:一般地,运算关系明显的宜于用算术法解,等量关系明显的宜于用方程解答。学生规律掌握了,方法明确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四、练笔内化构建
语文教学提倡练笔,通过练笔对写作知识进行内化,构建创造出新的知识,但它不是语文的专利,我把它尝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其效果非常明显,不过数学的练笔与语文不同,数学上应以童话、知识小品等为形式,以内化构建知识体系为目的,在练笔中体味数学的趣味性、联系性、深刻性以及人文性,在体会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教科书是以“点”为单位来编排内容的,它割裂了数学知识整体间的联系,割裂了数学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这是他的局限性和惰性。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知识的内化和构建。当一类知识在一定阶段相对达到一个终点时,我要么把这部分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或小品形式撰文让学生去阅读领悟、内化构建,要么和学生一起练笔,促成内化构建。如,学完了有关“数”的知识后,我撰写了《说“数”》一文,把有关小学段的“数”知识穿成了串,连成了片,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点,理出知识链。如,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也就相对结束了,我就和学生一起以《三角形自述》为题练笔,把三角形的特征、分类以及有关计算,以童话形式展示出来,再经相互交流加深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本质是“导”,学生的学则是在“导”的作用下自发地探求活动。就是说“主体”的体现只有在“主导”的作用下,才显现出它的活力,且不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