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应用中,由于DLG数据加工和数据技术相对复杂,在入库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本文结合我国DLG数据入库处理技术,对DLG数据加工流程、存在问题以及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字:DLG数据;数据入库;处理技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具备地形图;在城市GIS建设中,大部分DLG数据都来自数据加工,甚至占到整个工程的65%到70%,即:GIS65%到70%的工作量都用在DLG数据整理和加工中。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有很多专家针对矢量数据DLG加工进行探讨,由于早期数据缺乏编码,在简单的图层结构中,对有效解决地图符号在GIS显示、存储、几何符号衔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代码以及要素分类,将数据采集引入符号编程,让转换后的符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一、DLG数据加工流程以及存在问题
(一)DLG数据加工流程
1、地理数据设计
在Shapefile地理数据存储中,GIS数据能被广大软件读取,进而有效避免数据转换信息流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城市地理信息技术规范中,地理数据被分成10个图层,主要为:控制点测量、居民地、构造物、交通附属设备、其他设施、管线设备、水系设备、地貌、境界、土质、注记、植被等。在这过程中,图层除了必要的注记层和控制点外,其他都是由面、线、点等要素组成;从而在除注记、控制点和高程点外,各要素都能拥有3个Shapefile文件进行存储;对于高程点、注记以及控制点只需建立点要素。
2、软件设计
在软件模块设计中,处理系统和数据加工主要包括:符号库模块,能有效完成常用地形图编辑以及加工工作;错误纠正和图形清理模块,能有效完成矢量数据纠正和图形编辑中出现的不必要的图形;基本属性模块,能有效完成矢量数据属性转换,进而达到初始实体属性;数据加工模块;通过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形成线、点、面空间属性以及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质量模块,根据自动监理程序,保障上述模块加工后顺利完成数据质量;输出模块,它是在空间数据的要求下,将GIS系统直接转换成DLG数据(如图一、所示)。
图一、DLG加工流程示意图
(二)DLG数据入库存在的问题
1、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流失严重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二十多种商业化制图软件,由于每种软件特征不同,对数据描述的程度不一;即便利用Micro-station或者AutoCAD作为二次开发软件,编码和数据格式描述也会不一致。在同一个单位,不同的数据格式,不仅影响了数据加工流程,同时对处理过程、處理结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项目成本不断上升,从而造成数据变形、数据丢失现象严重。在传统的电子数据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GIS入库需求,在数据质量不一的环境中,导致数据入库丢失现象严重。
2、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解标准和执行力度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研发地理信息时,根据国外忽略标准化造成的后果,将规范化和标准化始终作为GIS的重要内容,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将实际情况和执行标准结合起来;在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经验的GIS人员的过程中,对行业、国家标准掌握不够,从而让已有标准在执行中大打折扣。
3、缺乏统一的专业侧重点
在很多地区,由于现实以及历史因素影响,让专业应用在执行力上脱节。由于专业角度、理解程度不一,测绘人员只注重地形图面表达,规划人员只注重规划成果,对数据质量采取忽视的态度;GIS人员又只注重数据应用和分析成果,从而对拓扑关系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虽然GIS对专业数据图面成果作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对后期应用关注力度不够,在没有正确分析编码、分层、属性以及拓扑关系的过程中,不同专业对数据掌握力度不同,从而对数据执行标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DLG数据入库处理以及质量控制
(一)DLG数据入库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的格式,不仅数据处理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GIS系统和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DLG数据入库前,必须做好实体元素纠正、地形要素清理、封闭检测、道路处理、河流处理以及地形扩展等准备工作。在矢量数据处理、加工中,为了保障输出数据始终满足软件功能要求,在充分利用数据效益的同时,必须根据软件特征,让池塘、房屋面状定义始终都是封闭的。在各单位名称依次标记的过程中,让图元注记形成整体;根据图元、线型检查结果,在图元属性普配的过程中,对河流、道路等面要素进行线性处理;在地形拓展属性、编码设置中,根据DLG数据清理要求,对重复要素进行清理。
在入库数据处理内容中,为了保障数据处理成果,必须根据一致性、完整性、正确性的原则进行处理。一致性,主要指DLG数据编码标准、拓扑关系、格式概念、图幅分层必须一致;完整性,主要指数据层、图幅数量、覆盖区域以及内部文件必须满足完整性要求;正确性,主要指数据在满足图形拓扑关系的同时,各属性项顺序、名称、长度、类型、分类、属性等相关内容必须正确。在数据格式转换中,生产格式为Coverage格式,入库则为mdb格式,在数据输入时,为了保障入库效益,必须将DLG数据从原格式站换成mdb形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数据格式转换示意图
(二)为了保障数据处理质量,满足入库要求,必须根据数据处理验证规则,对其进行验收;对于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措施及时处理,从而避免误差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处理中,不同的测区有不同的处理工具,在数据处理后,为了保障数据准确性,必须在ArcMAP9.3进行质量监控,对于监控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根据数据标准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改,从而不断保障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在这过程中,质量控制顺序作为数据入库的重要内容,必须对数据层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位置准确度,当相同幅号的格式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叠合后,通过检查位置偏差,保障入库处理要求;属性精度,主要是检查各要素的类型、名称、顺序、长度以及属性内容正确性;逻辑检查,通过核实数据线、点、面的拓扑关系,在划分图层中,保障图幅接边以及要素内容的正确性;数据文件核实,通过检查处理数据的文件命名、格式,保障设计要求。
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结果可以看出:DLG数据入库处理作为当今城市勘探的重要保障,在软件模块以及地理数据库处理中,不断研发了基础地理加工以及处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不仅可以增强地理数据入库、加工效率,和常规数据相比,还可以减小60%到70%的工作量,在人工自检的方式中,保障数据全部入库。
参考文献:
[1] 谢衍忆.DLG数据入库处理技术探讨[J].测绘通报,2007,(5):26-27.
[2] 范志坚,付蓉.2010年1∶1万DLG入库数据处理[J].测绘工程,2012,21(2):70-72.
[3] 陈少雄,卢尚龙,丁建勋等.数据监理在基础信息系统数据入库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8,6(4):32-34.
关键字:DLG数据;数据入库;处理技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具备地形图;在城市GIS建设中,大部分DLG数据都来自数据加工,甚至占到整个工程的65%到70%,即:GIS65%到70%的工作量都用在DLG数据整理和加工中。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有很多专家针对矢量数据DLG加工进行探讨,由于早期数据缺乏编码,在简单的图层结构中,对有效解决地图符号在GIS显示、存储、几何符号衔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代码以及要素分类,将数据采集引入符号编程,让转换后的符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一、DLG数据加工流程以及存在问题
(一)DLG数据加工流程
1、地理数据设计
在Shapefile地理数据存储中,GIS数据能被广大软件读取,进而有效避免数据转换信息流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城市地理信息技术规范中,地理数据被分成10个图层,主要为:控制点测量、居民地、构造物、交通附属设备、其他设施、管线设备、水系设备、地貌、境界、土质、注记、植被等。在这过程中,图层除了必要的注记层和控制点外,其他都是由面、线、点等要素组成;从而在除注记、控制点和高程点外,各要素都能拥有3个Shapefile文件进行存储;对于高程点、注记以及控制点只需建立点要素。
2、软件设计
在软件模块设计中,处理系统和数据加工主要包括:符号库模块,能有效完成常用地形图编辑以及加工工作;错误纠正和图形清理模块,能有效完成矢量数据纠正和图形编辑中出现的不必要的图形;基本属性模块,能有效完成矢量数据属性转换,进而达到初始实体属性;数据加工模块;通过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形成线、点、面空间属性以及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质量模块,根据自动监理程序,保障上述模块加工后顺利完成数据质量;输出模块,它是在空间数据的要求下,将GIS系统直接转换成DLG数据(如图一、所示)。
图一、DLG加工流程示意图
(二)DLG数据入库存在的问题
1、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流失严重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二十多种商业化制图软件,由于每种软件特征不同,对数据描述的程度不一;即便利用Micro-station或者AutoCAD作为二次开发软件,编码和数据格式描述也会不一致。在同一个单位,不同的数据格式,不仅影响了数据加工流程,同时对处理过程、處理结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项目成本不断上升,从而造成数据变形、数据丢失现象严重。在传统的电子数据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GIS入库需求,在数据质量不一的环境中,导致数据入库丢失现象严重。
2、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解标准和执行力度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研发地理信息时,根据国外忽略标准化造成的后果,将规范化和标准化始终作为GIS的重要内容,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将实际情况和执行标准结合起来;在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经验的GIS人员的过程中,对行业、国家标准掌握不够,从而让已有标准在执行中大打折扣。
3、缺乏统一的专业侧重点
在很多地区,由于现实以及历史因素影响,让专业应用在执行力上脱节。由于专业角度、理解程度不一,测绘人员只注重地形图面表达,规划人员只注重规划成果,对数据质量采取忽视的态度;GIS人员又只注重数据应用和分析成果,从而对拓扑关系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虽然GIS对专业数据图面成果作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对后期应用关注力度不够,在没有正确分析编码、分层、属性以及拓扑关系的过程中,不同专业对数据掌握力度不同,从而对数据执行标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DLG数据入库处理以及质量控制
(一)DLG数据入库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的格式,不仅数据处理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GIS系统和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DLG数据入库前,必须做好实体元素纠正、地形要素清理、封闭检测、道路处理、河流处理以及地形扩展等准备工作。在矢量数据处理、加工中,为了保障输出数据始终满足软件功能要求,在充分利用数据效益的同时,必须根据软件特征,让池塘、房屋面状定义始终都是封闭的。在各单位名称依次标记的过程中,让图元注记形成整体;根据图元、线型检查结果,在图元属性普配的过程中,对河流、道路等面要素进行线性处理;在地形拓展属性、编码设置中,根据DLG数据清理要求,对重复要素进行清理。
在入库数据处理内容中,为了保障数据处理成果,必须根据一致性、完整性、正确性的原则进行处理。一致性,主要指DLG数据编码标准、拓扑关系、格式概念、图幅分层必须一致;完整性,主要指数据层、图幅数量、覆盖区域以及内部文件必须满足完整性要求;正确性,主要指数据在满足图形拓扑关系的同时,各属性项顺序、名称、长度、类型、分类、属性等相关内容必须正确。在数据格式转换中,生产格式为Coverage格式,入库则为mdb格式,在数据输入时,为了保障入库效益,必须将DLG数据从原格式站换成mdb形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数据格式转换示意图
(二)为了保障数据处理质量,满足入库要求,必须根据数据处理验证规则,对其进行验收;对于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措施及时处理,从而避免误差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处理中,不同的测区有不同的处理工具,在数据处理后,为了保障数据准确性,必须在ArcMAP9.3进行质量监控,对于监控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根据数据标准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改,从而不断保障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在这过程中,质量控制顺序作为数据入库的重要内容,必须对数据层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位置准确度,当相同幅号的格式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叠合后,通过检查位置偏差,保障入库处理要求;属性精度,主要是检查各要素的类型、名称、顺序、长度以及属性内容正确性;逻辑检查,通过核实数据线、点、面的拓扑关系,在划分图层中,保障图幅接边以及要素内容的正确性;数据文件核实,通过检查处理数据的文件命名、格式,保障设计要求。
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结果可以看出:DLG数据入库处理作为当今城市勘探的重要保障,在软件模块以及地理数据库处理中,不断研发了基础地理加工以及处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不仅可以增强地理数据入库、加工效率,和常规数据相比,还可以减小60%到70%的工作量,在人工自检的方式中,保障数据全部入库。
参考文献:
[1] 谢衍忆.DLG数据入库处理技术探讨[J].测绘通报,2007,(5):26-27.
[2] 范志坚,付蓉.2010年1∶1万DLG入库数据处理[J].测绘工程,2012,21(2):70-72.
[3] 陈少雄,卢尚龙,丁建勋等.数据监理在基础信息系统数据入库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8,6(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