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荣辱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b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进的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作用。当前在高校中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同志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大学生作为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和改进其思想道德修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由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所组成。
   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校容校貌、教学科研设备、基础设施以及校园内开展的具体的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等,这些文化一方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因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而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校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及其功能,以及业已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训、校歌、校风等,它是时代的、民族的基本特点和科学、民主的基本精神在校园的体现。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价值观、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学习风气等。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校园文化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信念、思想意识等,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凝聚力、精神面貌等的集中反映。
  在上述的三种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三者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这个整体。一方面,浓郁的校园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指的是高校校园文化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外,还能够起到适时设置一定的奋斗目标,诱发其行为积极性的作用。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体现出来。如艺术节、文体节、科技节等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就能激发在校师生对祖国、对社会、对母校、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团队精神,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影响人、就必须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而形成的对荣誉和耻辱的一种心理感受及相应的稳定的观念体系,它属于道德人格和道德良心范畴,表现为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荣辱观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概括总结,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是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提出鲜明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使广大公民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它引导公民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八荣八耻”是我们今天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锐利武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主流是好的。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积极向上, 价值观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在肯定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荣辱观的同时, 应当清醒地看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传统道德规范和标准正在受到强烈冲击。一些大学生因社会阅历不深不广,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变得模糊:有些大学生人生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对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理论问题认识不清楚;有些大学生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当前社会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内涵,对国家和人民缺乏热爱之情,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和民族尊严;有些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片面理解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淡化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社会责任感缺乏;有些大学生将诚实守信当作是不合时代的“傻子”行为,而损人害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法则,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违归拖欠换款、考试违规作弊;有些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崇尚科学的精神弱化;有些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坚决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高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接受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未来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如何对待科学和劳动、如何对待他人和义利、如何对待法纪和生活的角度,全面阐明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明确了在“培养什么人”的过程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树立了旗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知荣明耻,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平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营造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促进自我健康成长。
  (一)加强校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校风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鲜明的学校特色和风气,是校园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学风、教风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学风和教风建设上入手。在学风建设中,注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作风,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培养诚实守信、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等优良品德。在教风建设中,通过狠抓“教风”、“师德”建设,形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的评判标准,促进教师良好品德的塑造和正确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行动提供示范、树立榜样,于无形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在新时期我们要大力提倡学习方永刚等先进教师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勇于追求真理、知行统一的高尚师德师风,为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榜样。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和参与意识。高校在进行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多种活动,如开设“中国传统荣辱观评介”、“当前社会价值观的分析”等专题讲座,组织“诚信与现代社会”、“诚信与大学生”等演讲会,举办先进人物报告会,让学生处于一种浓厚的荣辱观的氛围之中,无形之中可以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自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在实践中锻炼品德意志,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内化。
  (三)改善校园环境,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健康优美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它就象一部多彩生动的大书,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宽阔的空间。因此,要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目前一些学校建造的著名人物如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抗日英雄刘胡兰等等的塑像, 以及在在学校悬挂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格言,如荀子的“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的“立大志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形成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达到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提倡社会主义新道德齐头并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5):9-12.
  [2]薛进文.将荣辱观教育融入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中[J].中国高等教育教育,2006,(7):18-20.
  [3]程天权.论“八荣八耻”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培养[J].光明日报,2006-04-24.
  [4]中央精神文明建设知道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EB/OL].人民网,2006-05-16.
  [5]回春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J].2006,8(5):1-4.
  [6]裴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傅进军等.大学校园文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M],2001.
  [8]罗兰芬 林霞.论德育功能的发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6,12(6):28-33.
  [9]宋静静.浅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8):58-60.
  [10]陈忠红.“八荣八耻"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4):105-107 .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 .人民网2004-8-26.
  [12]廖志诚.论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师范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10 .
  [1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 [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
  [14]陈启文.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性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6,(11):52-54.
  [15]转栽于心灵之约,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教育发展[EB/OL].http://blog.cersp.com.2006-4-20
  
  作者简介:郑选梅(1984--),男,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曹治国】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日益运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同时给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结构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文章在分析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结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素质结构    二十一世纪,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审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具体工作思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管仲《管子 权修》中提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妨可以看作“树人”中最深层面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在高校思想政
【摘要】语感的形成与培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到处充斥着哑巴英语,学生读了十几年的英语而却不能开口讲英语,这体现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有着质的突破,但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却被忽视了。本文将就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加强学生语感的培养提出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感;培养     在
【摘要】近二十多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对语用学和外语教学相结合的交叉课题进行了探讨,如Kasper(1981)对非本族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问题进行研究。以往人们在考察语用能力时的焦点问题是非本族语学习者对语用意义的理解与生成、在不同条件下的交际行为或二语写作中的语用问题等。本文主要关注语用教学中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以及语言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如何与语用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关键词】语用学;外语教学;
【摘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技能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合唱以集体教育活动的方式,为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培养提供了良好环境,使他们能以健康的心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师范;合唱教学;大学生;素质教育;作用     合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以其独有的协调、和谐产生多变的人声效果和丰富的音响表现力,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合唱又作为
面对当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医改措施,以期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的问题,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但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就医需求和住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