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原是“先锋派”的重要作家,用叙述人视点的变化来展示作品真实与虚构的转换,突出小说的叙述功能。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时,叙述圈套的颠覆式,虚构与现实的切换,西藏元素与虚构的结合,阐释“小说即虚构”。
【关键词】:马原;虚构性;叙述圈套
作为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马原以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在80年代后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其虚构艺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叙述圈套的魅力
(一)颠覆式叙述
说起马原的小说,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叙述圈套”。马原作品中的叙述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小说写作观念对80年代后期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自1987年吴亮发表《马原的叙述圈套》[1],首次用“叙述圈套”一词评论马原小说的叙述艺术之后,这个术语就在有关先锋小说的论述中频繁出现。
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是马原第一篇进行叙述实验的小说,看似只是用一堆拉萨河的见闻和感觉作为素材,组合而成的一篇没有中心情节,连名字都是代号的作品。马原曾作过解释:“(通过)不相关事物的拼合,造成心理机制新的感应程序”。通过琐碎的细节,不同的读者会获得不同的整体感受。《冈底斯的诱惑》也是如此,三个不相关的故事,一个套一个,中间夹杂着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小故事。这种客观叙述,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叙述方式。
但是马原并没有局限于这种客观叙述方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再三出场,来千方百计证明自己作为真实作者的身份。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他不断变换人称,扰乱读者的思维,在结尾,甚至直接谈论起了小说的情节安排:“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A.关于结构…”马原主动为读者指明技术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将读者从故事本身的注意力拉到其叙述技巧上。从穷布猎熊、天葬、到顿珠、顿月兄弟和央金的“爱情”故事,读者跟随作者的跳跃思维,读完了三个毫无关联的故事后回头,还发现有很多情节还是空白,有很多的可能性,才明白作者之前的用意所在——这是个开放性的、虚构的故事。
(二)虚构之梦
马原的小说意在暴露其虚构性,这种叙述方式的小说被称为元小说。在他的《虚构》中这种叙述方式被运用地更为巧妙。
开头,作者直接交待了这篇故事的来由: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小说的主要情节从“马原”五月三号到了玛曲村之后展开,大篇幅地描写了他和麻风病人共渡的七日。可根据小说结尾的交待,“马原”在五月三号碰到两个藏族养路工,睡了一晚上,五月四号醒来,应该才过了一夜,这不是同之前的七日自相矛盾吗?
读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了马原设下的“叙述圈套”。小说的叙述者叫“马原”,而他写的小说的主人公也叫“马原”,在作者的故意设置下,读者并未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到了小说结尾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叙事中的叙事。是名为“马原”的主人公做了一个梦,梦中经历了七日。《虚构》真正讲述的是:麻风病村的故事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
“王安忆就跟我(马原)说,明知道写的都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像真的”,小说就是这么一个虚构的东西。马原直接告诉读者这是在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不是要表现什么主题内涵,也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叙事者在叙事的过程,读者看到的“或许它根本不存在,或许他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张玞认为,“虚构的出现本身及其意义,都大于它本身”[2]
光有形式而没有吸引人的内容,是无法成功将人引入“圈套”中的。马原的小说虽然注重叙事技巧,但也保留了一定的故事性,不像当时的新派作家那样一味地淡化主题、淡化情节、淡化人物。他像画家崇拜色彩一样崇拜细节,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他对探索野人、天葬、藏族人民的生活都进行十分生动细致的描摹,《虚构》中的玛曲村还历历在目。正如马原自己所说,“偶尔逻辑局部逻辑和大势的不逻辑”[3],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变幻,让“叙述圈套”更添魅力。
玩“叙述圈套”多了,也有其局限所在。李洁非就曾评论:“(马原)所写的每一件作品其实都可以当成同一件作品看待,因为他在那里面确确实实只做了一件事情......摆弄他那只‘叙述圈套’”[4]。当读者有意识地辨认“叙述圈套”的存在时,其魅力自然会消减,可能不会把它当回事了。但是,“从创作小说以交流经验,到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小说叙述,作为先锋派的领路人马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5],不能否认马原的“叙述圈套”在中国文学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西藏元素与虚构的结合
在“马原小说”最辉煌的时候,作家莫言对马原说:去西藏是你一个幸运。当时马原很不以为然,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醒悟“离开西藏是一生中走错的最大一步”。马原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直到1989年调回辽宁,西藏时期是马原写作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他获得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部分作品,还解决了信仰问题,转变成一个“科学的泛神论者”。
马原被“纯然是神话的藏族和西藏这块土地迷住了”。他的灵感在那个神话、传奇、禅宗、密教的世界喷涌而出。王干这样评论《冈底斯的诱惑》:“马原以一种无价值的思维形态来结构、组合他的那些“西藏故事”时,这种无价值的共时性的叙述形态与西藏特定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神秘、魔幻、奇异色彩相吻合。” 野人、天葬、八角街、格萨尔王等充满神秘色彩的元素,被直接借鉴到作品中,给小说涂上一层奇幻
色彩。
現实主义者或无神论者一般认为,神是不存在的,但故事背景设在西藏这个全民信教的特殊地域,神的存在是一种公认的现实。李陀[6]在谈及《冈底斯的诱惑》时,“突然感到,这篇东西有种强烈的形而上的力量,通篇渗透着对某种绝对意志的崇拜”。这种“形而上的力量”带着一种超验的意味,让读者有所感悟,生活也许并不是那么简单,在有和无之间也许有多种可能性。
在揭示小说虚构性的反传统的叙述结构中融入西藏元素的神秘性,这个组合与传统现实主义所理解的现实强烈的冲撞,使马原的西藏系列小说呈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同时也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增强了小说末尾揭示其虚构性的冲击力。
马原在《西海的无帆船》开篇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没有人说得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西部/成了一种象征/成了真实的存在/与虚幻之间的一块/谁也不稀罕的空白。”也许这就是他所传达的感觉,有关虚构,有关西藏,是处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那块模糊,是马原给读者的提示,需要读者自己揣摩的部分。
马原通过“叙述圈套”,向读者阐释了“小说即虚构”这一观念。其作品中神秘的西藏元素,给虚构添上一层奇幻的色彩,增强了与现实的反差。了解马原的虚构艺术观,能更好地懂得如何欣赏其作品。
参考文献:
[1]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06).
[2] 张玞.虚构的帝国——评马原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 1990(05).
[3] 马原.马原文集[M]作家出版社1997.
[4] 李洁非.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J]当代作家评论.1996(09).
[5] 邵春燕.从交流经验到经验叙述——对马原所引发的“小说叙述革命”的再评估[J]文学评论.1994(01).
[6] 李陀,原名孟克勤,曾用笔名孟辉,杜雨,达斡尔族,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关键词】:马原;虚构性;叙述圈套
作为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马原以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在80年代后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其虚构艺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叙述圈套的魅力
(一)颠覆式叙述
说起马原的小说,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叙述圈套”。马原作品中的叙述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小说写作观念对80年代后期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自1987年吴亮发表《马原的叙述圈套》[1],首次用“叙述圈套”一词评论马原小说的叙述艺术之后,这个术语就在有关先锋小说的论述中频繁出现。
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是马原第一篇进行叙述实验的小说,看似只是用一堆拉萨河的见闻和感觉作为素材,组合而成的一篇没有中心情节,连名字都是代号的作品。马原曾作过解释:“(通过)不相关事物的拼合,造成心理机制新的感应程序”。通过琐碎的细节,不同的读者会获得不同的整体感受。《冈底斯的诱惑》也是如此,三个不相关的故事,一个套一个,中间夹杂着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小故事。这种客观叙述,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叙述方式。
但是马原并没有局限于这种客观叙述方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再三出场,来千方百计证明自己作为真实作者的身份。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他不断变换人称,扰乱读者的思维,在结尾,甚至直接谈论起了小说的情节安排:“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A.关于结构…”马原主动为读者指明技术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将读者从故事本身的注意力拉到其叙述技巧上。从穷布猎熊、天葬、到顿珠、顿月兄弟和央金的“爱情”故事,读者跟随作者的跳跃思维,读完了三个毫无关联的故事后回头,还发现有很多情节还是空白,有很多的可能性,才明白作者之前的用意所在——这是个开放性的、虚构的故事。
(二)虚构之梦
马原的小说意在暴露其虚构性,这种叙述方式的小说被称为元小说。在他的《虚构》中这种叙述方式被运用地更为巧妙。
开头,作者直接交待了这篇故事的来由: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小说的主要情节从“马原”五月三号到了玛曲村之后展开,大篇幅地描写了他和麻风病人共渡的七日。可根据小说结尾的交待,“马原”在五月三号碰到两个藏族养路工,睡了一晚上,五月四号醒来,应该才过了一夜,这不是同之前的七日自相矛盾吗?
读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了马原设下的“叙述圈套”。小说的叙述者叫“马原”,而他写的小说的主人公也叫“马原”,在作者的故意设置下,读者并未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到了小说结尾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叙事中的叙事。是名为“马原”的主人公做了一个梦,梦中经历了七日。《虚构》真正讲述的是:麻风病村的故事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
“王安忆就跟我(马原)说,明知道写的都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像真的”,小说就是这么一个虚构的东西。马原直接告诉读者这是在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不是要表现什么主题内涵,也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叙事者在叙事的过程,读者看到的“或许它根本不存在,或许他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张玞认为,“虚构的出现本身及其意义,都大于它本身”[2]
光有形式而没有吸引人的内容,是无法成功将人引入“圈套”中的。马原的小说虽然注重叙事技巧,但也保留了一定的故事性,不像当时的新派作家那样一味地淡化主题、淡化情节、淡化人物。他像画家崇拜色彩一样崇拜细节,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他对探索野人、天葬、藏族人民的生活都进行十分生动细致的描摹,《虚构》中的玛曲村还历历在目。正如马原自己所说,“偶尔逻辑局部逻辑和大势的不逻辑”[3],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变幻,让“叙述圈套”更添魅力。
玩“叙述圈套”多了,也有其局限所在。李洁非就曾评论:“(马原)所写的每一件作品其实都可以当成同一件作品看待,因为他在那里面确确实实只做了一件事情......摆弄他那只‘叙述圈套’”[4]。当读者有意识地辨认“叙述圈套”的存在时,其魅力自然会消减,可能不会把它当回事了。但是,“从创作小说以交流经验,到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小说叙述,作为先锋派的领路人马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5],不能否认马原的“叙述圈套”在中国文学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西藏元素与虚构的结合
在“马原小说”最辉煌的时候,作家莫言对马原说:去西藏是你一个幸运。当时马原很不以为然,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醒悟“离开西藏是一生中走错的最大一步”。马原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直到1989年调回辽宁,西藏时期是马原写作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他获得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部分作品,还解决了信仰问题,转变成一个“科学的泛神论者”。
马原被“纯然是神话的藏族和西藏这块土地迷住了”。他的灵感在那个神话、传奇、禅宗、密教的世界喷涌而出。王干这样评论《冈底斯的诱惑》:“马原以一种无价值的思维形态来结构、组合他的那些“西藏故事”时,这种无价值的共时性的叙述形态与西藏特定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神秘、魔幻、奇异色彩相吻合。” 野人、天葬、八角街、格萨尔王等充满神秘色彩的元素,被直接借鉴到作品中,给小说涂上一层奇幻
色彩。
現实主义者或无神论者一般认为,神是不存在的,但故事背景设在西藏这个全民信教的特殊地域,神的存在是一种公认的现实。李陀[6]在谈及《冈底斯的诱惑》时,“突然感到,这篇东西有种强烈的形而上的力量,通篇渗透着对某种绝对意志的崇拜”。这种“形而上的力量”带着一种超验的意味,让读者有所感悟,生活也许并不是那么简单,在有和无之间也许有多种可能性。
在揭示小说虚构性的反传统的叙述结构中融入西藏元素的神秘性,这个组合与传统现实主义所理解的现实强烈的冲撞,使马原的西藏系列小说呈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同时也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增强了小说末尾揭示其虚构性的冲击力。
马原在《西海的无帆船》开篇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没有人说得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西部/成了一种象征/成了真实的存在/与虚幻之间的一块/谁也不稀罕的空白。”也许这就是他所传达的感觉,有关虚构,有关西藏,是处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那块模糊,是马原给读者的提示,需要读者自己揣摩的部分。
马原通过“叙述圈套”,向读者阐释了“小说即虚构”这一观念。其作品中神秘的西藏元素,给虚构添上一层奇幻的色彩,增强了与现实的反差。了解马原的虚构艺术观,能更好地懂得如何欣赏其作品。
参考文献:
[1]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06).
[2] 张玞.虚构的帝国——评马原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 1990(05).
[3] 马原.马原文集[M]作家出版社1997.
[4] 李洁非.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J]当代作家评论.1996(09).
[5] 邵春燕.从交流经验到经验叙述——对马原所引发的“小说叙述革命”的再评估[J]文学评论.1994(01).
[6] 李陀,原名孟克勤,曾用笔名孟辉,杜雨,达斡尔族,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理论家,文学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