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及其虚构艺术观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原是“先锋派”的重要作家,用叙述人视点的变化来展示作品真实与虚构的转换,突出小说的叙述功能。他的“叙述圈套”名噪一时,叙述圈套的颠覆式,虚构与现实的切换,西藏元素与虚构的结合,阐释“小说即虚构”。
  【关键词】:马原;虚构性;叙述圈套
  作为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马原以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在80年代后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其虚构艺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叙述圈套的魅力
  (一)颠覆式叙述
  说起马原的小说,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叙述圈套”。马原作品中的叙述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小说写作观念对80年代后期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自1987年吴亮发表《马原的叙述圈套》[1],首次用“叙述圈套”一词评论马原小说的叙述艺术之后,这个术语就在有关先锋小说的论述中频繁出现。
  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是马原第一篇进行叙述实验的小说,看似只是用一堆拉萨河的见闻和感觉作为素材,组合而成的一篇没有中心情节,连名字都是代号的作品。马原曾作过解释:“(通过)不相关事物的拼合,造成心理机制新的感应程序”。通过琐碎的细节,不同的读者会获得不同的整体感受。《冈底斯的诱惑》也是如此,三个不相关的故事,一个套一个,中间夹杂着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小故事。这种客观叙述,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叙述方式。
  但是马原并没有局限于这种客观叙述方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再三出场,来千方百计证明自己作为真实作者的身份。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他不断变换人称,扰乱读者的思维,在结尾,甚至直接谈论起了小说的情节安排:“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A.关于结构…”马原主动为读者指明技术和技巧方面的问题,将读者从故事本身的注意力拉到其叙述技巧上。从穷布猎熊、天葬、到顿珠、顿月兄弟和央金的“爱情”故事,读者跟随作者的跳跃思维,读完了三个毫无关联的故事后回头,还发现有很多情节还是空白,有很多的可能性,才明白作者之前的用意所在——这是个开放性的、虚构的故事。
  (二)虚构之梦
  马原的小说意在暴露其虚构性,这种叙述方式的小说被称为元小说。在他的《虚构》中这种叙述方式被运用地更为巧妙。
  开头,作者直接交待了这篇故事的来由: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小说的主要情节从“马原”五月三号到了玛曲村之后展开,大篇幅地描写了他和麻风病人共渡的七日。可根据小说结尾的交待,“马原”在五月三号碰到两个藏族养路工,睡了一晚上,五月四号醒来,应该才过了一夜,这不是同之前的七日自相矛盾吗?
  读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了马原设下的“叙述圈套”。小说的叙述者叫“马原”,而他写的小说的主人公也叫“马原”,在作者的故意设置下,读者并未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到了小说结尾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叙事中的叙事。是名为“马原”的主人公做了一个梦,梦中经历了七日。《虚构》真正讲述的是:麻风病村的故事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
  “王安忆就跟我(马原)说,明知道写的都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像真的”,小说就是这么一个虚构的东西。马原直接告诉读者这是在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不是要表现什么主题内涵,也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叙事者在叙事的过程,读者看到的“或许它根本不存在,或许他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张玞认为,“虚构的出现本身及其意义,都大于它本身”[2]
  光有形式而没有吸引人的内容,是无法成功将人引入“圈套”中的。马原的小说虽然注重叙事技巧,但也保留了一定的故事性,不像当时的新派作家那样一味地淡化主题、淡化情节、淡化人物。他像画家崇拜色彩一样崇拜细节,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他对探索野人、天葬、藏族人民的生活都进行十分生动细致的描摹,《虚构》中的玛曲村还历历在目。正如马原自己所说,“偶尔逻辑局部逻辑和大势的不逻辑”[3],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变幻,让“叙述圈套”更添魅力。
  玩“叙述圈套”多了,也有其局限所在。李洁非就曾评论:“(马原)所写的每一件作品其实都可以当成同一件作品看待,因为他在那里面确确实实只做了一件事情......摆弄他那只‘叙述圈套’”[4]。当读者有意识地辨认“叙述圈套”的存在时,其魅力自然会消减,可能不会把它当回事了。但是,“从创作小说以交流经验,到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小说叙述,作为先锋派的领路人马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5],不能否认马原的“叙述圈套”在中国文学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西藏元素与虚构的结合
  在“马原小说”最辉煌的时候,作家莫言对马原说:去西藏是你一个幸运。当时马原很不以为然,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他醒悟“离开西藏是一生中走错的最大一步”。马原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直到1989年调回辽宁,西藏时期是马原写作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他获得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部分作品,还解决了信仰问题,转变成一个“科学的泛神论者”。
  马原被“纯然是神话的藏族和西藏这块土地迷住了”。他的灵感在那个神话、传奇、禅宗、密教的世界喷涌而出。王干这样评论《冈底斯的诱惑》:“马原以一种无价值的思维形态来结构、组合他的那些“西藏故事”时,这种无价值的共时性的叙述形态与西藏特定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神秘、魔幻、奇异色彩相吻合。” 野人、天葬、八角街、格萨尔王等充满神秘色彩的元素,被直接借鉴到作品中,给小说涂上一层奇幻
  色彩。
  現实主义者或无神论者一般认为,神是不存在的,但故事背景设在西藏这个全民信教的特殊地域,神的存在是一种公认的现实。李陀[6]在谈及《冈底斯的诱惑》时,“突然感到,这篇东西有种强烈的形而上的力量,通篇渗透着对某种绝对意志的崇拜”。这种“形而上的力量”带着一种超验的意味,让读者有所感悟,生活也许并不是那么简单,在有和无之间也许有多种可能性。
  在揭示小说虚构性的反传统的叙述结构中融入西藏元素的神秘性,这个组合与传统现实主义所理解的现实强烈的冲撞,使马原的西藏系列小说呈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同时也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增强了小说末尾揭示其虚构性的冲击力。
  马原在《西海的无帆船》开篇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没有人说得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西部/成了一种象征/成了真实的存在/与虚幻之间的一块/谁也不稀罕的空白。”也许这就是他所传达的感觉,有关虚构,有关西藏,是处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那块模糊,是马原给读者的提示,需要读者自己揣摩的部分。
  马原通过“叙述圈套”,向读者阐释了“小说即虚构”这一观念。其作品中神秘的西藏元素,给虚构添上一层奇幻的色彩,增强了与现实的反差。了解马原的虚构艺术观,能更好地懂得如何欣赏其作品。
  参考文献:
  [1]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06).
  [2] 张玞.虚构的帝国——评马原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 1990(05).
  [3] 马原.马原文集[M]作家出版社1997.
  [4] 李洁非.实验和先锋小说(1985-1988)[J]当代作家评论.1996(09).
  [5] 邵春燕.从交流经验到经验叙述——对马原所引发的“小说叙述革命”的再评估[J]文学评论.1994(01).
  [6] 李陀,原名孟克勤,曾用笔名孟辉,杜雨,达斡尔族,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积极的组建功能,发掘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与资源,彰显其现代意义,激活民族精神文化,从而参与中国现代美学建构,无疑是我国美学研究的重要趋向。宗白华“为人生的艺术观”提倡人与自然的合一,并对当代审美教育产生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宗白华;美学;“为艺术的人生观”;美育  导论  上世纪初我国出现了包括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朱光潜、宗白华等在内的一批学贯中西、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蔓延,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这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东西,并进行创新。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关系的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问题。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
期刊
【摘要】:四川民间歌曲形式多样,各具地方民间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在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申报中巴山背二哥就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巴山背二哥的生活艰苦而质朴反映了我们劳动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浓厚的地方音乐特色值得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去学习与传承。  【关键词】:传承;非遗保护;务与责任  前言  在讲民间歌曲的传承问题前,我想先讲讲什么是民间音乐,这对我们青年一代来说既陌生又遥远,可是这却是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画家多在画室中创作,画家生活里的窗就自然成为画家轻松体现生活的题材:窗内的空间,窗前的静物,窗外的风景,两个空间的交融,成为不衰的主题。  【关键词】:画家;空间;意境;生活的本质  在瞬息变换的时代里,当代艺术时刻追寻着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而如今的绘画常常沉重而复杂,人们总想在画面里承载很多的思想,似乎期望在一幅画里能够将宗教,历史,政治,社会等等都包含入内。总有人期望逃脱这种
期刊
【摘要】:本文从天然材料、沥粉工艺、画框材料三个方面浅析克里姆特绘画中的肌理表情,重新认识这位绘画大师在作品中的创新和统一,承前启后,融会贯通。综合材料的多元素打破了实用美术的界限,将绘画的审美意义和深刻的思考紧密结合,开启了绘画艺术的新纪元,给当前绘画创作以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克里姆特;综合材料;肌理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分离派、象
期刊
【摘要】: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首开扬琴课,扬琴从民间的业余化跃而转身进入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扬琴在更新中逐步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末期扬琴理论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轨迹。而在这段纵向的发展时期又突显出它的阶段性,50到80年代以扬琴形制和演奏工具革新为主的理论文献占据着主流的方向,90年代则由重视形制的改革转为重视扬琴演奏技巧主流研究,并出现了关于教学、流派、二度创作等
期刊
【摘要】:意象油画是画家们在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语境环境下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意象油画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我国人民独有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的,主张追求生命个体的张扬与重视,而不是单纯地局限在对于客观事物的外在和内容上,因此意象油画是与我国的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意象油画的审美特征,以及意象油画与我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旨在为我国油画的创作凸显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字
期刊
【摘要】:在学习山水画的历程中,对其用笔用墨的书写性、写意性的强调一直都是山水画学习进程中的焦点。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能够更为方便的看到与原作差异甚微的复制品。通过对古画论的学习和对中国传统绘画史论的研究,使得我们更能贴近古人作画时的心声,从而在临习过程中得心应手。下面我将通过近期对《葛稚川移居图》的临摹谈谈我的感触。  【关键词】:葛稚川;道心;逸志  一、道心  元代崛起于漠北
期刊
【摘要】: 民族音乐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民族音乐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和精神食粮。我国的民族民族音乐中有很多品种是雅、俗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的产物。本文中将探讨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及特点。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形成;音乐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
期刊
【摘要】:钢琴被称之为“乐器之王”,不仅体现在风格各异的独奏作品中,更重要的是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广泛应用于声乐、器乐,舞蹈等作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衬托作用。本文選取萨克斯的典范之作,米约于1939年改编的萨克斯组曲《丑角》,论述其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的具体音乐处理方法。  【关键词】:米约;萨克斯;丑角;钢琴伴奏;音乐处理  钢琴被称之为“乐器之王”,不仅体现在风格各异的独奏作
期刊